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師節快樂》教學設計 第1課時教材分析《教師節快樂》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過好節假日”中的重要一課。本單元圍繞節假日展開,旨在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節假日的內涵,培養積極生活態度。本課聚焦教師節,通過展示校園生活場景,如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讓學生認識教師節,體會教師工作不易,激發尊重與感恩之情。教材設置討論、實踐等活動,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學會用行動表達感恩。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天真好奇,與老師相處中建立了一定情誼,但對教師節由來、意義及教師工作背后的付出思考不足。他們情感表達直接單純,有初步觀察感受能力,但將感受轉化為行動還需引導。同時,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需生動多樣以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教師節的由來和慶祝形式,知道老師除了上課還要做哪些工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視頻、討論和分享,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老師的辛勤付出,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教師節的由來和慶祝形式,知道老師的工作內容。 難點:體會老師的辛勤付出,理解老師的喜怒哀樂。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3分鐘)1.播放視頻, 2.提問:“同學們,剛剛的視頻里提到了教師節,你們知道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3.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教師節的由來和慶祝形式。設計意圖:通過生動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主題。(二) 教師節的由來和慶祝形式 1.引入:同學們都回答得很棒,那你們知道這么重要的教師節是怎么來的嗎?又有哪些特別的慶祝方式呢?接下來,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2.展示圖片并講解,展示一些關于教師節的歷史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節的設立背景。 3.提問:為什么要設立教師節呢? 4.展示一些常見的慶祝形式 5.觀看視頻:為什么將9月10日定為中國的教師節? 6.小組討論:你們還知道哪些慶祝教師節的方式? 7.代表分享: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8.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教師節是為了感謝老師對教育事業的付出而設立的,有很多有意義的慶祝形式,這都表達著我們對老師的尊重和愛戴。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和討論,加深學生對教師節由來和慶祝形式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辛勤的園丁 1.同學們,我們看到老師每天都要給我們上課,但其實上課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老師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大家仔細看看這些圖片 2.說一說,老師在上課之外還為我們做了什么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原來老師除了上課,還有這么多的工作要做,每一項都很辛苦,老師真的為我們付出了好多。” 4.小組討論:我們知道了老師工作很辛苦,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平時的哪些行為會讓老師開心,哪些又會讓老師擔心呢? 5.以小組為單位,熱烈討論,各小組成員積極發表觀點。 6.教師總結:老師會因為學生的進步、遵守紀律、努力學習而開心;會因為學生不遵守紀律、不完成作業、不尊重他人而擔心。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老師的日常工作,引導學生認識到老師工作的辛勤與付出,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學會體諒老師的辛苦,從而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時,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和表達能力。(四)總結1.回顧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教師節的由來和慶祝形式,還知道了老師的工作內容和心情。希望同學們能理解老師的辛苦,尊重老師的付出。2.布置作業:請學生回家后給家長講述今天學到的教師節的知識。 3.觀看視頻《老師您辛苦了》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明確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并將這種意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通過布置作業,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公共意識和責任感。板書設計教師節快樂 教師節的由來 老師的工作 - 上課 - 批改作業 - 備課 - 與家長溝通等 3. 讓老師開心和擔心的事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導入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在講解教師節由來和意義時,學生能認真聽講,但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需在后續教學中進一步引導。在體驗老師工作環節,學生參與度高,能真切感受到老師的辛苦,但分享感受時部分學生表達不夠清晰。小組討論環節,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但個別小組討論效率較低,需要教師加強組織引導。后續教學可增加更多實際案例和互動活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情感體驗。核心素養內容參考政治認同:認識教師的社會價值,初步理解“尊師重教”的意義,感受“感恩”與“責任”的聯系,培養樸素情感。 道德素養:深刻理解教師工作價值,體會辛勤付出,培養尊重、感恩教師的良好品質,用行動表達敬意。 法治觀念:了解教師節作為法定節日的法律意義,增強對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的認知,樹立法治意識,明白尊重教師是責任義務。 健全人格: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后實踐,積極表達對教師的情感,培養積極向上情感態度和健全人格,提升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能力。 責任意識:意識到作為班級、學校一員,有責任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對班級、學校的責任感,激發關心他人、關愛集體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