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溫故知新1.列舉我國古代四大發明2.活字印刷的發明者及朝代3.火藥發明于什么時期、什么時候用于軍事、用于戰爭?北宋、畢昇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發明于唐朝、唐末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用于戰爭導入新課認真觀看視頻,你看到了什么?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至鴉片戰爭前):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第21課 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認識明朝科技成就及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特色。學習目標1.通過明清時期科技著作的內容,分析其反映的共同特點,學習科學家對科學不懈追求的進取精神,樹立科技報國的崇高理想;(重點)2.通過分析圖片,認識明長城的建筑特點及其主要作用和北京城的分布特點(重點)3.知道明清思想家代表的主要主張,理解其對思想進步的作用;4.通過分享四大名著的情節,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通過時間軸梳理昆曲、京劇的主要發展歷程及代表作品,感受明清時期文化的繁榮。第21課 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科技名著明長城和北京城明清思想家小說和戲曲壹 科技名著科技名著速度教材121-122頁,找一找明朝有哪些著名的科技著作?整體感知自學要求:1.3分鐘在書上找到答案并標記,小組討論答案,做好展示準備。2.注意四姿,手拿筆,做好圈畫。3.在書上,關鍵字詞下面黑筆劃線,不確定的畫點(鉛筆圈畫)。評價:“創新之星”按規定完成且全對的+2分,補充質疑正確的+2分科技名著任務1.閱讀教材P121-122,完成下列表格科技著作概況著作 作者 朝代 作品類別 作品地位(價值)《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自學檢測1.將下列人物與他們的作品用直線連接起來。李時珍 《農政全書》 東方藥學巨典宋應星 《本草綱目》 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徐光啟 《天工開物》 農業百科全書著作 作者 朝代 作品類別 作品地位(價值)《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科技名著徐光啟李時珍宋應星藥物學明朝明朝明朝農業科學農業手工業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重要地位。對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總結;“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根據教材內容及表格歸納三部科技著作的共同點、三位科學家的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科技發展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合作探究根據教材內容及表格歸納三部科技著作的共同點、三位科學家的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科技發展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力發展科技,重視創新,培養人才;品質:①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②善于吸收前人成果,并加以創新③刻苦專研的堅強意志④勇于實踐的科學作風共同點:①內容豐富、全面;②都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具有繼承性和總結性;③具有實用性;④都凝聚著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⑤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世界;知識拓展東漢末醫學家(麻沸散、五禽戲)——漢末著名醫學家、醫圣(傷寒雜病論)——唐醫學家(千金方)——明代杰出醫藥學家(《本草綱目》)——華佗張仲景孫思邈 38頁李時珍請列舉我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醫學家或藥學家:貳 明長城和北京城明長城和北京城任務1.觀察明長城示意圖,結合教材122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目的起止點組成功能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擾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以城墻為主體,由關隘、城臺、烽火臺等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一)明長城鴨綠江嘉峪關雁門關山海關居庸關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明長城和北京城任務2.比較秦長城與明長城的區別?項目 秦長城 明長城異 目的起止點同 象征意義 抵御匈奴南下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擾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①軍事上抵御了少數民族的侵擾;②政治上連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③經濟上促進了北疆經濟的開發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二)北京城明長城和北京城任務3.閱讀教材123頁,找出北京城的基本狀況?基礎:組成:特點:(二)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礎上營建明成祖朱棣,1420年基本建成宮城(紫禁城、故宮)--皇室生活區皇城--中央政府各機構辦公區內城--市中心,各級官員生活區外城--平民百姓生活區皇權至上宮城皇 城內 城外 城①呈凸字形②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③布局均衡、完整和諧;凸叁 明清的思想家明清思想家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知到行 理論聯系實際任務.閱讀教材124頁,概括明清思想家的思想知識卡片?思想 時期 人物 思想主張明朝中期明末清初王守仁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批判“君為臣綱”的封建教條把“亡國”與“亡天下”作區分是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認為社會是發展的、進化的肆 小說和戲曲小說和戲曲任務1.閱讀教材125頁,列舉四大名著及其出現的原因原因:商品經濟發展;市民文化繁榮四大名著時間 書名 作者元末明初《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羅貫中元末明初《水滸傳》施耐庵明朝中期《西游記》吳承恩清朝中期《紅樓夢》曹雪芹小說和戲曲任務2.閱讀教材125頁,梳理昆區的發展歷程?明朝萬歷末年元末清朝前期清中后期昆山腔昆曲日趨成熟,成為全國性劇種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發展到鼎盛清朝洪昇的《長生殿》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走向衰落衰落原因:脫離民眾和現實生活演變興起:四大徽班進京乾隆昆曲漢調秦腔京調徽調道光“皮黃戲”京劇京戲2010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光十三絕(沈蓉圃)京劇流傳廣的原因:①廣大群眾喜愛;②皇室扶持;③表演藝術家的創新完善“國粹經典”識京劇閱讀課本P126內容,梳理:京劇的興盛的過程小說和戲曲角色臉譜以《西游記》為例組內分享交流,你最喜歡的人物或情節?(3分鐘)用你最喜歡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在班內分享。【合作探究】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科技名著建筑成就小說戲曲李時珍《本草綱目》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北京城:設計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游記》昆曲與京劇戲曲小說羅貫中《三國演義》明清思想家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等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反對君主專制、主張社會發展等觀點曹雪芹《紅樓夢》課堂小結明清華章,閃耀千年智慧光芒;科技典籍,鐫刻先輩探索力量。昔日榮光,是傳承的火炬;時代使命,在你我肩上。結束語齊讀:以史為鑒,胸懷開放;以新為翼,勇于擔當。讓我們攜手,守護文化根脈,點燃創新火種,書寫中華文明新輝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