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及誘導公式1.理解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sin2α+cos2α=1,=tan α.2.借助單位圓的對稱性,能利用定義推導出誘導公式(±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能運用誘導公式解決一些三角函數(shù)的求值、化簡和證明問題.【例1】 (1)已知cos=,則cos(-x)=( )A.- B.-C. D.(2)已知sin α+cos α=-,則tan α+= ;(3)已知sin(α+π)=,且sin αcos α<0,則= .反思感悟1.使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要注意根據(jù)角的范圍判斷三角函數(shù)值的符號,若正切、正弦、余弦同時出現(xiàn)在問題中,則常用切化弦,有時也可將正弦、余弦轉化為正切進行求解.2.誘導公式類型多,使用時不要死記公式,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只需注意以下三點:(1)判斷是否能用誘導公式;(2)若能用誘導公式,判斷三角函數(shù)的“名”是否改變;(3)判斷符號是否改變.二、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1.能畫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圖象,了解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對稱性與奇偶性.2.借助圖象理解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在[0,2π],正切函數(shù)在上的性質(如單調性、最值、圖象與x軸交點等).【例2】 (1)(多選)設函數(shù)f(x)=cos(x+),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f(x)的一個周期為-2πB.y=f(x)的圖象關于直線x=對稱C.f(x+π)的圖象與x軸的一個交點為(,0)D.f(x)在(,π)上單調遞減(2)已知函數(shù)f(x)=sin在區(qū)間[0,a](其中a>0)上單調遞增,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反思感悟關于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1)熟練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數(shù)的定義域、值域、圖象、周期性、單調性等性質;(2)對于函數(shù)y=Asin(ωx+φ)、y=Acos(ωx+φ)、y=Atan(ωx+φ)的圖象和性質,將ωx+φ看作整體,利用整體代換思想解題是常用的解題技巧.三、函數(shù)y=Asin(ωx+φ)+B 掌握函數(shù)y=Asin(ωx+φ)的圖象的“五點法”作圖,圖象的伸縮、平移變換,由圖象能求函數(shù)y=Asin(ωx+φ)的解析式,并進一步研究其性質(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對稱性等).【例3】 (1)已知x∈(0,π],關于x的方程2sin(x+)=a有兩個不同的實數(shù)解,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 ;(2)已知函數(shù)f(x)=Asin(ωx+φ)(其中A>0,ω>0,|φ|<)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將函數(shù)f(x)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得到函數(shù)g(x)的圖象.①求f(x)與g(x)的解析式;②求函數(shù)g(x)的單調遞增區(qū)間;③求f(x)在[-,)上的值域.反思感悟1.由函數(shù)y=sin x的圖象得到y(tǒng)=sin(ωx+φ)(ω>0)的圖象有兩種途徑:先平移再伸縮;先伸縮再平移,這兩種途徑的區(qū)別是平移的單位長度不同,其余參數(shù)不受影響,若相應變換的函數(shù)名稱不同時,要先用誘導公式轉化為同名的三角函數(shù),再進行平移或伸縮.2.已知函數(shù)y=Asin(ωx+φ)+B(A>0,ω>0)的圖象,確定其解析式的步驟:(1)求A,B,確定函數(shù)的最大值M和最小值m,則A=,B=;(2)求ω,確定函數(shù)的周期T,則ω=;(3)求φ,將圖象上的已知點代入解析式,求解時注意點在上升區(qū)間還是下降區(qū)間.如果已知圖象上有最值點,最好代入最值點求解.