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1.如圖所示,一力作用在小車上,其中力F的大小為10 N,方向與水平面成60°角.則當小車向前運動10 m時,力F做的功為( )A.100 J B.50 JC.50 J D.200 J2.已知m,n為非零向量,則“m·n>0”是“<m,n>為銳角”的( )A.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分不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3.已知|a|=3,|b|=5,a·b=12,則向量a在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 )A. B.3C.4 D.54.(2024·徐州月考)在邊長為1的等邊△ABC中,設=a,=b,=c,則a·b+b·c+c·a=( )A.- B.C.- D.5.如圖所示的是一個圓形,圓心為O,A,B是圓O上的兩點,若||=4,則·=( )A.4 B.8C.8 D.166.(多選)若|a|=1,|b|=2,則|a·b|的值可能是( )A.0 B.C.2 D.37.在四邊形ABCD中,·=0,=,則四邊形ABCD的形狀是 (填“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或“正方形”).8.(2024·蘇州月考)已知|b|=3,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b,則a·b的值為 .9.如圖所示,在Rt△ABC中,∠A=90°,AB=1,則·= .10.在△ABC中,AC=3,向量在上的投影向量為-2,S△ABC=3,求BC的長度.11.(2024·泰州月考)定義:|a×b|=|a||b|sin θ,其中θ為向量a與b的夾角,若|a|=2,|b|=5,a·b=-6,則|a×b|=( )A.8 B.-8C.8或-8 D.612.(多選)已知兩個單位向量e1,e2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s θ>0 e1·e2>0B.若e1∥e2,則e1·e2=1C.若e1∥e2,則e1·e2=-1D.|e1·e2|≤113.如圖所示,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P⊥BD,垂足為P,且AP=3,則·= .14.(2024·無錫月考)如圖,在△OAB中,P為線段AB上一點,且=x+y.(1)若=,求x,y的值;(2)若=3,||=4,||=2,且與的夾角為60°,求·的值.15.如圖,扇形AOB的弧的中點為M,動點C,D分別在OA,OB上,且OC=BD,OA=1,∠AOB=120°.(1)若點D是線段OB上靠近點O的四等分點,用,表示向量;(2)求·的取值范圍.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1.B 由題意,根據向量的數量積的定義,可得力F做的功W=F·s=10×10×cos 60°=50(J).2.B 易知,若m·n>0,則|m||n|cos<m,n>>0,故cos<m,n>>0,結合<m,n>∈[0,π],得<m,n>=0或<m,n>∈(0,),反之,若<m,n>∈(0,),則必有m·n>0,故“m·n>0”是“<m,n>為銳角”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故選B.3.A 設向量a,b的夾角為θ,則向量a在b方向上投影向量的模為|a|cos θ==.故選A.4.A a·b=·=-·=-||·||cos 60°=-.同理b·c=-,c·a=-,∴a·b+b·c+c·a=-.5.B 法一 依題意,||cos<,>=||,則·=||||·cos<,>=||×||=4×2=8.法二 結合圓的性質易得在上的投影向量為,所以·==×42=8.6.ABC 由向量的數量積性質|a·b|≤|a|·|b|,可知A、B、C正確.故選A、B、C.7.矩形 解析:由·=0,知AB⊥BC.由=,知BC AD,所以四邊形ABCD是矩形.8. 解析:設a與b的夾角為θ,∵|a|·cos θ=b,∴|a|·cos θ=,∴|a|·cos θ=,∴a·b=|a||b|cos θ=3×=.9.-1 解析:法一 ·=||·||cos(180°-∠B)=-||||·cos B=-||||·=-||2=-1.法二 ||=1,即為單位向量,·=-·=-||·||cos B,而||·cos B=||,所以·=-||2=-1.10.解:因為向量在上的投影向量為-2,故∠BAC為鈍角,如圖,過B作AC的垂線,垂足為E,則E在CA的延長線上,而向量在上的投影向量為=||×cos∠BAC×=-||×,故||=2.又S△ABC=3,所以×BE×3=3,故BE=2,故BC===.11.A cos θ===-,∵θ∈[0,π],∴sin θ=.∴|a×b|=2×5×=8.故選A.12.AD ∵e1·e2=|e1||e2|cos θ=cos θ,∴若cos θ>0,則e1·e2>0;若e1·e2>0,則必有cos θ>0,故A正確;e1∥e2,需分兩種情況,當e1,e2同向時,e1·e2=1;當e1,e2反向時,e1·e2=-1,故B、C錯誤;|e1·e2|≤|e1||e2|=1,故D正確.故選A、D.13.18 解析:設AC與BD相交于點O,則O為AC的中點,·=·=2·,因為在上的投影向量為,則·=·.所以·=2·=2||2=2×32=18.14.解:(1)若=,則=+,故x=y=.(2)因為||=4,||=2,∠BOA=60°,所以∠OBA=90°,所以||=2.又因為=3,所以||=.所以||==,cos∠OPB=.設與的夾角為θ,所以與的夾角θ的余弦值為-.所以·=||||cos θ=-3.15.解:(1)由已知可得=,=-,易得OAMB是菱形(圖略),則=+,所以=-=-(+)=--.