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8張PPT)北師大版數學 二年級上第1課時 數與代數總復習8×7= 2×7= 5×4=3×5= 6×9= 4×7=3×8= 9×2= 5×5=6×6= 2×8= 5×7=561420155428241825361635填一填。40÷5= 25÷5= 18÷2=45÷9= 24÷3= 30÷6=42÷7= 56÷8= 64÷8=32÷4= 15÷5= 63÷9=8595856788371. 兩位數進位加、退位減28+4=3228+4=322 8+411個位十位23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3 8+1 71個位十位5538+17=55不能忘加進位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當十。2-7·個位十位32031030-7=23-2 8·個位十位210440-28=12不能忘減借走的1。2. 乘法的初步認識數生活中物體的個數,可以一組一組地數,數每組有幾個,有幾組,就有幾個幾。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例: □□ □□ □□ □□ □□乘法算式: 5×2=10(個)或 2×5=10(個)每組有2個,有5組,就有5個2。加法算式:2+2+2+2+2=10(個)通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個數,可以相應列出2道不同的連加算式,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例: □□□□□□□□□□□□□□□乘法算式:5×3=15橫著數:每行5個,有3行,就是有3個5。加法算式:5+5+5=15豎著數:每列有3個,有5列,就是有5個3。加法算式: 3+3+3+3+3=15乘法算式:3×5=15求幾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計算。求3個3相加是多少?每組有3只小鳥,有3組。33×=9(只)相同加數與相同加數的個數相同時只有一道乘法算式。根據乘法的意義編制乘法口訣,是幾的乘法口訣,每組相鄰兩句口訣的結果就相差幾。乘法口訣的編制和意義表內乘法的計算根據乘法口訣求兩個數的積。除乘數相同的乘法口訣以外,每句乘法口訣都能寫出兩道不同的乘法算式。1~9的乘法口訣3. 除法的初步認識1. 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叫作平均分。例:把24個蘋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有幾個蘋果?2. 平均分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平均分。第二種: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24÷8=3(個) 答:每份有3個蘋果。例:把24個蘋果,分給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到3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24÷3=8(個) 答:可以分給8個小朋友。40÷8=5中,40是( ),8是( ),5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還表示把( ),每( )個分一份,可以分成( )份。還表示( )是( )的( )倍。24 ÷ 8 = 3被除數讀作:24除以8等于3。除號除數商被除數除數商408540854085用乘法口訣求商,除數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想:(四 )六二十四。24÷6=4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這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有幾個就是幾倍。鴨子有9只,雞有3只,鴨是雞的幾倍?9÷3=3答:鴨子是雞的3倍。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倍,算式的結果后面不加單位名稱。舉例說說“3倍”的意思。正方形有6個,三角形有2個,6里面有3個2,6是2的3倍。我們班喜歡吃香蕉的有8人,喜歡吃蘋果的有24人,24里面有3個8,24是8的3倍。解決實際問題時,先從實際情境中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問題,再解決問題。用乘除法解決問題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問題,或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都用除法計算。大數÷小數=倍數小數×倍數=大數大數÷倍數=小數總數÷份數=每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每份數、份數與總數的關系兩數的倍數關系常用的數量關系:1. 在○里填上“>”“<”或“=”。34+29○29+3453-36○54-3649-37○49-3657+38○57+34=<<>加數換位置得數不變。減數相同,被減數越大差越大。被減數相同,減數越大差越小。一個數加的數越大,得數越大。2.一共有多少個苦瓜?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24(個)答:一共有24個苦瓜。6+6+6+6=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每組有6個,有4組。就是求4個6是多少。4×6=24(個)或6×4=24(個)可以表示7個8相加,也可以表示8個7相加。3.我說你找。4.買早餐。肉餅的價格是油條的幾倍?畫一畫,說一說。就是求4里面有幾個1。4÷1=4答:肉餅的價格是油條的4倍。5. 算一算。6(頁)答:平均每天看6頁。24÷4=我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我每天看8頁,幾天就能看完?共24頁每8頁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幾份。3(天)答:3天就能看完。24÷8=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6. 