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1.橢圓+y2=1上一點P到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則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A.5 B.6 C.7 D.82.若橢圓+=1(m>0)的焦距為2,則m=( )A.5 B.3 C.5或3 D.83.已知橢圓過點P(,-4)和點Q(-,3),則此橢圓的標準方程是( )A.+x2=1 B.+y2=1或x2+=1C.+y2=1 D.x2+=14.設定點F1(0,-2),F2(0,2),動點P滿足條件PF1+PF2=m+(m>2),則點P的軌跡是( )A.橢圓 B.線段C.橢圓或線段 D.不存在5.(多選)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3,0),B(3,0),點P為一動點,且PA+PB=2a(a≥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a=2時,點P的軌跡不存在B.當a=4時,點P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3C.當a=4時,點P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6D.當a=3時,點P的軌跡是以AB為直徑的圓6.(多選)(2024·無錫高二期中)將一個橢圓繞其對稱中心旋轉90°,若所得橢圓的兩頂點恰好是旋轉前橢圓的兩焦點,則稱該橢圓為“對偶橢圓”.下列橢圓的方程中,是“對偶橢圓”的方程的是( )A.+=1 B.+=1C.+=1 D.+=17.設F1,F2是橢圓+=1的焦點,則此橢圓的焦距為 ;若P為橢圓上一點,則△PF1F2的周長為 .8.方程+=10表示的曲線是 ,其標準方程是 .9.如圖,在圓x2+y2=4上任取一點P,過點P作y軸的垂線PD,D為垂足,當點P在圓上運動時,線段PD的中點M的軌跡方程為 .10.求下列橢圓的焦點坐標:(1)+=1;(2)8x2+3y2=24.11.橢圓+=1的一個焦點為F1,點P在橢圓上,如果線段PF1的中點M在y軸上,那么點M的縱坐標為( )A.± B.±C.± D.±12.(多選)過已知圓內一個定點作圓C與已知圓相切,則圓心C的軌跡可能是( )A.圓 B.橢圓C.線段 D.射線13.已知F1,F2是橢圓C:+=1的兩個焦點,點M在C上,則MF1·MF2的最大值為 .14.如圖所示,在圓C:(x+1)2+y2=25內有一點A(1,0).Q為圓C上任意一點,線段AQ的垂直平分線與C,Q的連線交于點M,當點Q在圓C上運動時,求點M的軌跡方程.15.已知橢圓C:+=1內有一點M(2,3),F1,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P為橢圓C上的一點,求:(1)PM-PF1的最大值與最小值;(2)PM+PF1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1.D 設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PF1=2,結合橢圓定義PF2+PF1=10,可得PF2=8.2.C 由題意得c=1,a2=b2+c2.當m>4時,m=4+1=5;當m<4時,4=m+1,∴m=3.3.A 設橢圓方程為Ax2+By2=1(A>0,B>0,A≠B),由題意得解得所以此橢圓的標準方程為+x2=1.4.A 設y=m+(m>2),易知y=m+在(2,+∞)上單調遞增,所以y=m+>4,即PF1+PF2>4,又F1F2=4,所以點P的軌跡為以F1,F2為焦點的橢圓.5.AC 當a=2時,2a=4<AB,故點P的軌跡不存在,A正確;當a=4時,2a=8>AB,故點P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AB=6,B錯誤,C正確;當a=3時,2a=6=AB,故點P的軌跡為線段AB,D錯誤.6.AC 由題意,得當b=c時,該橢圓為“對偶橢圓”.由c=得,選項A中,b=c=2;選項B中,b=,c=,b≠c;選項C中,b=c=;選項D中,b=,c=,b≠c.故選A、C.7.8 18 解析:由橢圓的方程知a=5,b=3,c==4,故焦距為8,△PF1F2的周長為PF1+PF2+F1F2=2a+2c=10+8=18.8.橢圓 +=1 解析:方程+=10,表示點P(x,y)到A(3,0),B(-3,0)兩點的距離之和等于10,而10>6,所以方程+=10表示的曲線是橢圓,且2a=10,焦距2c=6,所以a=5,c=3,所以b==4,所以其標準方程為+=1.9.x2+=1 解析:設M(x,y),P(x0,y0).由題意知x0=2x,y0=y①.因為點P(x0,y0)在圓x2+y2=4上,所以+=4②.把①代入②得,4x2+y2=4,即x2+=1.10.解:(1)已知方程是橢圓的標準方程,由36>24,可知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且a2=36,b2=24,所以c2=a2-b2=36-24=12,c=2,因此,橢圓的焦點坐標為(-2,0),(2,0).(2)將所給橢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得+=1,由8>3,可知橢圓的焦點在y軸上,且a2=8,b2=3,所以c2=a2-b2=8-3=5,c=.