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沈陽市高中三年級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測(三) 字化社區(qū)服務的滿意度,滿意度采用計分制(滿分 100 分)進行統(tǒng)計,根據(jù)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成如下頻率分布直方圖,圖中b 3a,則滿意度計分的第一四分位數(shù)約為( )數(shù)學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A 87.5 B. 85 C. 70 D. 62.5卷上答題無效.7. 如圖,一個四分之一球形狀的玩具儲物盒,若放入一個玩具小球,合上盒蓋.可放小球的最大半徑為 r .若是放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r入一個正方體,合上盒蓋,可放正方體的最大棱長為a,則 (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a一、選擇題:本題共 8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 x 2 x 2 B x 1 x 31. 3 3已知集合 , ,則 A B ( ) A. 2 2 B. 2 2 C. 2 1 D.2 2 2 1 A. x 1 x 2 B. x x 2 f x 2sin x π π8. 已知函數(shù) 0 在區(qū)間 , π 上有且僅有一個零點,當 最大時, f x 的圖象的一條C. x 2 x 3 D. x x 3 3 3 對稱軸方程為( )2. 已知 i為虛數(shù)單位,若 z i5 i4 i3,則 z ( )A. 1 2i B. 1 2i C. 2 i D. 2 i x 17 17 23 23A. π B. x π C. x π D. x π12 14 10 18y2 x23. 雙曲線 1 a 0,b 0 的離心率為 3,則其漸近線方程為( )a2 b2 二、選擇題:本題共 3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2 部選對的得 6 分,部分選對的得部分分,有選錯的得 0 分.A. y 2x B. y x2 9. 塹堵、陽馬、鱉臑這些名詞出自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名著《九章算術(shù)·商功》.如圖 1,把一塊長方體分成相同的兩塊,C. y 3x D. y 3 x 得到兩個直三棱柱(塹堵).如圖 2,再沿塹堵的一頂點與相對的棱剖開,得四棱錐和三棱錐各一個,其中四棱錐稱2為陽馬,三棱錐稱為鱉臑.則( ) 4. 已知向量 a,b滿足 a 2, a b b 2 a ,則 2b 等于( )A. 12 B. 10 C. 2 3 D. 105. 等比數(shù)列 an 中, a1 0,則“ a1 a4 ”是“ a2 a4 ”的( )A. 陽馬的四個側(cè)面中僅有兩個是直角三角形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B. 鱉臑的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C. 陽馬的體積是鱉臑的體積的兩倍6. 近日,數(shù)字化構(gòu)建社區(qū)服務新模式成為一種趨勢.某社區(qū)為了優(yōu)化數(shù)字化社區(qū)服務,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調(diào)研數(shù)D. 塹堵、陽馬與鱉臑的外接球的半徑都相等 是白球.擲一枚質(zhì)地均勻的骰子,如果點數(shù)為1或2,則從甲箱中隨機摸出2個球;如果點數(shù)為3、4、5、6,則從 π 110. 已知VABC 中,角 A,B,C 的對邊分別為 a,b,c, AB AC 2, BAC ,點 M 為VABC 內(nèi)一動點,且 乙箱中隨機摸出2個球.已知擲1次骰子后,摸出的球都是紅球的概率是 .3 31 (1)求m的值;S△MBC S△ABC,則( )2 (2)記摸到紅球的個數(shù)為隨機變量 X ,求 X的分布列和數(shù)學期望.A. bc 4 B. S ABC 3217. 21 1 已知圓 N : x 3 y2 25,拋物線G : y 2px p 0 的準線與圓 N 相切,過拋物線焦點 F 的動直線 l與拋C. a 8 3的最大值為 2 D. S S 的最小值為△MAB △MAC 3 物線交于A、 B兩點,線段 AB的中點為M .x2 y2 FA (1)求拋物線G的方程;11. 