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1.1簡單的行程問題(基礎+進階+培優分層作業)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人教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1.1簡單的行程問題(基礎+進階+培優分層作業)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人教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基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4秋 南沙區期末)甲乙兩地相距700千米。李叔叔開車從甲地出發,去乙地送貨物,每小時行駛80千米,3小時后到達服務區休息。服務區的位置可能在(  )點。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5春 高密市期中)小花每分鐘步行約76米,小花家離學校大約900米,她13分鐘(  )家走到學校。
A.能 B.不能 C.無法確定
3.(2025春 錦江區期中)媽媽1小時行70千米,媽媽的出行方式是(  )
A.騎自行車 B.步行 C.乘汽車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4秋 成華區期末)送餐機器人能把食物按指定路線送到客人餐桌前:餐桌距離取餐口102米,送餐機器人2分鐘能把食物送到,機器人的速度是     。
5.(2024秋 槐蔭區期末)小東去爬山,到達一個山頂后,對著遠處的大山大吼一聲,大約6秒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25℃)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46米/秒,小東和大山之間的距離大約是     米。
6.(2025春 嘉祥縣期中)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6小時行了480km,甲地到乙地有360km,照這樣的速度,全程需要     小時。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4秋 梁山縣期末)動物園距科技館30千米,小明覺得步行去科技館只要30分鐘就到了。    
8.(2025春 威縣期中)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叫做速度。    
9.(2023秋 老城區期末)樂樂去80千米外的外婆家,他最好步行去。    
四.計算題(共1小題)
10.(2021秋 鎮巴縣期末)五(3)班同學開展爬山活動,從山腳到山頂2.4km,同學們上山用了1.3h,沿原路下山用了1.1h.同學們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基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小題)
題號 1 2 3
答案 B A C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4秋 南沙區期末)甲乙兩地相距700千米。李叔叔開車從甲地出發,去乙地送貨物,每小時行駛80千米,3小時后到達服務區休息。服務區的位置可能在(  )點。
A.① B.② C.③ D.④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B
【分析】根據速度和時間求出行駛的路程,再求出甲乙兩地路程的一半,通過比較行駛路程和一半路程的大小來確定服務區的位置。
【解答】解:80×3=240(千米)
700÷2=350(千米)
240千米<350千米
答:服務區最有可能的位置是②。
故選:B。
【點評】解答此題要運用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2.(2025春 高密市期中)小花每分鐘步行約76米,小花家離學校大約900米,她13分鐘(  )家走到學校。
A.能 B.不能 C.無法確定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A
【分析】用小花每分鐘步行大約行走的路程乘13,先求出她13分鐘行走的路程,再與900作比較,即可解答。
【解答】解:13×76=988(米)
900<988
答:小花13分鐘能家走到學校。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題要明確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3.(2025春 錦江區期中)媽媽1小時行70千米,媽媽的出行方式是(  )
A.騎自行車 B.步行 C.乘汽車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
【答案】C
【分析】一般情況人步行每小時走不超過10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的速度為20千米,汽車每小時的速度不小于40千米,據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得:媽媽1小時行70千米,媽媽的出行方式是乘汽車.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速度的意義,掌握常用交通工具的時速及應用.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4秋 成華區期末)送餐機器人能把食物按指定路線送到客人餐桌前:餐桌距離取餐口102米,送餐機器人2分鐘能把食物送到,機器人的速度是  51米/分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應用意識.
