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的概念第1課時 集合的含義新知學習 探究PART01第一部分立德中學2024級高一新生入學軍訓時,教官一聲口令“高一(1)班集合”.思考1 這個口令通知的對象是誰?提示:對象是全體高一(1)班的學生.思考2 任意一位學生聽到口令,能否確定自己是否要參加?提示:能夠確定.如果他是立德中學高一(1)班的學生,他就需要參加,否則就不用參加.對象總體一樣的(多選)下列各組描述的對象可以組成集合的是( )A.數學必修第一冊課本中所有的難題B.小于8的所有質數C.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第一象限的一些點D.立德中學高一年級16歲以下的學生√√【解析】 A中“難題”的標準不確定,不能構成集合;B能構成集合;C中“一些點”無明確的標準,對于某個點是否在“一些點”中無法確定,不能構成集合;D能構成集合.一組對象能構成集合的兩個條件(1)能找到一個明確的標準,使得對于任意一個對象,都能確定它是不是給定集合中的元素.(2)該組對象是不同的. [跟蹤訓練1] (1)設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所有漢字組成集合A,則A中元素個數為( )A.6 B.3C.4 D.5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集合A中的元素分別為:我、和、的、祖、國,共5個元素.故選D.√(2)已知集合P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4,集合Q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a2,若P=Q,則a=________.解析:因為P=Q,所以a2=4,所以a=±2.±2∈ NN*或N+ZQR√(2)設不等式3-2x<0的解集為M,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0∈M,2∈M B.0 M,2∈MC.0∈M,2 M D.0 M,2 M【解析】 當x=0時,3-2x=3>0,故0 M,排除A,C;當x=2時,3-2x=-1<0,故2∈M,排除D.故選B.√判斷元素和集合之間關系的方法(1)直接法:首先明確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然后判斷該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現即可.(2)推理法:首先明確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然后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 [跟蹤訓練2] (1)若集合A含有兩個元素0,1,則( )A.1 A B.0∈AC.0 A D.2∈A√ ∈ ∈【解析】 若1∈A,則a=1或a2=1,即a=±1.當a=1時,集合A中有重復元素,所以a≠1;當a=-1時,集合A中含有兩個元素1,-1,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所以a=-1.-1【變式探究】(條件變式)若本例條件變為:已知集合A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a2,若“a∈A”,求實數a的值.解:由a∈A可知,a=1或a=a2.當a=1時,此時a2=1,與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矛盾,所以a≠1;當a=a2時,a=0或a=1(舍去).綜上可知,a=0.根據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求值的步驟[跟蹤訓練3] (1)若一個集合含有兩個元素x和x2-x,則實數x需滿足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得x2-x≠x,解得x≠0 且x≠2.x≠0且x≠2(2)已知集合A={2,x,y},B={2x,2,y2},且A=B,求x,y的值.課堂鞏固 自測PART02第二部分√2.(多選)(教材P5練習T1改編)下列各組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是( )A.1~10之間的所有奇數B.某校2024級大學一年級學生C.中國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高個子運動員D.直線y=2x+1上的所有的點解析:由于集合中的元素滿足確定性,A,B,D選項中的對象均滿足確定性,而C選項中,高個子運動員沒有確切的標準,所以這組對象不能構成集合.故選ABD.√√√3.已知滿足1≤x≤5的自然數x構成集合B,則1________B,1.5________B.(填“∈”或“ ”)解析:由題意,集合B中的元素有1,2,3,4,5,所以1∈B,1.5 B.∈ 4.已知集合A中有兩個元素a2和a-1,集合B中有兩個元素0和-1,若A=B,則a=________.05.已知集合P中有三個元素-1,2a+1,a2-1,若元素0是集合P中的元素,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1.已學習:集合的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2.須貫通:(1)集合與元素的關系,a∈A或a A這兩種情況必有一種且只有一種成立;(2)求集合中的參數時常用到分類討論思想.3.應注意:(1)自然數集中容易遺忘0這個元素;(2)集合中易忽略元素的互異性. (共27張PPT)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新知學習 探究PART01第一部分考察下列兩組對象.(1)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2)大于-2且小于2的實數.思考1 這兩組對象都能構成集合嗎?提示:都能構成集合.思考2 這兩組對象中的元素能一一列舉出來嗎?提示:對象(1)可以,對象(2)不可以.