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某校八年級(下)期末數(shù)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3分,共 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二次根式 3 6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有意義,則 的取值范圍是( )A. ≤ 2 B. ≥ 2 C. > 2 D. ≠ 2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 + 1 = 0 B. 2 + + = 0C. ( + 2)( 3) = 2 4 D. 2 3 + 2 = 03.如圖,菱形 的對角線 , 相交于點 ,點 為邊 的中點,若菱形 的周長為 20,則 的長是( )A. 1.5B. 2C. 2.5D. 3.54.“讀書正當時,莫負好時光”,如圖所示的折線統(tǒng)計圖反映了某學習小組 13 名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則該小組學生課外閱讀量的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分別是( )A. 1,1 B. 2,1 C. 1,2 D. 2,55.關(guān)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 1) = 0的根的情況是( )A.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B.沒有實數(shù)根C.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 D.總有實數(shù)根6.一個多邊形內(nèi)角和與它的外角和的比為 7:2,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 )A. 9 B. 8 C. 7 D. 67.若 、 是方程 2 + 2 2026 = 0 的兩個根,則 2 + 3 + =( )A. 2026 B. 2027 C. 2024 D. 2029第 1頁,共 10頁8.如圖,一棵樹在離地面 6 米的點 處折斷,樹的頂部落在離根部 8 米的點 處,已知∠ = 90°,則樹折斷之前的高度是( )A. 16 米 B. 10 米 C. 8 米 D. 6 米9.在如圖所示的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 1, , , 三點都在格點上,若 是△ 的高,則 的長為( )A. 2B. 5C. 3D. 2 310.如圖,在邊長為 6 的正方形 中,點 為對角線 上一動點, ⊥ 于 , ⊥ 于 ,則 的最小值為( )A. 6 2B. 3 2C. 4D. 311.如圖,一圓柱體的底面圓周長為 20 ,高 為 6 , 是上底面圓的直徑,一只螞蟻從點 出發(fā),沿著圓柱體的側(cè)面爬行到點 ,則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2 35 B. 2 34 C. 2 31 D. 2 30 12.如圖,在四邊形 中,∠ = ∠ = 90°, = 10 , = 8 ,點 從點 出發(fā),以 1 / 的速度向點 運動,點 從點 同時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向點 運動,當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端點時,兩個動點同時停止運動.設(shè)點 的運動時間為 (單位: ),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當 = 4 時,四邊形 為矩形B.當 = 5 時,四邊形 為平行四邊形C.當 = 時, = 4 D.當 = 時, = 4 或 6 二、填空題:本題共 4小題,每小題 2分,共 8分。13.若關(guān)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2 2 + 1 = 0 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 的取值范圍是______.14.如圖,在 中, ⊥ 于點 .若∠ = 25°,則∠ 的度數(shù)為______.第 2頁,共 10頁15.定義: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叫做“垂美”四邊形.現(xiàn)有如圖所示的“垂美”四邊形 ,對角線 , 相交于點 ,若 = 5, = 6,則 2 + 2 = .16.將矩形 如圖折疊,使點 落在 邊上的點 處,已知 = 8, = 10,則折痕 的長為______.三、解答題:本題共 9小題,共 76分。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17.(本小題 8 分)計算:(1)3 27 7 12 + 5 48;(2)(2 3 + 5)(5 2 3) (2 10 + 1)2.18.(本小題 8 分)解方程:(1) 2 6 7 = 0;(2)(2 1)( + 3) = 4.19.(本小題 8 分)若 △ 的兩邊 , 滿足 3 + ( 4)2 = 0,求它的第三邊 的長.20.(本小題 8 分)為增強同學們的防溺水意識,學校開展以“增強意識,防止溺水”為主題的安全知識競賽,從全校學生中隨機抽取了男、女生各 40 名,并將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信息:信息一:女生成績扇形統(tǒng)計圖和男生成績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如圖:(數(shù)據(jù)分組為 組: < 70; 組:70 ≤ < 80; 組:80 ≤ < 90; 組:90 ≤ ≤ 100)信息二:女生 組中全部 15 名學生的成績?yōu)椋?br/>86,87,81,83,88,84,85,87,86,89,82,88,89,85,89.信息三:男、女生兩組數(shù)據(jù)的相關(guān)統(tǒng)計量如下表:(單位:分)第 3頁,共 10頁平均數(shù) 中位數(shù) 眾數(shù) 滿分率女生 85 25%男生 85 88 98 15%(1)扇形統(tǒng)計圖中 組學生有______人,表格中 =______, =______;(2)若成績在 90 分以上(含 90 分)為優(yōu)秀,請估計該校 1600 名學生此次知識競賽中成績優(yōu)秀的人數(shù).21.