因此,橢圓的焦點坐標為(0,-),(0,).11.D ∵線段PF1的中點M在y軸上且O是線段F1F2的中點(F2為橢圓的另一個焦點),∴PF2⊥x軸,∴點P的橫坐標是±3,∵點P在橢圓上,∴+=1,即y2=,∴y=±.∴點M的縱坐標為±.12.AB 如圖,設已知圓的圓心為A,半徑為R,圓內的定點為B,動圓的半徑為r.若點A與點B不重合,由于兩圓相內切,則AC=R-r,由于r=BC,∴AC=R-BC,即CA+CB=R.∴動點C到兩個定點A,B的距離之和為常數R.∵B為圓內的定點,∴AB<R.∴動點C的軌跡為橢圓.若A,B重合為一點,則此時動點C的軌跡為以R為直徑的圓.13.9 解析:由橢圓C:+=1,得MF1+MF2=2×3=6,則MF1·MF2≤()2=32=9,當且僅當MF1=MF2=3時等號成立.14.解:如圖所示,連接MA.由題意知點M在線段CQ上,從而有CQ=MQ+MC.又點M在AQ的垂直平分線上,則MA=MQ,故MA+MC=CQ=5.又A(1,0),C(-1,0),所以AC=2,所以MA+MC>AC,故點M的軌跡是以(1,0),(-1,0)為焦點的橢圓,且2a=5,c=1,故a=,b2=a2-c2=-1=.故點M的軌跡方程為+=1.15.解:(1)由橢圓方程知a=5,F1(-3,0),F2(3,0).如圖,連接MF1并延長交橢圓于點P1,則P1是使PM-PF1取得最大值的點,于是(PM-PF1)max=MF1==.PM-PF1=-(PF1-PM),則求PM-PF1的最小值,即求PF1-PM的最大值,延長F1M交橢圓于點P2,則P2是使PF1-PM取得最大值的點,即PM-PF1取得最小值的點,于是(PM-PF1)min=-MF1=-.(2)連接PF2,由橢圓定義知PF1+PF2=2a=10,則PF1=10-PF2,所以PM+PF1=PM+10-PF2=10+(PM-PF2),如圖,連接MF2并延長交橢圓于點P3,則P3是使PM+PF1取得最大值的點,于是(PM+PF1)max=10+MF2=10+=10+.PM+PF1=10-(PF2-PM),延長F2M交橢圓于點P4,則P4是使PF2-PM取得最大值的點,即PM+PF1取得最小值的點,于是(PM+PF1)min=10-MF2=10-.2 / 23.1.1 橢圓的標準方程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了解橢圓的實際背景 數學抽象2.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橢圓模型的過程,掌握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 直觀想象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我們對“橢圓形狀”并不陌生,如有些汽車油罐橫截面的輪廓、天體中一些行星和衛星運行的軌道、籃球在陽光下的投影(如圖)等.我們已知道,圓是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問題】 (1)你能說說到底什么是橢圓嗎?(2)橢圓上任意一點的特征是什么? 知識點一 橢圓的定義平面內到兩個定點F1,F2的 的點的軌跡叫作橢圓,兩個定點F1,F2叫作橢圓的 ,兩個焦點間的距離叫作橢圓的 .【想一想】定義中,將“大于F1F2”改為“等于F1F2”或“小于F1F2”的常數,其他條件不變,點的軌跡還是橢圓嗎?知識點二 橢圓的標準方程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標準方程 (a>b>0) (a>b>0)圖 形焦點坐標 (-c,0),(c,0) (0,-c),(0,c)a,b,c的 關系 a2= 【想一想】1.從橢圓的標準方程如何判斷橢圓焦點的位置?2.在橢圓的標準方程中,a>b>c一定成立嗎?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已知點F1(-1,0),F2(1,0),動點P滿足PF1+PF2=4,則點P的軌跡是橢圓.( )(2)已知點F1(-1,0),F2(1,0),動點P滿足PF1+PF2=2,則點P的軌跡是橢圓.( )(3)橢圓的兩種標準方程中,雖然焦點位置不同,但都有a2=b2+c2.( )(4)方程+=1(a>0,b>0)表示的曲線是橢圓.( )2.已知a=,c=2,焦點在y軸上,則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3.橢圓+=1的焦距是 ,焦點坐標是 .題型一 橢圓的定義【例1】 已知橢圓E:+=1,點A,B在橢圓上且在x軸異側,F1,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則四邊形AF1BF2的周長為( )A.8 B.4C.3 D.4+2通性通法橢圓定義的應用技巧(1)橢圓的定義具有雙向作用,即若PF1+PF2=2a(2a>F1F2),則點P的軌跡是橢圓;反之,橢圓上任意一點P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必為2a;(2)橢圓的定義能夠對一些距離進行相互轉化,簡化解題過程.因此,解題過程中遇到涉及曲線上的點到焦點的距離問題時,應先考慮是否能夠利用橢圓的定義求解.【跟蹤訓練】1.命題甲:動點P到兩定點A,B的距離之和PA+PB=2a(a>0,常數);命題乙:點P軌跡是橢圓.