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基礎+進階+培優分層作業)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人教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基礎+進階+培優分層作業)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人教版(含解析)

資源簡介

(基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19 益陽模擬)在下面的兩幅統計圖中,用來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數的變化情況最為合適的是(  )
A.
B.
2.下面這三幅統計圖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氣質量情況,要想清楚地表達出各種空氣質量所占百分比的情況,應該選擇統計圖(  )
A.第一幅 B.第二幅
C.第三幅 D.以上三幅都可以
3.果園里有蘋果、橘子、桃子三種果樹,各自的數量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如圖。如果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共6小題)
4.(2022秋 巨野縣期末)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上,縱軸用1厘米表示40棵樹,表示120棵樹應畫    厘米;一個條形長3.5厘米,它表示    棵樹.
5.(2017秋 靖州縣期末)常用的條形統計圖有    和    兩種,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    .
6.(2017秋 海安縣校級期末)如果條形統計圖的縱軸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應表示    人,在這個統計圖上有一個直條上標有160人,那這個直條的高度應是    厘米.
7.(2012 廣州模擬)
(1)    月份的產量最高,是    噸.
(2)    月份的產量最低,是    噸.
(3)下半年的月平均產量是    噸.
(4)這是    統計圖.
(5)9月份的產量比八月份的產量增長了    %
8.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圖中1格表示     噸,直條表示     噸.
9.下面是張師傅四天加工零件情況的統計圖.
(1)從圖    中可以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占總個數的百分比;
(2)從圖    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天加工個數的變化情況;
(3)從圖    中可以明顯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
三.解答題(共1小題)
10.下面是某書店今年第一季度各類圖書銷售情況統計表。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本書。
(2)什么情況下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如果統計結果是下面這樣,每格代表     本書合適。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40 30 20 50
(4)如果某種書的銷量是23本,你認為是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還是在“以1代表10”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基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3小題)
題號 1 2 3
答案 A A A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2019 益陽模擬)在下面的兩幅統計圖中,用來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數的變化情況最為合適的是(  )
A.
B.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A
【分析】根據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的特點進行判斷.折線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應實物的增減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應具體的數量.據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根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應實物的增減變化情況;
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應具體的數量.
所以,要反應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數的變化情況選折線統計圖最為合適.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各種統計圖的特點.
2.下面這三幅統計圖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氣質量情況,要想清楚地表達出各種空氣質量所占百分比的情況,應該選擇統計圖(  )
A.第一幅 B.第二幅
C.第三幅 D.以上三幅都可以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A
【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
【解答】解:要想清楚地表達出各種空氣質量所占百分比的情況,應該選擇扇形統計圖,也就是第一幅圖.
故選:A.
【點評】此題應根據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進行解答.
3.果園里有蘋果、橘子、桃子三種果樹,各自的數量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如圖。如果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是(  )
A. B. C. D.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常規題型;幾何直觀.
【答案】A
【分析】通過條形統計圖我們看出橘子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蘋果的數量是它們每一個的2倍。
【解答】解:條形統計圖顯示:
橘子數量=桃子數量=整個圓的
蘋果數量=橘子數量×2=桃子數量×2=整個圓的
故選:A。
【點評】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數據的變化情況,比較簡單。
二.填空題(共6小題)
4.(2022秋 巨野縣期末)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上,縱軸用1厘米表示40棵樹,表示120棵樹應畫 3  厘米;一個條形長3.5厘米,它表示 140  棵樹.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在同一個條形統計圖中,用固定的長度表示一定數量,1厘米表示40棵樹,求出120棵樹中有多少個40棵即可求出需要畫 的長度;用40棵乘3.5厘米即可求出3.5厘米的長條表示的含義.
【解答】解:120÷40=3(厘米)
40×3.5=140(棵)
答:表示120棵樹應畫 3厘米;一個條形長3.5厘米,它表示 140棵樹.
故答案為:3,140.
【點評】此題考查統計圖縱軸的長度和單位長度代表的量之間的關系.