【答案】51米/分。
【分析】速度=路程÷時間,102米是餐桌距離取餐口的路程,2分鐘是送餐機器人把食物送到的時間,代入數解答。
【解答】解:102÷2=51(米/分)
答:機器人的速度是51米/分。
故答案為:51米/分。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行程問題,掌握速度=路程÷時間是解答關鍵。
5.(2024秋 槐蔭區期末)小東去爬山,到達一個山頂后,對著遠處的大山大吼一聲,大約6秒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25℃)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46米/秒,小東和大山之間的距離大約是  1038  米。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1038。
【分析】先根據“速度×時間=路程”求出6秒聲音往返的路程,然后再除以2即可。
【解答】解:346×6÷2
=346×3
=1038(米)
答:小東和大山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38米。
故答案為:1038。
【點評】解答此題應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
6.(2025春 嘉祥縣期中)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6小時行了480km,甲地到乙地有360km,照這樣的速度,全程需要  4.5  小時。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4.5。
【分析】根據“速度=路程÷時間”求出汽車的速度,再除360千米即可。
【解答】解:360÷(480÷6)
=360÷80
=4.5(小時)
答:全程需要4.5小時。
故答案為:4.5。
【點評】解答此題應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速度×時間=路程,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4秋 梁山縣期末)動物園距科技館30千米,小明覺得步行去科技館只要30分鐘就到了。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
【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計量較長的路程用千米(km)作單位,自行車每小時大約行駛15千米,據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根據分析可知:動物園距科技館30千米,騎自行車去還需要約2小時,步行不可能只要30分鐘,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路程、速度和時間關系的認識。
8.(2025春 威縣期中)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叫做速度。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推理能力.
【答案】×
【分析】每分鐘行駛的路程,每秒行駛的路程也可以叫速度,據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叫做速度,本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速度的定義,要熟練掌握。
9.(2023秋 老城區期末)樂樂去80千米外的外婆家,他最好步行去。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文字題;推理能力.
【答案】×
【分析】較遠的路程一般選擇千米作單位,根據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解答】解:樂樂去80千米遠的外婆家,他最好坐車,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長度單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四.計算題(共1小題)
10.(2021秋 鎮巴縣期末)五(3)班同學開展爬山活動,從山腳到山頂2.4km,同學們上山用了1.3h,沿原路下山用了1.1h.同學們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沿原路下山說明下山的路程也是2.4千米,把上山和下山的路程相加,求出總路程,再把上山和下山的時間相加求出總時間,再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即可.
【解答】解:(2.4+2.4)+(1.3+1.1)
=4.8÷2.4
=2(千米/時)
答:同學們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2千米/時.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考點卡片
1.簡單的行程問題
【知識點歸納】
計算路程,時間,速度的問題,叫做行程問題.
解題關鍵及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兩地的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問題=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時間.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甲乙兩車從A、B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3.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6.5千米,4小時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據題意,應先求出兩車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時間,列式解答即可.
解:(63.5+56.5)×4
=120×4
=480(千米)
答:A、B兩地相距480千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關系式: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例2:王華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家去學校,小時行了全程的,王華家離學校有多少千米?
分析:先依據路程=速度×時間,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再運用分數除法意義即可解答.
解:4,

=1(千米),
答:王華家離學校有1千米.
點評:分數除法意義是解答本題的依據,關鍵是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
例3: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距中點14千米的地方相遇,兩車相遇時,它們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
A、7 B、14 C、28 D、42
分析:由題意可知: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據此即可進行解答.
解:因為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
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
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時間、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況.(培優)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5 通州區模擬)小力和爺爺繞一個圓形的操場散步鍛煉身體,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鐘,爺爺走完一圈需要12分鐘。如果兩人同時從同地出發,相背而行,走了15分鐘以后,兩人的位置是下面的第(  )幅圖。