則命題甲是命題乙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2.(2024·南京月考)已知橢圓+=1上一點P到其一個焦點的距離為3,則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題型二 求橢圓的標準方程【例2】 (鏈接教科書第83頁例1、例2)求滿足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兩個焦點的坐標分別是F1(-4,0),F2(4,0),并且橢圓上一點P到兩個焦點的距離之和等于10;(2)焦點坐標分別為(0,-2),(0,2),經過點(4,3).通性通法利用待定系數法求橢圓標準方程的步驟(1)作判斷:依據條件判斷橢圓的焦點是在x軸上還是在y軸上,還是兩個坐標軸上都有可能;(2)設方程:依據上述判斷設出橢圓的方程;(3)尋關系:依據已知條件,建立關于a,b,c的方程組;(4)得方程:解方程組,將求得的結果代入所設方程即為所求.提醒 在求橢圓的標準方程時,若焦點的位置不確定,一般可設所求橢圓的方程為Ax2+By2=1(A>0,B>0,A≠B),不必考慮焦點位置,用待定系數法求出A,B的值即可.【跟蹤訓練】求適合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經過兩點(2,-),;(2)過點(,-),且與橢圓+=1有相同的焦點.題型三 與橢圓有關的軌跡問題【例3】 (鏈接教科書第87頁習題10題)已知圓F1:(x+2)2+y2=4,圓F2:(x-2)2+y2=36,若動圓M與圓F1外切,與圓F2內切,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C的方程.通性通法求橢圓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1)定義法:若動點的軌跡特點符合某一基本軌跡(如橢圓、圓等)的定義,則可用定義法直接求解;(2)直接法:將動點滿足的幾何條件或者等量關系直接坐標化,列出等式后化簡,得出動點的軌跡方程;(3)相關點法:根據相關點所滿足的方程,通過轉換求出動點的軌跡方程.【跟蹤訓練】已知P是橢圓+=1上一動點,O為坐標原點,則線段OP中點Q的軌跡方程為 .1.橢圓+=1的焦點坐標是( )A.(±5,0) B.(0,±5)C.(0,±12) D.(±12,0)2.到兩定點F1(-2,0)和F2(2,0)的距離之和為4的點M的軌跡是( )A.橢圓 B.線段C.圓 D.以上都不對3.(2024·揚州月考)在橢圓+y2=1中,有一沿直線運動的粒子從一個焦點F2出發經橢圓反射后經過另一個焦點F1,再次被橢圓反射后又回到F2,則該粒子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經過的路程為 .4.求適合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且經過點(2,0)和點(0,1);(2)橢圓的焦點在y軸上,與y軸的一個交點為P(0,-10),點P到離它較近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等于2.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基礎知識·重落實】知識點一距離之和等于常數(大于F1F2) 焦點 焦距想一想 提示:不是.①當2a=F1F2時,點的軌跡是線段F1F2;②當2a<F1F2時,點的軌跡不存在.知識點二+=1 +=1 b2+c2想一想1.提示:判斷橢圓焦點在哪個軸上就要判斷橢圓標準方程中x2項和y2項的分母哪個更大一些,即“誰大在誰上”.2.提示:不一定,只需a>b,a>c即可,b,c的大小關系不確定.自我診斷1.(1)√ (2)× (3)√ (4)×2.+x2=1 解析:b2=a2-c2=()2-(2)2=1,b=1,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x2=1.3.16 (-8,0),(8,0) 解析:由橢圓方程知,橢圓焦點在x軸上,且a2=100,b2=36,所以c2=a2-b2=64,解得c=8.所以焦距2c=16,兩焦點的坐標分別是(-8,0),(8,0).【典型例題·精研析】【例1】 A 由橢圓的定義,AF1+AF2=BF1+BF2=2a=4,故四邊形AF1BF2的周長為8.故選A.跟蹤訓練1.B 利用橢圓的定義,若點P軌跡是橢圓,則PA+PB=2a(a>0,常數),∴甲是乙的必要條件.反過來,若PA+PB=2a(a>0,常數)不能推出點P軌跡是橢圓.故選B.2.5 解析:橢圓+=1,則a2=16,所以a=4,根據橢圓的定義可知橢圓上的點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為2a=8,因為橢圓上點P到其一個焦點的距離為3,則點P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5.【例2】 解:(1)因為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所以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a>b>0),由已知得c=4,2a=10,所以a=5,b===3,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2)因為橢圓的焦點在y軸上,所以設它的標準方程為+=1(a>b>0).