資源簡介 8.4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8.4.1 平面1.下列圖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圖形的是( )A.三角形 B.菱形C.圓 D.四邊相等的四邊形2.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示為( )A.α∩β=m,n α,m∩n=AB.α∩β=m,n∈α,m∩n=AC.α∩β=m,n α,A m,A nD.α∩β=m,n∈α,A∈m,A∈n3.若直線l上有兩個點在平面α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直線l上至少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B.直線l上有無窮多個點在平面α內C.直線l上所有點都在平面α外D.直線l上至多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4.空間四個點中,三點共線是這四個點共面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5.(多選)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有( )A.一條直線和一個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B.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C.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D.分別在兩個相交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如果相交,則交點一定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6.(多選)已知α,β為平面,A,B,M,N為點,a為直線,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A∈a,A∈β,B∈a,B∈β a βB.M∈α,M∈β,N∈α,N∈β α∩β=MNC.A∈α,A∈β α∩β=AD.A,B,M∈α,A,B,M∈β,且A,B,M不共線 α,β重合7.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回答下列問題:(1)平面AB1∩平面A1C1= ;(2)平面A1C1CA∩平面AC= .8.(2024·鄭州月考)互相平行的四條直線,每兩條確定一個平面,最多可確定 個平面.9.若直線l與平面α交于點O,A,B∈l,C,D∈α,且AC∥BD,求證:O,C,D三點共線.10.如圖,設不全等的△ABC與△A1B1C1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證:AA1,BB1,CC1三線共點.11.空間四點A,B,C,D共面而不共線,那么這四點中( )A.必有三點共線 B.必有三點不共線C.至少有三點共線 D.不可能有三點共線12.(多選)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為DB的中點,直線A1C交平面C1BD于點M,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C1,M,O三點共線B.C1,M,O,C四點共面C.C1,O,A,M四點共面D.D1,D,O,M四點共面13.(2024·萊蕪質檢)一個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 部分.14.如圖,在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點,畫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15.如圖,空間四邊形ABCD中,M,N分別是△ABC和△ACD的重心,若BD=m,則MN= .16.定線段AB所在的直線與定平面α相交,交點為O,P為定直線外一點,P 直線AB,P α,若直線AP,BP與平面α分別相交于A',B'.試問,如果點P任意移動,直線A'B'是否恒過一定點?請說明理由.8.4.1 平面1.D2.A 由圖可知平面α,β相交于直線m,直線n在平面α內,兩直線m,n交于點A,所以用符號語言可表示為α∩β=m,n α,m∩n=A,故選A.3.D 由已知得直線l α,故直線l上至多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4.A 空間四個點中,有三個點共線,根據“一條直線與直線外一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得到這四個點共面,前者可以推出后者;當四個點共面時,不一定有三點共線,后者不一定推出前者;所以空間四個點中,三點共線是這四個點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條件.5.BCD 對于A選項,當這個點在直線上時,無法確定一個平面,故A錯誤;對于B、C選項,均為基本事實1的推論,故B、C正確;對于D選項,交點分別含于兩條直線,也分別含于兩個平面,必然在交線上,故D正確.故選B、C、D.6.ABD 對于A,由基本事實2可知,a β,A正確;對于B,∵M∈α,M∈β,N∈α,N∈β,由基本事實2可知,直線MN α,MN β,∴α∩β=MN,B正確;對于C,∵A∈α,A∈β,∴A∈(α∩β).由基本事實3可知α∩β為經過A的一條直線而不是點A.故C錯誤;對于D,∵A,B,M不共線,由基本事實1可知,過A,B,M有且只有一個平面,故α,β重合.故選A、B、D.7.(1)A1B1 (2)AC8.6 解析:當四條直線中任意三條直線都不共面時,每兩條確定一個平面,平面最多,如正方體的四條側棱,所以最多可確定6個平面.9.證明:如圖,∵AC∥BD,∴AC與BD確定一個平面,記作平面β,則α∩β=直線CD.∵l∩α=O,∴O∈α.又∵O∈AB,AB β,∴O∈β,∴O∈直線CD,∴O,C,D三點共線.10.證明:不妨設AB≠A1B1,則四邊形AA1B1B為梯形,∴AA1與BB1相交,設其交點為S,則S∈AA1,S∈BB1.