5.(2017秋 靖州縣期末)常用的條形統計圖有 單式  和 復式  兩種,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 多少  .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常用的條形統計圖有單式和復式兩種,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用的條形統計圖有單式和復式兩種,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故答案為:單式,復式,多少.
【點評】此題應根據條形統計圖分類和特點進行解答.
6.(2017秋 海安縣校級期末)如果條形統計圖的縱軸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應表示 320  人,在這個統計圖上有一個直條上標有160人,那這個直條的高度應是 2  厘米.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在同一個條形統計圖中,用固定的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本題中0.5厘米表示40人,看4厘米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單位,然后乘這個單位長度代表的人數就行了;用160人除以每個單位長度代表的人數,看有多少個單位長度,然后乘以這個單位長度的厘米數就行了.
【解答】解:由題意知,4÷0.5×40=320(人)
160÷40×0.5=2(厘米)
故答案為:320,2.
【點評】此題考查統計圖縱軸的長度和單位長度代表的量之間的關系.
7.(2012 廣州模擬)
(1) 12  月份的產量最高,是 26  噸.
(2) 7  月份的產量最低,是 12  噸.
(3)下半年的月平均產量是 20  噸.
(4)這是 條形  統計圖.
(5)9月份的產量比八月份的產量增長了 11.8  %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此題重點考察從統計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及有關應用的訓練.
【解答】解:(12+17+19+24+22+26)÷6=20(噸);
(19﹣17)÷17≈11.8%;
故答案為:12,26;7,12;20;條形;11.8.
【點評】要學會從統計圖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解決有關問題.
8.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圖中1格表示  5  噸,直條表示  40  噸.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綜合題.
【答案】5;40。
【分析】首先根據統計圖可知,兩格表示10噸,則1格表示(10÷2)噸;然后根據直條頂端所對的橫坐標,即可確定直條表示的質量,據此解答。
【解答】解:根據題意可得,圖中1格表示5噸,直條表示40噸。
故答案為:5;40。
【點評】本題意在考查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讀懂統計圖中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9.下面是張師傅四天加工零件情況的統計圖.
(1)從圖 1  中可以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占總個數的百分比;
(2)從圖 3  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天加工個數的變化情況;
(3)從圖 2  中可以明顯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反映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由此根據情況選擇即可.
【解答】解:根據統計圖的特點可知:
(1)從圖 1中可以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占總個數的百分比;
(2)從圖 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天加工個數的變化情況;
(3)從圖 2中可以明顯看出每天加工的個數.
故答案為:1,3,2.
【點評】此題應根據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進行解答.
三.解答題(共1小題)
10.下面是某書店今年第一季度各類圖書銷售情況統計表。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5  本書。
(2)什么情況下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如果統計結果是下面這樣,每格代表  10  本書合適。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40 30 20 50
(4)如果某種書的銷量是23本,你認為是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還是在“以1代表10”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
【答案】(1)5;
(2)5;
(3)10;
(4)“以1代表5”準確。
【分析】分析題目,首先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對于(1),根據統計圖中縱軸上的數據,進行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自己試著求解(2)(3);
對于(4),根據書的銷量,并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進行求解,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圖。
(1)每格代表5本書。
(2)當數據中有幾十五時,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每格代表10本書合適。
(4)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故答案為:5;1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條形統計圖的畫法以及1格代表多少要根據所給數據選擇。
考點卡片
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歸納】
1.條形圖定義: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條形,條形的寬度必須保持一致,然后把這些條形排列起來,這樣的統計圖叫做條形統計圖.它可以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量.
2.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數據的變化情況,比較簡單.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看圖回答問題.
(1)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發現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別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再比較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進而求出多的具體的數量即可;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70箱.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從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根據信息解決問題;也考查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進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一.選擇題(共2小題)
1.(2024春 余杭區期末)如圖,(  )可以表示下面哪種情況的統計.