已知點 A1,A2分別是橢圓C : 1 a b 0 的左、右頂點,F(xiàn) 1,0 1為橢圓的右焦點,且 3,點a2 b2 FA2 (2)當MN x軸時,求直線 l的斜率;P 是橢圓上異于 A1, A2的一動點,直線 PA1,PA2 分別與直線 x 4交于點 B1, B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3)求證: AB 2 MN 為定值,并求出該定值.3 9A. kPA k1 PA B. kPA kB A 2 4 2 1 2 41 18. 已知函數(shù)f x π ax 6sinx , x 0, .B B 2 C. 1 2 的最小值為 4 3 D. cos A1PA2的最小值為 2π三、填空題:本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15 分. (1)已知 f x 在 x 處的切線斜率為5,求實數(shù)a的值;3 4x , x 0, 1 (2)若 a 3,且關(guān)于 x的方程 f x b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解,求b的取值范圍;12. 已知函數(shù) f x ,則 f f 的值等于_____. log2x, x 0 2 (3)若函數(shù) F x f x x2 2xcosx 在 0,π 上單調(diào)遞增,求a的取值范圍.13. 函數(shù) f x cos2x 6cos π x 2 的最小值為_____ . 2 19. 如圖所示,在直角梯形 BCEF中, CBF BCE 90 ,A,D 分別是 BF ,CE上的點,且 AD / /BC ,14. 已知過點 P 2025,1 的直線 l在 x軸和 y軸上的截距均為正整數(shù),則滿足條件的直線 l的條數(shù)為_____.ED 2AF 2,CD t 0 t 3 ,BC CD 3,將四邊形 ADEF 沿 AD向上折起,連接 BE ,BF ,CE,在四、解答題:本題共 5 小題,共 77 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折起的過程中,記二面角 E AD C的大小為 0 π ,記幾何體 EFABCD的體積為 V. a a 3 a 15 a15. n 已知數(shù)列 n 中, 1 , 3 ,且數(shù)列 為等差數(shù)列. n (1)求 an 的通項公式; 1 3(2)記 Sn為數(shù)列 的前 n 項和,證明: Sn . (1)求證: BF //平面CDE; an 4(2)當 t 2時,請將 V 表達為關(guān)于 的函數(shù),并求該函數(shù)的最大值;(3)若平面 EFB和平面EBC垂直,當 取得最大值時,求 V 的值.16. 甲、乙兩個箱子中,各裝有6個球,其中甲箱中有3個紅球和3個白球,乙箱中有m 2 m 6 個紅球,其余都參考答案及解析 6. 答案:C1.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得10 a 0.015 0.035 3a a 1,解得 a 0.01,解析:因為 A x 2 x 2 , B x 1 x 3 , 且第一個小矩形面積為10 0.01 0.1,第二個小矩形面積為10 0.015 0.15,0.1 0.15 0.25則 A B x 2 x 3 .則第一四分位數(shù)即第 25百分位數(shù)為70 .故選:C故選:C2. 答案:B7. 答案:D解析:因為 z i5 i4 i3 i 1 i 1 2i,故 z 1 2i . 解析:設(shè)儲物盒所在球的半徑為R ,如圖,故選:B.3. 答案:Bc 2 b解析:由 e 1 b 3 2 a 2 ,得 , ,a a2 a b 2y 2故漸近線方程為 x.2 R故選:B. 小球最大半徑 r 滿足 2 1 r R,所以 r 2 1 R ,2 14. 答案:C2 2 a 2a 2 a 2正方體的最大棱長 滿足 R 2,解得 a R ,解析:由 a b b 2有a b b 2 2 a b b 2, 2 3 2 2 2所以 a 2b a 2b a 2 4a b 4b 2 a 2 4 a b b 4 4 2 12 , r 2 1 3 2 1 所以 a 2 2 .所以 a 2b 2 3 , 3故選:C. 故選:D.5. 答案:A 8. 答案:B解析:設(shè)等比數(shù)列 an 的公比為q, π x π 0 π π π解析:當 時,且 , x π π ,3 3 3 3 33由 a1 a4 可得 a1 a1q ,因為 a1 0,則 q3 1,解得 q 1, kπ π π k 1 π由 a 3 32 a4 可得 a1q a1q ,因為 a1 0,則 q q q q 1 q 1 0,解得 1 q 0或 q 1 π ,由 f x 0 3 3可得 sin x 0,所以 , k Z , 3 π因為 q q 1 q 1 q 0 q 1 k 1 π π k 2 π是 或 的真子集, 3因此,“ a1 a4 ”是“ a2 a4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3k 1 3k 4 解得 4 , k Z ,故選:A. k k7 3 3 3k 4 k 4 k 7 4點,若 無解,則 或 3k 1,解得 k 或 k 2 ,3 3 3 3 所以塹堵、陽馬與鱉臑均可以補成原長方體, 1 4 2 1 所以它們的外接球的半徑都等于原長方體外接球的半徑,所以 D 正確. 4 7 1由于 0且 存在,故 k 0或 k 1,即 4 7 或 1 4 ,則有 或 1, 3 3 3故選:BCD 3 3 3 3 7故 的最大值為 ,此時 f x 2sin 7x π ,3 3 3 7x π π mπ m Z x 5π 3m由 可得 π m Z ,3 3 2 14 7 10. 