一一列舉(對接教材例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正整數組成的集合;【解】 設小于10的所有正整數組成的集合為A,那么A={1,2,3,4,5,6,7,8,9}.(2)方程x2+x=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解】 設方程x2+x=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B,那么B={-1,0}.(3)直線y=2x+1與y軸的交點所組成的集合.【解】 將x=0代入y=2x+1,得y=1,即交點是(0,1),故交點組成的集合是{(0,1)}.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三個步驟(1)求出集合中的元素;(2)把各元素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括起來;(3)檢查元素是否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注意]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慮元素的順序. [跟蹤訓練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滿足-2≤x≤2且x∈Z的元素組成的集合A;解:因為-2≤x≤2,x∈Z,所以x=-2,-1,0,1,2,所以A={-2,-1,0,1,2}.(2)15的正約數組成的集合N;解:因為15的正約數有1,3,5,15四個數字,所以N={1,3,5,15}.(3)“Welcome”中的所有字母構成的集合.解:由于“Welcome”中包含的字母有W,e,l,c,o,m共6個元素,因此可以用列舉法表示為{W,e,l,c,o,m}.{x∈A|P(x)}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所有矩形組成的集合;【解】 所有矩形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x是矩形}. (2)不等式2x-3<5的解組成的集合;【解】 不等式2x-3<5的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2x-3<5},即{x|x<4}.(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第一象限內點的集合.【解】 第一象限內的點的橫、縱坐標均大于零,故此集合可表示為{(x,y)|x>0,y>0}.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兩個步驟[跟蹤訓練2] (對接教材例2)分別用描述法和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2-5=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A;(2)由小于8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B.解:用描述法表示為B={x∈N|x<8}(形式不唯一),用列舉法表示為B={0,1,2,3,4,5,6,7}.(2)當集合A中有且僅有一個元素時,求a的值組成的集合B.【變式探究】(條件變式)在本例條件下,集合A中有兩個元素,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的集合.解:依題意,a≠0,且Δ=4-4a>0,所以a<1且a≠0,故實數a取值范圍的集合是{a|a<1且a≠0}.集合與方程的綜合問題的解題步驟(1)弄清方程與集合的關系,往往是用集合表示方程的解集,集合中的元素就是方程的實數根;(2)當方程中含有參數時,一般要根據方程實數根的情況來確定參數的值或取值范圍,必要時要分類討論;(3)求出參數的值或取值范圍后還要檢驗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 [跟蹤訓練3] (1)若-5∈{x|x2-ax-5=0},則集合{x|x2-3x+a=0}用列舉法表示為________. 解析:因為-5∈{x|x2-ax-5=0},所以(-5)2+5a-5=0,解得a=-4.解x2-3x-4=0得x=-1或 x=4,所以{x|x2-3x+a=0}={-1,4}.{-1,4}(2)在兩邊長分別為3,5的三角形中,第三條邊長可取的整數的集合用列舉法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 {3,4,5,6,7} {x|2<x<8,x∈Z}課堂鞏固 自測PART02第二部分1.(教材P5 T2(3)改編)集合{x|-3≤x≤3且x∈N}用列舉法可表示為( )A.{-3,-2,-1,0,1,2,3}B.{-2,-1,0,1,2}C.{0,1,2,3}D.{1,2,3}解析:易知{x|-3≤x≤3且x∈N}={0,1,2,3}.故選C.√√3.(多選)由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數所組成的集合是( )A.{-2,0,2,4,6,8,10}B.{0,2,4,6,8,10}C.{x|-3D.{x|-3解析:由題意可知,滿足題設條件的有選項A,D.故選AD.√√1.已學習:(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描述法;(2)集合與方程、不等式的關系.2.須貫通:(1)元素個數有限,適合用列舉法表示;元素個數無限,一般用描述法表示;(2)解決集合與方程問題常用分類討論思想.3.應注意:(1)要注意數集和點集的區別;(2)當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項的系數不確定時,易忽略討論該方程是一次方程還是二次方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第1課時 集合的含義 課件(共31張PPT).pptx 1.1 第2課時 合的表示 課件(共27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