A. B.
C. D.
2.(2025春 漳州期末)小明10秒跑60米,小東1分跑300米,(  )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東的速度快
C.兩人的速度相同
3.(2024秋 豐臺區期末)甲、乙兩艘輪船同時從A地出發開往B地。經過16小時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決“甲船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個問題,還應從下面的選項中選擇一個信息是(  )
A.A地到B地一共有1290千米。
B.乙船每小時行駛34.5千米。
C.乙船還剩138千米到達B地。
D.甲船還剩4小時到達B地。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5春 冷水灘區校級期中)早上,小明從家里去學校,每分鐘走50米,12分鐘到學校,下午放學,小明只用了10分鐘就回到了家里,平均每分鐘走    米。
5.(2024秋 黃島區期末)王叔叔開大貨車到青島,路過一個里程牌(如圖所示)。如果按70千米/時的速度繼續行駛,王叔叔接著再開     小時能到達青島。
6.(2024秋 房山區期末)一架飛機平均每小時飛行880千米,5小時飛行     千米。用到的數量關系是     。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5春 魏縣期中)如圖的標志表示小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距離最多是120米。    
8.(2024秋 鷹手營子礦區期末)100米賽跑中,小明用了17秒,小強用了18秒,小強快一些。    
9.(2024秋 通河縣期末)小轎車每小時行80千米,即速度為80千米。    
四.應用題(共1小題)
10.(2025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小王步行每小時走6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8千米,現在他從甲地到乙地騎車和步行的距離剛好相等,從乙地返回甲地時,騎車和步行的時間相等。已知返回時比去時少花了40分鐘,求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
(培優)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小題)
題號 1 2 3
答案 B A B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5 通州區模擬)小力和爺爺繞一個圓形的操場散步鍛煉身體,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鐘,爺爺走完一圈需要12分鐘。如果兩人同時從同地出發,相背而行,走了15分鐘以后,兩人的位置是下面的第(  )幅圖。
A. B.
C. D.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B
【分析】把圓形花壇的周長看作單位“1”,小力走完一圈需要9分鐘,平均每分鐘走圈,爺爺走完一圈需要12分鐘,平均每分鐘走圈,根據速度和×時間=總路程,據此求出15分鐘時兩人走了多少圈,進而確定兩人的位置,據此解答。
【解答】解:()×15
15
=2(圈)
答:兩人走了2圈,相距圈,由此可以確定兩人的位置在圖象B的位置。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及應用,關鍵是把圓形花壇的周長看作單位“1”。
2.(2025春 漳州期末)小明10秒跑60米,小東1分跑300米,(  )
A.小明的速度快 B.小東的速度快
C.兩人的速度相同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A
【分析】根據路程÷時間=速度,分別求出他們的速度,再比較即可。
【解答】解:1分=60秒
60÷10=6(米/秒)
300÷60=5(米/秒)
6>5
答:小明的速度快。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了簡單的行程問題。
3.(2024秋 豐臺區期末)甲、乙兩艘輪船同時從A地出發開往B地。經過16小時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決“甲船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個問題,還應從下面的選項中選擇一個信息是(  )
A.A地到B地一共有1290千米。
B.乙船每小時行駛34.5千米。
C.乙船還剩138千米到達B地。
D.甲船還剩4小時到達B地。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B
【分析】根據首先根據路程=速度×時間,求出乙船16小時行駛了多少千米,再求出甲船16小時行駛了多少千米,然后根據速度=路程÷時間,求出甲船模型行駛多少千米。
【解答】解:甲、乙兩艘輪船同時從A地出發開往B地。經過16小時后,甲船落后乙船72千米。要解決“甲船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個問題,選擇的信息是乙船每小時行駛34.5千米。
(34.5×16﹣72)÷16
=(552﹣72)÷16
=480÷16
=30(千米)
答:甲船每小時行駛30千米。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及應用。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5春 冷水灘區校級期中)早上,小明從家里去學校,每分鐘走50米,12分鐘到學校,下午放學,小明只用了10分鐘就回到了家里,平均每分鐘走 60  米。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60。
【分析】先用50乘12求出家到學校的距離,再除以返回時的時間即可。
【解答】解:50×12÷10
=600÷10
=60(米)
答:平均每分鐘走60米。
故答案為:60。
【點評】解答此題要運用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5.(2024秋 黃島區期末)王叔叔開大貨車到青島,路過一個里程牌(如圖所示)。如果按70千米/時的速度繼續行駛,王叔叔接著再開  5  小時能到達青島。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5。
【分析】用王叔叔到青島的距離250千米,除以貨車的速度就是需要的時間,據此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350÷70=5(小時)
答:王叔叔接著再開5小時能到達青島。
故答案為:5。
【點評】解答此題要運用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6.(2024秋 房山區期末)一架飛機平均每小時飛行880千米,5小時飛行  4400  千米。用到的數量關系是  路程=速度×時間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應用意識.