(2)易知∠DMC=60°,且||=||, 那么只需求MC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即可.當MC⊥OA時,MC最小,此時MC=,則·=××cos 60°=;當MC與MO重合時,MC最大,此時MC=1,則·=cos 60°=,所以·的取值范圍為.2 / 29.2.3 向量的數量積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通過物理中功等實例,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及其物理意義,會計算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數學抽象、數學運算2.通過幾何直觀了解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義 數學抽象3.會用數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系 邏輯推理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在物理課中我們學過功的概念:如果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產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F||s|cos θ,其中θ是F與s的夾角. 功是一個標量,它由力和位移兩個向量來確定.這給我們一種啟示,能否把“功”看成是兩個向量“相乘”的結果呢?受此啟發,我們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問題】 兩個向量的數量積與這兩個向量的哪些量有關? 知識點一 向量的數量積1.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是θ,把數量 叫作向量a和b的數量積,記作 ,即a·b= .規定:零向量與任一向量的數量積為0,即0·a= .提醒 (1)數量積運算中間是“·”,不能寫成“×”,也不能省略不寫;(2)向量的數量積是一個實數,不是向量,它的值可正、可負、可為0.2.兩個非零向量a和b的夾角θ,可以由cos θ= 求得.3.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性質設向量a與b都是非零向量,它們的夾角為θ,e是與b方向相同的單位向量.則(1)a·e=e·a=|a|cos θ;(2)a⊥b a·b=0;(3)當a∥b時,a·b=特別地,a·a=|a|2或|a|=;(4)|a·b|≤|a||b|.【想一想】 已知非零向量a,b,a與b的夾角為θ,若a·b<0,則θ是鈍角對嗎?知識點二 投影向量1.定義:設a,b是兩個非零向量,如圖,表示向量a,表示向量b,過點A作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為點A1,我們將上述由向量a得到向量的 稱為向量a向向量b投影,向量 稱為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2.對于向量a,b,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為 .3.向量數量積的幾何意義:向量a和b的數量積就是向量a在向量b上的 與向量b的數量積.提醒 (1)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是與向量b平行的向量;(2)如果向量a與向量b平行,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等于a或-a,當a與b垂直時,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0;(3)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與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不是同一個向量.1.(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對任意向量a,都有a2=|a|2B.若a≠0,且a·b=a·c,則b=cC.若a·b=|a||b|,則a∥bD.若a∥b,則a·b=|a||b|2.已知|a|=4,|b|=2,當它們之間的夾角為時,a·b=( )A.4 B.4C.8 D.83.(2024·揚州紅橋高中期中)已知|a|=2,|b|=3,a與b的夾角為135°,則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 .題型一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有關概念【例1】 (多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0=0B.a·0=0C.若a≠0,則對任一非零向量b,有a·b≠0D.若a與b是兩個單位向量,則a2=b2通性通法 兩個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是一個全新的運算,最后的結果是一個實數,它是由兩個向量的模與兩個向量夾角的余弦值相乘所得的結果,所以最后的值由|a|,|b|及cos<a,b>所決定.即有以下結論:設兩個非零向量a與b的夾角為θ,則(1)當θ=0時,cos θ=1,a·b=|a||b|;(2)當θ為銳角時,cos θ>0,a·b>0;(3)當θ為直角時,cos θ=0,a·b=0;(4)當θ為鈍角時,cos θ<0,a·b<0;(5)當θ=π時,cos θ=-1,a·b=-|a||b|.