A.4個學生期末數學考試成績
B.四年級喜歡各項運動的男女生人數
C.小明1﹣﹣8歲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銷售情況
2.下圖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數的情況.如果每個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  )人.
A.4 B.11 C.18 D.43
二.填空題(共3小題)
3.(2006 延慶縣)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0.8厘米表示200噸,要表示750噸的數量,直條應當畫    厘米.
4.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3.5厘米長的直條表示21人,用    厘米的直條表示42人.
5.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0.5厘米長的直條表示5噸,用    厘米長的直條表示28噸.
三.解答題(共5小題)
6.(2020春 朝天區期末)
人數年紀 性別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 55 58 65 60
女生 45 42 60 52
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參加登山比賽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哪個年級參加登山比賽的人數最多?哪個年級最少?
7.(2022 西鄉縣模擬)根據統計圖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A.第    季度銷售量最高,是    臺;
B.全年平均每月的銷售    臺;
C.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銷售量提高了    %.
D.請你提出一個需要兩步計算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8.看圖回答問題。
(1)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    季,多    臺。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
9.如圖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氣溫統計圖.
①北京市第    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    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    季度氣溫相差最大,    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度.
④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10.三年級二班參加課外小組人數統計圖如下.
平均每組有多少人參加課外小組?
(進階)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小題)
題號 1 2
答案 B B
一.選擇題(共2小題)
1.(2024春 余杭區期末)如圖,(  )可以表示下面哪種情況的統計.
A.4個學生期末數學考試成績
B.四年級喜歡各項運動的男女生人數
C.小明1﹣﹣8歲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銷售情況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數據分析觀念.
【答案】B
【分析】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和作用,復式條形統計圖可以反映兩種或兩種以上數量的多少,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表示4個學生期末數學考試成績,用單式條形統計圖;
B,表示四年級喜歡各項運動的男、女生人數,必須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C,表示小明1﹣﹣8歲的身高,用單式統計圖;
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銷售千克,可以用復式條形統計圖,但是統計圖中只有4項,所以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
2.下圖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數的情況.如果每個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  )人.
A.4 B.11 C.18 D.43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B
【分析】由扇形統計圖可以看出,甲班表示女生人數的扇形的圓心角為直角,即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或25%),則男生占全班人數的(或75%),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全班人數乘男生人數所占的分率(百分率)就是甲班男生人數.乙班男生人數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直接看出.用甲班男生人數減乙班男生人數就是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的人數.
【解答】解:3616
=27﹣16
=11(人)
答: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11人.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是考查如何根據計算需要從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中獲取有用信息,然后再根據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相關計算.
二.填空題(共3小題)
3.(2006 延慶縣)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0.8厘米表示200噸,要表示750噸的數量,直條應當畫 3  厘米.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壓軸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題意,可用750噸除以200噸計算出750里面有幾個200,然后再乘0.8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750÷200×0.8
=3.75×0.8,
=3(厘米),
答:直條應當畫3厘米.
故答案為:3.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確定750噸里面有幾個200噸,有幾個200噸就有幾個0.8厘米.
4.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3.5厘米長的直條表示21人,用 7  厘米的直條表示42人.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圖表的制作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人,再用42人除以1厘米代表的人數就是42人應畫的長度.
【解答】解:21÷3.5=6(人)
42÷6=7(厘米)
答:用7厘米長的直條表示42人;
故答案為:7.
【點評】此題考查統計圖縱軸的長度和單位長度代表的量之間的關系.
5.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0.5厘米長的直條表示5噸,用 2.8  厘米長的直條表示28噸.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圖表的制作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在同一幅條形統計圖中,用固定的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本題中0.5厘米長的直條表示5噸,先求出28噸中有多少個5噸,直條就長多少個0.5厘米即可.
【解答】解:28÷5×0.5=2.8(厘米),
故答案為:2.8.
【點評】此題考查統計圖縱軸的長度和單位長度代表的量之間的關系.
