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白鷺》教案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意思。3、體會語言凝練,含義雋永,講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點。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難點:1.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的意思。2.理解把握主題。3.梳理寫作線索。教材分析《白鷺》是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一花一鳥總關情”。本文通過描寫白鷺的外形和覓食、棲息、飛行時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欣賞和贊美。文章結構嚴謹,開篇即以“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讀者的心里投下一個優美的意象,最后一個自然段與篇首相呼應,給讀者以余音裊裊之感。文章語言凝練,有詩一樣的語言和畫一樣的意境:一是形美,美在大小適宜、色彩和諧。作者先是拿白鷺與白鶴等對比,再將《登徒子好色賦》中對絕代佳人的描寫恰到好處地用到白鷺身上。二是意美,美在文中有畫、畫中有詩。全文看似狀物,讀來卻優美如詩。課文插圖采用中國水墨畫風格,圖文相得益彰,有助于學生感受白鷺之美。三是情美,美在以心格物、融通自然。大多數學生對白鷺并不熟悉,要體會寄托在具體事物中的感情以及文本的獨特審美性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這樣一篇美文,需要著力引導學生潛心會文,品味語言文字。教學中,創設詩意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語句、拓展對比閱讀等方法,通過編成小詩、看著畫面、和著音樂等多種誦讀形式,積淀課文的語言,感受詩意的美。情境導入:張志和在《漁歌子》中描寫了白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學們也一定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在詩人的筆下盡展優美的姿態。確實,白鷺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詩。因此郭沫若寫了一篇散文來贊美它。2.板書課題:白鷺。3.介紹白鷺:鷺的一種,體羽全白,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能涉水捕食魚、蝦等,也叫鷺鷥。棲息于江湖濱岸及沼澤地帶,白晝或晨昏活動,以水中生物為食。4.介紹作者郭沫若: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麥克昂、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政治家。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作品。一、任務一:初識白鷺之美(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1.我會讀白鷺 適宜 白鶴 嫌棄 朱鷺 蓑毛 長喙 黛色 鑲嵌 玻璃框 鏡匣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鏗鏘 韻律2.多音字3.我會寫(二)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集體朗讀,找出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2.在作者的筆下,白鷺是 ?結構特點①:首尾呼應3.從哪些方面寫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結構特點②:總-分-總二、任務二:感受白鷺之美(一)活動一:感白鷺“形”美品讀第2-5自然段,圈畫關鍵詞,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了白鷺的外形美?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作好批注,全班交流。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1)色素的配合,適宜在哪里?(2)身段的大小,適宜在哪里?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1)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排比:整齊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列舉了白鷺身上所體現的顏色之多。3.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1)素、黛是什么顏色?——白色、青黑色(2)“忽”和“分”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什么?——“忽”和“分”是古代計量單位,強調極其微小。(3)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仗,句式工整,反義詞(4)翻譯一下這句話。再長一點就太長了,再短一點就太短了。白鷺的顏色再白一點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點就太黑。4.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尋常(1)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比:對比突出白鷺身段的精致玲瓏、大小適宜。(二)活動二:感白鷺“韻”美品讀第6-8自然段,圈畫關鍵詞,思考:邊讀邊想象白鷺活動的畫面,并給這些畫面起名字。1.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1)“釣魚”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白鷺捕魚說成釣魚,體現出白鷺捕食時的悠然自得,很有情趣美。(2)“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清水田比作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覓食的迷人畫面,白鷺與水田渾然一體。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它或許在期待遠方的風景,或許在思念久別的朋友,或許在等待覓食的同伴……寫出了白鷺安閑、閑適的樣子,這是別的鳥少有的。枝頭獨立是白鷺獨特的嗜好,凸現了它高雅脫俗之美。3.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描寫了什么?黃昏的空中,白鷺低飛的畫面把人們所向往的安定、純潔、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現出來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是一種享受,因此說這“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三、任務三:白鷺之美內化于心(一)活動一:探尋“情感”作者通過對白鷺的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情感?1.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1)將畫線句子換一種說法:但是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2)為什么說“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因為白鷺的外形漂亮,動作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婉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是一首無聲的歌。(3)“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運用了什么手法?比喻+反問:先抑后揚,用反問來肯定白鷺就是一首優美的歌,表達對白鷺的喜愛。