∵BB1 平面BCC1B1,∴S∈平面BCC1B1.同理可證,S∈平面ACC1A1,∴點S在平面BCC1B1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S∈CC1,∴AA1,BB1,CC1三線共點.11.B 如圖①②所示,A、C、D均不正確,只有B正確.12.ABC 在題圖中,連接A1C1,AC(圖略),則AC∩BD=O,又A1C∩平面C1BD=M.∴三點C1,M,O在平面C1BD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C1,M,O三點共線,∴A、B、C均正確,D不正確.13.21 解析:三棱柱三個側面將空間分成7部分,三棱柱兩個平行的底面又在這個基礎上將空間分成3大部分,故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3×7=21部分.14.解:很明顯,點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一個公共點,即點S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上.由于AB>CD,則分別延長AC和BD交于點E,如圖所示,∵E∈AC,AC 平面SAC,∴E∈平面SAC.同理,可證E∈平面SBD.∴點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上,連接SE,直線SE就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15.m 解析:如圖,連接AM并延長交BC于E,連接AN并延長交CD于F,連接MN,EF,∴BE=EC,CF=FD,∴EF=BD=m,又∵AM=AE,AN=AF,∴MN=EF=m.16.解:隨著點P移動,直線A'B'恒過定點O.理由如下:由直線AB和直線外一點P可確定平面β,因為AP∩α=A',BP∩α=B',所以α∩β=A'B',而AB∩α=O,所以O一定在交線A'B'上,即直線A'B'恒過定點O.2 / 38.4.1 平面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在直觀認識空間點、直線、平面的基礎上,抽象出空間點、直線、平面的概念 數學抽象、直觀想象2.了解基本事實和確定平面的推論 邏輯推理 在生活中,用兩個合頁和一把鎖就可以將一扇門固定,將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過是否漏光就能檢查桌面是否平整.【問題】 你知道如此做的原理嗎? 知識點一 平面的畫法與表示1.平面的畫法畫法 我們常用矩形的直觀圖,即平行四邊形表示平面當平面水平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橫向 當平面豎直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豎向圖示2.平面的表示方法(1)用希臘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2)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的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3)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相對的兩個頂點的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提醒 (1)平面和點、直線一樣,是只描述而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不能進行度量;(2)平面無厚薄、無大小,類似于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無限延展的,一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成兩部分.知識點二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基本關系的符號表示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點A在直線l上 A l點A在直線l外 A l點A在平面α內 A α點A在平面α外 A α直線l在平面α內 l α直線l在平面α外 l α平面α,β相交于l α β=l提醒 (1)直線可以看成無數個點組成的集合,故點與直線的關系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用“∈”或“ ”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點集,故點與平面的關系也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用“∈”或“ ”表示;(3)直線和平面都是點集,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看成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故用“ ”或“ ”表示.知識點三 平面的基本事實及推論1.與平面有關的三個基本事實基本 事實 內容 圖形 符號基本 事實1 過 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基本 事實2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 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基本 事實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 ,且 α∩β=l,且P∈l2.基本事實1、2的三個推論推論 內容 圖形 作用推論1 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確定平 面的依據推論2 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推論3 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想一想】1.