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6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6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

資源簡介

2016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
——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
選擇題
7.(2016杭州卷)記聽課筆記是歷史學習的好習慣。小張在筆記本中記錄了以下關鍵詞:城門立木取信、建立縣制、獎勵軍功等。由此判斷,他學習的主要內容是
A.齊桓公首霸 B.商鞅變法 C.郡縣制確立 D.百家爭鳴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4)
【解析】本題屬容易題,從“城門立木取信”“建立縣制”等可判斷為商鞅變法,故選B。
8.(2016杭州卷)制度創新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下列關于中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A.由分封制逐步發展而來 B.唐朝首創這一制度
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D.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l6)
【解析】A項表述錯誤,B項應為隋唐首創三省六部制,D項與題意無關,故選C。
9.(2016杭州卷)某小組確定的學習主題是“洋務運動”。下列選項與該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①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 ②廢除科舉制,創辦京師大學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5)
【解析】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內容。②錯誤,科舉制度除于1905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戊戌變法時期,可排除,故選D。21cnjy.com
4.(2016湖州卷)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觀點的中國古代思想家是2-1-c-n-j-y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子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4)
【解析】本題可依據“有無”“高下”等詞判斷其觀點體現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故選B。
12.(2016湖州卷)元、明、清三個朝代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
①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②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
③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 ④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7)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明朝不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明、清兩朝是統一的朝代,排除③④,故選A。
13.(2016湖州卷)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這個大變動包括2·1·c·n·j·y
①秦朝——建立行省制 ②漢朝——建立刺史制
③秦朝——建立郡縣制 ④漢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6)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元朝建立行省制,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①④錯,故選B。
13.(2016嘉興卷)太宗曰:“人言魏征舉止疏慢,我但覺其嫵媚耳。”唐太宗“覺其嫵媚”,是因為魏征【出處:21教育名師】
A.多謀善斷,助皇帝處理朝政 B.設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 D.創立科舉制,進行制度創新
【答案】C
15.(2016嘉興卷)牛頓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列人物,為牛頓提供“肩膀”的有【版權所有:21教育】
①愛迪生 ②伽利略 ③史蒂芬孫 ④哥白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0)
【解析】本題考查科學革命的代表人物。①、③均為工業革命中的創造發明者,可排除,故選D。
17.(2016舟山卷)右圖是甲同學在學校資料室找到的一幅殘損的某朝代疆域圖。該朝代是
A.元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7)
【解析】本題從圖中“宣政院轄地”可判斷為元朝。故選A。
7.(2016金華卷)元朝設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長城,清朝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其共同意義在于
A.加強中央集權 B.削弱地方權力 C.抵御外來入侵 D.維護國家統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7)
13.(2016麗水卷)下列有關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響的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A.玄奘西行引發了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興趣
B.鑒真東渡將元朝的佛教、醫學等傳到日本
C.意大利人馬可·波羅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D.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的經濟交流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8)
【解析】本題考查中外文明相互影響的史實。A、B、C均有知識性錯誤,故選D。
14.(2016麗水卷)“法國(大)革命在世界歷史的舞臺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或美國(資產階級)革命顯得突出許多”是因為法國大革命【來源:21·世紀·教育·網】
①首創君主立憲制政體 ②頒布了1787年聯邦憲法
③受啟蒙思想影響更深遠 ④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1)
【解析】法國大革命是通過巴黎人民的三次起義把革命推向高潮,廣泛地發動了群眾,最后確立了共和政體,故③、④均符合史實。①是英國的政體,②是美國頒布的憲法,均排除。故選D。21*cnjy*com
15.(2016麗水卷)日本大臣木戶孝允提出:“立國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維新措施與該思想對應的是
A.提倡“文明開化” B.實行征兵制 C.廢除全國所有藩國 D.允許土地買賣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3)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材料中明治維新倡導教育變革屬于“文明開化”方面的內容,故選A。21教育網
16.(2016麗水卷)讀中國歷史紀年表(局部),下列史實與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A.①——出現“文景之治” B.②——推行崇文抑武
C.③——創立行省制度 D.④——戚繼光抗倭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5)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王朝的更替順序,及發生在各朝的重大歷史事件。結合圖表可知,①、②、③、④分別是唐朝、北宋、明、清四個朝代,只有選項B符合史實。
10.(2016寧波卷)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下列主張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A.“無為” B.“仁 C.“法與時移” D.“兼愛”、“非攻’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4)
11.(2016寧波卷)秉持“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理念,并成就“貞觀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6)
