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北師大版數學 二年級上第1節 分物游戲第五單元分一分與除法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我們的好朋友淘氣的生日,他邀請了許多好朋友,還為朋友們準備了豐盛美味的食物,這些食物該怎么分給小動物們呢?淘氣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活動1:分桃子(感知“分”的含義,初步體會平均分)分桃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分一分,說一說。動手操作,探究新知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你從圖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4個桃子、2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呢?能想到幾種分法?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分給左邊的猴子1個桃子,分給右邊的猴子3個桃子。分給左邊的猴子3個桃子,分給右邊的猴子1個桃子。分給左邊的猴子2個桃子,分給右邊的猴子2個桃子。動手操作,探究新知你最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最喜歡第3種分法,因為兩只猴子分到的桃子是一樣多的,比較公平。要是第1、2種分法,其中1只猴子分到的桃子少。第1、2種分法每只猴子分到的數量不一樣,所以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小結:通常我們在分物時,盡量保證每份分得一樣多。像這樣,每份分得一樣多,我們叫作平均分。動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動2:分骨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接下來我們幫淘氣分骨頭吧。分骨頭。每只小狗分到的骨頭一樣多,每只小狗分到幾根骨頭?用小棒代替骨頭擺一擺,說一說。動手操作,探究新知看一看,你都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呢?15根骨頭、3只小狗。動手操作,探究新知15根骨頭分給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的骨頭一樣多,也就是平均分。那每只小狗分到幾根骨頭呢?利用學具擺一擺。如果用圓片來代表小狗,我們需要用幾個圓片?3個。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動手操作,探究新知若是用小棒代表骨頭,需要幾根小棒?15根。下面我們來分一分,在分之前還有一個小要求:你能不能把分的過程擺出來,也就是能夠一眼看出每次分了幾個?每只小狗得到幾根骨頭?每只小狗分到幾根骨頭?誰能邊擺邊講你是怎么分的?1根1根地分。第一次每只小狗分1根,第2次每只小狗再分1根,這樣分5次剛好分完,最后每只小狗分5根。動手操作,探究新知2根2根地分。第1次分掉了6根,第2次又分掉了6根,第3次分掉了3根,這樣分3次剛好分完,最后每只小狗分5根。還有別的分法嗎?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剛才我們按每份一樣多的分法,把4個桃子分給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個桃子;又把15根骨頭分給了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5根骨頭。每只小動物得到的物品都是一樣多的,像這樣的分法,把它叫作平均分。動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動3:分蘿卜(嘗試用畫圖等直觀方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1.看一看。剛才我們幫助了猴子和小狗,兔子都等急了,我們抓緊時間再幫幫它們好嗎?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分胡蘿卜。15根胡蘿卜平均分給3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幾根?下面的記錄方法能看懂嗎?動手操作,探究新知你從圖中可以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呢?15根胡蘿卜平均分給3只兔子。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平均分給3只兔子,什么意思?每只兔子分到的胡蘿卜一樣多。15根胡蘿卜平均分給3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幾根胡蘿卜?奇思和妙想將自己分的過程用下面的方式記錄下來了,你能看懂嗎?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奇思是用○代表兔子,用I代表胡蘿卜。然后1根1根地分,分了5次,所以每只兔子剛好分到5根胡蘿卜。動手操作,探究新知妙想是先2根2根地分,分了2次,再1根1根地分,分了1次,正好分完,每只兔子也分到5根胡蘿卜。用不同的圖形代表兔子和胡蘿卜,分1次畫1次,這種方式記錄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確實簡便,而且一目了然。動手操作,探究新知2.畫一畫,說一說。將你們分胡蘿卜的過程也記錄下來。動手操作,探究新知3.擺一擺,填一填。15根胡蘿卜平均分給3只兔子。用小棒代替胡蘿卜擺一擺,填一填。每個袋子裝3根,需要______個袋子。每個袋子裝5根,需要______個袋子。動手操作,探究新知53從開始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樣多,再到每只小狗分到的骨頭一樣多,最后到每只兔子分到的胡蘿卜一樣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平均分。動手操作,探究新知請大家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均分的例子?媽媽今天買了4個蘋果,我和弟弟一人兩個。體育課上,老師將我們組的6個同學分成了2組,每組3人。4根小棒能擺一個正方形,小明用12根小棒能擺3個這樣的正方形。……課堂評價,發展思維小結: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很常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平均分,怎樣分才是平均分。本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表現得很積極,非常棒!繼續保持!課堂評價,發展思維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平均分的情況。雖然有的時候分了一次就分完了,有的時候分了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但是分到最后每一份都是一樣多的,這就是平均分。總結全課,暢談收獲感謝觀看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