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東漢的興衰新教材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3課1.能用時間軸梳理西漢、新朝、東漢的歷史進程;知道建立東漢的基本史實,能說出光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和影響。 ((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知道東漢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史實,并能說明這兩大問題與東漢走向衰亡的關系。(歷史解釋、唯物史觀)3. 知道黃巾起義的基本史實,理解農民起義的作用。(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習目標我在漢朝當農民農民張三我是西漢末年的農民張三,我見證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從東漢的建立,到光武中興的盛世輝煌,再到外戚宦官專權的黑暗時期,以及最終黃巾起義的爆發。農民張三張三的自白我本是西漢后期的一農民,只想守著自己的幾畝薄田,安穩度日,可如今,這土地卻被那些豪強大族肆意侵占。他們仗著權勢,強取豪奪,我們這些小民毫無辦法。我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開墾的土地被奪走,心中滿是悲憤與無奈。從農民張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漢后期的社會情況?①地主兼并嚴重農民張三張三的自白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為了活下去,我只能去給那些大戶人家做佃農,可那地租高得嚇人,一年辛苦勞作下來,所剩無幾,連家人的溫飽都難以保證。這還不算,官府的賦稅也是沉重不堪。各種名目的稅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本就生活困苦,哪里還有余錢去交稅?可若不交稅,又會遭到官府的嚴懲。從農民張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漢后期的社會情況?②朝政腐敗,賦稅嚴重農民張三張三的自白而且,這自然災害也是頻繁發生。旱災、蝗災、水災,一個接著一個。莊稼顆粒無收,我們只能忍饑挨餓。看著餓殍遍野,心中滿是絕望。更可怕的是,這社會動蕩不安。時不時就有盜賊出沒,我們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到嚴重威脅。想找個安穩的地方生活,卻發現無處可去。我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只盼著能有一位明君賢臣,來拯救我們這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啊。從農民張三的自白中,概括西漢后期的社會情況?③自然災害頻發,農民流離失所,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西漢滅亡①朝政腐敗②地主兼并土地,百姓流失所離。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漢滅亡。1.閱讀課本P73,說說西漢后期的國家出現了哪些問題?2.王莽篡漢想一想:王莽新政對社會造成什么影響?加劇社會矛盾,激起各地農民起義新政的實施不僅沒有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加劇了社會動蕩。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概況公元25年,西漢宗室劉秀稱帝,后定都洛陽,史稱東漢。長安西漢東漢父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房舍)丘墟,田疇蕪(荒蕪)穢(雜草)……匹夫僮婦(兒童婦女),咸(都)懷怨怒 。—— 《后漢書·馮衍傳》光武帝面臨著怎么樣的社會狀況?經濟衰微,社會矛盾尖銳洛陽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如果你是光武帝劉秀,面對混亂的東漢社會,你會采取怎樣的措施?材料三 劉秀連續下達了六道釋放奴婢的命令,解決了戰亂之后土地荒蕪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他還下詔恢復西漢前期三十稅一的賦制,省減刑罰。材料四 光武帝下詔:“并省四百余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精簡到十分之一)”。另外對地方官吏嚴格要求,賞罰從嚴。(2)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懲處貪官污吏。材料五 東漢政府把羌人內遷,把南匈奴內遷,把鮮卑內遷。此后,內遷各族的生活習俗逐漸跟漢人趨同,有些民族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語言,軍隊成為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3)允許北方各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1)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作用:光武帝統治后期,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出現比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1)使衰落的漢朝重新振興。(2)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天下出現興盛局面。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東漢集市畫像東漢牛耕圖像石拓片東漢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農業:耕作方式的變化(二牛一人一犁),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王景治理黃河,使被淹沒的土地變成了良田。手工業:冶鐵、制瓷等手工業發展較快。(水排、青瓷)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毛澤東評價光武帝:“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光武帝劉秀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一個朝代由衰落到重新興起,稱“中興”)東漢中后期政局動蕩你發現了什么問題?皇帝 即位年 卒年和帝 10歲 27歲殤帝 滿月 2歲安帝 13歲 31歲順帝 11歲 30歲沖帝 2歲 3歲質帝 8歲 9歲桓帝 15歲 36歲靈帝 12歲 34歲少帝 14歲 14歲獻帝 9歲 54歲推測:這個問題會導致東漢后期什么樣局面的出現?即位時的年齡平均: 9.5歲平均壽命: 24歲即位年齡小在位時間短王位更替快觀看視頻,了解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概況,并思考以下問題。閱讀課本:思考東漢中后期以后“皇位更迭頻繁”的主要原因是?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個皇帝,獨攬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封侯,各地上貢皇帝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才敢獻給皇帝。年幼的漢質帝不滿梁冀專權,他就毒死了漢質帝。