四、三角函數(shù)模型的應用 會用三角函數(shù)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構建三角函數(shù)模型刻畫事物周期變化的規(guī)律.【例4】 在一個港口,相鄰兩次高潮發(fā)生的時間相距12 h,低潮時水的深度為8.4 m,高潮時為16 m,一次高潮發(fā)生在10月10日4:00.每天漲潮落潮時,水的深度d(m)與時間t(h)近似滿足關系式d=Asin(ωt+φ)+h(A>0,ω>0,|φ|<).(1)若從10月10日0:00開始計算時間,求該港口的水深d(m)和時間t(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2)10月10日17:00該港口水深約為多少?(保留一位小數(shù))(3)10月10日這一天該港口共有多少時間水深低于10.3 m?反思感悟 三角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多與最值有關,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如下:(1)審讀題意,合理地選取“角”為自變量,建立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2)利用題目條件及誘導公式等求函數(shù)解析式,最后通常要整理為y=Asin(ωx+φ)+B的形式;(3)在符合實際問題意義的情形下求目標式的最值.章末復習與總結【例1】 (1)B (2)2 (3)- 解析:(1)cos=cos[π-(x-)]=-cos(x-)=-.故選B.(2)由已知得1+2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tan α+=+===2.(3)∵sin(α+π)=,∴sin α=-.又∵sin αcos α<0,∴cos α>0,cos α==,∴tan α=-.原式===-.【例2】 (1)ABC (2)解析:(1)由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公式可得T==2π,所以-2π也是f(x)的一個周期,所以A正確;由于三角函數(shù)在對稱軸上取得最值,所以把x=代入函數(shù)f(x)=cos(x+)得,f()=cos(+)=cos 3π=-1,所以B正確;令f(x+π)=cos(x+π+)=-cos(x+)=0,解得其中一個解是x=,所以C正確;函數(shù)f(x)在區(qū)間(,π)上有增有減,D不正確.(2)由-+2kπ≤2x+≤+2kπ,k∈Z,得-+kπ≤x≤+kπ,k∈Z.取k=0,得-≤x≤,則函數(shù)f(x)=sin的一個增區(qū)間為.因為函數(shù)f(x)=sin在區(qū)間[0,a](其中a>0)上單調遞增,所以0<a≤.【例3】 (1)(,2) 解析:令y1=2sin(x+),x∈(0,π],y2=a,作出y1的圖象如圖所示.若2sin(x+)=a在(0,π]上有兩個不同的實數(shù)解,則y1與y2的圖象應有兩個不同的交點,所以<a<2.(2)解:①由圖象可知A=2,=-=,則T=π,所以ω===2,又圖象過點(,-2),所以-2=2sin(2×+φ),可得+φ=+2kπ,k∈Z,所以φ=+2kπ,k∈Z,因為|φ|<,得φ=,所以f(x)=2sin(2x+),因為將函數(shù)f(x)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得到函數(shù)g(x)的圖象,所以g(x)=2sin[2(x-)+]=2sin(2x-).②因為g(x)=2sin(2x-),由2kπ-≤2x-≤2kπ+,k∈Z,得kπ-≤x≤kπ+,k∈Z,所以函數(shù)g(x)的單調遞增區(qū)間為[kπ-,kπ+],k∈Z.③因為x∈[-,),所以2x+∈[-,),所以f(x)∈[-,2).【例4】 解:(1)依題意知T==12,故ω=,易知h==12.2,A=16-12.2=3.8,所以d=3.8sin(t+φ)+12.2.因為當t=4時,d=16,所以sin(+φ)=1,又|φ|<,所以φ=-,所以d=3.8sin(t-)+12.2.(2)當t=17時,d=3.8sin(-)+12.2=3.8sin+12.2≈15.5(m).故10月10日17:00該港口水深約為15.5 m.(3)令3.8sin(t-)+12.2<10.3,得sin(t-)<-,因此2kπ+<t-<2kπ+,k∈Z,所以12k+8<t<12k+12,k∈Z,又t∈[0,24].令k=0,得t∈(8,12);令k=1,得t∈(20,24).12-8+(24-20)=8(h).故10月10日這一天該港口共有8 h水深低于10.3 m.3 / 3(共25張PPT)章末復習與總結 一、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及誘導公式1. 理解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 sin 2α+ cos 2α=1,=tan α.2. 借助單位圓的對稱性,能利用定義推導出誘導公式( ±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能運用誘導公式解決一些三角函數(shù)的求值、化簡和證明問題.