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探界者”鐘揚一、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是( B )A.角色(jué) 戛然而止(jiá)負荷(hé)B.儲備(chǔ) 收斂(liǎn)跌宕起伏(dànɡ)C.悲愴(chuānɡ) 包扎(zhā)鋒芒畢露(lù)D.奇葩(pā) 禮聘(pìnɡ)惟妙惟肖(xiào)解析:A項,負荷(hè);C項,悲愴(chuànɡ)包扎(zā);D項,禮聘(pìn)。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B )A.栽種 竟然 辯析 雷厲風行B.脅迫 誕生 訣竅 美輪美奐C.帳篷 洋溢 契合 大相徑廷D.山芋 撰寫 瀕臨 漚心瀝血解析:A項,辯析—辨析;C項,大相徑廷—大相徑庭;D項,漚心瀝血—嘔心瀝血。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B )航天員能順利出艙完成各項任務,必須依靠航天服的保護。航天服____________要求安全系數高,還需要很好的靈活度,關節部位是航天服設計中的一大____________。在設計新一代“飛天”航天服時,我國航天工程師從小龍蝦既堅硬又靈活的蝦尾結構中,獲得了____________的靈感。他們在航天服關節處,設計了____________蝦尾鱗片的層疊結構,使關節活動自如。A.盡管 難點 意想不到 相似B.不但 難點 意想不到 類似C.盡管 難題 出乎意料 相似D.不但 難題 出乎意料 類似解析:“盡管……還”是轉折關系,“不但……還……”是遞進關系,“要求安全系數高”“需要很好的靈活度”是遞進關系,用“不但”;難點,在講話或著作中引入或提出困難或懷疑的段落。難題,不容易解決或解答的問題。結合“關節部位”可知,用“難點”。意想不到,沒有料想到。形容十分意外。出乎意料,超出人們的料想之外。結合“靈感”可知,用“意想不到”。相似,大致相同。類似,差得不遠,大致相像。結合“蝦尾鱗片”可知,用“類似”。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是( B )A.“五一”前夕,浠水縣文旅局黨委書記王峰“化身”蘇東坡,親身上陣為《浠水雜技》代言,火爆“出圈”。B.古時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為低下,以致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擊壤歌》),因此,古人通常一日兩餐的說法是可信的。C.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D.“冷”知識在“熱”背景中復活,深刻啟示著我們:在這個喧囂浮躁的年代,我們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解析:A項,《浠水雜技》的書名號應改為引號;C項“棉苗”“玉米”后的兩處頓號應改為逗號;D項,這是個陳述句,句末問號應改為句號。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的是( C )A.小琪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辯論會上竟侃侃而談,令人大吃一驚。B.班干部不能拈輕怕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需要負起自己的責任。C.電視連續劇《狂飆》中的演員把角色演繹得真實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觀眾好評。D.當一切喧囂戛然而止,這個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靜,人們忽然覺得這個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遙遠。解析:A項,沉默寡言:不聲不響,很少說話。此處形容小琪平時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使用正確。B項,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此處形容班干部工作時不能挑揀輕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使用正確。C項,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此處用來形容演員把角色演繹得真實可信,使用不當。D項,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此處形容喧囂聲突然終止,使用正確。6.下列句子中,語意明確,沒有語病的是( C )A.《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將國學娛樂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國學。B.經過觀看感動中國 2023 年度頒獎盛典,我們領會到十大人物的光輝形象。C.這次越野賽的路線是巧妙地利用廣州“城中有山,山徑穿城”的地理特點來設計的。D.截至2023年底,我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約102.3萬余件。解析:A項,語序不當,將“研究”和“了解”調換位置;B項,“領會”與“形象”搭配不當,將“領會”改為“感受”;D項,“約”與“余”語義重復,去掉任意一個。7.依次填入下面空白處的語句,恰當的是( D )給自己一點時間,背上行囊,帶上簡單行李和相機,自己寫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訪古村落,____________;夢游江南,____________;游走大漠,____________;探訪名山,____________……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們在路上的!①聆聽佛語梵音,晨鐘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發呆,陽光溫柔撫摸③感受杏花春雨,聽蘇子吟唱,漁歌互答④人目的便是黃沙白草,長河落日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解析:第②句中的“老房子”與“古村落”對應,第③句中的“杏花春雨”“漁歌互答”與“江南”對應,第④句中的“黃沙”“長河落日”與“大漠”對應,第①句中的“佛語梵音”“晨鐘暮鼓”與“名山”對應。