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長春市高三畢業班質量監測(四) 1 3 2 6A. B. C. D.3 3 3 3數學試卷7. 已知直線 y x 1與曲線mx2 ny2 0(m 0,n 0) 交于 A,B 兩點,若同時經過原點和線段 AB 中點的直線斜率本試卷共 4 頁.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3 x2 y2注意事項: 為 ,則雙曲線 1的離心率為( )2 m n1.答卷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 5 10 5 15A. B. C. D.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2 2 3 3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 8. 結合以下材料:“在空間直角坐標系 O-xyz 中,過點 P x0 , y0 , z0 且一個法向量為n a,b,c 的平面 的方程卷上答題無效.為 a x x0 b y y0 c z z0 0 .”解決問題:在空間直角坐標系 O-xyz 中,若直線 l 是兩平面 x 3y 7 0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與 4y 2z 3 0的交線,則直線 l 的方向向量可以是( )一、選擇題:本題共 8 小題,每小題 5分,共 4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 A. 3,1, 2 B. 3,1,2 C. 2,1, 3 D. 2,1,3 目要求的.二、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6分,共 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z 1 全部選對的得 6 分,部分選對的得部分分,有選錯的得 0 分.1. 復數 2 i在復平面上所對應的點在( ) π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 已知函數 f (x) 2sin 2x ,則( ) 6 1 2π2. 已知隨機變量 X ~ B 3, ,則 P X 1 ( ) A. x 是 f x 的一條對稱軸 3 37 8 12 20A. B. C. D. B. f x 與函數 y 2cos 2x π 相等27 27 27 27 3 3. 已知向量 a和b滿足 a b 3,a 與b的夾角為60o,則 2a b ( ) C. f x 在區間 0,π 上單調遞減 3 A. 3 B. 2 C. 2 3 D. 3 3D. f x 在區間 0,π 上的取值范圍是 2,1 2 0, π 4. 若 ,且 sin 2 π cos 2 0 ,則 tan ( ) 2 6 10. 已知函數 f (x) x2 2 x x a ,若函數 F x f x x存在兩個零點,則 a的取值可能是( )3 3A. 3 B. 3 C. D. A. 1 B. 1 C. 2 D. 33 311. 數學里常研究一些形狀特殊的曲線,常用到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比如形狀酷似“星星”的曲線5. 圓 x2 y2 4 0與 x2 y2 4x 4y 12 0 的公共弦長為( ) 1 1C : x 2 y 2 2(如圖所示),則下列關于曲線C的說法正確的有( )A. 2 2 B. 2 3 C. 14 D. 4 A. 周長大于 256. 在正四面體 ABCD 中,M,N分別是棱 AB,CD 的中點,則直線 AN 與 CM 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 B. 共有 4 條對稱軸C. 圍成的封閉圖形面積小于 142 n ad bc 2 ,D. 圍成的封閉圖形內能放入圓的最大半徑為 1 a b c d a c b d 三、填空題:本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5分,共 15 分. P 2 k 0.050 0.010 0.00112 已知 a b a b 2 ,則 a b ______.k 3.841 6.635 10.82813. 