【跟蹤訓練】 (多選)已知a,b,c是三個非零向量,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a·b=±|a||b| a∥bB.a與b同向 a·b=|a||b|C.|a|=|b| |a·c|=|b·c|D.若a·b=0,則<a,b>=題型二 向量數量積的運算【例2】 (鏈接教科書第22頁例1)(1)已知向量a與b的夾角為120°,且|a|=4,|b|=2,求:①a·b;②a·a-a·b-2b·b;(2)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1,求:①·;②·;③·.通性通法定義法求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若已知兩向量的模及其夾角,則直接利用公式a·b=|a||b|cos θ.運用此法計算數量積的關鍵是確定兩個向量的夾角,條件是兩向量的起點必須重合,否則,要通過平移使兩向量符合以上條件.【跟蹤訓練】 1.設|a|=1,|b|=2,a·b=1,則a與b的夾角為( )A. B. C. D.π2.(2024·南通月考)已知平面上三點A,B,C滿足||=3,||=4,||=5,則·+·+·=( )A.-7 B.7 C.25 D.-25題型三 投影向量【例3】 (鏈接教科書第24頁練習5題)已知|a|=3,|b|=1,向量a與向量b的夾角為120°,求:(1)a在b上的投影向量;(2)b在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通性通法投影向量的求解方法 任意的非零向量a在另一非零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等于|a|cos θ e(θ為向量a,b的夾角,e為與b同向的單位向量),其中|a||cos θ|為a在b上投影向量的模.【跟蹤訓練】1.(2024·揚州月考)若|a|=2,|b|=4,a·b=-4,則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為( )A.-b B.-bC.b D.-b2.已知|a|=1,|b|=2,其中a,b的夾角為,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 )A.1 B.C. D.1.已知|a|=,|b|=2,a與b的夾角是120°,則a·b=( )A.3 B.-3C.-3 D.32.(多選)對于任意向量a,b,c,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若a·b=0,則a與b中至少有一個為0B.|a+b|=|a|+|b|C.若a⊥b,則a·b=0D.|a|=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C=90°,AC=,則·= .4.已知|a|=6,e為單位向量,當向量a,e的夾角θ分別等于45°,90°,135°時,求向量a在向量e上的投影向量.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基礎知識·重落實】知識點一1.|a||b|cos θ a·b |a||b|cos θ 0 2.想一想 提示:不對.若θ=π時,a·b<0.知識點二1.變換 2.(|a|cos θ) 3.投影向量自我診斷1.AC2.B 根據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得a·b=|a||b|cos<a,b>=4×2×cos =4.3.-a 解析: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b|cos<a,b>·=×(-)a=-a.【典型例題·精研析】【例1】 BD A中,a·0=0,故A錯誤;B中,a·0=0,故B正確;C中,設a與b的夾角為θ,a與b均為非零向量,當cos θ=0時,a·b=0,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跟蹤訓練 ABD a·b=|a||b|cos θ,所以由a·b=±|a||b|且a,b為非零向量可得cos θ=±1,所以θ=0或θ=π,所以a∥b,反之也成立,故A正確;若a,b同向,則a,b的夾角為0,所以a·b=|a||b|cos 0=|a||b|,反之也成立,故B正確;當|a|=|b|,但a與c的夾角和b與c的夾角不相等時,就有|a·c|≠|b·c|,反之由|a·c|=|b·c|也推不出|a|=|b|,故C錯誤;若a·b=0且a,b為非零向量,所以a·b=|a||b|cos<a,b>=0,即cos<a,b>=0,又因為<a,b>∈[0,π],所以<a,b>=,故D正確.【例2】 解:(1)①由已知得a·b=|a||b|·cos θ=4×2×cos 120°=-4.②a·a-a· b-2b·b=|a|2-a·b-2|b|2=16-(-4)-2×4=12.(2)①∵與的夾角為60°,∴·=|||| cos 60°=1×1×=.②∵與的夾角為120°,∴·=||·|| cos 120°=1×1×(-)=-.③∵與的夾角為60°,∴·=||||·cos 60°=1×1×=.跟蹤訓練1.B 設a,b的夾角為θ,則cos θ==,∵θ∈[0,π],∴θ=.2.D 由題得||2=||2+||2,所以∠ABC=90°,所以原式=0+4×5cos(180°-C)+5×3cos(180°-A)=-20cos C-15cos A=-20×-15×=-16-9=-25.故選D.【例3】 解:(1)∵|b|=1,∴b為單位向量.∴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a|cos 120°·b=3×b=-b.(2)由投影向量的定義知,向量b在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b||cos 120°|=.