三.解答題(共5小題)
6.(2020春 朝天區期末)
人數年紀 性別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 55 58 65 60
女生 45 42 60 52
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參加登山比賽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哪個年級參加登山比賽的人數最多?哪個年級最少?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圖表的制作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統計表中已知數據信息,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特點完成統計圖;
(1)把三到六年級的女生人數加在一起即可;
(2)把每個年級的男生和女生加在一起,然后再進行比較多少即可.
【解答】解:根據統計表中已知數據信息,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特點完成統計圖如下:
(1)45+42+60+52=199(人);
答:參加登山比賽的女生共有199人.
(2)三年級人數:55+45=100(人);
四年級人數:58+42=100(人);
五年級人數:65+60=125(人);
六年級人數:60+52=112(人);
通過比較可知,五年級人數最多,三年級和四年級的人數最少.
答:五年級人數最多,三年級和四年級的人數最少.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并能正確利用條形統計圖中數據變化情況解決實際問題.
7.(2022 西鄉縣模擬)根據統計圖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A.第 三  季度銷售量最高,是 250  臺;
B.全年平均每月的銷售 70  臺;
C.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銷售量提高了 37.5  %.
D.請你提出一個需要兩步計算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A問題直接觀察統計圖即可得出答案;
B問題比較容易出錯,注意問的是全年平均每月銷售多少臺;
C把第一季度的銷售量看作單位“1”,應注意提高百分之幾是指提高的占單位“1”的百分之幾.
D是開放題目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A、觀察統計圖可知:第三季度銷售量最高,是250臺;
B、(160+210+250+220)÷12=70(臺);
C、(220﹣160)÷160=37.5%;
D、問題:第二季度占全年的百分之幾?
160+210+250+220=840(臺);
210÷840=25%;
答:第二季度占全年的25%.
故答案為:三,250;70;37.5.
【點評】最后一問雖然答案不唯一,但考查的是我們對統計圖的綜合認識,是重要的考點之一,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8.看圖回答問題。
(1)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 三  季,多 15  臺。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三,15。
【分析】(1)先分別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銷售數量,再除以3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數量,然后再比較即可解答;
(2)從統計圖中可知,第二季度銷售數量呈上升趨勢,第三季度銷售數量呈下降趨勢。
【解答】解:(1)(102+180+198)÷3
=480÷3
=160(臺)
(195+176+154)÷3
=525÷3
=175(臺)
160臺<175臺
175﹣160=15(臺)
答: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三季,多15臺。
(2)從統計圖中可知,第二季度銷售數量呈上升趨勢,第三季度銷售數量呈下降趨勢。
故答案為:三,15。
【點評】先從統計表中讀出數據,然后再由這些數據,根據基本的數量關系求解即可。
9.如圖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氣溫統計圖.
①北京市第 一  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 一  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 四  季度氣溫相差最大, 二  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18  度.
④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由統計圖知:
①北京市第一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一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四季度氣溫相差最大,二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用深圳市最高氣溫減去最低氣溫即可;
④我知道北京市的最低氣溫于最高氣溫相差18﹣2=16度.
【解答】解:①北京市第一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一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四季度氣溫相差最大,五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28﹣10=18(度);
答: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18度.
④我知道北京市的最低氣溫于最高氣溫相差18﹣2=16度.
故答案為:一、一、四、二、18.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觀察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利用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解答問題.
10.三年級二班參加課外小組人數統計圖如下.
平均每組有多少人參加課外小組?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條形統計圖可知,一組有7人參加;二組有5人參加;三組有9人參加;四組有7人參加;將四個組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相加然后再除以4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由條形統計圖可知,一組有7人參加;二組有5人參加;三組有9人參加;四組有7人參加;
(7+5+9+7)÷4
=28÷4,
=7(人).
答:平均每組有7人參加課外小組.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觀察條形統計圖,然后再根據從統計圖中所得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即可.
考點卡片
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歸納】
1.條形圖定義: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條形,條形的寬度必須保持一致,然后把這些條形排列起來,這樣的統計圖叫做條形統計圖.它可以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量.