已知 Sn是公差不為 0 的等差數列 San 6的前 n 項和,且 a1, a2, a5 成等比數列,則 S ________.3a 1 16. 已知函數 f (x) xsin x ax2 1.14. 已知函數 f x x 0 a 3 在 2, 1 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 ,則 a 2 ______.x四、解答題:本題共 5 小題,共 77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當 a 1時,求 f x 在 x π 處的切線方程;15. 為了研究某市高三年級學生的性別和身高的關聯性,隨機抽取了 200 名高三年級學生,整理數據得到如下列聯表,并畫出身高的頻率分布直方圖: π (2)當 x 0, 時, f x 1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圍. 2 517. 已知數列 an 中, an 1 2an 3n 1 .(1)若 a1,a2 ,a3 依次成等差數列,求 a1 ;(1)根據身高的頻率分布直方圖,求列聯表中的m, n的值; 1a 4 (2)若 1 ,證明數列 an n 為等比數列,并求數列 an 的前 n項和 Sn .3 3 (2)依據小概率值 0.001的獨立性檢驗,能否認為“高三年級學生的性別”與“身高是否低于170 cm ”有關聯?(3)將樣本頻率視為概率,在全市不低于170 cm 的學生中隨機抽取 6人,其中不低于175 cm的人數記為 X ,求 X 18. 如圖,兩個底面相同的正四棱錐,頂點 M,N位于底面兩側,底面 ABCD 是邊長為 6 的正方形.的期望.附:性別 身高 合計低于170cm 不低于170cm女 m 20男 50 n(1)證明:平面 AMCN 平面 BMDN;合計 200 1 1 1 (2)若 AM AN 且 AM 2AN ,點 P滿足 NP AD AB MN ,求直線 AM 與平面 BPN 所成角的正弦值.6 2 3219. 已知點 P為圓C : x 2 y2 12 上任意一點,點 A 2,0 ,線段 PA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PC于點 B,設點 B的軌跡為曲線H .(1)求曲線H 的方程;(2)若過點 B的直線 l 3與曲線H 相切,且與直線 y x分別交于點M ,N .3① 證明:點 B為線段MN的中點;② 求 2 OM 3 ON 的取值范圍.參考答案及解析 即公共弦長為 l 2 R2 d 2 2 4 2 2 2 .1. 答案:A 故選:A解析:復數 z 1 2 i 2 1 i . 6. 答案:C2 i 5 5 5解析:將正四面體 ABCD 中置于正方體中,如圖,故選:A2. 答案:D1 0 2 3P X 1 P X 0 P X 1 11 2 2 20解析:由題意得 C0 1 3 C3 3 3 3 3 27故選:D.3. 答案:D 2a b (2a b )2 4a 1解析:由題意, 2 4a b b 2 4 9 4 3 3 9 3 3 .2 易得CN //ME ,CN ME,所以四邊形CNEM 為平行四邊形,則 NE∥CM ,故選:D.則異面直線 AN 與 CM 所成角即為直線 AN 與 NE 所成角,4. 答案:B即 ANE為直線 AN 與 CM 所成角(或補角),sin 2 π cos 2 0 3 1解析:由 ,則6 sin 2 cos 2 cos 2 0, 2 2 設正方體的棱長為 2,則 AE DE 2,DN 2 , AN NE 6 ,則 tan 2 3 , ANE AN2 NE 2 AE 2 6 6 4 2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 ANE ,2AN NE 2 6 6 3 又 0,π 2 2 0,π , 2 因此直線 AN 與 CM 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32 2π π所以 ,所以 , tan tan π 3 . 故選:C.3 3 37. 答案:D故選:B5. 答案:A 解析:設 A x1, y1 , B x2 , y2 ,解析:圓C : x2 y21 4 0 ①,所以C1 0,0 r 2 mx2 ny2, 1 . 