跟蹤訓練1.D 因為a·b=|a||b|cos θ,所以cos θ===-,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是|a|cos θ=2×(-)×=-b.故選D.2.D 由題意,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a|cos=1×=.故選D.隨堂檢測1.B 由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得a·b=|a||b|cos 120°=×2×(-)=-3.故選B.2.CD 對于A,a·b=0 a⊥b或a=0或b=0,所以A錯誤;對于B,根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知|a+b|≤|a|+|b|,只有當a,b同向或a,b中至少有一個為0時取“=”,所以B錯誤;對于C,由數量積的性質知,C正確;對于D,因為a·a=|a||a|cos 0=|a|2,所以|a|=,所以D正確.故選C、D.3.2 解析:·=||||·cos∠ABC=2××cos 45°=2.4.解:當θ=45°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cos 45°·e=6×e=3e;當θ=90°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cos 90°·e=6×0×e=0;當θ=135°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cos 135°·e=6×(-)e=-3e.1 / 3(共57張PPT)9.2.3 向量的數量積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通過物理中功等實例,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及其物理意義,會計算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數學抽象、數學運算2.通過幾何直觀了解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義 數學抽象3.會用數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系 邏輯推理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目錄基礎知識·重落實01典型例題·精研析02知能演練·扣課標03基礎知識·重落實01課前預習 必備知識梳理在物理課中我們學過功的概念:如果一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產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F||s| cos θ,其中θ是F與s的夾角.功是一個標量,它由力和位移兩個向量來確定.這給我們一種啟示,能否把“功”看成是兩個向量“相乘”的結果呢?受此啟發,我們引入向量“數量積”的概念.【問題】 兩個向量的數量積與這兩個向量的哪些量有關?知識點一 向量的數量積1. 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是θ,把數量 叫作向量a和b的數量積,記作 ,即a·b= .規定:零向量與任一向量的數量積為0,即0·a= .提醒 (1)數量積運算中間是“·”,不能寫成“×”,也不能省略不寫;(2)向量的數量積是一個實數,不是向量,它的值可正、可負、可為0.|a||b| cos θ a·b |a||b| cos θ 0 2. 兩個非零向量a和b的夾角θ,可以由 cos θ= 求得.3.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性質 設向量a與b都是非零向量,它們的夾角為θ,e是與b方向相同的單位向量.則(1)a·e=e·a=|a| cos θ;(2)a⊥b a·b=0;(3)當a∥b時,a·b=特別地,a·a=|a|2或|a|= ;(4)|a·b|≤|a||b|.【想一想】 已知非零向量a,b,a與b的夾角為θ,若a·b<0,則θ是鈍角對嗎?提示:不對.若θ=π時,a·b<0.知識點二 投影向量1. 定義:設a,b是兩個非零向量,如圖, 表示向量a, 表示向量b,過點A作 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為點A1,我們將上述由向量a得到向量 的 稱為向量a向向量b投影,向量 稱為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變換 2. 對于向量a,b,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為 .3. 向量數量積的幾何意義:向量a和b的數量積就是向量a在向量b上的 與向量b的數量積.提醒 (1)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是與向量b平行的向量;(2)如果向量a與向量b平行,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等于a或-a,當a與b垂直時,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0;(3)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與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不是同一個向量.