算一算,說一說。315140424141你發現了什么?請你在表中照樣子圈出四個數試一試。對角的數相加,和相等38+49=8739+48=87+1-1不變7. 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鵝有18只。示例:兔有多少只?37+6=43(只)答:兔有43只。示例:羊比鵝多多少只?37-18=19(只)答:羊比鵝多19只。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鵝有18只。= ( )= ( )每個盤子里有8個櫻桃,共有5個盤子。一共有多少個櫻桃?840 個有40個櫻桃,平均分到5個盤子中,每個盤子中有8個櫻桃。5540 個×8×8.填一填,并說一說算式中每個數的意思。= ( )408 個÷5(1)爸爸今年多少歲?(2)爺爺比爸爸大多少歲?5×7=35(歲)答:爸爸今年35歲。63-35=28(歲)答:爺爺比爸爸大28歲。9.10.淘氣的錢正好能買4個鉛筆盒,你知道淘氣有多少錢嗎?如果用這些錢買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4×9=36(元)36÷6=6(本)6 元9 元全班有40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多少人?把女生平均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11. 說一說二(1)班的事。總人數里減去男生人數。40-22=18(人)18÷6=3(人)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答:女生有18人。答:每個小組有3人。12. 一本故事書45頁,樂樂第一天看了7頁,后來每天看6頁,樂樂一周能看完這本書嗎?45-7=38(頁)7-1=6(天)6×6=36(頁)38>36,看不完。答:樂樂一周看不完這本書。13. 一個熊貓蛋糕5元,一個松鼠蛋糕4元。優優帶的錢正好可以買4個熊貓蛋糕,如果優優想買松鼠蛋糕,那么她可以買幾個?4×5=20(元)20÷4=5(個)答:優優可以買5個松鼠蛋糕。完成本課時的相關練習題。第2課時 圖形與幾何總復習下面物體的長各是多少厘米?452圖形的變化軸對稱圖形意義:如果一個圖形沿中線對折后,折痕兩側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剪軸對稱圖形:把一張長方形或正方形紙對折,在紙上畫出圖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畫邊線剪開,展開折紙就是軸對稱圖形。圖形變化對稱平移旋轉把一個圖形對折后,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生改變的現象。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的現象。測量厘米、米的認識1. 統一測量工具的必要性:只有測量工具一樣,測量結果才會一樣。2. 厘米的意義:厘米用來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用字母cm表示。3. 米的意義:米用來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用字母m表示。4. 米、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或1m=100cm。測量簡單的估計和測量1. 估計方法:把要估計的物品的長度與1厘米或1米比一比,得出估計值。2. 測量方法:(1)根據物體的長短,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2)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可以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放平拉直,物體的另一端對準的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3)量較長物體長度時,如果尺子的長度不夠,每量完一次做一個記號,接著記號再量。測量簡單的估計和測量3. 記錄方法:結果是整米數的,就用米作單位;結果不是整米數的,1米以下就用厘米作單位,1米以上就寫作幾米幾厘米。1.填一填。螺絲刀長______厘米,火柴長______厘米,小刀長______厘米。82看螺絲刀的右端對著刻度幾。3從6厘米到9厘米中間有3個刻度。2. 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1)一張課桌高約 75______。(2)李老師的身高約 172_____。(3)一張床長約 2______。(4)一張獎狀長約 50_____。厘米厘米米厘米40+40-3=77(厘米)3. 兩塊紙條各長40厘米,按如圖方法組合在一起,重疊部分長3厘米。組合后的紙條總長是多少?完成本課時的相關練習題。第3課時 綜合實踐總復習這節課我們來復習一下綜合與實踐的知識點。和北相對的一方是南。北南和同伴說一說,在生活中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并將下面的方向板填寫完整。南的右邊是東,左邊是西。東西認識人民幣人民幣的分類:(1)按質地分:紙幣和硬幣;(2)按單位分:元、角、分。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面值有7種: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的面值有3種:5角、2角、1角。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的面值有3種:5分、2分、1分。1元=10角 1角=10分1. 想一想,說一說。(1)買一袋甜面醬可以怎樣付錢?付兩張1元的和3張一角的。(2)用10元錢剛好可以買那些調料?1袋甜面醬和1袋五香粉(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用5元買一袋鹽要找回多少錢?找回1元7角2.說一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學校東邊有書店學校西邊有果園學校南邊有郵局學校北邊有樺樹林完成本課時的相關練習題。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