答案:ABD 當m 2 時,函數(shù) f x 17 π 1的一條對稱軸方程為 x π, 解析:對于 A,由 AB AC 2可得 AB AC cos bc 2,則bc 4,故 A 正確;14 3 2故選:B. 1對于 B, S ABC bc sin 1 3 4 3,故 B 正確;2 3 2 29. 答案:BCDC 2 2 2π 2 2對于 ,由余弦定理可得 a b c 2bc cos b c bc 2bc bc bc 4,解析:對于 A,如圖,由題意可知DD1 平面 ABCD, AD,DC 平面 ABCD, 3DD AD,DD 即 a2 4,則 a 2,當且僅當b c時,等號成立,所以 1 1 DC ,所以a的最小值為2,故 C 錯誤;因為 AB 平面 ADD1, AD1 平面 ADD1,所以 AB AD1,1因為 BC 平面CDD 對于 D,因為 S ABC S MBC S MAB S MAC ,且 S S ,1,CD1 平面CDD1,所以 BC CD , △MBC 2 △ABC1所以陽馬的四個側(cè)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 A 錯誤, 1 3 2則 S MAB S MAC S ABC ,即 S MAB S△ MAC 1,對于 B,如圖由題意可知 BC 平面CC1D ,CC ,CD 2 231 1 1 平面CC1D1,1 1 1 1 所以 BC 2 CC1,BC CD1, 所以 S S S S MAB MAC MAB MAC S MAB S MAC 3 因為C1D1 平面 BCC1, BC1,CC1 平面 BCC1, 2 2 S MAC S 2 MAB 2 2S MACS MAB8 8 3 ,C D BC ,C D CC 3 S S 3 S S 3 3所以 MAB MAC MAB MAC 1 1 1 1 1 1 ,S S所以鱉臑的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所以 B 正確, MAC MAB當且僅當 S SS S 時,即 △MAB MAC 時,等號成立,故 D正確; MAB MAC對于 C,設(shè)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 a,b,c,則 AB a,BC b,DD1 c,故選:ABD.所以陽馬的體積V1D ABCD abc1 1 1,鱉臑的體積V1 3 D1 BCC abc abc,1 3 2 6 11. 答案:AB所以陽馬的體積是鱉臑的體積的兩倍,所以 C 正確,對于 D,由題意可知塹堵、陽馬與鱉臑都是由同一個長方體分割而成,且塹堵、陽馬與鱉臑的頂點都是原長方體的頂tan A PA tan k2 k即 1 2 1 0 A PA1 k k ,即 1 2 為鈍角,1 233 k1又由 k k 3 ,得 k2 4k1 3 1 2 4k ,則 tan A1PA2 1 4 k1 4 3,4 4k解析: 1 1 4k 3當且僅當 1 時,等號成立,此時 tan A1PA2 取最大值 4 3,即 A1PA2 最大,21因此 cos A1PA2的最小值為 ,故 D 錯誤;7設(shè)點 P x , y ,設(shè)直線 PA 的傾斜角為 ,斜率為 k ,直線 PA 的傾斜角為 , 故選:AB0 0 1 1 212. 答案: 1斜率為 k2, 1 1 2 1 f 1 1 1FA a c 解析:因為 f 4 ,則 f 2 2 2 f log2 1.1對于 A,由題意可得 3,且 c 1,所以 a 2,b2 3, 2 2FA2 a c故答案為: 1x2 y2 x2 2則橢圓方程為 1,又由 P x , y 為橢圓上的動點,所以 0 y 00 0 1, 13. 答案: 74 3 4 3y2 3 y y y2 3 解析: f x cos2x 6cos π x 1 2sin2 x 6sin x,0 0 0即 ,又由 k1 ,k2 2 ,所以 kPA kPA k1 k2 02 2 ,x 1 20 4 4 x0 2 x0 2 x0 4 4令 t sin x 1,1 3, y 2t 2 6t 1,且該二次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直線 t ,故 A 正確; 2y y 6y 故函數(shù) y 2t2 6t 1在 1,1 上單調(diào)遞增,對于 B,由 k1 0 ,得 PA1 : y 0 x 2 0,令 x 4得, yB 6kx 2 x 2 1 x 2 1,0 0 0 2故 ymin 2 1 6 1 7,即函數(shù) f x 的最小值為 7 .B 4,6k k 6k1 0 3k k k k 3k 3 3 9所以 1 1 ,則 B A 1,所以 PA B A 2 1 , 故答案為: 7 .1 2 4 2 2 1 2 4 414. 