則 1 1 0,①圓C : x22 y2 4x 4y 12 0 2 2②,所以C2 2, 2 , r2 2 5 mx2 ny2 0,②因為 r2 r1 C1C2 2 2 r2 r1,所以圓C31與圓C2 相交. 因為:同時經過原點和線段 AB 中點的直線斜率為 ,2因此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① ②: x y 2 0 , y x 1 x x 4由 3 得: A,B中點坐標為 2,3 1 2,所以 ,d | 0 0 2 | y x y1 y2 6圓C 21的圓心到公共弦的距離為 2 ,12 12y y 故選:AD1 2且 kAB 1x .1 x2 10. 答案:BCD m x2 x2① ②可得 1 2 n y2 2 21 y2 0, 解析: F x x, x 0x f x x 2 ,圖象如圖 x 3x, x 0m y21 y22 y1 y2 y1 y 2 3 3則 2 2 1 ,n x1 x2 x1 x2 x1 x2 2 2m ( n)e 1 n 2 15 1 m m 3 3故選:D8. 答案:A 則 F x 在R 上共有 3個零點,解析:由閱讀材料可知:平面 x 3y 7 0的法向量可取 a (1, 3,0) , 即 F x 0在R 上有 3 個根, x1 1, x2 0, x3 3.平面 4y 2z 3 0的法向量可取b (0, 4, 2), 又因為函數 F x f x x在 x ,a 上存在兩個零點,故a 0,3 .設直線 l的方向向量m (x, y, z),故選:BCD. m a x 3y 0 則 ,令 y 1,則m 3,1, 2 , 11. 答案:ABC m b 4y 2z 0解析:對 A:由題意,在第一象限曲線C的方程為 x y 2 ,故選:A.9. 答案:AD 即 y x 4 x 4(0 x 4,0 y 4),2 2f (x) π π 0 x 4,0 y 4 2sin 2x 2sin 2x 當 時,曲線C在圓 (x 4) (y 4) 16 的下方,理由如下:解析: , 6 6 2 22x π kπ π x kπ π因為 x y 2,可設 x 2cos θ , y 2sin θ ,令 , , k Z ,6 2 2 6 2 2 22 22π 則 x 4 y 4 2 4cos4 θ 4 4sin4 θ 4 16 cos4 θ 1 sin4 θ 1 當 k 1時, x 為 f x 的一條對稱軸,A 正確;3 2 2而 cos4 θ 1 sin4 θ 1 cos8 θ sin8 θ 2 cos4 θ sin4 θ 2y 2cos 2x π 2cos 2x π π 2sin 2xπ f (x),B 錯誤; 3 6 2 6 2cos4 θ sin4 θ 2cos4 θsin4 θ 2 cos4 θ sin4 θ 2π 2π 5π 2t 2x π x 0, t , 1 2cos θsin2 θ 2cos4 θsin4 θ 2 1 2cos2 θsin2 θ 2令 ,當 時, ,6 3 6 6 2cos4 θsin4 θ 1 1(只有當 cosθ 0 或 cosθ 1時取“ ”). π 5π 顯然 y 2sin t在 , 上不單調,C 錯誤; 6 6 x 0 x 4所以 x 4 2 y 4 2 16 (只有 和 時取“ ”). y 4 y 0x π π 7π 1當 0, 時, t , ,所以 sin t ,1 ,∴ y 2sin t 2,1 ,D正確. 2 6 6 2 故0 x 4,0 y 4時,曲線C在圓 (x 4)2 (y 4)2 16 的下方.即第一象限曲線C a的長度大于圓 (x 4)2 (y 1 4)2 16 周長的 , 所以 f x x 0 a 3 為奇函數,且 f x 在 2, 1 1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4 x 2 ,即曲線C的周長大于圓 (x 4)2 (y 4)2 16 的周長8π 1,而8π 25,則 A 選項正確; 所以 f x 在 1, 2 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 2 .1 1對 B:由曲線C的方程為 x 2 y 2 2可知, 由對勾函數的性質可得 f x 在 0, a 上單調減,在 a , 上單調遞增.因為 x, y , x, y , y, x , y, x 代入方程,方程都不變, 當 a 1時,即0 a 1時, f x 在 1, 2 上單調遞增.