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我為班級作貢獻》教學設計 第2課時教材分析作為“我為班級做貢獻”的第二課時,承接上節課個人與班級關系的基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為班級增添光彩,并探討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時的處理方式。緊密圍繞大單元主題,深化學生對集體責任的理解,落實新課標中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的要求。學情分析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班級有了更深入的情感認知,但在將集體意識轉化為具體行動,以及面對利益沖突時做出正確判斷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實踐。學生有為班級做貢獻的愿望,但可能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為班級做貢獻的方式,知道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和分享,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為班級做貢獻的方式,知道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難點: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為班級做貢獻,增強班級責任感。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3分鐘)1.播放視頻 2.提問:同學們,看了視頻里大家在運動會上的表現,是不是特別激動?那你們知道在運動會上,我們能為班級做些什么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這就是我們每天一起度過的班級生活,那在這個充滿歡樂和溫暖的班級里,你們覺得自己和班級有著怎樣的關系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視頻畫面,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班級生活的回憶和興趣,為后續討論個人與班級關系做鋪墊。 我與我的班級 學校運動會我們可以為班級做什么? 小組討論:我還能做哪些為班級增添光彩的事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 有利于班級的事,再小也能為班級增添光彩。我能做些什么呢? 教師總結: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為班級添光彩的辦法,無論是在大型活動還是日常小事中,我們的每一分努力都能讓班級變得更好。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熟悉的運動會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實際行動,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明確為班級做貢獻的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個人與集體 播放視頻《個人還是集體》 “同學們,剛剛視頻里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問題呢?” 情境模擬,討論以下情境發生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為什么? 小組討論: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過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沖突的情況呢?當時你們是怎么做的? 學生分享 6.教師總結:在遇到沖突時,我們可以先冷靜下來,分析情況,看看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如果實在無法兼顧,我們可以優先考慮集體利益,因為集體利益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班級才能更好。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案例討論,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思考和判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集體主義觀念。 總結1.回顧總結: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我為班級添光彩’這個話題,也討論了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為班級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布置作業: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今天學到的內容,讓他們也了解如何為班級做貢獻。。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和作業的布置,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促進家校共育,讓家長也參與到孩子的道德教育中來,共同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板書設計我為班級添光彩 運動會:參賽、加油、后勤 日常:守紀、助人、愛環境個人與集體利益沖突:集體利益優先 案例分析區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視頻導入、情境模擬、討論分享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了為班級做貢獻的具體方式,增強了班級責任感。通過具體的情境和討論,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增強班級責任感。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給予更多地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重要概念。核心素養內容參考政治認同:堅定為班級服務的信念,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增強對班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懂得在集體中要顧全大局。 法治觀念:雖然二年級學生對法治觀念理解較淺,但通過本課引導學生理解遵守班級規則就是一種基本的“法”意識,維護班級秩序。 健全人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讓學生在為班級做貢獻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品質。 責任意識:明確自己在班級中的責任,主動為班級的榮譽和發展貢獻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8我為班作貢獻第2課時課件+教案.docx 08我為班作貢獻第2課時課件+教案.pptx 個人榮譽重要還是集體榮譽重要-1.mp4 運動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