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4.2 認識一次函數第1課時 “均勻”變化的現象1.理解均勻遞增、遞減現象;(重點)2.能根據均勻的變化規律列關系式并判斷未來變化趨勢。(難點)一個滴漏的水龍頭一年的漏水量大約有多少 夠一個人一年使用嗎 提示:2020 年,我國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鎮(含公共用水) 207 L/d,農村 100 L/d。思考 (1)將水龍頭擰到適當位置,造成滴漏現象,在水龍頭下方放一個量杯。每隔 1 min,記錄一下量杯中的水量,并將數據填入下表。在坐標紙上描出( t,V )對應的點。你認為漏水量的變化具有什么規律 請你估計:這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是多少 時間 t/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漏水量 V/mL …思考 (2)下表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請你根據小明得到的數據,在坐標紙上描出( t,V )對應的點,并據此估計:小明實驗用的這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有多少 一年呢 夠一個人一年使用嗎 時間 t/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漏水量 V/mL 5.5 11.0 16.5 22.0 27.5 33.0 38.5 44.0 49.5 55.0 …··········解:在坐標紙上描點如圖所示。據此估計一天的漏水量為5.5×24×60=7920(mL)=7.92(L),一年的漏水量為7.920×365=2889.8(L),所以不夠一個人一年使用。思考 (3)分析小明的實驗數據,你能幫他寫出漏水量 V 與時間 t 之間的關系式嗎 時間 t/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漏水量 V/mL 5.5 11.0 16.5 22.0 27.5 33.0 38.5 44.0 49.5 55.0 …解:由表格數據,得 V =5.5 t。探究 分享各組的實驗結果,并交流下列問題:(1)比較各組的實驗數據與結果,有什么共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共同之處:都體現了隨著時間的增加,漏水量也呈現增加的趨勢。不同之處:由于實驗條件、操作手法等差異,導致測量出的具體數據有差別。探究 分享各組的實驗結果,并交流下列問題:(2)引起各組數據不一致的因素有哪些 這些因素的差別對表格、圖象和表達式的影響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因素有儀器精度、環境條件、操作規范性等,對表格影響數據值,對圖象影響形狀位置,對表達式影響系數等。(3)假如漏水嚴重一些,表格、圖象和表達式可能會發生什么變化 為什么 表格數據變化幅度增大,圖象斜率增大,表達式相關系數改變,因漏水嚴重改變了變量變化情況。請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上表中a的值為______;(2)寫出疊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與碗數(個)之間的關系式;1.如圖,一摞相同規格的碗整齊地疊放在桌面上,桌面上碗的高度與碗數(個)的變化情況如下表:碗數 x (個) 1 2 3 4 …高度 y (cm) 5.5 7 8.5 a …10y=1.5x+4(3)你認為這種規格的碗摞放起來的高度能達到 18 cm 嗎?為什么?(3)解:這種規格的碗摞放起來的高度不能達到,理由如下:由(2)知,疊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 y (cm)與碗數 x (個)之間的關系式為 y=1.5x+4,∴當y=18時,則有1.5x+4=18,解得:x=,∵ x 表示碗的個數,為整數,∴ x=不符合題意;∴這種規格的碗摞放起來的高度 y (cm)不能達到 18 cm。思考 為了估計一根驅蚊線香可燃燒的時間,小穎點燃一根香,并每隔 1 min 測量一次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數據如下:燃燒時間 t/min 1 2 3 4 5 …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l/cm 22.4 21.9 21.4 20.9 20.4 …思考 (1)根據小穎得到的數據,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 t,l )對應的點。·····解: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 t,l )對應的點如圖所示。思考 (2)估計燃燒 10 min后這根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并說明理由。燃燒 10 min后這根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為22.4-0.5×(10-1)=17.9(cm)。由題意列代數式,得 l=22.4-0.5(t-1)=22.9-0.5t,當 l=0時,t=45.8,∴這根香可燃燒 45.8 min。(3)估計這根香可燃燒的時間,并說明理由。(4)試寫出這根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 l 與燃燒時間 t 的關系式。由(3),得 l=22.9-0.5t。探究 在小穎的實驗中,燃燒時間每增加 1 min,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就減少 0.5 cm。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增加,香可燃燒部分的長度在“均勻”地減少。為什么香的燃燒會有這樣的“均勻”變化呢 所謂“均勻”變化是指:一個變量增加固定的數值時,另一個變量的改變量是相同的。因為香的原材料分布均勻,結構較為一致,在燃燒過程中,其與氧氣接觸的條件相對穩定,外界環境因素在實驗設定范圍內相對固定時,就會出現這種隨著時間等量變化的情況。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說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這一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一這種地理現象。下面是小明對某地某一時刻距離地面的高度 h 與溫度 t 測量得到的表格。距離地面高度(km) 0 1 2 3 4 …溫度(℃) 20 14 8 2 -4 …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表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哪個是自變量 哪個是因變量 (2) t 與 h 之間的關系式是 。(3)你能估計溫度為-19℃時,距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嗎 解:(1)上表反映了溫度和距離地面高度之間的關系,距離地面高度是自變量,溫度是因變量。(2)根據表格數據知當高度每上升 1 km 時,溫度下降 6 ℃,∴ t=-6h+20;(3)將t=-19代入t=-6h+20,可得:-6h+20=-19,解得 h=6.5,答:溫度為-19℃時,距離地面的高度是6.5 km。2.水龍頭關閉不嚴會造成滴水,從而造成資源浪費。為了調查漏水量與漏水時間的關系,小明進行以下試驗與研究:在滴水的水龍頭下放置一個能顯示水量的容器,每 5 min 記錄一次容器中的水量,并填寫了下表。時間 x/min 0 5 10 15 20 25 30水量 y/mL 0 30 60 90 120 150 180(1)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橫軸表示時間 x ,縱軸表示水量 y ,畫出函數圖象;(2)試寫出漏水量 y 與漏水時間 x 的關系式,并由它估算這種漏水狀態下一天的漏水量。解:(1)利用描點法畫出函數圖象,如圖所示。(2)由題意,得關系式 y =6x,一天=24 h=24×60 min=1440 min,即 x=1440 min,則 y=6×1440=8640 mL=8.64 (L),故這種漏水狀態下一天的漏水量為 8.64 L。均勻遞增現象“均勻”變化的現象均勻遞減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