【答案】4400,路程=速度×時間。
【分析】“平均每小時飛行880千米”為飛機飛行的速度,“5小時”為飛機飛行的時間,飛機飛行的速度與飛機飛行的時間相乘,可以計算出飛機飛行的路程;據此解答。
【解答】解:根據分析:
880×5=4400(千米)
所以5小時飛行4400千米,用到的數量關系是路程=速度×時間。
故答案為:4400,路程=速度×時間。
【點評】考查的是簡單的行程問題。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5春 魏縣期中)如圖的標志表示小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距離最多是120米。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
【分析】根據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結合生活實際判斷即可。
【解答】解:如圖的標志表示小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距離最多是120千米。所以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長度單位的認識。
8.(2024秋 鷹手營子礦區期末)100米賽跑中,小明用了17秒,小強用了18秒,小強快一些。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
【分析】由于二人跑的路程相同,所以用時少的人跑得速度快,據此解答。
【解答】解:17<18
答:小明快一些,原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解題關鍵是理解二人跑的路程相同,所以用時少的人跑得速度快的道理。
9.(2024秋 通河縣期末)小轎車每小時行80千米,即速度為80千米。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體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通常表示為“距離/時間”的形式。例如,每小時行80千米,可以表示為80千米/時。
【解答】解:題目中的描述是“小轎車每小時行80千米,即速度為80千米”,這種表示方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速度應該表示為“距離/時間”的形式,而不是“距離”。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理解速度的表示方法是關鍵。
四.應用題(共1小題)
10.(2025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小王步行每小時走6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8千米,現在他從甲地到乙地騎車和步行的距離剛好相等,從乙地返回甲地時,騎車和步行的時間相等。已知返回時比去時少花了40分鐘,求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24千米。
【分析】1、去時:因路程相同,所以時間與速度成反比例關系,而步行的速度:騎車的速度=6:18=1:3,所以步行的時間:騎車的時間=3:1,所以從甲地到乙地用了4個步行時間;
2、返回時:時間一定,所以路程與速度成正比例,而步行的速度:騎車的速度=6:18=1:3,所以步行的路程:騎車的路程=1:3,所以從甲地到乙地行了4個步行路程;
3、去時:步行2份路程,用3個時間;騎車2份路程,用1個時間;返回時:步行1份路程,用3÷2=1.5(個時間);騎車3份路程,用1.5個時間;
4、去時一共用3+1=4(個時間),返回時一共用1.5+1.5=3(個時間),即返回時比去時少用4﹣3=1(個時間),而返回時比去時少用40分鐘,即1個時間為40分鐘;
5、返回時,步行和騎車分別用了1.5個時間,即分別用了40×1.5=60(分鐘)=1(小時);那么返回時的總路程(甲乙兩地的路程)為1×6+1×18,再進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去時:步行與騎車的時間比=18:6=3:1,而所行路程相同,即步行了一半的路程用了3份時間,騎車了一半的路程用了1份時間;
返回時:步行與騎車的路程比=6:18=1:3,即全程可看作是4份路程,那么步行占了其中的1份;而去時,步行了一半的路程即行了2份路程,而用了3份時間,那么返回時步行1份路程即用3÷2=1.5(份時間),那么騎車3份路程也用了1.5份的時間。
所以返回時少用了:3+1﹣1.5﹣1.5=1(份時間),即1份時間為:40:1=40(分鐘)
1.5份時間為:40×1.5=60(分鐘)=1(小時)
返回時的路程:1×6+1×18=24(千米)
答:甲乙兩地相距24千米。
【點評】本題是一道較復雜的行程問題,解答本題時應用了正、反比例關系,即路程一定時,時間與速度成反比例關系;時間一定時,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關系;然后再根據所行路程的份數差與所用時間的份數差之間的關系來具體解答。注意:求出1份的時間是解答本的關鍵,然后再根據甲乙兩地所用的時間來求出其路程。
考點卡片
1.簡單的行程問題
【知識點歸納】
計算路程,時間,速度的問題,叫做行程問題.