如何理解基本事實1中的“有且只有一個”?2.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無數個公共點,那么這些公共點有什么特點?1.用符號表示“點A不在直線m上,直線m在平面α內”,正確的是( )A.A m,m α B.A m,m∈αC.A m,m α D.A m,m∈α2.下列幾何元素可以確定唯一平面的是( )A.三個點B.圓心和圓上兩點C.梯形的兩條邊D.一個點和一條直線3.(2024·寧德月考)生活經驗:“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在停止運動后要加上一個支撐腳才穩定”,可以解釋該經驗的數學公理是 .題型一 立體幾何三種語言的相互轉化【例1】 用符號表示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1)平面α與β相交于直線l,直線a與α,β分別相交于點A,B;(2)點A,B在平面α內,直線a與平面α交于點C,點C不在直線AB上.通性通法三種語言的轉換方法(1)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表示一個圖形時,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有幾個平面、幾條直線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試著用文字語言表示,再用符號語言表示;(2)要注意符號語言的意義,如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只能用“∈”或“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只能用“ ”或“ ”.提醒 根據符號語言或文字語言畫相應的圖形時,要注意實線和虛線的區別.【跟蹤訓練】 畫圖表示下列語句(其中P,M表示點,l,m表示直線,α,β表示平面):(1)P∈l,P α,l∩α=M;(2)α∩β=m,P∈α,P m;(3)P∈α,P∈β,α∩β=m.題型二 點、線共面問題【例2】 如圖,已知直線a∥b∥c,l∩a=A,l∩b=B,l∩c=C.求證:直線a,b,c和l共面.通性通法證明點、線共面的方法 證明點、線共面的主要依據是基本事實1、基本事實2及其推論,常用的方法有:(1)輔助平面法,先證明有關點、線確定平面α,再證明其余點、線確定平面β,最后證明平面α,β重合;(2)納入平面法,先由條件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有關的點、線在此平面內.【跟蹤訓練】已知A∈l,B∈l,C∈l,D l,如圖.求證:直線AD,BD,CD共面.題型三 點共線、線共點問題【例3】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為AB,AA1上的點,且D1F∩CE=M.求證:點D,A,M三點共線.通性通法1.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2.證明三線共點的步驟【跟蹤訓練】 已知三個平面α,β,γ兩兩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線a,b不平行,求證: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1.若一直線a在平面α內,則正確的作圖是( )2.如果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α,M∈a,N∈b,M∈l,N∈l,則( )A.l α B.l αC.l∩α=M D.l∩α=N3.若點Q在直線b上,b在平面α內,則Q,b,α之間的關系可記作 .4.(2024·洛陽質檢)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外,其三邊所在的直線滿足AB∩α=P,BC∩α=Q,AC∩α=R,如圖所示.求證:P,Q,R三點共線.8.4.1 平面【基礎知識·重落實】知識點二 ∈ ∈ ∩知識點三1.不在一條直線上 兩個點 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 P∈β想一想1.提示:這里的“有”是說圖形存在,“只有一個”是說圖形唯一,基本事實1強調的是存在性和唯一性兩個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個”,必須完整地使用,不能僅用“只有一個”來代替“有且只有一個”,否則就沒有表達存在性.2.提示:這些公共點落在同一條直線上.自我診斷1.A 由題意用符號表示“點A不在直線m上,直線m在平面α內”,即A m,m α,故選A.2.C 對A,三個不共線的點才能確定唯一平面,A錯誤;對B,當圓上的兩點和圓心共線時,三個點不能確定唯一平面,B錯誤;對C,梯形的任意兩條邊都能確定梯形所在的平面,所以確定的平面唯一,C正確;對D,當點在直線上時,這個點和直線不能確定唯一平面,D錯誤,故選C.3.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解析:類比三腳架知,支撐點形成一個平面才會保持穩定,因此加上一個支撐腳后,兩個輪子加支撐腳與地面接觸點形成了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了一個平面.【典型例題·精研析】【例1】 解:(1)用符號表示:α∩β=l,a∩α=A,a∩β=B,如圖.(2)用符號表示:A∈α,B∈α,a∩α=C,C AB,如圖.跟蹤訓練 解:如圖所示.【例2】 證明:法一(輔助平面法) 因為a∥b,所以a,b確定一個平面α.因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因為C∈l,所以C∈α,所以直線a與點C同在平面α內.因為a∥c,所以直線a,c確定一個平面β.因為C∈c,c β,所以C∈β,即直線a與點C同在平面β內.由推論1,可得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則c α.所以a,b,c,l共面.法二(納入平面法) 因為a∥b,所以a,b確定一個平面α.