2.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數據的變化情況,比較簡單.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看圖回答問題.
(1)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發現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別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再比較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進而求出多的具體的數量即可;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70箱.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從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根據信息解決問題;也考查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培優)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一.應用題(共1小題)
1.某電腦公司一門市部第一季度銷售情況如圖.已知第一季度共銷售電腦550臺,請計算出二月份銷售電腦的數量.
二.解答題(共9小題)
2.三年級同學1分鐘做仰臥起坐成績如下表。
請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女生成績在25個以上(含25個)為及格,男生成績在28個以上(含28個)為及格,男生成績在25~27個的有5人。男生不及格的有     人,女生不及格的有     人。
3.下面是某書店今年第一季度各類圖書銷售情況統計表。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本書。
(2)什么情況下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如果統計結果是下面這樣,每格代表     本書合適。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40 30 20 50
(4)如果某種書的銷量是23本,你認為是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還是在“以1代表10”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4.淘氣班的同學想模擬開一個服裝店,調查情況如下。按要求完成任務。
男生衣服的尺碼
135 140 135 130 125 140 135
145 130 135 135 150 135 145
130 135 140 135 135
女生衣服的尺碼
130 135 130 130 125 130 125
135 130 140 130 130 135 130
130 145 140 130 135 140 130
(1)整理調查結果并表示出來。(接著畫下去)
(2)男生衣服的尺碼     的人數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碼     的人數最少。
(3)如果你是老板,你準備怎樣進貨?
5.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1)最喜歡     的人數最少,有     人;最喜歡     的人數最多,有     人。
(2)最喜歡     和     的人數同樣多,均有     人。
(3)看了統計圖,從健康角度出發,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6.看圖回答問題。
(1)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    季,多    臺。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
7.如圖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氣溫統計圖.
①北京市第    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    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    季度氣溫相差最大,    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度.
④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8.如圖是A,B兩組學生參加科學測驗的結果,A組的平均分是62分,B組的平均分是64.5分,當年學生得分為50分及以上時,他們便通過了這個測驗.
A組和B組都試著說服老師本組的成績更好一些,請你幫他們分別寫出一個理由.
9.分析下面統計圖,回答問題.
(1)圖中起始格表示    人,每一單位長度表示    人.
(2)把圖中的數據補充完整.
(3)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0.三年級二班參加課外小組人數統計圖如下.
平均每組有多少人參加課外小組?
(培優)四年級同步個性化分層作業7.1.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應用題(共1小題)
1.某電腦公司一門市部第一季度銷售情況如圖.已知第一季度共銷售電腦550臺,請計算出二月份銷售電腦的數量.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通過觀察折線統計圖可知,橫軸表示月份,縱軸表示臺數,觀察縱軸發現,每格表示50臺,由此得,一月份銷售量是300臺,二月份的銷售量是150臺,三月份的銷售量是100臺.據此解答.
【解答】解:縱軸表示臺數,觀察縱軸發現,每格表示50臺,由此得,一月份銷售量是300臺,二月份的銷售量是150臺,三月份的銷售量是100臺.