【例1】 (1)已知 cos = ,則 cos ( - x )=( B )解析: cos = cos =- cos ( x - )=- .故選B.B(2)已知 sin α+ cos α=- ,則tan α+ = ;解析:由已知得1+2 sin α cos α=2,∴ sin α cos α= ,∴tan α+ = + = = =2.2 (3)已知 sin (α+π)= ,且 sin α cos α<0,則= - .解析:∵ sin (α+π)= ,∴ sin α=- .又∵ sin α cosα<0,∴ cos α>0, cos α= = ,∴tan α=- .原式= = =- .- 反思感悟1. 使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要注意根據(jù)角的范圍判斷三角函數(shù)值的符號,若正切、正弦、余弦同時出現(xiàn)在問題中,則常用切化弦,有時也可將正弦、余弦轉化為正切進行求解.2. 誘導公式類型多,使用時不要死記公式,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只需注意以下三點:(1)判斷是否能用誘導公式;(2)若能用誘導公式,判斷三角函數(shù)的“名”是否改變;(3)判斷符號是否改變.二、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1. 能畫出 y = sin x , y = cos x , y =tan x 的圖象,了解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對稱性與奇偶性.2. 借助圖象理解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在[0,2π],正切函數(shù)在上的性質(如單調性、最值、圖象與 x 軸交點等).【例2】 (1)(多選)設函數(shù) f ( x )= cos ( x +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BC )A. f ( x )的一個周期為-2πABC解析:由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公式可得 T = =2π,所以-2π也是 f ( x )的一個周期,所以A正確;由于三角函數(shù)在對稱軸上取得最值,所以把 x = 代入函數(shù) f ( x )= cos ( x + )得, f ( )= cos ( +)= cos 3π=-1,所以B正確;令 f ( x +π)= cos ( x +π+ )=- cos ( x + )=0,解得其中一個解是 x = ,所以C正確;函數(shù) f( x )在區(qū)間( ,π)上有增有減,D不正確.(2)已知函數(shù) f ( x )= sin 在區(qū)間[0, a ](其中 a >0)上單調遞增,則實數(shù) a 的取值范圍是 . 解析:由- +2 k π≤2 x + ≤ +2 k π, k ∈Z,得- + k π≤x ≤ + k π, k ∈Z. 取 k =0,得- ≤ x ≤ ,則函數(shù) f ( x )= sin 的一個增區(qū)間為 .因為函數(shù) f ( x )=sin 在區(qū)間[0, a ](其中 a >0)上單調遞增,所以0< a≤ .反思感悟關于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1)熟練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數(shù)的定義域、值域、圖象、周期性、單調性等性質;(2)對于函數(shù) y = A sin (ω x +φ)、 y = A cos (ω x +φ)、 y = Atan(ω x +φ)的圖象和性質,將ω x +φ看作整體,利用整體代換思想解題是常用的解題技巧.三、函數(shù) y = A sin (ω x +φ)+ B 掌握函數(shù) y = A sin (ω x +φ)的圖象的“五點法”作圖,圖象的伸縮、平移變換,由圖象能求函數(shù) y = A sin (ω x +φ)的解析式,并進一步研究其性質(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對稱性等).【例3】 (1)已知 x ∈(0,π],關于 x 的方程2 sin ( x + )= a 有兩個不同的實數(shù)解,則實數(shù) a 的取值范圍為 ;解析:令 y1=2 sin ( x + ), x ∈(0,π], y2=a ,作出 y1的圖象如圖所示.若2 sin ( x + )= a 在(0,π]上有兩個不同的實數(shù)解,則 y1與 y2的圖象應有兩個不同的交點,所以 < a <2.( ,2) (2)已知函數(shù) f ( x )= A sin (ω x +φ)(其中 A >0,ω>0,|φ|< )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將函數(shù) f ( x )的圖象向右平移 個單位長度,得到函數(shù) g ( x )的圖象.