解題關鍵及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兩地的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問題=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時間.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甲乙兩車從A、B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3.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6.5千米,4小時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據題意,應先求出兩車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時間,列式解答即可.
解:(63.5+56.5)×4
=120×4
=480(千米)
答:A、B兩地相距480千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關系式: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例2:王華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家去學校,小時行了全程的,王華家離學校有多少千米?
分析:先依據路程=速度×時間,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再運用分數除法意義即可解答.
解:4,

=1(千米),
答:王華家離學校有1千米.
點評:分數除法意義是解答本題的依據,關鍵是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
例3: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距中點14千米的地方相遇,兩車相遇時,它們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
A、7 B、14 C、28 D、42
分析:由題意可知: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據此即可進行解答.
解:因為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
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
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時間、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況.(進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4秋 禪城區期末)李老師要去相距270千米的城市出差,他下午1:00出發,須在下午5:00前到達。現有以下交通工具:
①普通列車:95千米/時
②大巴:65千米/時
③滴滴打車:80千米/時
④動車:200千米/時
這趟外出,李老師可選擇(  )種出行方式。
A.1 B.2 C.3 D.4
2.(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運動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
A.獅子:6分鐘8千米 B.兔子:5分鐘4500米
C.斑馬:1000米/分 D.馬:60千米/時
3.(2024秋 延慶區期末)下面四幅圖中,(  )表示“速度×時間=路程”這個數量關系。
A.
B.
C.
D.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4秋 奉化區期末)李叔叔騎自行車出行,8分鐘行駛了2000米,他的速度可以寫成     ,用到的數量關系式是:速度=     。
5.(2025春 嘉定區期中)一艘帆船海上航行14分鐘,行駛了2310米,照這樣計算,它的速度是     ,讀作     。
6.(2024秋 龍海區期末)李老師騎自行車從家去學校,4分鐘行駛了1200米,他的速度是     ;照這樣的速度,全程大約需要10分鐘,李老師從家到學校全程大約是     千米。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5春 嘉定區期中)小胖1小時大約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約是70米。    
8.(2024秋 新化縣期末)路程一定時,用的時間越少,車的速度越快.   
9.(2024秋 商水縣期末)當速度不變時,路程越長,所用時間就越長.    .
四.解答題(共1小題)
10.(2024秋 中原區期末)人工智能在“外賣”領域的應用極為廣泛。如圖所示,點餐位置距離取餐點4.8千米,系統要求騎手取完餐后0.25小時內送達點餐位置。騎手途中接到配送端AI提醒前方交通管制需要繞行,要多騎行1.2千米。騎手在不超速的情況下,送餐是否會超時?寫出判斷過程。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為保障行駛安全,電動自行車上路的最高車速不超過25千米/時。
(進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4.1.1簡單的行程問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小題)
題號 1 2 3
答案 C A D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24秋 禪城區期末)李老師要去相距270千米的城市出差,他下午1:00出發,須在下午5:00前到達。現有以下交通工具:
①普通列車:95千米/時
②大巴:65千米/時
③滴滴打車:80千米/時
④動車:200千米/時
這趟外出,李老師可選擇(  )種出行方式。
A.1 B.2 C.3 D.4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C
【分析】先用需要到達的時間減去出發的時間,求出可以行駛的時間,根據路程=速度×時間,用每種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距離乘時間,求出在時間內可以行駛的距離,大于或等于到出差城市的距離則可以選擇該交通工具,據此選擇即可。
