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法律教育選擇題16.(2016杭州卷)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選項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①犯罪與違法 ②主刑與刑罰③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④權利與義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l、13、14、23)【解析】本題要弄清憲法與法律是從屬關系。①②正確,③④表示并列關系,故選A。18.(2016杭州卷)近日,國務院要求各地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實施欺負,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現象進行專項治理。這有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①受教育權的保護 ②學校保護 ③生命健康權的保護 ④家庭保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2、16、20)【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從材料可知,家庭保護與題意無關,可排除,故選A。15.(2016湖州卷)近年來.初中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避免此類事件發生的有效做法有①同學間理解和寬容 ②學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③父母盡到監護責任 ④執法部門公開審理施暴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7、12)【解析】本題中施暴的初中生為未成年人,需要執法部門實施特殊保護,不能公開審理,故選A。16.(2016湖州卷)下列屬于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有①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②小立長得矮胖,有人給他起了個“武大郎”的外號③未經小張同意,小軍就將小張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公布在網絡上④牛正收養8歲的張揚為養子,將其名字改為牛順,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變更登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7)【解析】本題要注意弄清哪些是合法權利。②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權,③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17.(2016湖州卷)陳某在某飯店吃飯,結賬后發現支付的餐費大大超過了實際應付的費用。如果你是陳某,可以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②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③向人民法院提請仲裁 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2)【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維權途徑,屬容易題。6.(2016嘉興卷)圖1是某校教育活動宣傳畫,這一活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2)【解析】本題主要根據實施保護的主體為學校,判斷為學校保護。故選B。7.(2016嘉興卷)在我國第二個“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中,J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了“憲法進校園”活動。這樣做21*cnjy*comA.說明了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表明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更為嚴格 C.體現了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 D.有利于師生了解憲法增強憲法意識【答案】D【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1)7.(2016舟山卷)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這一規定表明①組織作弊將受民事處罰 ②組織作弊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法律有規范和保護作用 ④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0、14)【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違反刑法的要受刑事處罰,①錯,排除。故選D。10.(2016金華卷)王某在微博上持續公開發布不良信息,有關部門依法關閉了他的賬號,這警示我們應A.加強自我約束,放棄言論自由 B.重視網絡管理,禁止表達觀點C.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 D.拒絕不良誘惑,徹底遠離網絡【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5、24)13.(2016金華卷)因個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過被傳銷、詐騙電話騷擾的經歷。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違規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內容,這體現了21·cn·jy·comA.公民享有知識產權 B.我國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C.公民享有政治權利 D.國家對保護公民隱私負有全責【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0、17、19)【解析】該題考查公民的隱私權、知識產權、政治權利、法律的作用等法律知識。材料中刑法新增條款是對公民隱私權的堆護,體現了法律的保護作用和規范作用。故選B。www.21-cn-jy.com6.(2016麗水卷)某電影院在銷售電影票時,捆綁出售3D眼鏡。該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A.安全權 B.知情權 C.自主選擇權 D.公平交易權【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1)【解析】材料中經營者捆綁出售商品屬于強賣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7.(2016麗水卷)2015年12月,瓊瑤維權案勝訴。法院認定于某的《宮鎖連城》套用了瓊瑤的《梅花烙》小說和劇本,侵權事實成立。于某被判公開道歉,停止傳播該劇。于某等五名被告賠償500萬元。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瓊瑤依法維護了智力成果權 B.只有依靠訴訟手段才能維權C.于某的行為侵犯了瓊瑤的名譽權 D.于某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3、14、19)【解析】材料中于某的行為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中的著作權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故C、D均錯。B屬于知識性錯誤。故選A。www-2-1-cnjy-com9.(2016麗水卷)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新增加了學生成長發展中學校、社會和家庭高度關注的內容,如養成閱讀習慣、文明綠色上網、低碳環保生活等。這要求我們青少年①全面發展自己 ②拒絕乘私家車 ③養成良好習慣 ④瀏覽各種網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5)2.(2016寧波卷)2016年5月,寧波市開展了以“正版生活、綠色閱讀”為主題的“綠書簽”設計大賽活動,鼓勵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該活動倡導我們 ①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 ②積極購買盜版書 ③不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權 ④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出版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9)3.(2016寧波卷)下圖漫畫中餐館經營者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 ①安全權 ②知情權 ③自主選擇權 ④公平交易權 第3題圖 “兩個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1)5.(2016寧波卷)根據法律規定,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網吧。該內容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社會保護 B.學校保護 C.家庭保護 D.司法保護【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2)17.(2016衢州卷)湖南漢壽一餛飩店老板,將國家明令禁止的毒 性較高的非食品原料硼砂摻入出售的餛飩中。該老板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①自主選擇權 ②安全權 ③知情權 ④依法求償權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1)18.(2016衢州卷)2015年6月至11月,國家版權局、公安部等四部門聯合開展“劍網2015”專治理行動,重點打擊網絡盜版侵權行為。