2.——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1)鏗鏘形容什么?形容聲音響亮而有節奏,白鷺的形象是恬淡悠閑的。(2)運用了什么結構?表現了什么?首尾呼應,突出了白鷺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贊頌了白鷺的美,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與贊美。(一)活動二:探尋“寫法”借物抒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借事物的形象或含蓄或直白地抒發自己情感。方法:1.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整體特征及局部特征。2.抓住事物不同時期、環境、狀況下最能反映特點的習性寫。3.生動刻畫細節,恰當運用修辭手法,表達真情實感。四、課文總結1.主題: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寫了白鷺的外形和覓食、棲息、飛行時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出示課文框架結束語:老師最想說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人類發現美的眼睛。真誠地祝愿同學們人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鷺這樣如詩如歌如畫的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白鷺困困困不醒大王 原創課件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白鷺鷺的一種,體羽全白,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能涉水捕食魚、蝦等,也叫鷺鷥。棲息于江湖濱岸及沼澤地帶,白晝或晨昏活動,以水中生物為食。作者簡介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麥克昂、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政治家。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作品。郭沫若任務一初識白鷺之美0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02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任務一初識白鷺之美:我 會 讀白鷺 適宜 白鶴 嫌棄 朱鷺 蓑毛 長喙 黛色 鑲嵌 玻璃框 鏡匣 嗜好 望哨 恩惠 清澄 鏗鏘 韻律xiándàilùxiáshìqiàn多 音 字nán( )難nàn( )困難災難dèng ( )澄chéng( )澄清澄凈sàn( )散sǎn( )散心閑散【形容水清澈見底】“澄清”表示對謠言或者誤會進行解釋說明時,也讀“chéng qīng”鶴xiá框kuàng匣恩ēnxián嫌宜朱嵌哨韻hèyízhūqiànyùnshào我 會 寫在作者的筆下,白鷺是 ?結構特點①:首尾呼應從哪些方面寫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外形之美神韻之美結構特點②:總-分-總任務二感受白鷺之美活動一:感白鷺“形”美品讀第2-5自然段,圈畫關鍵詞,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了白鷺的外形美?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作好批注,全班交流。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1.色素的配合,適宜在哪里?2.身段的大小,適宜在哪里?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排比:整齊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列舉了白鷺身上所體現的顏色之多。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白色青黑色“忽”和“分”是古代計量單位,強調極其微小。再長一點就太長了,再短一點就太短了。白鷺的顏色再白一點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點就太黑。對仗①句式工整②反義詞太大而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尋常對比:對比突出白鷺身段的精致玲瓏、大小適宜。活動二:感白鷺“韻”美品讀第6-8自然段,圈畫關鍵詞,思考:邊讀邊想象白鷺活動的畫面,并給這些畫面起名字。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擬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白鷺捕魚說成釣魚,體現出白鷺捕食時的悠然自得,很有情趣美。比喻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清水田比作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覓食的迷人畫面,白鷺與水田渾然一體。水田獨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它或許在期待遠方的風景,或許在思念久別的朋友,或許在等待覓食的同伴……寫出了白鷺安閑、閑適的樣子,這是別的鳥少有的。枝頭獨立是白鷺獨特的嗜好,凸現了它高雅脫俗之美。枝頭獨立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黃昏的空中,白鷺低飛的畫面把人們所向往的安定、純潔、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現出來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是一種享受,因此說這“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黃昏低飛任務三白鷺之美內化于心活動一:探尋“情感”作者通過對白鷺的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將畫線句子換一種說法:但是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因為白鷺的外形漂亮,動作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婉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是一首無聲的歌。比喻+反問:先抑后揚,用反問來肯定白鷺就是一首優美的歌,表達對白鷺的喜愛。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形容聲音響亮而有節奏,白鷺的形象是恬淡悠閑的。首尾呼應,突出了白鷺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贊頌了白鷺的美,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與贊美。活動二:探尋“寫法”借物抒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借事物的形象或含蓄或直白地抒發自己情感。方法1.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整體特征及局部特征。2.抓住事物不同時期、環境、狀況下最能反映特點的習性寫。3.生動刻畫細節,恰當運用修辭手法,表達真情實感。主 題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寫了白鷺的外形和覓食、棲息、飛行時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白鷺外形美:色素、身段——適宜水田獨釣枝頭獨立黃昏低飛神韻美喜愛贊美總:一首精巧的詩分總: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困困制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白鷺》.pptx 1.《白鷺》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