答案:15故 B 正確;解析:設(shè)直線 l在 x軸和 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a x y、b,則a、b N ,則直線 l的截距式方程為 1,y y a bC 0 0對于 ,同理 k2 PAx 2,得 2: y x 2 x 2 ,令 x 4,0 0 2025 1 2025b 2025 b 1 2025 2025由于直線 l過點 P,則 1,故 a 2025 ,a b b 1 b 1 b 1y 2y 0 2k 3 3得 B2 x 2 2,所以B2 4,2k2 ,又由 k1 k k 2 ,得4 20 4k,1 所以b 1為 2025的正約數(shù),故b 1 1,3,9,27,81,5,15,45,135,405,25,75,225,675,2025 .即滿足條件的正整數(shù)b的個數(shù)為15.則 B1B2 6k1 2k2 6k31 61,當且僅當 k1 時,等號成立,故 C 錯誤;2k1 2 因此,滿足題設(shè)條件的直線 l的條數(shù)為15.對于 D,不妨設(shè) x0 0且 y0 0,則 k1 0,k2 0,設(shè) , 分別為直線PA1,PA2的傾斜角,則 A1PA2 , 故答案為:15.15. 1 a n2答案:( ) n 2n P X 2 1 P X 0 P X 1 1 ,3(2)證明見解析所以,隨機變量 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a a 3 a 15 an (1)因為數(shù)列 n 中, 1 , 3 ,且數(shù)列 為等差數(shù)列, n X 0 1 2 an a設(shè)數(shù)列 的公差為 d ,則 2d 3 a1 5 3 2,故 d 1, 1 5 1 n 3 P 9 9 3a所以 n a1 n 1 d 3 n 1 n 2,故 a 2n n n 2n . 則 E X 0 1 5 1 11 1 2 .9 9 3 91 1 1 1 1(2)因為 a n n 2 2 n n 2 , 17. 答案:(1) y2 8xn(2) 2S 1 1 1 1 1 1 1 1 1 1 所以 n 2 1 L 3 2 4 3 5 n 1 n 1 n n 2 (3)證明見解析,定值為6N N 3,0 5 p1 1 1 1 3 2n 3 3 (1)由題意可得,圓 的圓心為 ,半徑為 ,且拋物線的準線為 x ,與圓 N 詳相切, 1 22 2 n 1 n 2 4 2 n 1 n 2 4,故原不等式成立. 3 p 則 5,因為 p 0,解得 p 4,故拋物線的方程為 y2 8x .16. 答案:(1)m 4 2 2 E X 11 (2)設(shè)點 A x1, y1 、 B x2 , y2 、M x0 , y ,( )分布列答案見解析, 09顯然直線 AB的斜率不為零,設(shè)直線 l的方程為x ty 2,(1)設(shè)事件A為“擲出骰子的點數(shù)為1或2”,則事件 A為“擲出骰子的點數(shù)為3、4、5、6”, x ty 21 2 聯(lián)立 2 可得 y2 8ty 16 0 ,則 2 ,P A P A y 8x 64t 64 0則 , ,3 3C2 2 由韋達定理可得 y1 y2 8t, y1y2 16,B P B A 3 3 1 Cm m m 1 設(shè)事件 為“摸出的球都是紅球”,則 2 , P B A 2 ,C6 15 5 C6 30y y 1 y2 4t x ty 2 4t2則 0 , 0 0 2,即點M 4t 2 2,4t ,1 1 m m 1 2 1 2由全概率公式可得 P B P A P B A P A P B A ,5 3 30 3 3因為MN x軸,則 x0 4t2 1 2 3,解得 t ,2整理可得m2 m 12 0,解得m 4或m 3(舍去),故m 4 .l 1因此,直線 的斜率為 2 .(2)由題意可知,隨機變量 X的可能取值有:0、1、2, t2 2 1 1 1 1則 P X 0 1 C3 2 C2 1 P X 1 1 C C 3 3 2 C C 5, 4 2 ,3 C2 3 C2 2 26 6 9 3 C6 3 C6 9因為關(guān)于 x的方程 f x b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解,則直線 y b與函數(shù) f x π 在 0, 上的圖象有兩個交點,如下圖所示:2(3 )由拋物線焦點弦長公式可得 AB x1 x2 4 t y1 y2 8 8 t 2 1 ,2由(2)可得 MN 4t 2 2 3 16t 2 16t 4 8t 2 1 4t 2 1,所以 AB 2 MN 8 t 2 1 2 4t 2 1 6 .18. 