這一做法A.有利于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 B.制約了公民財產收益權的實現C.制約人們在網絡中的創新精神 D.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個人隱私權【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9)14.(2016紹興卷)2016年4月,黃某在微信群里轉發恐怖血腥視頻,違反了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圍反恐怖主義法》.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這一案例告訴我們______。21教育網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B.黃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C.公民需要正確行使人身自由權 D.《反恐怖主義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答案】A【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1、14、24)【解析】該題涉及思想品德法律方面的多個考點。材料中黃某的言行是沒有正確行使言論自由的一般違法行為,故B、C均不符合題意。在我國只有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D錯。故選A。21·世紀*教育網15.(2016紹興卷)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部署各地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經銷病死豬肉等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群眾利益。這一做法______。①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安全權 ②可以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③告訴經營者要誠實守法經營 ④體現了政府以民為本的理念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2)【解析】該題可用排除法做。②“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表達明顯錯誤,故選C。5.(2016臺州卷)2016年2月,演藝明星傅某因吸毒、容留他人吸毒被北京警方帶走。這一案例的警示是【出處:21教育名師】 A.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B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答案】D【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3)7.(2016臺州卷)今年2月,河南周口的王娜娜發現自己多年前被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王娜娜被侵犯的權利有①人格尊嚴權 ②姓名權 ③隱私權 ④受教育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7、20)【解析】該題主要考查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受教育權等方面的知識。材料中的做法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和受教育權,而姓名權又是人格尊嚴權的其中一種,故選B。10.(2016臺州卷)從今年開始,我國公務員就職實行憲法宣誓制度。這說明了憲法A.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B.與普通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D.比普通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嚴格【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1)【解析】該題著重考查憲法的特征,四個選項區分度不是很明顯,要仔細研讀材料。材料中的內容不體現憲法和普通法的關系,而A,B、D選項都涉及與普通法的關系,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來源:21cnj*y.co*m】5.(2016溫州卷)圖1漫畫中,網上信息發布者的行為侵犯了“我”的A.姓名權 B.榮譽權C.隱私權 D.名譽權【答案】C【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7)【解析】本題考查隱私權,據圖可直接判斷正確答案為C.7.(2016溫州卷)劉先生因購買的智能手機出現質量問題而前往商家討要說法。他不但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售后服務,反被嘲諷“智商太低,不配使用智能手機”。該商家的行為①損害了自身的商業信譽 ②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③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④侵犯了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7、21)【解析】“嘲諷劉先生”侵犯了他的人格尊嚴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求償權,商家的做法明顯不對,會使信譽受損,故選B。二、非選擇題28.(2016杭州卷)(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5年11月,萬達集團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起訴某微信公眾號。該微信公眾號冒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的真實姓名發布題為“淘寶不死,中國不富,活了電商,死了實體……”的文章,并在微信朋友圈推廣傳播,造成不小的社會影響。2016年3月,法院一審判定,該微信公眾號實際運營者敗訴,賠償受害人精神損害撫慰金六萬元。(1)該微信公眾號實際運營者侵犯了受害人哪兩項人格尊嚴權?這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4分)(2)受害人采用了什么手段維護自身權利?結合“敢打官司”的相關知識,說明該手段的特點。(4分)23.(2016嘉興卷)(10分)現代通訊越來越影響人們的生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康某等人向他人發送虛假手機短信,謊稱可以考后改分、錄取名校等,以交“定金”等方式進行詐騙,共騙取六萬余元,導致多名考生因錯填志愿未被錄取。此后,康某等人分別被人民法院判處一年零六個月至九個月不等刑期的有期徒刑。 (1)指出康某等人行為的性質,并說說其行為帶來的危害。(4分)(2)聯系材料一,運用“法律特征”相關知識,分析人民法院做法的合理性。(3分) 材料二:公安機關提醒,切不可輕信陌生電話、短信等,不隨意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遇到可疑情況或被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應掌握一些防騙知識,如國家工作人員辦案應持證當面詢問當事人并作筆錄,絕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等。(3)警方提醒的內容對公民防范此類事件的發生有何啟示?(3分)【答案】(1)犯罪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2分)使他人財產遭受損失,影響考生的升學,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和受教育權。(2分)(2)我國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康某等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體現了這一特征。(3分)(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掌握自我保護方法;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依法維權。(3分)2·1·c·n·j·y【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0、12、13、14)【解析】本題是一道法律類綜合題,主要考查犯罪的法律特征和依法維權方面的知識。第(1)題根據材料康某被判刑可判斷其為犯罪,危害可根據材料寫。第(2)題的回答要從法律特征角度去分析,法院判刑體現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第(3)題回答措施,要聯系材料從加強自身防范和依法維權角度作答。24.(2016麗水卷)(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向在校學生販賣毒品的,利用、教唆未成年人非法持有毒品的,被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加重處罰。材料二:材料三:某中學四名學生在網上發布了“學生受欺負”的帖子,后被大量轉發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查實該帖子純屬謠言,依法作出對四名學生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1)法律為什么規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非法持有毒品”要加重處罰?(2分)(2)請從珍愛生命和法律兩個角度分析漫畫中施暴者的行為。(4分)(3)小方說,四名學生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不應該受到處罰。請對此觀點進行評析。(3分)綜合以上分析,法律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作用?