所以曲線C關于 x軸, y軸,直線 y x和 y x對稱,共有 4條對稱軸,則選項 B 正確; 則 f x f x f 2 f 1 2 a 1 a 1 a 1 max min ,2 2 22對 C:由 A選項的推證可知:曲線C圍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 S 8 8 π 4 16 4 π 14 , 解得 a 1 .則選項 C 正確; 當1 a 4 3 時,即1 a 3 時, f x 在 1, a 上單調遞減,在 a , 2 上單調遞增.對 D:第一象限曲線C的方程為 x y 2 , f (x)min f ( a) 2 a , 2x y 2 2 x y 2 a所以 x y 2 , x y 2 ,(都是當且僅當 x y 1時取“ ”). 因為 f 2 f 1 1 0 ,所以 f 2 f 1 ,2 2 2所以 f x f x f 2 f a a 1 2 2 a ,所以曲線上距離原點的最短距離為 2 ,因此圍成的封閉圖形內最大能放入半徑為 2 的圓, max min 2 2解得 a 1(舍去)或 9(舍去).則選項 D 錯誤.綜上 a 1,故選:ABC故答案為:112. 答案:2 315. 答案:(1)m 60, n 70 解析:因為 a b a b 2 ,所以 4 2a b 4 4,解得 2a b 4, 8(2)有,過程見解析 (3) 3 2 所以 a b a b 4 4 2a b 2 3 . 解析:故答案為: 2 3 . (1)由圖,低于170cm 的學生有 200 5 0.005 0.015 0.030 0.060 110 人,則不低于 170cm 的學生有13. 答案:4 200 110 90 人.2解析:設等差數列 a 的公差為 d ,由 a , a , a 成等比數列,則 a a a , 從而m 110 50 60, n 90 20 70;n 1 2 5 2 1 5 2 (2)零假設為H0:性別與身高沒有關聯,即 a1 d a1 a1 4d ,可得 d 2a1 ,計算可得S6 3 a a 2 5 1 a 5 a 4d 9a 1 1 1 1 1 3 4 .S3 3a2 a2 a d 3a 2 n(ad bc)2 200(60 70 50 20)2 64001 1 21.549 10.828 a b c d a c b d 80 110 120 90 297故答案為:4.14. 答案:1 根據 0.001的獨立性檢驗,推斷H0 不成立,因此該市高三年級學生的性別與身高是否低于 170cm 有關聯;a解析: f x x f x ,x ,0 0, , (3)樣本中抽中不低于 175cm 的頻數為 0.032 0.008 5 200 40人x40 4樣本中抽中不低于 175cm的頻率為 90 9 sinπm x 0, π m x m π 2 2所以 在 上單調遞增,所以 max .將樣本頻率視為概率,在全市不低于 170cm 的學生中隨機抽取 6 人, 2 2 π π2X B 6, 4 其中不低于 175cm 的人數記為 X ,則 9 所以 a m π 2 . 2 πE X np 6 4 8 .9 3 a 2 即 的取值范圍為: , π 16. 答案:(1) y πx 15 2(2) , 17. 答案:(1) a1 π 27 解析: n 1 1(2)證明見解析, Sn 2 2 3n 2(1)當 a 1時, f (x) xsin x x2 1, f (x) sin x x cos x 2x解析:f (π) sin π π cos π 2π πa 5 5(1) 2 2a1 ,a3 2a2 4a351 ,又因為 f π πsin π π2 1 π2 1 9 27 27,又 a1,a2 ,a3 依次成等差數列,所以 2a a a ,所以,切線方程為 y π2 1 π(x π) ,即 y πx 1. 2 1 3 5 35 5(2)當 x 0,π 2 2a f x 1 即 1 a1 4a1 ,解得a1 . 時, ,2 9 27 27 1 5 1 6 2 1①當 x 0時,因為 f 0 1 1恒成立,所以 a R ; (2)證明:因為 an 1 n 1 2an n 1 n 1 2a 3 3 3 n 3n 1 2an 3n 2 an 3n , sin x②當 x 0,π 時,由 x sin x ax2 1 1恒成立,得 a 1 1 2 x max 且 a1 1,所以 a3 n n 是首項為 1,公比為 2的等比數列, 3 m(x) sin x x π 0, m (x) x cos x sin x令x , . 