(本小題 8 分)如圖,四邊形 中, = = 2,∠ = 60°, = 2 5, = 4.(1)求∠ 的度數(shù).(2)求四邊形 的面積.22.(本小題 8 分)如圖,在四邊形 中, // , = , 平分∠ .(1)求證:四邊形 是菱形;(2)過點 作 ⊥ ,交 的延長線于點 ,若 = 5, = 8,求四邊形 的周長.23.(本小題 8 分)如圖,用一段 77 米的籬笆圍成三個一邊靠墻、大小相同的矩形羊圈,每個矩形都有一個 1 米的門,墻的最大可用長度為 30 米.(1)如果羊圈的總面積為 300 平方米,求邊 的長;(2)羊圈的總面積能為 500 平方米嗎?若能,請求出邊 的長;若不能,說明理由.第 4頁,共 10頁24.(本小題 10 分)如圖,已知四邊形 中, // , = = 4, = = 10,∠ = 90°, 為 邊上的一點, = 7,動點 從點 出發(fā),以每秒 1 個單位的速度沿著邊 向終點 運動,連接 ,設(shè)點 運動的時間為 秒.(1)求 的長;(2)若△ 為直角三角形,求 的值.25.(本小題 10 分)在四邊形 中,對角線 、 相交于點 ,過點 的直線分別交邊 、 、 、 于點 、 、 、 1【感知】如圖①,若四邊形 是正方形,且 ⊥ ,易知 △ = △ ,又因為 △ = 4 四邊形 ,1所以 四邊形 = 4 正方形 (不要求證明);1【拓展】如圖②,若四邊形 是矩形,且 四邊形 = 4 矩形 ,若 = , = , = ,求 的長(用含 、 、 的代數(shù)式表示);1【探究】如圖③,若四邊形 是平行四邊形,且 四邊形 = 4 ,若 = 3, = 5, = 1,則 =______.第 5頁,共 10頁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2 且 ≠ 114.65°15.6116.5 517.(1)原式= 9 3 14 3 + 20 3= 15 3;(2)原式= 25 12 (40 + 4 10 + 1)= 13 41 4 10= 28 4 10.18.(1) 2 6 7 = 0,( + 1)( 7) = 0,∴ + 1 = 0 或 7 = 0,∴ 1 = 1, 2 = 7;(2)方程整理,得:2 2 + 5 7 = 0,( 1)(2 + 7) = 0,∴ 1 = 0 或 2 + 7 = 0,∴ 1 = 1, 2 = 3.5.第 6頁,共 10頁19.解:∵ △ 的兩邊 , 滿足 3 + ( 4)2 = 0, 3 = 0由題意得: 4 = 0, = 3解得: = 4,當 為直角邊時: = 42 32 = 7,當 為斜邊時: = 42 + 32 = 5,綜上所述,它的第三邊 的長為 5 或 7.20.(1)樣本中,女生 組的人數(shù)為 40 40 × 20% 15 40 × 40% = 1(人),將樣本中 40 名女生的知識競賽中成績從小到大排列,處在第 20、第 21 位的兩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為82+882 = 85(分),即中位數(shù) = 85;由于滿分率為 25%,有 40 × 25% = 10(人),即滿分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共出現(xiàn) 10 次,因此眾數(shù)是 100 分,即 = 100,故答案為:1,85,100;(2)1600 × 40% = 640(人),答:該校 1600 名學生此次知識競賽中成績優(yōu)秀的人數(shù)約為 640 人.21.解:(1)連接 ,∵ = = 2,∠ = 60°,∴△ 是等邊三角形,∴ = 2,∠ = 60°,∵ = 2 5, = 4,則 2 + 2 = 22 + 42 = 20, 2 = (2 5)2 = 20,∴ 2 + 2 = 2,∴ ∠ = 90°,∴ ∠ = 150°;(2) = 1 3 1△ + △ = 2 2 + 2 =12 × 2 ×32 × 2 +12 × 2 × 4 = 4 + 3.21.解:(1)連接 ,∵ = = 2,∠ = 60°,∴△ 是等邊三角形,∴ = 2,∠ = 60°,第 7頁,共 10頁∵ = 2 5, = 4,則 2 + 2 = 22 + 42 = 20, 2 = (2 5)2 = 20,∴ 2 + 2 = 2,∴ ∠ = 90°,∴ ∠ = 150°;(2) = 1 3 1 1 3 1△ + △ = 2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4 = 4 + 3.22.(1)證明:∵ // ,∴ ∠ = ∠ ,∵ 平分∠ ,∴ ∠ = ∠ ,∴ ∠ = ∠ ,∴ = ,∵ = ,∴ = ,∴四邊形 是平行四邊形,∵ = ,∴四邊形 是菱形;(2)解:∵ ⊥ ,∴ ∠ = 90°,∴ ∠ + ∠ = ∠ + ∠ = 90°,∵ = ,∴ ∠ = ∠ ,∴ ∠ = ∠ ,∴ = = ,∴ = 2 = 10,∵ = 8,∴ = 2 2 = 6,∵四邊形 是菱形,第 8頁,共 10頁∴ = = = 5,∴四邊形 的周長= + + + = 26.23.解:(1)設(shè) 的長為 米,由題意可得: (77 + 3 4 ) = 300,解得: 1 = 5, 2 = 15,當 = 5 時,80 4 = 60 > 30,故 = 5 不合題意,當 = 15 時,80 4 = 20 < 30,∴ 的長是 15 米;(2)羊圈的總面積不能為 500 平方米,理由如下:設(shè) 的長為 米,由題意可得 (77 + 3 4 ) = 500,∴ 2 20 + 125 = 0,∴ = 400 500 = 100 < 0,∴羊圈的總面積不能為 500 平方米.24.解:(1) ∵ = 10, = 7,∴ = 10 7 = 3,在 △ 中, = 2 + 2 = 5;(2)當∠ = 90°時, = 10 3 = 7,則 = 7 ÷ 1 = 7(秒),當∠ = 90°時, 2 + 2 = 2,即52 + 42 + (7 )2 = (10 )2,解得, = 53,∴ 5當 = 7 或3時,△ 為直角三角形.25.【拓展】如圖②,過 作 ⊥ 于 , ⊥ 于 ,∵ 1△ = 4 矩形 , 1四邊形 = 4 矩形 ,∴ △ = 四邊形 ,∵ 1 1 1 1△ = 2 = 2 2 = 4 ,第 9頁,共 10頁 1 1 1 1△ = 2 = 2 2 = 4 ,∴ 1 = 14 4 ,∴ = ;5【探究】3第 10頁,共 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