因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則a,b,l都在平面α內,即b在a,l確定的平面內.同理可證c在a,l確定的平面內.因為過a與l只能確定一個平面,所以a,b,c,l共面于a,l確定的平面.跟蹤訓練 證明:因為D l,所以l與D可以確定平面α.因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 α.同理,BD α,CD 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內,即它們共面.【例3】 證明:因為D1F∩CE=M,且D1F 平面A1D1DA,所以M∈平面A1D1DA.同理M∈平面ABCD,從而M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因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所以M∈AD成立.所以點D,A,M三點共線.跟蹤訓練 證明:因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因為直線a與直線b不平行,所以a,b必相交.如圖所示,設a∩b=P,則P∈a,P∈b.因為a β,b α,所以P∈β,P∈α.又因為α∩β=c,所以P∈c,即交線c也經過點P,所以,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隨堂檢測1.A B中直線a不應超出平面α;C中直線a不在平面α內;D中直線a與平面α相交.2.A ∵M∈a,a α,∴M∈α,又∵N∈b,b α,∴N∈α,又M,N∈l,∴l α.3.Q∈b α 解析:因為點Q(元素)在直線b(集合)上,所以Q∈b.又因為直線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內,所以b α.所以Q∈b α.4.證明:因為AP∩AR=A,所以直線AP與直線AR確定平面APR.又因為AB∩α=P,AC∩α=R,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因為B∈平面APR,C∈平面APR,所以BC 平面APR.因為Q∈BC,所以Q∈平面APR,又Q∈α,所以Q∈PR,所以P,Q,R三點共線.4 / 4(共59張PPT)8.4.1 平面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在直觀認識空間點、直線、平面的基礎上,抽象出空間點、直線、平面的概念 數學抽象、直觀想象2.了解基本事實和確定平面的推論 邏輯推理目錄基礎知識·重落實01典型例題·精研析02知能演練·扣課標03基礎知識·重落實01課前預習 必備知識梳理 在生活中,用兩個合頁和一把鎖就可以將一扇門固定,將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過是否漏光就能檢查桌面是否平整.【問題】 你知道如此做的原理嗎?知識點一 平面的畫法與表示1. 平面的畫法畫法 我們常用矩形的直觀圖,即平行四邊形表示平面當平面水平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橫向 當平面豎直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豎向圖示2. 平面的表示方法(1)用希臘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2)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的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3)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相對的兩個頂點的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提醒 (1)平面和點、直線一樣,是只描述而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不能進行度量;(2)平面無厚薄、無大小,類似于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無限延展的,一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成兩部分.知識點二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基本關系的符號表示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點A在直線l上 A l點A在直線l外 A l點A在平面α內 A α點A在平面α外 A α直線l在平面α內 l α直線l在平面α外 l α平面α,β相交于l α β=l∈ ∈ ∩ 提醒 (1)直線可以看成無數個點組成的集合,故點與直線的關系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用“∈”或“ ”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點集,故點與平面的關系也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用“∈”或“ ”表示;(3)直線和平面都是點集,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看成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故用“ ”或“ ”表示.知識點三 平面的基本事實及推論1. 與平面有關的三個基本事實基本事實 內容 圖形 符號基本事實1 過 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不在一條直線上 基本事實 內容 圖形 符號基本事實2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 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兩個點 基本事實 內容 圖形 符號基本事實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 ,且 α∩β=l,且P∈l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 P∈β 2. 