1 1 2n 1 n 1 x2 可得 an n 2 ,則 an 2 3 3n,再令 n(x) xcos x sin x x π 1 1 0, ,2 n S 20 21 22 2n 1 1 1 1 1 2n 1n 2 n 3 31 2n 1 1 . 3 3 3 1 2 1 2 3n 2n (x) cos x x sin x cos x x sin x 0 318. 答案:(1)證明見解析 π 所以 n(x) 在 0, 2 上單調遞增,21(2)6所以 n x n 0 0 ,所以m x 0 .解析:(1)由題意,連接 AC,BD,MN 交于點 O,則 MN⊥平面 ABCD, x219. 答案:(1) y2 1∵ AC 平面 ABCD,∴MN AC,∵ABCD 為正方形,∴ AC BD, 3∵ BD 平面 BMDN,MN 平面 BMDN, BD MN O,∴ AC 平面 BMDN, (2)(i)證明見解析;(ii) 4 6, ∵ AC 平面 AMCN,∴平面 AMCN 平面 BMDN.解析:(2)由 AM AN 且 AM 2AN , (1)在△AMN 中,易得OM 2ON 6 . 1 1 1 NP AD AB MN 1 1 1 (ND NA) (NB NA) NM6 2 3 6 2 3 1 1 NP ND NA 1 1 NB NA NO6 6 2 2 1 NP NO (OD ON ) 1 (OB ON ) 1 (OA ON )6 2 3 OP 1 1 OD OB 1 OA6 2 3 2 1 OP OD OA B為 PA的垂直平分線上一點,則BP BA . 3 3以 O 為坐標原點,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BA BC BP BC CP 2 3 AC 4 點 B的軌跡為以 A,C為焦點的雙曲線,且 2a 2 3,c 2x2故點 B的軌跡方程為H : y2 1.3(2)則 A 3, 3,0 ,M 0,0,6 ,B 3,3,0 , N 0,0, 3 ,D 3, 3,0 , P 1, 3,0 , 所以 AM ( 3,3,6), BN ( 3, 3, 3), BP ( 4, 6,0), 求出平面 BPN 的一個法向量 n 3, 2, 1 .① 設 B x0 , y0 ,M x1, y1 ,N x2 , y2 ,設直線 AM 與面 BPN 所成角為 , | n | AM 21 21 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為 y31 x31 ①, y2 x2②則 sin | cos n, AM ∣ | , 3 3| n | | AM | 14 54 6 3 當直線 l的斜率存在時,設過點 B且與H 相切的直線 l的方程為 y kx m k ,21 3所以直線 AM 與平面 BPN 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 6 y kx m 與雙曲線聯立 x2 1 3k 2 x2 6kmx 3m2 3 02 y 1 33km 3km m 由 0 3k 2 m2 1,且 x0 1 3k 2,故可得 B , . 1 3k 2 1 3k 2 y kx m 3m 3m 由 3 M , ; y x 3 3k 3 3k 3 y kx m N 3m 3m 3 , . y x 3 3k 3 3k 3 6km 2m x1 x2 2 2x0 , y y 1 3k 1 2 1 3k 2 2y0 . 點 B為線段MN的中點.當直線 l的斜率不存在時,直線 l的方程是 x 3 ,根據雙曲線的對稱性可知,3此時直線 l即是雙曲線H 的切線,同時滿足點 B為線段MN的中點.綜上,點 B為線段MN的中點. M 3m 3m 3m ② 由(i)知, , ,N ,3m . 3 3k 3 3k 3 3k 3 3k 2 9 3k 2 1 OM ON x2 2 2 2 4 4 9m 4 1 y1 x2 y2 x1x3 2 3 9k 2 4 3 3 9k 2 3 2 OM 3ON 2 6 OM ON 2 6 4 4 6 .當且僅當 2 OM 3ON ,即 OM 6 時取等號.又 OM 0, , 2 OM 3ON 的取值范圍為 4 6,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