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認識自己(導學案)姓名: 班級:課題 2.1認識自己 課型 新授課 課時:1學習目標 1.健全人格:通過參與“我的i/e特質畫像”情境討論,掌握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具備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生活態度; 2.責任意識:通過了解魯迅、馬云等名人故事,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激發自身潛能,履行社會責任; 3.道德修養:通過參與“同伴盲盒中的我”議學活動,能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養成自強自律、相互尊重的道德品質。重點 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難點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課前案自主預習:標劃出重點段、核心句、關鍵詞,落實在課本上。課堂案(一)基礎知識點(10分鐘)★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①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____________,促進自我發展;②有助于促進_______________,正確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認識自己的途徑 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認識自己。 ②通過____________認識自己。 ③在____________中的認識自己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長) 20分鐘組內交流,達到共識;【學習任務一】環節一:I/E 特質里,為何要自知?議學情境:魯迅先生是典型的i人,偏愛安靜思考。他精準把握自身善于觀察、思考深刻且文筆犀利的稟賦,以文字為刃,寫下眾多揭露社會現實、喚醒民眾的文章。馬云是典型的e人,性格外向。他清晰認知自己出色的溝通能力、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強大的領導力,通過演講凝聚團隊,打造龐大商業帝國,既實現自我發展,又帶動多人就業。議一議:從魯迅和馬云的案例中,你能看出正確認識自己有哪些重要意義?【學習任務二】環節二:觀I察E 間,怎樣識自我?議學活動1:我的i/e特質畫像議學任務:1.請勾選符合你的特質(可多選)。2.由表可知我們可以從哪些維度來認識自己?議學活動2:同伴盲盒里的我活動流程:1.每組發放便簽紙,匿名寫下對同組每位同學的評價:“1個與i/e相關的優點+1個小建議,2 分鐘完成。2.組長收集便簽后打亂分發,閱讀“盲盒評價”,2分鐘內記錄:“哪條評價讓你意外?”3.每組邀請2名學生分享:“他人眼中的你,和你在特質清單中的‘畫像’有何不同?”議一議:如果他人評價與自我認知有差異,你更愿意相信哪一個?為什么?議學情境:七年級(3)班籌備研學活動,i人小宇負責手冊設計,獨自完成的初稿雖詳實卻漏了同學心儀地點;e人小哲牽頭游戲策劃,因討論匆忙導致規則混亂。協調會上,兩人都堅持己見,拒絕調整,最終策劃未通過,活動停滯。議一議:這次研學籌備活動啟示我們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學習任務三】環節三:明 I 曉 E 后,如何踐于行 議學延伸:《我的成長護照》1.我的當前特質:______(結合自我分析和他人評價,寫出 1~2個主要的i/e相關特質)2.我想突破的:______(如i人嘗試在班級晨會上公開演講、e人嘗試獨立完成一次復雜的學習任務等)3.實踐計劃:加入______社團(如演講社團、手工社團等);承擔______任務(如組織一次小組討論、獨立完成一次班級板報設計等)(三)(歸納凝練→內化升華) 10分鐘內化運用:1.“升入初中后,大家對我的評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老師說我是個思維敏捷的學生,語文老師認為我學習很用功,英語老師則說我不太用功。在女同學眼里,我是她們的朋友;在男同學眼里,我就成了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同學說我性格很外向,媽媽卻說我有些內向。”這些關于“我”的不同評價( )①提醒“我”既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②可能會使“我”產生不良情緒,影響“我”的人際交往③能夠幫助“我”形成對自己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④需要“我“獨立思考,批判所有于“我”不利的評價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班主任又寫我家兒子課堂中經常開小差,作業上粗心大意……”一位媽媽說,兒子的期末報告單上的成績全是A,就是這期末評語看著挺不是滋味的。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①客觀對待老師評價,用理性心態面對②老師評價很重要,要掩飾自己的缺點③接受他人的一切評價,不斷完善自我④要重視老師評價,全面準確認識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評價自己:腦子反應速度、瞬時記憶力、對知識理解能力都不是最優秀的,唯一算得上優勢的就是自己學習注意方法,愿意吃苦。這說明( )①正確認識自己,能夠促進自我發展②通過他人評價能獲得對自己更全面的認識③要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完善自己④這位同學是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明( )A.當局者完全沒有進行自我評價B.他人的評價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揚長避短D.“旁觀者”的評價都比“當局者”的評價更正確5.要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就要善于通過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名句能體現這個道理的有( )①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詩人陸游)②吾日三省吾身(《論語》)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諺語)④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6.某校七年級同學小華在升上初中后,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困惑一:在新的班級,小華自薦擔任了班長工作。班主任說小華是負責任的班干部,有的同學卻說他是愛打“小報告”的人,小華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了。困惑二:小華小學時期的成績非常出色,可上了初中后,考試成績經常讓他不滿意,而且他發覺自己的英語口語也沒有班上某些同學的漂亮,他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不知道該怎么做。(1)困惑一中小華是通過哪種途徑認識自己的?你認為他應該如何對待老師和同學的評語?(2)小華想要認識自己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3)你認為小華有必要正確認識自己嗎?結合所學談談原因。參考答案一、增強自信、自我發展、身材、相貌、體能、性別等生理狀況、性格、氣質、能力等心理特征、家庭或班級三、1-5 A B B B D6.答案:(1)他人評價小華應該重視他人(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但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盲從,也不忽視,用理性的心態面對老師和同學的評語。(2)自我評價(3)有必要。原因:①可以促進自我發展;②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