基本事實1、2的三個推論推論 內容 圖形 作用推論1 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確定平面的依據推論2 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推論3 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1. 如何理解基本事實1中的“有且只有一個”?提示:這里的“有”是說圖形存在,“只有一個”是說圖形唯一,基本事實1強調的是存在性和唯一性兩個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個”,必須完整地使用,不能僅用“只有一個”來代替“有且只有一個”,否則就沒有表達存在性.2.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無數個公共點,那么這些公共點有什么特點?提示:這些公共點落在同一條直線上.【想一想】1. 用符號表示“點A不在直線m上,直線m在平面α內”,正確的是( )A. A m,m α B. A m,m∈αC. A m,m α D. A m,m∈α解析: 由題意用符號表示“點A不在直線m上,直線m在平面α內”,即A m,m α,故選A.2. 下列幾何元素可以確定唯一平面的是( )A. 三個點 B. 圓心和圓上兩點C. 梯形的兩條邊 D. 一個點和一條直線解析: 對A,三個不共線的點才能確定唯一平面,A錯誤;對B,當圓上的兩點和圓心共線時,三個點不能確定唯一平面,B錯誤;對C,梯形的任意兩條邊都能確定梯形所在的平面,所以確定的平面唯一,C正確;對D,當點在直線上時,這個點和直線不能確定唯一平面,D錯誤,故選C.3. (2024·寧德月考)生活經驗:“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在停止運動后要加上一個支撐腳才穩定”,可以解釋該經驗的數學公理是 .解析:類比三腳架知,支撐點形成一個平面才會保持穩定,因此加上一個支撐腳后,兩個輪子加支撐腳與地面接觸點形成了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了一個平面.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典型例題·精研析02課堂互動 關鍵能力提升題型一 立體幾何三種語言的相互轉化【例1】 用符號表示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1)平面α與β相交于直線l,直線a與α,β分別相交于點A,B;解:用符號表示:α∩β=l,a∩α=A,a∩β=B,如圖.(2)點A,B在平面α內,直線a與平面α交于點C,點C不在直線AB上.解:用符號表示:A∈α,B∈α,a∩α=C,C AB,如圖.通性通法三種語言的轉換方法(1)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表示一個圖形時,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有幾個平面、幾條直線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試著用文字語言表示,再用符號語言表示;(2)要注意符號語言的意義,如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只能用“∈”或“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只能用“ ”或“ ”.提醒 根據符號語言或文字語言畫相應的圖形時,要注意實線和虛線的區別.【跟蹤訓練】畫圖表示下列語句(其中P,M表示點,l,m表示直線,α,β表示平面):(1)P∈l,P α,l∩α=M;(2)α∩β=m,P∈α,P m;(3)P∈α,P∈β,α∩β=m.解:如圖所示.題型二 點、線共面問題【例2】 如圖,已知直線a∥b∥c,l∩a=A,l∩b=B,l∩c=C. 求證:直線a,b,c和l共面.證明:法一(輔助平面法) 因為a∥b,所以a,b確定一個平面α.因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因為C∈l,所以C∈α,所以直線a與點C同在平面α內.因為a∥c,所以直線a,c確定一個平面β.因為C∈c,c β,所以C∈β,即直線a與點C同在平面β內.由推論1,可得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則c α.所以a,b,c,l共面.法二(納入平面法) 因為a∥b,所以a,b確定一個平面α.因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則a,b,l都在平面α內,即b在a,l確定的平面內.同理可證c在a,l確定的平面內.因為過a與l只能確定一個平面,所以a,b,c,l共面于a,l確定的平面.通性通法證明點、線共面的方法 證明點、線共面的主要依據是基本事實1、基本事實2及其推論,常用的方法有:(1)輔助平面法,先證明有關點、線確定平面α,再證明其余點、線確定平面β,最后證明平面α,β重合;(2)納入平面法,先由條件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有關的點、線在此平面內.【跟蹤訓練】已知A∈l,B∈l,C∈l,D l,如圖.求證:直線AD,BD,CD共面.證明:因為D l,所以l與D可以確定平面α.因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 α.同理,BD α,CD 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內,即它們共面.題型三 點共線、線共點問題【例3】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為AB,AA1上的點,且D1F∩CE=M. 求證:點D,A,M三點共線.證明:因為D1F∩CE=M,且D1F 平面A1D1DA,所以M∈平面A1D1DA.