外戚代表——“跋扈將軍”梁冀主要原因: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皇帝早逝幼主即位母后臨朝外戚專權君權旁落皇帝長大依靠宦官誅殺外戚奪回君權宦官得寵東漢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把持朝政政治統治腐朽人民苦難深重自然災害頻繁官逼民反漢順帝末年,京都流傳一首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材料:(元嘉元年)京師旱。任城、梁國饑,民相食。(永興二年)蝗災為害,五谷不登,人無宿儲。——《后漢書》卷七《孝桓帝紀》東漢后期朝政越來越腐敗,時局動蕩不安,社會上大批貧民流離失所,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廣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這種黑暗統治了,反抗的情緒在民間蔓延。人禍天災反抗起義黃巾起義請自主閱讀課文,找出關于黃巾起義的相關史實:背景(原因):爆發時間:領 導 人:特點:結果:影響:184年張角1、東漢后期朝政腐敗 2、自然災害頻繁黃巾起義創立太平道,是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起義歷時9月被鎮壓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一蹶不振。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起義者頭綁黃巾,被稱為“黃巾軍”張角(?-184年),鉅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人。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活動三:黃巾起義3.影響根據課本結合材料歸納黃巾起義的影響?州牧割據黃巾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地方州郡亂作一團。東漢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改刺史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統領地方上的軍政事務,地位在郡守之上。州牧割據的局面,加速了東漢王朝的瓦解。思考:合作探究比較“文景之治”與“光武中興”,歸納兩漢治世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和作用,從中得到什么啟示?背景 措施 影響文景 之治 西漢建立,政局穩定,初步發展 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進一步減輕賦稅(三十稅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廢除酷刑;提倡勤儉治國 使西漢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稱“文景之治”光武 中興 東漢初建,政權不穩,百廢待興 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三十稅一),減輕刑法;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懲處貪官污吏;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 使東漢社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共同點:都善于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都采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發展生產;都減輕了農民負擔,輕徭薄賦;都維護了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等。啟示:統治者要勤政愛民,關注民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等。材料研讀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太平御覽·菜茹部》這是東漢后期的一首民謠。說說這首民謠反映出當時民眾什么樣的情緒。思路點撥:從材料內容“剪復生”“割復鳴”“從來必可輕”及東漢后期的社會現實去分析。提示:反映了東漢后期人民的憤怒情緒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重走東漢興亡路,以史為尺量得失興衰東漢為何會走向興盛?又為何由興盛到衰落?1、統治者應該順應民心, 以民為本2、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光武中興黃巾起義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經過漢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漢朝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起來,出現了“文景之治”漢景帝猜猜“我”是誰?我和景帝一直堅持漢高祖休養生息的政策,獎勵農桑,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繼者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我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漢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我的統治時期被稱為“光武中興”,但我的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最終失去了政權。漢文帝漢高祖漢武帝光武帝課堂總結東漢的興衰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王莽建立新朝,改制失敗25年,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措施:措施:釋放奴婢,減輕田租,減輕刑罰,合并郡縣,整頓吏治,允許北方各族內遷等東漢中后期政局動蕩外戚、宦官交替專權豪強大族勢力膨脹黃巾起義過程:184年,張角率領黃巾軍起義,最終被鎮壓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隨堂訓練1.東漢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與城邑)時,陰鄉侯陰識雖有軍功,然以貴人陰麗華之兄身處外戚,竟不得增邑。當時,外戚授官也以九卿為限。材料說明光武帝時期( )A.限制宦官 B.控制外戚C.宦官專權 D.外戚專權隨堂訓練2.反腐敗問題,因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歷來是民眾最關心的話題。東漢時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敗措施是( )A.釋放奴婢B.實行三十稅一C.嚴懲貪官污吏D.興辦太學隨堂訓練3.東漢劉秀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 )A.大一統 B.文景之治C.光武中興 D.開元盛世隨堂訓練4.如下圖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最突出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漢C.東漢 D.北魏隨堂訓練5.歷史漫畫能簡明地反映一定的歷史現象。下圖漫畫反映的歷史現象是( )A.豪強勢力膨脹B.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C.農民起義爆發D.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