法一 由橢圓的定義知2a=+=6++6-=12,解得a=6.又c=2,所以b==4.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法二 因為所求橢圓過點(4,3),所以+=1.又c2=a2-b2=4,可解得a2=36,b2=32,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跟蹤訓練 解:(1)法一 若焦點在x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a>b>0).由已知條件得解得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若焦點在y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a>b>0).由已知條件得解得則a2<b2,與題設中a>b>0矛盾,舍去.綜上,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法二 設橢圓的一般方程為Ax2+By2=1(A>0,B>0,A≠B).將兩點(2,-),代入,得解得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2)因為所求橢圓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所以其焦點在y軸上,且c2=25-9=16.設它的標準方程為+=1(a>b>0).因為c2=16,且c2=a2-b2,故a2-b2=16. ①又點(,-)在橢圓上,所以+=1,即+=1. ②由①②得b2=4,a2=20,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例3】 解:設動圓M的半徑為r,∵動圓M與圓F1外切,與圓F2內切,∴MF1=2+r,且MF2=6-r,于是MF1+MF2=8>F1F2=4,∴動圓圓心M的軌跡是以F1,F2為焦點的橢圓,故a=4,c=2,∴b2=12,橢圓方程為+=1,又∵當M點為橢圓左頂點時,動圓M不存在,故不合題意,舍去,故動圓圓心M的軌跡C的方程為+=1(x≠-4).跟蹤訓練 x2+=1 解析:設P(xP,yP),Q(x,y).由中點坐標公式得所以又點P在橢圓+=1上,所以+=1,即x2+=1.隨堂檢測1.C ∵c2=a2-b2=169-25=122,∴c=12.又橢圓的焦點在y軸上,故焦點坐標為(0,±12).2.B MF1+MF2=F1F2=4,∴點M的軌跡為線段F1F2.3.4 解析:把粒子運動軌跡表示出來,可知整個路程為4a,即4.4.解:(1)∵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a>b>0).∵橢圓經過點(2,0)和點(0,1),∴解得∴橢圓的標準方程為+y2=1.(2)∵橢圓的焦點在y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a>b>0).∵點P(0,-10)在橢圓上,∴=1,∴a2=100.∵點P到離它較近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c-(-10)=2,∴c=8,∴b2=a2-c2=36.∴橢圓的標準方程為+=1.4 / 4(共71張PPT)3.1.1 橢圓的標準方程新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素養1.了解橢圓的實際背景 數學抽象2.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橢圓模型的過程,掌握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 直觀想象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目錄基礎知識·重落實01典型例題·精研析02知能演練·扣課標03基礎知識·重落實01課前預習 必備知識梳理我們對“橢圓形狀”并不陌生,如有些汽車油罐橫截面的輪廓、天體中一些行星和衛星運行的軌道、籃球在陽光下的投影(如圖)等.我們已知道,圓是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2)橢圓上任意一點的特征是什么? 【問題】 (1)你能說說到底什么是橢圓嗎?知識點一 橢圓的定義平面內到兩個定點 F1, F2的 的點的軌跡叫作橢圓,兩個定點 F1, F2叫作橢圓的 ,兩個焦點間的距離叫作橢圓的 .距離之和等于常數(大于 F1 F2) 焦點 焦距 【想一想】定義中,將“大于 F1 F2”改為“等于 F1 F2”或“小于 F1 F2”的常數,其他條件不變,點的軌跡還是橢圓嗎?提示:不是.①當2 a = F1 F2時,點的軌跡是線段 F1 F2;②當2 a < F1F2時,點的軌跡不存在.知識點二 橢圓的標準方程焦點在 x 軸上 焦點在 y 軸上標準方程 ( a > b >0) ( a > b >0)+ =1 + =1 焦點在 x 軸上 焦點在 y 軸上圖 形焦點坐標 (- c ,0),( c ,0) (0,- c ),(0,c )a , b , c 的關系 a2= b2+ c2 【想一想】1. 從橢圓的標準方程如何判斷橢圓焦點的位置?