①求 f ( x )與 g ( x )的解析式;②求函數(shù) g ( x )的單調遞增區(qū)間;③求 f ( x )在[- , )上的值域.解:①由圖象可知 A =2, = - = ,則 T =π,所以ω= = =2,又圖象過點( ,-2),所以-2=2 sin (2× +φ),可得+φ= +2 k π, k ∈Z,所以φ= +2 k π, k ∈Z,因為|φ|< ,得φ= ,所以 f ( x )=2 sin (2 x + ),因為將函數(shù) f ( x )的圖象向右平移 個單位長度,得到函數(shù) g( x )的圖象,所以 g ( x )=2 sin [2( x - )+ ]=2 sin (2 x - ).②因為 g ( x )=2 sin (2 x - ),由2 k π- ≤2 x - ≤2 k π+ , k ∈Z,得 k π- ≤ x ≤ k π+ ,k ∈Z,所以函數(shù) g ( x )的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k π- , k π+ ], k∈Z.③因為 x ∈[- , ),所以2 x + ∈[- , ),所以 f ( x )∈[- ,2).反思感悟1. 由函數(shù) y = sin x 的圖象得到 y = sin (ω x +φ)(ω>0)的圖象有兩種途徑:先平移再伸縮;先伸縮再平移,這兩種途徑的區(qū)別是平移的單位長度不同,其余參數(shù)不受影響,若相應變換的函數(shù)名稱不同時,要先用誘導公式轉化為同名的三角函數(shù),再進行平移或伸縮.2. 已知函數(shù) y = A sin (ω x +φ)+ B ( A >0,ω>0)的圖象,確定其解析式的步驟:(1)求 A , B ,確定函數(shù)的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 ,則 A = , B= ;(2)求ω,確定函數(shù)的周期 T ,則ω= ;(3)求φ,將圖象上的已知點代入解析式,求解時注意點在上升區(qū)間還是下降區(qū)間.如果已知圖象上有最值點,最好代入最值點求解.四、三角函數(shù)模型的應用 會用三角函數(shù)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構建三角函數(shù)模型刻畫事物周期變化的規(guī)律.【例4】 在一個港口,相鄰兩次高潮發(fā)生的時間相距12 h,低潮時水的深度為8.4 m,高潮時為16 m,一次高潮發(fā)生在10月10日4:00.每天漲潮落潮時,水的深度 d (m)與時間 t (h)近似滿足關系式 d = Asin (ω t +φ)+ h ( A >0,ω>0,|φ|< ).(1)若從10月10日0:00開始計算時間,求該港口的水深 d (m)和時間 t (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解:依題意知 T = =12,故ω= ,易知 h = =12.2, A=16-12.2=3.8,所以 d =3.8 sin ( t +φ)+12.2.因為當 t =4時, d =16,所以 sin ( +φ)=1,又|φ|< ,所以φ=- ,所以 d =3.8 sin ( t - )+12.2.(2)10月10日17:00該港口水深約為多少?(保留一位小數(shù))解:當 t =17時, d =3.8 sin ( - )+12.2=3.8 sin +12.2≈15.5(m).故10月10日17:00該港口水深約為15.5 m.(3)10月10日這一天該港口共有多少時間水深低于10.3 m?解:令3.8 sin ( t - )+12.2<10.3,得 sin ( t - )<- ,因此2 k π+ < t - <2 k π+ , k ∈Z,所以12 k +8< t <12 k +12, k ∈Z,又 t ∈[0,24].令 k =0,得 t ∈(8,12);令 k =1,得 t ∈(20,24).12-8+(24-20)=8(h).故10月10日這一天該港口共有8 h水深低于10.3 m.反思感悟 三角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多與最值有關,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如下:(1)審讀題意,合理地選取“角”為自變量,建立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2)利用題目條件及誘導公式等求函數(shù)解析式,最后通常要整理為 y= A sin (ω x +φ)+ B 的形式;(3)在符合實際問題意義的情形下求目標式的最值.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復習與總結.docx 章末復習與總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