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回憶我的母親七年級上冊第4單元01把握文章主題,體會蘊藏在字里行間的對母親的深情。02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體會該手法運用的效果。教學目標圖片有一位母親,在她逝世后,中共中央在延安楊家嶺大禮堂專門為她召開追悼會。有一位母親,在她逝世后,毛主席為她親題挽聯,稱她是“賢母完人”。她到底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讓人們對她產生無限的敬意?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朱德的回憶性散文《回憶我的母親》,去認識這位偉大的母親。導入新課作者簡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階,四川儀隴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寫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親鍾太夫人于1944年2月15日病逝。 1944年3月25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朱母鍾太夫人傳略》。朱德深感母親的養育之恩,寫了這篇感人的回憶性文章。本文原以《母親的回憶》為題,發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報》上。字詞檢測佃農( ) 韶關( ) 溺死( )勉強( ) 榨油( ) 妯娌( )庚子( ) 威脅( ) 豪紳( )衙門( ) 橫蠻( ) 挪借( )瞞著( ) 慰勉( ) 不輟( ) diànsháonìqiǎngzhàzhóuxiégēngshēnmányánuówèimánchuò字詞檢測〔私塾〕〔周濟〕〔慰勉〕〔任勞任怨〕〔為富不仁〕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法,沒有一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安慰勉勵。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靠不正當手段發財致富的人沒有好心腸。明確:整體感知1.劃分文章段落。全文可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寫“我”懷著悲痛的心情回憶母親勤勞的一生。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具體展開來寫母親勤勞一生、愛憎分明和深明大義的特點,突出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支持。第三部分(14—17自然段):概括母親對“我”的影響,表達“我”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和紀念之意。2.默讀課文,勾畫表現文中母親的事跡和品德的語句,用“母親是________的人”的句式談談自己的感受。(提示:抓住文中表現母親優秀品質的句子)明確:整體感知母親是勤勞一生的人;母親是整日勞碌著的人;母親是聰明能干的人;母親是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人;母親是期望著中華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親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的人……1.閱讀第一部分,找出能夠表現作者情感的詞語,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真摯感情。2.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分析形象明確:“悲痛”“愛”“勤勞”“回憶”等詞;正是由于作者對母親有深沉的愛,才會有對母親的回憶,對母親逝去的悲痛,對母親高貴品格的追贊,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表現了對母親的深愛之情。明確:開門見山,點出記敘的內容,交代了作者的寫作緣由,高度概括了母親勤勞一生的特點,“勤勞”二字正是總領全文的核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明確:這里敘述母親及家庭情況,敘寫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高貴品質,母親承擔著做母親和農婦的雙重負擔。突破家庭范圍,寫母親理解兒子,鼓勵與支持兒子投身革命,表現出母親的平凡與偉大。3.作者在第二部分回憶的事件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性格和高貴品質?分析形象明確:這一層次記敘事例的時間跨度很大(從1895—1944年近半個世紀),可內容并不松散。以時間為順序,緊緊圍繞著母親勤勞的品德及對作者的影響這一主線和中心,有重點地選取典型材料,有條理地組織材料,做到詳略得當、中心明確。4.第二部分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母親的一生?圖片從兩個方面來寫:一是感謝母親“教給我與困難斗爭的經驗”,“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二是“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親留給兒子的這些,確實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價值,寫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從而對母親發出由衷的感謝之情。對此要引導學生仔細體味感謝母親的深刻理由。5.自由朗讀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謝母親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分析形象明確:明確:作者以設問句“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發人深思,將對母親的愛引向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愛母親,就要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的事業,“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報答母親的深恩,才算愛母親。為此,作者下定決心“能做到”,堅定信念“一定能做到”。作者有寬廣的胸懷、崇高的精神。作者把愛母親的感情與愛黨、愛人民、愛民族的感情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圖片分析形象7.作者是怎樣把對母親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革命事業的忠誠結合起來的?請結合第16段,談談你在這方面的理解。明確:再次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離我而去”的萬分悲痛之情和無限熱愛的真摯的感情。6.如何理解“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含義?1.作者在記敘事件的同時,還穿插了議論。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探究寫法明確:以記敘為主,適當穿插一些對人物、事件的議論,抒發作者的情感,這是傳記體文章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特點。這些議論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質,揭示事件的意義,起到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2.請同學們閱讀下面議論性的句子,說說其表達效果。這在母親心里是多么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啊!母親是個好勞動。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探究寫法明確:這句話飽含母親的無限辛酸,更有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和體諒。這句話總領第4段,強調母親的勤勞能干,隨后敘述了母親日常要做的許多事情。這是對母親任勞任怨、寬厚仁慈的評價。這一句總括性的評價,呼應開頭,也表明至此段結束了對往事的回憶。這一句議論,呼應前文的記敘——母親教“我”生產的知識,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讓“我”養成革命的意志。這些都是“我”感謝母親的重要原因。母親勤苦一生,任勞任怨,反抗地主豪紳的欺壓,堅強不屈,母親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婦,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親這樣的千百萬勞動人民,融匯成革命的洪流,推動著歷史的發展,為我們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的現在、未來都將是勞動人民的。這句議論,將對母親的深情與對民族、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情融匯在一起。探究寫法《回憶我的母親》是朱德在得知母親的逝世消息之后,遠隔千山萬水,懷揣著悲痛之情所寫下的一篇回憶性文章。本文主要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忍頑強和深明大義的優秀品質,抒發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課堂小結寫寫母愛,述說衷腸。(600字)布置作業再 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