提示:判斷橢圓焦點在哪個軸上就要判斷橢圓標準方程中 x2項和 y2項的分母哪個更大一些,即“誰大在誰上”.2. 在橢圓的標準方程中, a > b > c 一定成立嗎?提示:不一定,只需 a > b , a > c 即可, b , c 的大小關系不確定.1. 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已知點 F1(-1,0), F2(1,0),動點 P 滿足 PF1+ PF2=4,則點 P 的軌跡是橢圓. ( √ )(2)已知點 F1(-1,0), F2(1,0),動點 P 滿足 PF1+ PF2=2,則點 P 的軌跡是橢圓. ( × )(3)橢圓的兩種標準方程中,雖然焦點位置不同,但都有 a2= b2+ c2. ( √ )(4)方程 + =1( a >0, b >0)表示的曲線是橢圓.( × )√×√×2. 已知 a = , c =2 ,焦點在 y 軸上,則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解析: b2= a2- c2=( )2-(2 )2=1, b =1,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x2=1.+ x2=1 3. 橢圓 + =1的焦距是 ,焦點坐標是 .解析:由橢圓方程知,橢圓焦點在 x 軸上,且 a2=100, b2=36,所以 c2= a2- b2=64,解得 c =8.所以焦距2 c =16,兩焦點的坐標分別是(-8,0),(8,0).16 (-8,0),(8,0) 典型例題·精研析02課堂互動 關鍵能力提升題型一 橢圓的定義【例1】 已知橢圓 E : + =1,點 A , B 在橢圓上且在 x 軸異側, F1, 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則四邊形 AF1 BF2的周長為( )A. 8 B. 4C. 3解析: 由橢圓的定義, AF1+ AF2= BF1+ BF2=2 a =4,故四邊形AF1 BF2的周長為8.故選A.通性通法橢圓定義的應用技巧(1)橢圓的定義具有雙向作用,即若 PF1+ PF2=2 a (2 a > F1F2),則點 P 的軌跡是橢圓;反之,橢圓上任意一點 P 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必為2 a ;(2)橢圓的定義能夠對一些距離進行相互轉化,簡化解題過程.因此,解題過程中遇到涉及曲線上的點到焦點的距離問題時,應先考慮是否能夠利用橢圓的定義求解.【跟蹤訓練】1. 命題甲:動點 P 到兩定點 A , B 的距離之和 PA + PB =2 a ( a >0,常數);命題乙:點 P 軌跡是橢圓.則命題甲是命題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解析: 利用橢圓的定義,若點 P 軌跡是橢圓,則 PA + PB =2 a( a >0,常數),∴甲是乙的必要條件.反過來,若 PA + PB =2 a( a >0,常數)不能推出點 P 軌跡是橢圓.故選B.2. (2024·南京月考)已知橢圓 + =1上一點 P 到其一個焦點的距離為3,則點 P 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解析:橢圓 + =1,則 a2=16,所以 a =4,根據橢圓的定義可知橢圓上的點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為2 a =8,因為橢圓上點 P 到其一個焦點的距離為3,則點 P 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5.5 題型二 求橢圓的標準方程【例2】 (鏈接教科書第83頁例1、例2)求滿足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兩個焦點的坐標分別是 F1(-4,0), F2(4,0),并且橢圓上一點 P 到兩個焦點的距離之和等于10;解:因為橢圓的焦點在 x 軸上,所以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1( a > b >0),由已知得 c =4,2 a =10,所以 a =5, b = = =3,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2)焦點坐標分別為(0,-2),(0,2),經過點(4,3 ).解:因為橢圓的焦點在 y 軸上,所以設它的標準方程為+ =1( a > b >0).法一 由橢圓的定義知2 a = +=6+ +6- =12,解得 a =6.又 c =2,所以 b = =4 .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法二 因為所求橢圓過點(4,3 ),所以 + =1.又 c2= a2- b2=4,可解得 a2=36, b2=32,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通性通法利用待定系數法求橢圓標準方程的步驟(1)作判斷:依據條件判斷橢圓的焦點是在 x 軸上還是在 y 軸上,還是兩個坐標軸上都有可能;(2)設方程:依據上述判斷設出橢圓的方程;(3)尋關系:依據已知條件,建立關于 a , b , c 的方程組;(4)得方程:解方程組,將求得的結果代入所設方程即為所求.