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第一課 描述事物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是( B )A.天穹(qiónɡ) 水光瀲滟(liàn)俯瞰(ɡàn)B.璀璨(càn) 文采斐然(fěi)默契(qì)C.黝黑(yǒu) 波瀾頓生(lán)輕佻(tiáo)D.遠眺(tiào) 扣人心弦(xuán)佯裝(yánɡ)解析:A項,俯瞰(kàn);C項,輕佻(tiāo);D項,扣人心弦(xián)。2.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是( C )A.維幕 嬌羞 頒獎辭 云卷云舒B.輪廓 旋風 瞥一眼 牽纜撐蒿C.羞澀 典雅 調色板 不蔓不枝D.洋溢 嬌羞 堿蓬草 園潤光潔解析:A項,維幕—帷幕;B項,牽纜撐蒿—牽纜撐篙;D項,園潤光潔—圓潤光潔。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B )中國文字記錄的一個重大特點,便是它________的持久性和延續性。這一特點使得世界上一個有創造性的遠古文化,得以繼繼繩繩,________至今。中國文字有其特殊的形體,這種具有特殊形體的文字,超越了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限制,________了中華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個偉大的文化整體。A.具有 順延 團聚 B.獨有 綿延 團結C.具有 綿延 團聚 D.獨有 順延 團結解析:第一空,具有:具備具有即擁有且存有主述事物的屬性特征。獨有:意思是獨自具有、獨自據有;指只有、特有;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根據語境“中國文字記錄的一個重大特點”“持久性和延續性”分析,“獨有”符合語境;第二空,順延:意思是延續以前的話題、片段、工程、動作等,順著繼續下去。綿延:有連續不絕和彌漫延續等義。一直延續到完結,中間未曾間斷。根據“這一特點使得世界上一個有創造性的遠古文化”分析,“綿延”符合語境;第三空,團聚:相聚在一起(多指親人分別后再相聚);用團結的辦法聚集。團結:動詞,為了集中力量實現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務而聯合或結合;形容詞,和睦;友好。根據語境“中華民族”分析,“團聚”符合語境。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C )A.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更要不斷增強紀律意識、守住紀律底線、提升黨性修養。B.2024年 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為《全球戰塑》。C. 在這5.4毫秒的時間里,量子計算機完成的計算量已是恒河沙數——2的550次方,一個難以用文字描述的天文數字。D.范天錫參加了十五規劃編寫工作,撰寫了諸多發展戰略研究文章,為我國風云衛星技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解析:A項,并列謂語之間用逗號,故“增強紀律意識”“守住紀律底線”“提升黨性修養”之間改頓號為逗號。B項,改書名號為引號。不管會議主題、征文主題,還是活動主題,都要用引號,而不是書名號。D項,“十五”是第十個五年計劃的簡稱,具有特殊含義,要加引號。C項,破折號是對“恒河沙數”的解釋,故使用是正確的。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是( D )A.海子的詩歌十分關注風景中的人文精神,卒章顯志,體現著人文主義的情味。B.這首詩以濃墨重彩的筆觸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同時融入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C.平日里大家都說得慷慨激昂,但真正事到臨頭,卻一個個畏首畏尾的,把當初的許諾都置諸腦后了。D.作為領導,他必須身臨其境地了解員工的需求和想法,才能更好地管理企業。解析:D項,身臨其境:意思指親身面臨那種境地;也作身歷其境。設身處地:身,自身。指設想自身處在別人的地位或環境中,替別人的處境著想。此句應用設身處地。A項,卒章顯志: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志。“志”,指文章的主題、中心。“卒”,完畢。B項,濃墨重彩: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來描繪,形容著力描寫。C項,慷慨激昂:指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6.下列各句表達準確,沒有語病的是( D )A.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結果揭曉,550件網絡精品脫穎而出。B.這些作品,我們看到了中國人骨子里的堅韌與向善,觸摸到鮮活熱烈、昂揚向上的生命力。C.截至2022年末,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50.2萬億元左右,占ɡDP比重41.5%。D.在浩瀚宇宙中,我們的地球家園以她獨有的生命魅力,構成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自然畫卷,吸引著每一位探索者的目光。解析:A項,成分殘缺,缺少與“主辦”搭配的詞語,應在“展播”之后加上“活動”。B項,前后主要不一致,前面的主語是“這些作品”,話還沒說完,后面主語換成了“我們”。可以改成“經由這些作品”或“從這些作品中”。C項,“達到”是肯定,“左右”是不確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前后矛盾。二、微寫作1.選取家鄉的一處美景,用動態或靜態的手法描寫出來,并向人推介。要求:①抓住景物特點;②恰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③不少于200字。 示例: 我們乘坐竹筏,飄流而下,忽然,我被石壁上的景色迷住了,這兒太神奇了,形態萬千。有的如猛虎下山,只見它張大了嘴巴,怒吼一聲,高昂著頭,有的仿佛是蛟龍入海,氣勢龐大,活靈活現。還有這兒……仔細一數,一座山上就有九龍二虎呢,所以它才有了龍虎山之名。 低下頭看看這水,你會情不自禁地叫起來,這兒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讓人看見水里的沙石和暢游的魚兒;這里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人覺得它不存在似的,只有船槳激起的微波,才知道船在前進;這兒的水真綠啊,隨著水寬窄的變化,讓人覺得它是一條碧綠的帶子,正在隨風飄呢。 這樣的山加上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那點點白云,如同一幅名家書畫,令人嘖嘖稱贊,令人無限留戀。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怪不得人們都說:“早知龍虎山,何必去桂林。” 2.用靜態或動態的手法描寫一段雨后鄉村的美景。要求:①要抓住景物的特點;②恰當運用比喻等修辭;③將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之中;④200字左右。 示例: 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雨好像也下累了,慢慢地停下了腳步,它們有的在池塘里睡大覺,有的在屋檐下玩耍,還有的在草地上捉迷藏。草地上的蝸牛都露出頭來看看這些難得一見的小不點兒。小不點兒好像會變魔法,它把小草變得發亮,把小樹變得干干凈凈,把天空也變得清澈了許多,把路上的小朋友也都加了一件外套……一場秋雨把雨后的早晨變得那么清新,那么涼爽!雨后的空氣,帶著絲絲飄香的泥土的氣息。深深吸一口氣,從心底感到一陣涼爽,靈魂似乎也快樂地漂浮起來。 3.描寫一粒種子從發芽到成長的過程。要求:①描述出事物變化過程;②善于運用多種手法;③200字左右。 示例: 春天的早晨,一顆微小的種子靜靜地躺在一片肥沃的土壤里。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在這片土地上,為種子提供了溫暖和光明。 種子漸漸蘇醒了。它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逐漸膨脹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的外殼開始破裂,露出里面嫩綠的胚芽。這是種子生命的起點,也是它向外界展示生命力的開始。 隨著胚芽的生長,種子逐漸發芽,破土而出。它伸出纖細的根須,緊緊抓住土壤,為自己的生長提供穩固的支撐。它伸出了一片片翠綠的葉子,迎接著陽光的擁抱。這時,它已經不再是那個微不足道的種子,而是一株充滿生機的小苗。 PAGE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職業模塊第六單元第一課 描述事物2門世2有3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教版高考語文復習職業模塊第6單元第1課描述事物課件.ppt 高教版高考語文復習職業模塊第6單元第1課描述事物課時作業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