同理M∈平面ABCD,從而M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因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所以M∈AD成立.所以點D,A,M三點共線.通性通法1. 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2. 證明三線共點的步驟【跟蹤訓練】已知三個平面α,β,γ兩兩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線a,b不平行,求證: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證明:因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因為直線a與直線b不平行,所以a,b必相交.如圖所示,設a∩b=P,則P∈a,P∈b.因為a β,b α,所以P∈β,P∈α.又因為α∩β=c,所以P∈c,即交線c也經過點P,所以,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1. 若一直線a在平面α內,則正確的作圖是( )解析: B中直線a不應超出平面α;C中直線a不在平面α內;D中直線a與平面α相交.2. 如果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α,M∈a,N∈b,M∈l,N∈l,則( )A. l α B. l αC. l∩α=M D. l∩α=N解析: ∵M∈a,a α,∴M∈α,又∵N∈b,b α,∴N∈α,又M,N∈l,∴l α.3. 若點Q在直線b上,b在平面α內,則Q,b,α之間的關系可記作 .解析:因為點Q(元素)在直線b(集合)上,所以Q∈b.又因為直線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內,所以b α.所以Q∈b α.Q∈b α4. (2024·洛陽質檢)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外,其三邊所在的直線滿足AB∩α=P,BC∩α=Q,AC∩α=R,如圖所示.求證:P,Q,R三點共線.證明:因為AP∩AR=A,所以直線AP與直線AR確定平面APR.又因為AB∩α=P,AC∩α=R,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因為B∈平面APR,C∈平面APR,所以BC 平面APR.因為Q∈BC,所以Q∈平面APR,又Q∈α,所以Q∈PR,所以P,Q,R三點共線.知能演練·扣課標03課后鞏固 核心素養落地1. 下列圖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圖形的是( )A. 三角形 B. 菱形C. 圓 D.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示為( )A. α∩β=m,n α,m∩n=AB. α∩β=m,n∈α,m∩n=AC. α∩β=m,n α,A m,A nD. α∩β=m,n∈α,A∈m,A∈n解析: 由圖可知平面α,β相交于直線m,直線n在平面α內,兩直線m,n交于點A,所以用符號語言可表示為α∩β=m,n α,m∩n=A,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若直線l上有兩個點在平面α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直線l上至少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B. 直線l上有無窮多個點在平面α內C. 直線l上所有點都在平面α外D. 直線l上至多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解析:由已知得直線l α,故直線l上至多有一個點在平面α內.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空間四個點中,三點共線是這四個點共面的( )A. 充分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解析: 空間四個點中,有三個點共線,根據“一條直線與直線外一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得到這四個點共面,前者可以推出后者;當四個點共面時,不一定有三點共線,后者不一定推出前者;所以空間四個點中,三點共線是這四個點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多選)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有( )A. 一條直線和一個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B. 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C. 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D. 分別在兩個相交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如果相交,則交點一定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對于A選項,當這個點在直線上時,無法確定一個平面,故A錯誤;對于B、C選項,均為基本事實1的推論,故B、C正確;對于D選項,交點分別含于兩條直線,也分別含于兩個平面,必然在交線上,故D正確.故選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多選)已知α,β為平面,A,B,M,N為點,a為直線,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A∈a,A∈β,B∈a,B∈β a βB. M∈α,M∈β,N∈α,N∈β α∩β=MNC. A∈α,A∈β α∩β=AD. A,B,M∈α,A,B,M∈β,且A,B,M不共線 α,β重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對于A,由基本事實2可知,a β,A正確;對于B,∵M∈α,M∈β,N∈α,N∈β,由基本事實2可知,直線MN α,MN β,∴α∩β=MN,B正確;對于C,∵A∈α,A∈β,∴A∈(α∩β).