8.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是( A )A.鐘揚,湖南邵陽人,植物學家;葉雨婷,當代作家,中青報中青網記者。B.蒲松齡,明代小說家,世稱“聊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C.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達于漢陰”中的“漢陰”是漢水的北面。D.契訶夫,德國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作品有小說《套中人》等。解析:B項,蒲松齡,清代小說家;C項,“漢陰”是漢水的南面;D項,契訶夫是俄國作家。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是( C )A.剛才王教授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般驚醒了我們,雖然是千慮一得,也體現了他對我們的關懷之情。B.這件事想得有點兒簡單了,你想啊,走訪留守兒童需要大量準備工作,我惠允了,但也要提個醒。C.這件事只有您出面才能解決,您多多費心,看能否上午打電話給他們說一聲,我下午去專程拜訪。D.這位同學能候教我的講解是值得稱贊的一件事,這說明大家能夠正確對待自己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解析:A項,“千慮一得”,指平凡的人的考慮也會有可取的地方,也用為發表意見時自謙的話,不可用于他人。B項,“惠允”,敬辭,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不可用于自己。D項,“候教”,敬辭,等候指教,不可用于他人。10.對下面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是( B )放舟蓬萊①閣下戚繼光②三十年來續舊游,山川無語自悠悠。滄波浩蕩浮輕舸,紫石崚嶒③出畫樓。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從今復起鄉關夢,一片云飛天際頭。[注]①蓬萊:今屬山東,戚繼光家鄉。②戚繼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討倭寇,屢建奇功。晚年因張鼎思“言繼光不宜于北”面“建改之廣東”其后“張希皋等復助之,竟罷歸居三年”此詩即寫于此時。③崚嶒:形容山高峻。A.首聯寫詩人時隔三十年舊地重游,看到山川依舊,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B.頷聯中“出”字精煉傳神,突出了蓬萊閣立于高崖有縹緲飛天之勢的特點,表達詩人隱逸家鄉的意愿。C.頸聯寫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詩人已是雙鬢斑白,垂垂老矣,轉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頗有感慨之意。D.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詩人情感起伏變化,意蘊深遠,撼人心扉。解析:B項,“表達詩人隱逸家鄉的意愿”錯誤。頷聯意為那浩蕩的緣波之上,漂著一葉輕舟,紫石的高山上有裝飾一新的畫樓。既寫出了蓬萊閣立于高崖有縹緲飛天之勢的特點,也表達了詩人山川依舊,人世浮沉的感慨。并非“隱逸家鄉的意愿”。二、填空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寫出相應的古詩文。詩詞里,靜靜流淌著情思:(1)“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關雎》)訴說著對美好的向往與追求;“海內存知己,(2) 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書寫著王勃面對離別的達觀;(3)“ 安得廣廈千萬間 ,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抒發了杜甫憂國憂民、推己及人的闊大胸襟;驛外斷橋邊的那株梅花恰如孤高傲世的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 ,(4)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哪怕零落于地、馬踏車碾,仍不改香氣。2.閱讀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題目。每處不超過15個字。花草是有記憶的,(1)________。雖說花草的生命很短,從春到秋,但它們把春秋一世的記憶藏進了種子,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花草就這樣記住了時間。樹也是有記憶的,它能記住更長時間的變化。樹的生命記憶不僅有春有秋,還有一年又一年的歲月。春天發芽,秋天結果,然后脫下滿樹的黃葉,這記憶能讓我們看到。可是,(2)________,植物學家看到這一圈圈的樹紋,就知道,哪年風調雨順,哪年遇澇逢旱。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 示例: (1)它們記得季節的變化 (2)我們沒看到的記憶是樹干里的年輪 解析:(1)根據上文“花草是有記憶的”和下文“它們把春秋一世的記憶藏進了種子,一代又一代傳下去”,可確定答案:它們記得季節的變化。(2)根據上文“這記憶能讓我們看到”和下文“植物學家看到這一圈圈的樹紋,就知道……”,還有,需補寫句子前面的關聯詞“可是”,可確定答案:我們沒看到的記憶是樹干里的年輪。PAGE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6張PPT)職業模塊第一單元第三課 “探界者”鐘揚知人論世 細斟北斗常識鏈接 跬步千里知識存盤 聚沙成塔結構探究 分毫析厘沙場練兵 學以致用DCDCDDDA三軍可奪帥也非淡泊無以明志自緣身在最高層CD2門世2有3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教版高考語文復習職業模塊第1單元第3課“探界者”鐘揚課件.ppt 高教版高考語文復習職業模塊第1單元第3課“探界者”鐘揚課時作業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