(1分)【答案】(1)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夠成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③國家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2分)(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在肯定、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時,也應該同樣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2分)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施暴者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其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2分)(3)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國家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權,但在行使這一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不得危害國家的、社會的和集體的利益。四名學生造謠生事,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是違法行為。(3分)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1分)【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2、10、12、16、24)【解析】本題涉及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道思想品德綜合題。第(1)題要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知識,結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進行分析。第(2)題要運用生命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分析施暴者的行為,答題時既要運用課本原理,又要結合漫畫中的人物行為進行分析。第(3)題前半問是道判斷分析題,要注意解答辨析題的格式,即“一判斷,二分析,三得出正確結論”;后半問屬于簡答題,法律具有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24.(2016衢州卷)(10分)近來,衢州市開展“百警聯百校,禁毒校園行”的宣傳教育活動。以下是某校禁毒活動專題的展板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案件傳真】明星張某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朝陽法院開庭審理。法院認為,張某實際容留他人吸毒,主觀惡性較大,一審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0個月,處罰金2000元。【法律鏈接】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毒毀人生】《2015中國毒品形勢報告》:當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有146.5萬人,比2014年占比提高了5.4%,吸毒人員出現低齡化趨勢,2015年新發現的未成年吸毒人數就有1.4萬人。(1)結合材料,判斷張某的行為屬于何種性質的違法行為并說明理由。(4分)(2)有同學認為“張某是明星,公眾影響力大,應不予處罰”。請運用法律知識評析此觀點。(3分)(3)結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市開展“百警聯百校,禁毒校園行”活動的重要意義。(3分)【答案】(1)嚴重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2分)理由:因為張某容留他人吸毒,主觀惡性較大,其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他違反了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其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處罰金2000元,其行為具有刑罰當罰性。(2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2)【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0、24、32)【解析】此題屬于評析類題目,而且題目中規定運用法律知識進行評析。首先要判斷這個觀點是對還是錯;然后從法律的特征(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忠實履行義務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即可。(3)【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12、15)【解析】此題可以從“珍愛生命”“社會保護、學校保護”和“依法自律,避免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三方面入手分析開展類似活動的意義。21. (2016紹興卷)(10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 (1)運用相關法律知識,說說漫畫中的“小霸王”如此霸道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哪些危害。(4分)(2)針對類似的“小霸王”現象,某班開展了“和諧家庭·平安校園”主題班會。請依據該班同學收集到的相關調查結果,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表。(6分)調查結果對策①75%左右的“小霸王”來自溺愛型、力型或忽視型家庭。①②校園欺凌事件中,由“偏激心理引發的占 7.5%。②③被調查的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在回答“力犯罪原因”時,選擇“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占64%。③【答案】(1)如果因父母嘮叨而不上學,就沒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會影響自己的未來;(2分)打同學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會使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分)(2)①父母要履行家庭保護的職責,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2分)21cnjy.com②我們要學會調節和控制不良情緒,以免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2分) ③要學法、知法、守法,尊重他人合法權利,遠離暴力。(2分)【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4、12、l5、16、20)【解析】該題以反映學生生活的一組漫畫為素材,旨在考查學生從漫畫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教育權、生命健康權、未成年人保護法、依法自律、調控情緒等法律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有較強的綜合性。回答第(1)題首先要讀懂漫畫中人物的言行,正確把握漫畫寓意,抓住漫畫中的關鍵文字,如從“不上學”“打幾拳”可知該主人公的行為沒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不但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長,還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第(2)題有較強的開放性和探究性,要根據每項調查結果從家庭保護、自身情緒調控、遵紀守法等角度有針對性地回答。2-1-c-n-j-y24.(2016臺州卷)(10分)閱讀漫畫,回答下列問題。第24題圖(1)店家“宰客”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應承擔哪種法律責任?(2分)(2)分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店家“宰客”事件中的作用。(4分)(3)如果遇到類似漫畫中的情況,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分)【答案】(1)一般違法行為。(1分) 民事責任。(1分)(2)規范作用:規范了店家的經營行為。(2分)保護作用: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分)(3)與店家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店家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每點1分,答出四點給4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考點直擊】思想品德(考點10、13、22)【解析】該題是一道法律類的綜合題,主要考查違法的含義及分類、法律的作用、消費者維權的途徑等知識。第(1)題屬于識記類的簡答題,對應考點即可回答。第(2)題要從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兩個角度結合分析。第(3)題只要掌握消費者維權的途徑,也是很容易回答的。 21*cnjy*com22. (2016溫州卷)(8分)據報道,某地一位女司機因不滿交警對自己違停車輛進行拍照取證,一氣之下駕車沖撞交警,造成其身體多處擦傷。事后她深感后悔。幸好該交警傷勢并無大礙,警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女司機處以行政拘留3天的處罰。(1)女司機的行為屬于哪一種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什么權利?(4分)(2)有網友感嘆“女司機的一時沖動,教訓深刻啊!”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應吸取的“教訓”有哪些?(4分)【版權所有:21教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