由基本事實3可知α∩β為經過A的一條直線而不是點A. 故C錯誤;對于D,∵A,B,M不共線,由基本事實1可知,過A,B,M有且只有一個平面,故α,β重合.故選A、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回答下列問題:(1)平面AB1∩平面A1C1= ;(2)平面A1C1CA∩平面AC= . A1B1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2024·鄭州月考)互相平行的四條直線,每兩條確定一個平面,最多可確定 個平面.解析:當四條直線中任意三條直線都不共面時,每兩條確定一個平面,平面最多,如正方體的四條側棱,所以最多可確定6個平面.6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若直線l與平面α交于點O,A,B∈l,C,D∈α,且AC∥BD,求證:O,C,D三點共線.證明:如圖,∵AC∥BD,∴AC與BD確定一個平面,記作平面β,則α∩β=直線CD.∵l∩α=O,∴O∈α.又∵O∈AB,AB β,∴O∈β,∴O∈直線CD,∴O,C,D三點共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如圖,設不全等的△ABC與△A1B1C1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證:AA1,BB1,CC1三線共點.證明:不妨設AB≠A1B1,則四邊形AA1B1B為梯形,∴AA1與BB1相交,設其交點為S,則S∈AA1,S∈BB1.∵BB1 平面BCC1B1,∴S∈平面BCC1B1.同理可證,S∈平面ACC1A1,∴點S在平面BCC1B1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S∈CC1,∴AA1,BB1,CC1三線共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空間四點A,B,C,D共面而不共線,那么這四點中( )A. 必有三點共線 B. 必有三點不共線C. 至少有三點共線 D. 不可能有三點共線解析: 如圖①②所示,A、C、D均不正確,只有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多選)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為DB的中點,直線A1C交平面C1BD于點M,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C1,M,O三點共線B. C1,M,O,C四點共面C. C1,O,A,M四點共面D. D1,D,O,M四點共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在題圖中,連接A1C1,AC(圖略),則AC∩BD=O,又A1C∩平面C1BD=M. ∴三點C1,M,O在平面C1BD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C1,M,O三點共線,∴A、B、C均正確,D不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2024·萊蕪質檢)一個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 部分.解析:三棱柱三個側面將空間分成7部分,三棱柱兩個平行的底面又在這個基礎上將空間分成3大部分,故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3×7=21部分.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如圖,在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點,畫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解:很明顯,點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一個公共點,即點S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上.由于AB>CD,則分別延長AC和BD交于點E,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E∈AC,AC 平面SAC,∴E∈平面SAC.同理,可證E∈平面SBD.∴點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上,連接SE,直線SE就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如圖,空間四邊形ABCD中,M,N分別是△ABC和△ACD的重心,若BD=m,則MN=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如圖,連接AM并延長交BC于E,連接AN并延長交CD于F,連接MN,EF,∴BE=EC,CF=FD,∴EF= BD=m,又∵AM= AE,AN= AF,∴MN= EF=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定線段AB所在的直線與定平面α相交,交點為O,P為定直線外一點,P 直線AB,P α,若直線AP,BP與平面α分別相交于A',B'.試問,如果點P任意移動,直線A'B'是否恒過一定點?請說明理由.解:隨著點P移動,直線A'B'恒過定點O. 理由如下:由直線AB和直線外一點P可確定平面β,因為AP∩α=A',BP∩α=B',所以α∩β=A'B',而AB∩α=O,所以O一定在交線A'B'上,即直線A'B'恒過定點O.12345678910111213141516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4.1 平面.docx 8.4.1 平面.pptx 8.4.1 平面(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