【解答】解:下午5:00﹣下午1:00=4(小時)
交通工具①普通列車:95×4=380(千米),380>270,可以選擇;
交通工具②大巴:65×4=260(千米),260<270,不可以選擇;
交通工具③滴滴打車:80×4=320(千米),320>270,可以選擇;
交通工具④動車:200×4=800(千米),800>270,可以選擇。
李老師有3種出行方式可選擇。
故選:C。
【點評】本題關鍵是根據結束時間減去初始時間求得經過時間,注意整時既是一個小時的結束,也是下一個小時的開始,晚上12點即是一天的結束時間,也是第二天的初始時間,求跨過整時或整天的時間,可以分別求出兩部分的時間,然后求和.。
2.(2024秋 慈溪市期末)下列運動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
A.獅子:6分鐘8千米 B.兔子:5分鐘4500米
C.斑馬:1000米/分 D.馬:60千米/時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A
【分析】分別求出獅子、兔子和馬每分鐘跑多少米,然后比較四種動物奔跑速度的大小即可。
【解答】解:獅子:8千米=8000米,8000÷6≈1333(米/分)
兔子:4500÷5=900(米/分)
馬:1時=60分鐘,60000÷60=1000(米/分)
1333米/分>1000米/分>900米/分
答:獅子的速度最快。
故選:A。
【點評】解答本題需熟練掌握速度的計算方法,靈活解答。
3.(2024秋 延慶區期末)下面四幅圖中,(  )表示“速度×時間=路程”這個數量關系。
A.
B.
C.
D.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題;應用意識.
【答案】D
【分析】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路程;每小時或每分鐘行的路程,叫速度;行了幾小時或幾分鐘叫時間,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據此解答。
【解答】解:表示每小時行60千米,是速度,行了6小時,是時間,求一共行了多少千米,是路程。用“速度×時間=路程”。符合題意。其它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簡單的行程問題,關鍵是熟練掌握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
二.填空題(共3小題)
4.(2024秋 奉化區期末)李叔叔騎自行車出行,8分鐘行駛了2000米,他的速度可以寫成  250米/分  ,用到的數量關系式是:速度=  路程÷時間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應用意識.
【答案】250米/分;路程÷時間。
【分析】首先用李叔叔騎自行車8分鐘行駛的路程除以8,求出他的速度;然后判斷出用到的數量關系式是:速度= 路程÷時間。
【解答】解:2000÷8=250(米/分)
他的速度可以寫成250米/分,用到的數量關系式是:速度=路程÷時間。
答:他的速度可以寫成250米/分,用到的數量關系式是:速度=路程÷時間。
故答案為:250米/分;路程÷時間。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路程=速度×時間,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要熟練掌握。
5.(2025春 嘉定區期中)一艘帆船海上航行14分鐘,行駛了2310米,照這樣計算,它的速度是  165米/分  ,讀作  一百六十五米每分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165米/分,一百六十五米每分。
【分析】根據“速度=路程÷時間”即可求出這艘帆船的速度;速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先讀出路程單位,再讀出時間單位,兩單位間加“每”。
【解答】解:2310÷14=165(米/分)
答:它的速度是165米/分,讀作:一百六十五米每分。
故答案為:165米/分,一百六十五米每分。
【點評】關鍵是掌握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及三者的計量單位。
6.(2024秋 龍海區期末)李老師騎自行車從家去學校,4分鐘行駛了1200米,他的速度是  300米/分  ;照這樣的速度,全程大約需要10分鐘,李老師從家到學校全程大約是  3000  千米。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300米/分;3000。
【分析】根據路程÷時間=速度,所以用路程1200米除以時間4分鐘,即可求出速度,再根據速度×時間=路程,所以用求出的速度乘時間10即可求出李老師從家到學校全程大約是多少千米。
【解答】解:1200÷4=300(米/分)
300×10=3000(千米)
答:他的速度是300米/分,李老師從家到學校全程大約是3000千米。
故答案為;300米/分;3000。
【點評】本題考查了路程問題。關鍵是掌握路程÷時間=速度關系式的靈活運用。
三.判斷題(共3小題)
7.(2025春 嘉定區期中)小胖1小時大約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約是70米。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
【分析】把1小時化成60分鐘,根據“速度=路程÷時間”即可求出他走路的速度。
【解答】解:1小時=60分
4200÷60=70(米/分)
小胖1小時大約走了4200米,他的走路速度大約是70米/分。
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考查了簡單的行程問題。關鍵是掌握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70米是長度單位,速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單位是米/分或千米/時。
8.(2024秋 新化縣期末)路程一定時,用的時間越少,車的速度越快.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綜合判斷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即“速度×時間”的積一定,根據比例的意義,用的時間越少,速度越快,據此解答.