(|a| cosθ) 投影向量 1. (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對任意向量a,都有a2=|a|2B. 若a≠0,且a·b=a·c,則b=cC. 若a·b=|a||b|,則a∥bD. 若a∥b,則a·b=|a||b|√√2. 已知|a|=4,|b|=2,當它們之間的夾角為 時,a·b=( )A. 4 B. 4C. 8 D. 8解析: 根據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得a·b=|a||b| cos <a,b>=4×2× cos =4.√3. (2024·揚州紅橋高中期中)已知|a|=2,|b|=3,a與b的夾角為135°,則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 .解析:b在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為|b| cos <a,b>· =×(- )a=- a.- a 典型例題·精研析02課堂互動 關鍵能力提升題型一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有關概念【例1】 (多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0=0B. a·0=0C. 若a≠0,則對任一非零向量b,有a·b≠0D. 若a與b是兩個單位向量,則a2=b2√√解析: A中,a·0=0,故A錯誤;B中,a·0=0,故B正確;C中,設a與b的夾角為θ,a與b均為非零向量,當 cos θ=0時,a·b=0,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通性通法 兩個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是一個全新的運算,最后的結果是一個實數,它是由兩個向量的模與兩個向量夾角的余弦值相乘所得的結果,所以最后的值由|a|,|b|及 cos <a,b>所決定.即有以下結論:設兩個非零向量a與b的夾角為θ,則(1)當θ=0時, cos θ=1,a·b=|a||b|;(2)當θ為銳角時, cos θ>0,a·b>0;(3)當θ為直角時, cos θ=0,a·b=0;(4)當θ為鈍角時, cos θ<0,a·b<0;(5)當θ=π時, cos θ=-1,a·b=-|a||b|.【跟蹤訓練】 (多選)已知a,b,c是三個非零向量,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a·b=±|a||b| a∥bB. a與b同向 a·b=|a||b|C. |a|=|b| |a·c|=|b·c|D. 若a·b=0,則<a,b>=√√√解析: a·b=|a||b| cos θ,所以由a·b=±|a||b|且a,b為非零向量可得 cos θ=±1,所以θ=0或θ=π,所以a∥b,反之也成立,故A正確;若a,b同向,則a,b的夾角為0,所以a·b=|a||b| cos 0=|a||b|,反之也成立,故B正確;當|a|=|b|,但a與c的夾角和b與c的夾角不相等時,就有|a·c|≠|b·c|,反之由|a·c|=|b·c|也推不出|a|=|b|,故C錯誤;若a·b=0且a,b為非零向量,所以a·b=|a||b| cos <a,b>=0,即 cos <a,b>=0,又因為<a,b>∈[0,π],所以<a,b>= ,故D正確.題型二 向量數量積的運算【例2】 (鏈接教科書第22頁例1)(1)已知向量a與b的夾角為120°,且|a|=4,|b|=2,求:①a·b;②a·a-a·b-2b·b;解: ①由已知得a·b=|a||b|· cos θ=4×2× cos120°=-4.②a·a-a· b-2b·b=|a|2-a·b-2|b|2=16-(-4)-2×4=12.(2)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1,求:① · ;② · ;③· .解: ①∵ 與 的夾角為60°,∴ · =| ||| cos 60°=1×1× = .②∵ 與 的夾角為120°,∴ · =| |·| |cos 120°=1×1×(- )=- .③∵ 與 的夾角為60°,∴ · =| || |· cos60°=1×1× = .通性通法定義法求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若已知兩向量的模及其夾角,則直接利用公式a·b=|a||b| cos θ.運用此法計算數量積的關鍵是確定兩個向量的夾角,條件是兩向量的起點必須重合,否則,要通過平移使兩向量符合以上條件.【跟蹤訓練】 1. 設|a|=1,|b|=2,a·b=1,則a與b的夾角為( )A. B.C. D. π解析: 設a,b的夾角為θ,則 cos θ= = ,∵θ∈[0,π],∴θ= .√2. (2024·南通月考)已知平面上三點A,B,C滿足| |=3,| |=4,| |=5,則 · + · + · =( )A. -7 B. 7 C. 25 D. -25解析: 由題得| |2=| |2+| |2,所以∠ABC=90°,所以原式=0+4×5 cos (180°-C)+5×3 cos (180°-A)=-20 cos C-15 cos A=-20× -15× =-16-9=-25.故選D.√題型三 投影向量【例3】 (鏈接教科書第24頁練習5題)已知|a|=3,|b|=1,向量a與向量b的夾角為120°,求:(1)a在b上的投影向量;解: ∵|b|=1,∴b為單位向量.∴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a| cos 120°·b=3× b=-b.(2)b在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解: 由投影向量的定義知,向量b在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b|| cos 120°|= .