3.(2016衢州卷)“五四”運動爆發前,發起創辦《新潮》雜志,成為新文化運動先驅的衢州籍國學大師是
A.毛子水 B.徐存 C.蔡元培 D.胡適
【答案】A
7.(2016衢州卷)讀圖3,對相關朝代的內容描述正確的是

A.a、c兩朝都是從分裂走向統一,為中國大一統奠定基礎
B.b、d兩朝都有開創性的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C.b朝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關系融洽
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釋兵權”措施,增強了北宋軍力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6、17)
【解析】c是北宋,處在分裂時期,所以A不正確。a是隋朝,b是唐朝,d是元朝,因此B不正確。北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措施,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D也不正確。所以正確答案是C。
8.(2016衢州卷)下列能體現“西學東漸”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
A.《孫子兵法》 B《坤典萬國全圖》 C.《大唐兩域記》 D.《馬可波羅行紀》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8)
9.(2016衢州卷)德國歷史學家雅斯貝斯曾說:“希臘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希臘文明成就中對西方自由觀念產生重大影響的是www.21-cn-jy.com
A.民主制度 B.文學成就 C.科學成就 D.體育藝術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3)
【解析】古希臘在政治上對后世影響深遠主要體現在雅典民主政治上,所以正確答案是A。
10.(2016衢州卷)《全球通史》:“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工業革命)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出現洋樓、西餐 ②中國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
③工業革命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④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9、22、23、25)
【解析】此題可直接采用排除法。“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是從新航路開辟開始,故③不正確。“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中“徹底”兩字表述不準確,故④也排除。所以正確答案是A。
6.(2016紹興卷)紹興是一座歷經千年而城址未變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范蠡受命興建的“勾踐小城”,當時正值______。
A. 西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5)
7.(2016紹興卷)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這一意見______。
①有利于學術文化的繁榮 ②推動儒學逐漸成為正統思想
③有利于公平地選拔人才 ④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4、16)
【解析】該題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漢武帝、董仲舒、孔子”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崇儒家思想的史實。②④符合該史實,故選C。
8.(2016紹興卷)1683年中秋節,康熙帝欣然賦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該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21*cnjy*com
A. 設置臺灣府 B.實行改土歸流
C.設立宣政院 D.設立駐藏大臣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7)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清朝為鞏固國家統一采取的措施等歷史知識。從材料的關鍵詞:“1683年、島嶼”即可推斷該材料描述的是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后設置臺灣府的史實,故選A。21·世紀*教育網
17.(2016臺州卷)下列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搭配,正確的是
A.但丁——啟蒙運動 B.哥白尼——新航路開辟
C.布魯諾——文藝復興運動 D.拿破侖——法國大革命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9、20、21)
【解析】但丁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布魯諾、哥白尼是科學革命中的代表人物,故選D。
18.(2016臺州卷)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以下史實體現“西學東漸”的是
A.鑒真東渡 B.伏爾泰縮寫《中國孤兒》
C.鄭和下西洋 D.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8)
15.(2016溫州卷)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著一方《嶧(yì)山刻石》。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國……滅六暴強……壹家天下……”。該內容稱頌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6)
【解析】本題依據“滅六暴強……壹家天下”可知是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故選A。
16.(2016溫州卷)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為現代英國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礎。這主要是因為該法案www-2-1-cnjy-com
A.制約了國王的權力 B.宣告了國家獨立
C.開啟了工業化進程 D.確立了共和政體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1)
【解析】英國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國王的權力受到制約,故選A。
17.(2016溫州卷)“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場運動的領袖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達·芬奇 B.哥白尼 C.伏爾泰 D.拿破侖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0)
【解析】本題依據“自由、平等”“法國”可知是啟蒙運動,故選C。
二、非選擇題
23.(2016湖州卷)(8分)讀閱讀卡,回答問題。
(1)陳英士出生時,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史稱什么運動?(2分)
(2)簡述閱讀卡中提到的辛亥革命時期的歷史事件及其作用。(6分)
【答案】
(1)洋務運動。(2分)
(2)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成立后宣傳革命的理論和主張,頻頻發動武裝起義。(2分)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清朝統治迅速崩潰。(2分)1915年,反袁活動(護國運動)爆發,迫使袁世凱撤銷帝制。(2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5、26)
【解析】本題結合鄉土史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學習的歷史事件。第(1)題回答要抓住時間“1878年”為19世紀70年代末,洋務運動時期。第(2)題要結合“閱讀卡”逐一概括。
22.(2016嘉興卷)(10分)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國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工業生產情況(部分)

——改編自達·赫·威爾遜《英國史》
(1)根據材料一,概述英國工業發展狀況,并指出與此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4分)