提醒 在求橢圓的標準方程時,若焦點的位置不確定,一般可設所求橢圓的方程為 Ax2+ By2=1( A >0, B >0, A ≠ B ),不必考慮焦點位置,用待定系數法求出 A , B 的值即可.【跟蹤訓練】求適合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經過兩點(2,- ), ;解:法一 若焦點在 x 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1( a > b >0).由已知條件得解得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若焦點在 y 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 a > b >0).由已知條件得解得則 a2< b2,與題設中 a > b >0矛盾,舍去.綜上,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法二 設橢圓的一般方程為 Ax2+ By2=1( A >0, B >0, A ≠ B ).將兩點(2,- ), 代入,得解得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2)過點( ,- ),且與橢圓 + =1有相同的焦點.解:因為所求橢圓與橢圓 + =1的焦點相同,所以其焦點在 y 軸上,且 c2=25-9=16.設它的標準方程為 + =1( a > b >0).因為 c2=16,且 c2= a2- b2,故 a2- b2=16. ①又點( ,- )在橢圓上,所以 + =1,即 + =1. ②由①②得 b2=4, a2=20,所以所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題型三 與橢圓有關的軌跡問題【例3】 (鏈接教科書第87頁習題10題)已知圓 F1:( x +2)2+ y2=4,圓 F2:( x -2)2+ y2=36,若動圓 M 與圓 F1外切,與圓 F2內切,求動圓圓心 M 的軌跡 C 的方程.解:設動圓 M 的半徑為 r ,∵動圓 M 與圓 F1外切,與圓 F2內切,∴ MF1=2+ r ,且 MF2=6- r ,于是 MF1+ MF2=8> F1 F2=4,∴動圓圓心 M 的軌跡是以 F1, F2為焦點的橢圓,故 a =4, c =2,∴ b2=12,橢圓方程為 + =1,又∵當 M 點為橢圓左頂點時,動圓 M 不存在,故不合題意,舍去,故動圓圓心 M 的軌跡 C 的方程為 + =1( x ≠-4).通性通法求橢圓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1)定義法:若動點的軌跡特點符合某一基本軌跡(如橢圓、圓等)的定義,則可用定義法直接求解;(2)直接法:將動點滿足的幾何條件或者等量關系直接坐標化,列出等式后化簡,得出動點的軌跡方程;(3)相關點法:根據相關點所滿足的方程,通過轉換求出動點的軌跡方程.【跟蹤訓練】已知 P 是橢圓 + =1上一動點, O 為坐標原點,則線段 OP 中點 Q的軌跡方程為 .解析:設 P ( xP , yP ), Q ( x , y ).由中點坐標公式得所以又點 P 在橢圓 + =1上,所以 + =1,即 x2+ =1.x2+ =1 1. 橢圓 + =1的焦點坐標是( )A. (±5,0) B. (0,±5)C. (0,±12) D. (±12,0)解析: ∵ c2= a2- b2=169-25=122,∴ c =12.又橢圓的焦點在 y 軸上,故焦點坐標為(0,±12).2. 到兩定點 F1(-2,0)和 F2(2,0)的距離之和為4的點 M 的軌跡是( )A. 橢圓 B. 線段C. 圓 D. 以上都不對解析: MF1+ MF2= F1 F2=4,∴點 M 的軌跡為線段 F1 F2.3. (2024·揚州月考)在橢圓 + y2=1中,有一沿直線運動的粒子從一個焦點 F2出發經橢圓反射后經過另一個焦點 F1,再次被橢圓反射后又回到 F2,則該粒子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經過的路程為 .解析:把粒子運動軌跡表示出來,可知整個路程為4 a ,即4 .4 4. 求適合下列條件的橢圓的標準方程:(1)橢圓的焦點在 x 軸上,且經過點(2,0)和點(0,1);解:∵橢圓的焦點在 x 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 a > b >0).∵橢圓經過點(2,0)和點(0,1),∴解得∴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y2=1.(2)橢圓的焦點在 y 軸上,與 y 軸的一個交點為 P (0,-10),點 P 到離它較近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等于2.解:∵橢圓的焦點在 y 軸上,∴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 a > b >0).∵點 P (0,-10)在橢圓上,∴ =1,∴ a2=100.∵點 P 到離它較近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 c -(-10)=2,∴ c =8,∴ b2= a2- c2=36.∴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 =1.