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組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課題 第二單元 維護社會秩序 第四課 遵守社會規則 第二課時《遵守規則》科目 年級 課型 主備人 課時 時間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 新授課 1 45分鐘課程標準 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 年版),本節課引導學生理解遵守規則的必要性,掌握遵守規則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自律精神,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守規則,維護社會秩序,形成尊重規則、踐行規則的良好習慣。教材分析 《遵守規則》是 2024 統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課時的內容。本課時承接《維護秩序靠規則》,聚焦如何遵守規則,闡述了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敬畏規則、需要維護和改進規則等內容。教材通過生活情境、典型案例和思辨問題,引導學生從認知到行動,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遵守規則,為構建有序社會貢獻力量,是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的重要載體。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認識到遵守規則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認同我國通過完善規則體系促進社會治理的舉措,增強對國家法治建設的信心。 道德修養:培養自律意識和誠信品質,在無人監督時也能自覺遵守規則,做到言行一致,將規則內化為道德追求。 法治觀念:明確遵守法律規則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了解違反法律規則的后果,增強法治觀念,做到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健全人格:學會在規則約束下平衡個人需求與社會利益,培養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尊重規則、適應社會的健全人格。 責任意識:認識到遵守規則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和社會負責,主動監督他人遵守規則,積極參與規則的維護與完善。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遵守規則需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掌握遵守規則的具體要求,如敬畏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認識到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 難點:在面對個人利益與規則沖突時,能夠堅持遵守規則;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做到慎獨,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規則;正確把握維護規則與改進規則的關系。 教學方法 情境體驗法:創設貼近生活的道德困境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做出選擇,感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小組合作辯論法:圍繞 “規則與自由的關系” 等議題組織辯論,激發思維碰撞,深化對遵守規則的理解。 案例探究法:選取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遵守規則的益處和違反規則的危害,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實踐模擬法:開展 “規則踐行者” 模擬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遵守規則的過程,提升踐行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學生探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分鐘) “規則考驗” 小游戲:設置一個簡單的場景,如在教室門口放置一個 “請輕聲慢步” 的提示牌,觀察學生進入教室時的行為。 提問引導:剛才大家進入教室時,有沒有注意到門口的提示牌?為什么有的同學能做到輕聲慢步,有的同學卻沒有?遵守規則僅僅是知道規則那么簡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遵守規則》,探尋遵守規則的奧秘。 (二)遵守規則的雙重保障(15 分鐘) 案例對比分析:呈現兩個案例,案例一:某學生在老師的監督下能認真完成作業,無人監督時就拖延甚至抄襲;案例二:某學生無論有無老師監督,都能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讓學生分組討論兩個案例中行為差異的原因。 “自律與他律” 辨析會:各小組結合案例,分析自律和他律在遵守規則中的作用,明確自律是內心的自我約束,他律是外部的監督和約束,遵守規則需要兩者共同發揮作用。 情境模擬:創設 “自習課上的選擇” 情境,讓學生模擬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面對同學的閑聊邀請,自己是選擇加入還是堅持遵守自習規則認真學習,并說明理由。 教師總結:遵守規則離不開外在的監督和約束,但更需要我們內心的自律,只有將規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真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三)敬畏規則,外化于行(20 分鐘) “規則故事分享會”: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分享自己或身邊人遵守規則或違反規則的故事,分析其中帶來的影響。如 “遵守交通規則避免了交通事故”“違反考場規則受到了處罰” 等。 “規則與自由” 辯論賽: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圍繞 “遵守規則是否限制自由” 展開辯論。正方觀點為 “遵守規則保障自由”,反方觀點為 “遵守規則限制自由”,引導學生在辯論中理解規則與自由的辯證關系。 “規則踐行承諾書” 制定:結合前面的學習,各小組共同制定一份 “規則踐行承諾書”,內容涵蓋在校園、家庭、社會中如何具體遵守規則,如 “不闖紅燈”“按時完成作業”“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 等,并在全班進行展示。 教師總結:規則看似約束了我們的行為,實則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和社會的有序運行。我們要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維護與改進規則(5 分鐘) 案例思考:呈現 “鐵路售票規則的調整” 案例,說明隨著社會發展,鐵路部門對售票規則進行了優化,如推出網上售票、候補購票等,方便了群眾出行。讓學生思考:這體現了規則的什么特點?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規則? 教師總結: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規則不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利益時,需要我們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同時,我們也要維護規則的尊嚴和權威,在規則未修改前,仍要自覺遵守。 (五)課堂總結(3 分鐘) 學生回顧: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遵守規則的保障、如何踐行規則、對待規則的態度等。 教師升華:遵守規則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序,還能讓我們在規則的保護下獲得真正的自由。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規則的守護者和踐行者,讓規則之花在社會生活中綻放。 (六)布置作業(2 分鐘) “規則踐行日記”:讓學生記錄一周內自己遵守規則的具體行為和感受,以及遇到的規則沖突和自己的處理方式,下周進行分享。 “規則改進金點子”: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生活中某一項不合理或需要完善的規則(如社區停車規則),提出改進建議,形成一份書面報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