材料二: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這)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炮聲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亞洲。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2)西方人“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與上一小題中的歷史事件有何聯系?(4分)
材料三: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這些西方文明的樣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學的一縷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較進步的中國士大夫中間隱約閃亮。”【來源:21cnj*y.co*m】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歷史現象?列舉在此期間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個實例。 (2分)
【答案】
(1)英國工業發展迅速。(2分) 英國工業革命。(2分)
(2)鴉片戰爭。(2分) 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處心積慮地要打開中國市場,悍然發動鴉片戰爭。(2分)
(3)“西學東漸”。(1分)洋務運動。(民族工業產生與發展過程中的具體事例也可)(1分)
22.(2016麗水卷)(10分)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打敗了以后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變法派和光緒帝…… ——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理衙門……武昌便為革命軍所據……各獨立省選派代表,制定臨時約法,并公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我們這個古老的帝國,忽然變為民國了。
——摘編自《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陳獨秀說,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1919年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新文化運動已發展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運動。21·cn·jy·com
(1)根據材料一簡析戊戌變法的背景。(2分)戊戌變法對當時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1分)你怎樣理解“帝國”變為“民國”?(2分)
(3)從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運動宣傳內容有何變化?(2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對材料四中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成果?(2分)
【答案】
(1)背景: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機。(2分)
影響:掀起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了顯著的作用。(1分)
(2)辛亥革命。(1分)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③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的進步探索了道路。(2分)
(3)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2分)
①成立中國共產黨;②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③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2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4、25、26、27、28)
【解析】本題是一道純歷史知識的綜合題,涉及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等多個歷史考點,有一定的綜合性,要綜合比較分析重大歷史事件的聯系和區別。第(1)題前半問通過閱讀材料即可獲得答案,戊戌變法的背景與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直接相關。后半問要分析戊戌變法在思想上的影響。第(2)題其實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的意義,從政治、思想兩方面分析。第(3)題的前半問考查新文化運動前期和后期宣傳思想內容的不同,“五四”運動前宣傳民主、科學思想,“五四”運動后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后半問有一定難度,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探索,就是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22.(2016衢州卷)(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節選)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選)
國會是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行政權賦予總統,總統是行政首腦、國家元首或武裝部隊總司令。司法權賦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除非瀆職,任職終身。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法院依據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
材料二:美國獨立革命的歷史曾鼓舞著孫中山走上革命反清的道路,美國也是他在華僑中發動反清革命的重要根據地。……美國政制及其實踐,是世界憲政史上的一個創舉。孫中山憲政思想的形成過程中,美國因素是一個巨大存在。
——鄧麗蘭《美國憲政理念與孫中山憲政思想的演進》
(1)材料一的兩部文獻分別是哪次革命的成果?這兩部文獻有何相同之處?(4分)
(2)結合材料二分析說明美國歷史給孫中山帶來如此重大影響的原因。(4分)
(3)從中、美兩國革命對各自國家歷史發展帶來的影響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2分)
【答案】
(1)分別是美國獨立戰爭和中國辛亥革命的成果。(2分)
相同之處: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都體現分權制衡原則。(2分)
(2)原因:①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它鼓舞著孫中山走上革命反清的道路,通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結束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中華民國)。②獨立后美國頒布1787年聯邦憲法,建立了共和體制,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孫中山受美國1787年憲法影響,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實行分權制衡原則。(4分)
22.(2016臺州卷)(10分)閱讀史料,回答下列問題。
時期
史料
問題
奏漢
時期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史記》
(1)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史料共同反映的古代中國政治體制是什么?它有何積極作用?(4分)
隋唐
時期
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
——《資治通鑒》
(2)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2分)
元明清
時期
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元史》
(3)元朝行中書省的主要職能是什么?(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新巴尔虎左旗| 西吉县| 乌兰察布市| 杭州市| 南京市| 赫章县| 监利县| 卫辉市| 天气| 玛多县| 镇雄县| 南平市| 长宁县| 彩票| 阳谷县| 宾阳县| 开平市| 商城县| 龙门县| 古丈县| 云霄县| 科尔| 吉水县| 图木舒克市| 嘉义市| 文水县| 武隆县| 甘肃省| 滨海县| 泾阳县| 梅河口市| 陕西省| 洪洞县| 铁岭市| 芮城县| 洛宁县| 曲沃县| 吉木乃县| 都匀市|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