550﹣300﹣100=150(臺),
答:二月份銷售電腦150臺.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二.解答題(共9小題)
2.三年級同學1分鐘做仰臥起坐成績如下表。
請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女生成績在25個以上(含25個)為及格,男生成績在28個以上(含28個)為及格,男生成績在25~27個的有5人。男生不及格的有  11  人,女生不及格的有  7  人。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
【答案】
11,7。
【分析】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按照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條形統計圖。再根據男生、女生的價格標準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作圖如下:
6+5=11(人)
答:男生不及格的有11人,女生不及格的有7人。
故答案為:11,7。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及應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表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下面是某書店今年第一季度各類圖書銷售情況統計表。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5  本書。
(2)什么情況下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如果統計結果是下面這樣,每格代表  10  本書合適。
圖書 童話 漫畫 科普書 故事書
本數 40 30 20 50
(4)如果某種書的銷量是23本,你認為是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還是在“以1代表10”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
【答案】(1)5;
(2)5;
(3)10;
(4)“以1代表5”準確。
【分析】分析題目,首先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對于(1),根據統計圖中縱軸上的數據,進行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自己試著求解(2)(3);
對于(4),根據書的銷量,并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進行求解,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圖。
(1)每格代表5本書。
(2)當數據中有幾十五時,用1格代表5本書比較合適。
(3)每格代表10本書合適。
(4)在“以1代表5”的條形圖中表示比較準確。
故答案為:5;1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條形統計圖的畫法以及1格代表多少要根據所給數據選擇。
4.淘氣班的同學想模擬開一個服裝店,調查情況如下。按要求完成任務。
男生衣服的尺碼
135 140 135 130 125 140 135
145 130 135 135 150 135 145
130 135 140 135 135
女生衣服的尺碼
130 135 130 130 125 130 125
135 130 140 130 130 135 130
130 145 140 130 135 140 130
(1)整理調查結果并表示出來。(接著畫下去)
(2)男生衣服的尺碼  135  的人數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碼  150  的人數最少。
(3)如果你是老板,你準備怎樣進貨?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1)
(2)135;150;
(3)將男生尺碼135的,女生尺碼130的多進些。
【分析】(1)根據數據的整理方法,首先分段整理數據,然后根據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完成條形統計圖。
(2)通過觀察統計圖可知,男生衣服的尺碼135的人數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碼150的人數最少。
(3)如果我是老板,我會將男生尺碼135的,女生尺碼130的多進些。據此解答。
【解答】解:(1)作圖如下:
(2)男生衣服的尺碼135的人數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碼150的人數最少。
(3)如果我是老板,我會將男生尺碼135的,女生尺碼130的多進些。
故答案為:135;150。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及應用,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及應用。
5.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1)最喜歡  綠茶  的人數最少,有  5  人;最喜歡  酸奶  的人數最多,有  15  人。
(2)最喜歡  雪碧  和  可樂  的人數同樣多,均有  12  人。
(3)看了統計圖,從健康角度出發,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數據分析觀念.
【答案】(1)綠茶,5,酸奶,15;
(2)雪碧,可樂,12。
(3)少喝碳酸飲料,多喝酸奶和果汁。(答案不唯一)
【分析】(1)(2)根據條形統計圖中直條的高低確定喜歡各種飲品的人數的多與少。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1)最喜歡綠茶的人數最少,有5人;最喜歡酸奶的人數最多,有15人。
(2)最喜歡雪碧和可樂的人數同樣多,均有12人。
(3)少喝碳酸飲料,多喝酸奶和果汁。(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為:綠茶,5,酸奶,15;雪碧,可樂,12。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能夠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6.看圖回答問題。
(1)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 三  季,多 15  臺。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應用意識.
【答案】三,15。
【分析】(1)先分別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銷售數量,再除以3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數量,然后再比較即可解答;
(2)從統計圖中可知,第二季度銷售數量呈上升趨勢,第三季度銷售數量呈下降趨勢。
【解答】解:(1)(102+180+198)÷3
=480÷3
=160(臺)
(195+176+154)÷3
=525÷3
=175(臺)
160臺<175臺
175﹣160=15(臺)
答:月平均銷售量較多的是三季,多15臺。
(2)從統計圖中可知,第二季度銷售數量呈上升趨勢,第三季度銷售數量呈下降趨勢。
故答案為:三,15。
【點評】先從統計表中讀出數據,然后再由這些數據,根據基本的數量關系求解即可。
7.如圖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氣溫統計圖.
①北京市第 一  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 一  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 四  季度氣溫相差最大, 二  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18  度.
④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由統計圖知:
①北京市第一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一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四季度氣溫相差最大,二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用深圳市最高氣溫減去最低氣溫即可;
④我知道北京市的最低氣溫于最高氣溫相差18﹣2=16度.