知能演練·扣課標03課后鞏固 核心素養落地1. 橢圓 + y2=1上一點 P 到一個焦點的距離為2,則點 P 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 )A. 5 B. 6C. 7 D. 8解析: 設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 F2, PF1=2,結合橢圓定義 PF2+ PF1=10,可得 PF2=8.1234567891011121314152. 若橢圓 + =1( m >0)的焦距為2,則 m =( )A. 5 B. 3C. 5或3 D. 8解析: 由題意得 c =1, a2= b2+ c2.當 m >4時, m =4+1=5;當 m <4時,4= m +1,∴ m =3.1234567891011121314153. 已知橢圓過點 P ( ,-4)和點 Q (- ,3),則此橢圓的標準方程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設橢圓方程為 Ax2+ By2=1( A >0, B >0, A ≠ B ),由題意得解得所以此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x2=1.1234567891011121314154. 設定點 F1(0,-2), F2(0,2),動點 P 滿足條件 PF1+ PF2=m + ( m >2),則點 P 的軌跡是( )A. 橢圓 B. 線段C. 橢圓或線段 D. 不存在解析: 設 y = m + ( m >2),易知 y = m + 在(2,+∞)上單調遞增,所以 y = m + >4,即 PF1+ PF2>4,又 F1 F2=4,所以點 P 的軌跡為以 F1, F2為焦點的橢圓.1234567891011121314155. (多選)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 A (-3,0), B (3,0),點 P 為一動點,且 PA + PB =2 a ( a ≥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當 a =2時,點 P 的軌跡不存在B. 當 a =4時,點 P 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3C. 當 a =4時,點 P 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6D. 當 a =3時,點 P 的軌跡是以 AB 為直徑的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當 a =2時,2 a =4< AB ,故點 P 的軌跡不存在,A正確;當 a =4時,2 a =8> AB ,故點 P 的軌跡是橢圓,且焦距為 AB=6,B錯誤,C正確;當 a =3時,2 a =6= AB ,故點 P 的軌跡為線段 AB ,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6. (多選)(2024·無錫高二期中)將一個橢圓繞其對稱中心旋轉90°,若所得橢圓的兩頂點恰好是旋轉前橢圓的兩焦點,則稱該橢圓為“對偶橢圓”.下列橢圓的方程中,是“對偶橢圓”的方程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題意,得當 b = c 時,該橢圓為“對偶橢圓”.由 c =得,選項A中, b = c =2;選項B中, b = , c = ,b ≠ c ;選項C中, b = c = ;選項D中, b = , c = , b ≠c .故選A、C.1234567891011121314157. 設 F1, F2是橢圓 + =1的焦點,則此橢圓的焦距為 ;若 P 為橢圓上一點,則△ PF1 F2的周長為 .解析:由橢圓的方程知 a =5, b =3, c = =4,故焦距為8,△ PF1 F2的周長為 PF1+ PF2+ F1 F2=2 a +2 c =10+8=18.8 18 1234567891011121314158. 方程 + =10表示的曲線是 ,其標準方程是 .解析:方程 + =10,表示點 P( x , y )到 A (3,0), B (-3,0)兩點的距離之和等于10,而10>6,所以方程 + =10表示的曲線是橢圓,且2 a =10,焦距2 c =6,所以 a =5, c =3,所以 b= =4,所以其標準方程為 + =1.橢圓 + =1 123456789101112131415 x2+ =1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設 M ( x , y ), P ( x0, y0).由題意知 x0=2 x , y0= y ①.因為點 P ( x0, y0)在圓 x2+ y2=4上,所以 + =4②.把①代入②得,4 x2+ y2=4,即 x2+ =1.12345678910111213141510. 求下列橢圓的焦點坐標:(1) + =1;解:已知方程是橢圓的標準方程,由36>24,可知橢圓的焦點在 x 軸上,且 a2=36, b2=24,所以 c2= a2- b2=36-24=12, c =2 ,因此,橢圓的焦點坐標為(-2 ,0),(2 ,0).123456789101112131415(2)8 x2+3 y2=24.