通性通法投影向量的求解方法 任意的非零向量a在另一非零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等于|a| cosθ e(θ為向量a,b的夾角,e為與b同向的單位向量),其中|a|| cos θ|為a在b上投影向量的模.【跟蹤訓練】1. (2024·揚州月考)若|a|=2,|b|=4,a·b=-4,則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為( )A. - b B. - bC. b D. - b解析: 因為a·b=|a||b| cos θ,所以 cos θ== =- ,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是|a| cos θ =2×(- )× =- b.故選D.√2. 已知|a|=1,|b|=2,其中a,b的夾角為 ,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 )A. 1 B. C. D.解析: 由題意,a在b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a| cos =1×= .故選D.√1. 已知|a|= ,|b|=2 ,a與b的夾角是120°,則a·b=( )A. 3 B. -3C. -3 D. 3解析: 由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得a·b=|a||b| cos120°= ×2 ×(- )=-3.故選B.√2. (多選)對于任意向量a,b,c,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 若a·b=0,則a與b中至少有一個為0B. |a+b|=|a|+|b|C. 若a⊥b,則a·b=0D. |a|=√√解析: 對于A,a·b=0 a⊥b或a=0或b=0,所以A錯誤;對于B,根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知|a+b|≤|a|+|b|,只有當a,b同向或a,b中至少有一個為0時取“=”,所以B錯誤;對于C,由數量積的性質知,C正確;對于D,因為a·a=|a||a| cos 0=|a|2,所以|a|= ,所以D正確.故選C、D.3.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C=90°,AC= ,則 ·= .解析: · =| || | cos ∠ABC=2× × cos 45°=2.2 4. 已知|a|=6,e為單位向量,當向量a,e的夾角θ分別等于45°,90°,135°時,求向量a在向量e上的投影向量.解:當θ=45°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 cos 45°·e=6× e=3 e;當θ=90°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 cos 90°·e=6×0×e=0;當θ=135°時,a在e上的投影向量為|a| cos 135°·e=6×(- )e=-3 e.知能演練·扣課標03課后鞏固 核心素養落地1. 如圖所示,一力作用在小車上,其中力F的大小為10 N,方向與水平面成60°角.則當小車向前運動10 m時,力F做的功為( )A. 100 J B. 50 JC. 50 J D. 200 J解析: 由題意,根據向量的數量積的定義,可得力F做的功W=F·s=10×10× cos 60°=50(J).123456789101112131415√2. 已知m,n為非零向量,則“m·n>0”是“<m,n>為銳角”的( )A. 充要條件B. 必要不充分條件C. 充分不必要條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易知,若m·n>0,則|m||n| cos <m,n>>0,故 cos <m,n>>0,結合<m,n>∈[0,π],得<m,n>=0或<m,n>∈(0, ),反之,若<m,n>∈(0,),則必有m·n>0,故“m·n>0”是“<m,n>為銳角”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3. 已知|a|=3,|b|=5,a·b=12,則向量a在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為( )A. B. 3C. 4 D. 5解析: 設向量a,b的夾角為θ,則向量a在b方向上投影向量的模為|a| cos θ= = .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4. (2024·徐州月考)在邊長為1的等邊△ABC中,設 =a, =b, =c,則a·b+b·c+c·a=( )A. - B.C. - D.解析: a·b= · =- · =-| |·| | cos60°=- .同理b·c=- ,c·a=- ,∴a·b+b·c+c·a=-.√1234567891011121314155. 如圖所示的是一個圓形,圓心為O,A,B是圓O上的兩點,若||=4,則 · =( )A. 4 B. 8C. 8 D. 16解析: 法一 依題意,| | cos < , >= ||,則 · =| || | cos < , >=| |× | |=4×2=8.√法二 結合圓的性質易得 在 上的投影向量為 ,所以· = = ×42=8.1234567891011121314156. (多選)若|a|=1,|b|=2,則|a·b|的值可能是( )A. 0 B.C. 2 D. 3解析: 由向量的數量積性質|a·b|≤|a|·|b|,可知A、B、C正確.故選A、B、C.√√√1234567891011121314157. 