【解答】解:①北京市第一季度氣溫最低,深圳市第一季度氣溫最高;
②兩個城市四季度氣溫相差最大,五季度氣溫相差最小;
③28﹣10=18(度);
答:深圳市最高氣溫比最低氣溫相差 18度.
④我知道北京市的最低氣溫于最高氣溫相差18﹣2=16度.
故答案為:一、一、四、二、18.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觀察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利用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解答問題.
8.如圖是A,B兩組學生參加科學測驗的結果,A組的平均分是62分,B組的平均分是64.5分,當年學生得分為50分及以上時,他們便通過了這個測驗.
A組和B組都試著說服老師本組的成績更好一些,請你幫他們分別寫出一個理由.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圖表的制作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單從平均成績不能較準確地看出哪個組成績更好一些,平均成績受極端數據的影響較大;中位數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往往更能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這個成績段的中位數成績是60~69分,此段中A組人是4,B組人數是5,再結合B組的平均成績好一些,因此,B組成績更好一些.
【解答】解:這個成績段的中位數成績是60~69分,此段中A組人是4,B組人數是5,4人<5人,A組的平均分是62分,B組的平均分是64.5分,62分<64.5分,
因此,B組成績更好一些.
【點評】此題是考查如何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根據所獲取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關鍵是中位數的意義及特征、平均數的意義及特征.
9.分析下面統計圖,回答問題.
(1)圖中起始格表示 90  人,每一單位長度表示 10  人.
(2)把圖中的數據補充完整.
(3)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根據條形統計圖可知,起始格表示90人,根據條形圖中給出的相關數據可知:每個格子代表10人,據此解答即可;
(2)根據條形統計圖可知:排球的人數大約是101人,喜歡足球的人數是140人,據此解答即可;
(3)根據統計圖可知:表示乒乓球的直條最高,說明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喜歡排球的人數最少.
【解答】解:(1)起始格表示90人,每個格子代表10人;
(2)作圖如下:
(3)信息:表示乒乓球的直條最高,說明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喜歡排球的人數最少.
故答案為:90,1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從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再根據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0.三年級二班參加課外小組人數統計圖如下.
平均每組有多少人參加課外小組?
【考點】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專題】統計數據的計算與應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條形統計圖可知,一組有7人參加;二組有5人參加;三組有9人參加;四組有7人參加;將四個組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相加然后再除以4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由條形統計圖可知,一組有7人參加;二組有5人參加;三組有9人參加;四組有7人參加;
(7+5+9+7)÷4
=28÷4,
=7(人).
答:平均每組有7人參加課外小組.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觀察條形統計圖,然后再根據從統計圖中所得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即可.
考點卡片
1.兩種不同形式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歸納】
1.條形圖定義: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條形,條形的寬度必須保持一致,然后把這些條形排列起來,這樣的統計圖叫做條形統計圖.它可以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量.
2.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數據的變化情況,比較簡單.
【命題方向】
常考題型:
例1:看圖回答問題.
(1)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2)從統計圖中你還能發現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別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再比較哪個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進而求出多的具體的數量即可;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銷售量多,多70箱.
(2)從統計圖中我還能發現以下信息:一月銷售120箱,二月銷售110箱,三月銷售130箱,七月銷售195箱,八月銷售190箱,九月銷售185箱;其中二月銷售的箱數最少;七月銷售的箱數最多;等等.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從條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根據信息解決問題;也考查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女性| 高邑县| 定远县| 宁城县| 岢岚县| 汶上县| 犍为县| 平安县| 庆元县| 铜山县| 海林市| 新蔡县| 开原市| 盱眙县| 乌审旗| 武鸣县| 嘉义县| 青田县| 玉溪市| 大冶市| 佛山市| 茂名市| 吉首市| 蓬溪县| 凤山县| 凤冈县| 大埔区| 澎湖县| 宣汉县| 镇宁| 左贡县| 大埔县| 库伦旗| 中宁县| 集安市| 龙门县| 桃源县| 板桥市| 山阴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