解: 將所給橢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得 + =1,由8>3,可知橢圓的焦點在 y 軸上,且 a2=8, b2=3,所以 c2= a2- b2=8-3=5, c = .因此,橢圓的焦點坐標為(0,- ),(0,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橢圓 + =1的一個焦點為 F1,點 P 在橢圓上,如果線段 PF1的中點 M 在 y 軸上,那么點 M 的縱坐標為(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線段 PF1的中點 M 在 y 軸上且 O 是線段 F1 F2的中點( F2為橢圓的另一個焦點),∴ PF2⊥ x 軸,∴點 P 的橫坐標是±3,∵點 P 在橢圓上,∴ + =1,即 y2= ,∴ y =± .∴點 M 的縱坐標為± .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多選)過已知圓內一個定點作圓 C 與已知圓相切,則圓心 C 的軌跡可能是( )A. 圓 B. 橢圓C. 線段 D. 射線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如圖,設已知圓的圓心為 A ,半徑為R ,圓內的定點為 B ,動圓的半徑為 r .若點 A 與點B 不重合,由于兩圓相內切,則 AC = R - r ,由于r = BC ,∴ AC = R - BC ,即 CA + CB = R . ∴動點 C 到兩個定點 A , B 的距離之和為常數 R . ∵ B為圓內的定點,∴ AB < R . ∴動點 C 的軌跡為橢圓.若 A , B 重合為一點,則此時動點 C 的軌跡為以 R 為直徑的圓.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已知 F1, F2是橢圓 C : + =1的兩個焦點,點 M 在 C 上,則MF1· MF2的最大值為 .解析:由橢圓 C : + =1,得 MF1+ MF2=2×3=6,則MF1· MF2≤( )2=32=9,當且僅當 MF1= MF2=3時等號成立.9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在圓 C :( x +1)2+ y2=25內有一點 A (1,0). Q為圓 C 上任意一點,線段 AQ 的垂直平分線與 C , Q 的連線交于點M ,當點 Q 在圓 C 上運動時,求點 M 的軌跡方程.123456789101112131415解:如圖所示,連接 MA .由題意知點 M 在線段 CQ 上,從而有 CQ = MQ+ MC .又點 M 在 AQ 的垂直平分線上,則 MA = MQ ,故 MA + MC = CQ =5.又 A (1,0), C (-1,0),所以 AC =2,所以 MA + MC > AC ,故點 M 的軌跡是以(1,0),(-1,0)為焦點的橢圓,且2 a =5, c =1,故 a = , b2= a2- c2= -1= .故點 M 的軌跡方程為 + =1.12345678910111213141515. 已知橢圓 C : + =1內有一點 M (2,3), F1, 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 P 為橢圓 C 上的一點,求:(1) PM - PF1的最大值與最小值;123456789101112131415解:由橢圓方程知 a =5, F1(-3,0), F2(3,0).如圖,連接 MF1并延長交橢圓于點 P1,則 P1是使 PM - PF1取得最大值的點,于是( PM - PF1)max= MF1== .PM - PF1=-( PF1- PM ),則求 PM - PF1的最小值,即求 PF1-PM 的最大值,123456789101112131415延長 F1 M 交橢圓于點 P2,則 P2是使 PF1- PM 取得最大值的點,即 PM - PF1取得最小值的點,于是( PM - PF1)min=- MF1=- .123456789101112131415(2) PM + PF1的最大值與最小值.解:連接 PF2,由橢圓定義知 PF1+ PF2=2 a =10,則PF1=10- PF2,所以 PM + PF1= PM +10- PF2=10+( PM - PF2),如圖,連接 MF2并延長交橢圓于點 P3,則 P3是使 PM + PF1取得最大值的點,于是( PM + PF1)max=10+ MF2=10+=10+ .PM + PF1=10-( PF2- PM ),123456789101112131415延長 F2 M 交橢圓于點 P4,則 P4是使 PF2- PM 取得最大值的點,即 PM + PF1取得最小值的點,于是( PM + PF1)min=10- MF2=10- .123456789101112131415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1 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docx 3.1.1 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pptx 3.1.1 第1課時 橢圓的定義與標準方程(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