在四邊形ABCD中, · =0, = ,則四邊形ABCD的形狀是 (填“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或“正方形”).解析:由 · =0,知AB⊥BC. 由 = ,知BC AD,所以四邊形ABCD是矩形.矩形 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4·蘇州月考)已知|b|=3,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 b,則a·b的值為 .解析:設a與b的夾角為θ,∵|a|· cos θ = b,∴|a|· cos θ = ,∴|a|· cos θ= ,∴a·b=|a||b| cos θ=3× = . 1234567891011121314159. 如圖所示,在Rt△ABC中,∠A=90°,AB=1,則 · = .解析:法一 · =| |·| | cos (180°-∠B)=-| || |· cos B=-| || |· =-||2=-1.-1 法二 | |=1,即 為單位向量, · =- · =-||·| | cos B,而| |· cos B=| |,所以 · =-| |2=-1.12345678910111213141510. 在△ABC中,AC=3,向量 在 上的投影向量為-2 ,S△ABC=3,求BC的長度.解:因為向量 在 上的投影向量為-2 ,故∠BAC為鈍角,如圖,過B作AC的垂線,垂足為E,則E在CA的延長線上,而向量 在 上的投影向量為 =| |× cos BAC× =-| |× ,故| |=2.又S△ABC=3,所以 ×BE×3=3,故BE=2,故BC=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泰州月考)定義:|a×b|=|a||b| sin θ,其中θ為向量a與b的夾角,若|a|=2,|b|=5,a·b=-6,則|a×b|=( )A. 8 B. -8C. 8或-8 D. 6解析: cos θ= = =- ,∵θ∈[0,π],∴ sinθ= .∴|a×b|=2×5× =8.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多選)已知兩個單位向量e1,e2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os θ>0 e1·e2>0B. 若e1∥e2,則e1·e2=1C. 若e1∥e2,則e1·e2=-1D. |e1·e2|≤1√√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e1·e2=|e1||e2| cos θ= cos θ,∴若 cos θ>0,則e1·e2>0;若e1·e2>0,則必有 cos θ>0,故A正確;e1∥e2,需分兩種情況,當e1,e2同向時,e1·e2=1;當e1,e2反向時,e1·e2=-1,故B、C錯誤;|e1·e2|≤|e1||e2|=1,故D正確.故選A、D.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圖所示,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P⊥BD,垂足為P,且AP=3,則 · = .解析:設AC與BD相交于點O,則O為AC的中點, · =· =2 · ,因為 在 上的投影向量為 ,則· = · .所以 · =2 · =2| |2=2×32=18.18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2024·無錫月考)如圖,在△OAB中,P為線段AB上一點,且=x +y .(1)若 = ,求x,y的值;解: 若 = ,則 = + ,故x=y= .123456789101112131415(2)若 =3 ,| |=4,| |=2,且 與 的夾角為60°,求 · 的值.解:因為| |=4,| |=2,∠BOA=60°,所以∠OBA=90°,所以| |=2 .又因為 =3 ,所以| |= .所以| |= = , cos ∠OPB= .設 與 的夾角為θ,所以 與 的夾角θ的余弦值為- .所以 · =| || | cos θ=-3.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如圖,扇形AOB的弧的中點為M,動點C,D分別在OA,OB上,且OC=BD,OA=1,∠AOB=120°.(1)若點D是線段OB上靠近點O的四等分點,用 , 表示向量 ;解: 由已知可得 = , = - ,易得OAMB是菱形(圖略),則 = + ,所以 = - = -( +)=- - .123456789101112131415(2)求 · 的取值范圍.解: 易知∠DMC=60°,且| |=| |,那么只需求MC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即可.當MC⊥OA時,MC最小,此時MC= ,則 · = × × cos 60°= ;當MC與MO重合時,MC最大,此時MC=1,則 · = cos 60°= ,所以 · 的取值范圍為 .123456789101112131415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2.3 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docx 9.2.3 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pptx 9.2.3 第1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概念、運算及投影向量(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