答案:(1)a 8 π 3 3, 3π 6 (2) 2 3π 由圖可知,實數(shù)b的取值范圍是 π 3 3, 6 . 2 (3) 2π, π (3)由題意,當 x 0, 時, F x ax 6sin x x2 2xcos x,(1)因為 f x ax 6sinx,則 f x a 6cos x 2 ,則 F π π x a 2x 4cos x 2x sin x 0恒成立,f 由題意可得 a 6cos a 3 5,解得 a 8 . 3 3令 g x F x ,則 g x 2sin x 2xcos x 2,因為 2sin x 2 0, 2xcos x 0,(2)當 a 3時, f x 3x 6sin x π, x 0, , π π 2 所以 g x 0對任意的 x 0, 2 恒成立,故函數(shù)F x 在 0, 上單調(diào)遞減, 2 則 f x 3 6cos x,由 f x 0可得 x π ,列表如下:3 所以 F x a 2π,a 4 ,x 0, π π π , π 3 3 3 2 因為 F x 0 x 0, π 對任意的 恒成立,所以 a 2π 0,解得 a 2π . 2 f x 0 因此,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2π, .19. 答案:(1)證明見解析f x 單調(diào)遞減 極小值 π 3 3 單調(diào)遞增 5 5(2)V sin ;3 3又因為 f 0 0, f π 3π 6 0, 15 2 10 2 2 (3) 18(1)在梯形 BCEF中,因為 BF / /CE,所以翻折后有 AB / /DC,且 AF / /ED,因為 AB 平面CDE,DC 平面CDE,故 AB / /平面CDE,同理可得 AF / /平面CDE, (3)因為 AB AF A, AB, AF 平面 ABF ,所以平面 ABF / /平面CDE,又因為 BF 平面 ABF ,所以 BF //平面CDE .(2) 過點D作DC的垂線,交直線CE于點G,分別以DA,DC,DG為 x, y, z軸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D 0,0,0 , A 3 t,0,0 ,C 0, t,0 ,B 3 t, t,0 ,E 0,2cos , 2sin ,F 3 t,cos ,sin , 在平面 EFB中, BF 0, cos t, sin ,EF 3 t, cos , sin ,由題意,在梯形 BCEF中, CBF BCE 90 , AD / /BC,即 AD CE, 且 AD FB,所以翻折后有 AD ED, AD DC,且 ED∩DC D, 設(shè)平面 EFB的一個法向量為 n x, y, z , 所以 AD 平面CDE,同理, AD 平面 ABF , n BF y cos t z sin 0則 ,由二面角 E AD C的大小為 ,得 EDC FAB , n EF 3 t x y cos z sin 0過點 E作CD的垂線,交直線CD于H ,由 AD 平面CDE,HE 平面CDE, 令 y sin z t t,則 cos , x sin ,3 t所以 AD EH ,且 AD DC D,所以 EH 平面 ABCD, t 即 EH 是四棱錐 E ABCD的高, 所以 n sin , sin , t cos , 3 t 由 ED 2,CD t 2,BC 3 CD 3 t 1, 在平面 EBC中,CB 3 t, 0, 0 ,CE 0, 2 cos t, 2 sin ,V 1 1 4所以 E ABCD SABCD EH 2 1 2sin sin , 3 3 3 設(shè)平面 EBC的一個法向量為m x1, y1, z1 ,由 ED / /AF,ED 平面 ABF , AF 平面 ABF ,所以 ED / /平面 ABF , m CB 3 t x1 0又因為 AD 平面 ABF ,且 AF 1, 則 , m CE y1 2cos t z1 2sin 0V V 1 1 1 1所以 E ABF D ABF S ABF DA 2 1 sin 1 sin ,3 3 2 3 令 y1 2sin ,則 z1 t 2cos , x 0 m 1 ,所以 0,2sin , t 2cos ,所以V 5 VE ABCD VE ABF sin , 0,π , 3 因為平面 EFB和平面EBC垂直,所以 n m 0, π 5當 時,V 取得最大值 .2 3即 2sin2 t cos t 2cos 1 2 0,整理可得 cos 3 t , t 因為 0, ,0 t 3 2 2 2,所以 cos t 2,3 t 3當且僅當 t 2 時,等號成立,故當 取得最大值時,即 cos 2取得最小值 2,3此時V V 2 1 5E ABCD VE ABF t 3 t sin t 3 t sin t 3 t sin ,3 6 6cos 2由 t 2 , 2 , 0,π ,所以 sin 1 V 15 2 10,則3 3 .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