【解答】解:因為路程=速度×時間,即“速度×時間”的積一定,用的時間越少,速度越快,因此路程一定時,用的時間越少,車的速度越快.
故答案為:√.
【點評】根據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進行分析解答.
9.(2024秋 商水縣期末)當速度不變時,路程越長,所用時間就越長. √  .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行程問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因為:路程÷時間=速度,速度不變,即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當速度不變時,路程和時間這兩個量的關系是正比例關系;由此可知:當速度不變時,路程越長,所用時間就越長.
【解答】解:路程÷時間=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當速度不變時,路程和時間這兩個量的關系是正比例關系,即:當速度不變時,路程越長,所用時間就越長;所以本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評】明確速度不變,路程和時間這兩個量的關系是正比例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四.解答題(共1小題)
10.(2024秋 中原區期末)人工智能在“外賣”領域的應用極為廣泛。如圖所示,點餐位置距離取餐點4.8千米,系統要求騎手取完餐后0.25小時內送達點餐位置。騎手途中接到配送端AI提醒前方交通管制需要繞行,要多騎行1.2千米。騎手在不超速的情況下,送餐是否會超時?寫出判斷過程。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為保障行駛安全,電動自行車上路的最高車速不超過25千米/時。
【考點】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不會。
【分析】用點餐位置距離取餐點的路程加上需要多行的路程,除以0.25小時,計算其速度,與最高時速比較即可。
【解答】解:(4.8+1.2)÷0.25
=6÷0.25
=24(千米/時)
24<25
答:送餐不會超時。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簡單的行程問題的應用。
考點卡片
1.簡單的行程問題
【知識點歸納】
計算路程,時間,速度的問題,叫做行程問題.
解題關鍵及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兩地的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問題=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時間.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甲乙兩車從A、B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3.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6.5千米,4小時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據題意,應先求出兩車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時間,列式解答即可.
解:(63.5+56.5)×4
=120×4
=480(千米)
答:A、B兩地相距480千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關系式: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例2:王華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家去學校,小時行了全程的,王華家離學校有多少千米?
分析:先依據路程=速度×時間,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再運用分數除法意義即可解答.
解:4,

=1(千米),
答:王華家離學校有1千米.
點評:分數除法意義是解答本題的依據,關鍵是求出王華小時行駛的路程.
例3: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距中點14千米的地方相遇,兩車相遇時,它們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
A、7 B、14 C、28 D、42
分析:由題意可知: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據此即可進行解答.
解:因為兩車相遇時,快車超過中點14千米,
而慢車距離終點還有14千米,
因此它們的路程差為14×2=28千米;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時間、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乌兰浩特市| 莱芜市| 和平区| 胶南市| 碌曲县| 闵行区| 江安县| 东丽区| 石楼县| 桂东县| 前郭尔| 麻城市| 鸡泽县| 封开县| 平罗县| 绵阳市| 鸡泽县| 湘潭市| 宁陕县| 崇文区| 太康县| 武隆县| 和田县| 怀来县| 固镇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吉县| 玉田县| 马龙县| 靖江市| 阿勒泰市| 南充市| 东安县| 宝坻区| 汤原县| 岑溪市| 广东省| 湘潭县| 广昌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