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張PPT)6.4 角第1課時 角的表示過教材 要點概覽1.角的有關概念(1)有 的兩條 組成的幾何圖形叫作角.這個公共端點叫作角的 ,這兩條射線叫作角的 . (2)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 從起始位置 到終止位置所形成的圖形.射線旋轉時經過的平面部分是角的 . 公共端點射線頂點邊端點旋轉內部(3)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當終止位置與起始位置成一條直線時,所成的角是 角.射線繼續(xù)按原來的方向旋轉,當終止位置與起始位置重合時,所成的角是 角. 2.角的表示方法(1)用符號“∠”和三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2)用符號“∠”和一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3)用符號“∠”和一個阿拉伯數字表示;(4)用符號“∠”和一個小寫希臘字母表示.平周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角的有關概念[典例1]有下列說法:①由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作角;②兩條有公共端點的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作角;③從同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是角;④一個角的兩邊可以延長;⑤因為平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所以一條直線可以看成一個平角;⑥周角是一條射線.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為( )A.1 B.2 C.3 D.4A探究點二 角的表示方法[典例2]如圖,有下列說法:①∠1就是∠A;②∠2就是∠B;③∠3就是∠C;④∠4就是∠D.其中正確的是(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變式]如圖,將圖中的角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來,并填寫下表:∠1 ∠β ∠ACB ∠BAC ∠ABC∠α∠2∠B∠BCE∠DAB謝謝觀賞!(共8張PPT)6.3 線段的比較與運算過教材 要點概覽1.線段的比較方法有 、 、 . 2.在數學中,只使用 的直尺和 作圖的方式稱為尺規(guī)作圖. 3.線段AC是a與b的和,記作AC= ; 線段AC是a與b的差,記作AC= . 4.如果點M把線段AB分成 的兩條線段AM和BM,那么點M叫作線段AB的 . 度量法疊合法截取法無刻度圓規(guī)a+ba-b相等中點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線段的比較與和差[典例1]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小明很難判斷出它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guī),操作如圖,由此可得出( )A.AB=CDB.AB>CDC.ABD.無法確定B[典例2]根據如圖的圖形填空:(1)點A,B,C,D在同一條直線上,則圖中共有 條線段; (2)AB=AD+ ; (3)CD= ; (4)AD-AC+BD= =CD+ . [變式1]已知線段AB=5 cm,P,Q是線段AB上的兩點,且AQ=3 cm,BP=4 cm,則PQ= cm. 6BDAD-AC(答案不唯一)BCBD2[變式2]如圖,同一平面上有點A和線段BC.(1)畫射線AC、直線AB;(2)使用尺規(guī),比較2AB與線段BC的長短.(要求保留作圖痕跡)解:(1)如圖,射線AC、直線AB即為所求.(2)如圖,2AB探究點二 線段的中點[典例3]已知:如圖,AB=18 cm,點M是線段AB的中點,點C把線段MB分成MC∶CB=2∶1的兩部分,求線段AC的長.解:因為M是線段AB的中點,AB=18 cm,所以AM=MB= AB= cm. 因為MC∶CB=2∶1,所以MC= MB= cm. 所以AC=AM+ = cm. 96MC15[變式3]如圖,CB=4 cm,DB=7 cm,點D為AC的中點,則AB的長為( )A.7 cm B.8 cmC.9 cm D.10 cmD[變式4]如圖,C為線段AB的中點,AC=6,D是線段AB的三等分點,求BD的長.①②謝謝觀賞!(共4張PPT)第2課時 度、分、秒的換算過教材 要點概覽1.把一個周角 等分,每一份叫作1度的角,1度記作 ,因此,1周角= . 2.把1°的角 等分,每一份叫作1分的角,1分記作 ,把1′的角 等分,每一份叫作1秒的角,1秒記作 . 3.歸納:1°= ′,1′= ″. 4. 、 、 是角的基本度量單位. 3601°360°601′601″6060度分秒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度、分、秒的換算[典例1]用度、分、秒表示61.34°為 . [變式1]已知∠A=20°18′,∠B=20°15′30″,∠C=20.25°,則( )A.∠A>∠B>∠C B.∠B>∠A>∠CC.∠A>∠C>∠B D.∠C>∠A>∠B61°20′24″ A探究點二 角度的計算[典例2]計算:(1)16°42′37″+25°31′42″= ; (2)34°-10°15′= . [變式2](1)27°37′+53°48′= ; (2)90°-51°28′= ; (3)12°25′×3= ; (4)65°24′÷4= . 42°14′19″23°45′81°25′38°32′37°15′16°21′謝謝觀賞!(共10張PPT)6.2 線段、射線和直線過教材 要點概覽1.線段有 個端點;線段向一個方向無限延伸得到 ,射線只有 個端點;線段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得到 ,直線 端點.射線、線段都是 的一部分. 2.線段、射線、直線都可以用 或 . 表示. 兩射線一直線沒有直線兩個大寫英文字母一個小寫英文字母3.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點在直線 ,點在直線 . 4.基本事實:經過 能且只能作一條直線.簡單說成: . . 5.基本事實:兩點間所有連線中, 最短.簡單說成: . . 6.連接兩點間的 ,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 上外兩點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線段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線段的長度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線段、射線、直線的表示[典例1]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直線AB與直線BA是同一條直線B.線段AB與線段BA是同一條線段C.射線OA與射線OB是同一條射線D.射線OA與射線AB是同一條射線D[變式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延長線段AB和延長線段BA的含義是相同的B.延長直線ABC.射線CD可表示為射線DCD.線段AB可表示為線段BAD探究點二 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典例2]如圖.(1)點B在直線AD ,點F在直線 上; (2)點C在直線AD ,點E是直線 和 的交點; (3)經過點C的直線共有 條,它們分別是 . 上BC和AE外AECD3直線AC,BC,DC[變式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直線l經過點AB. 直線a,b相交于點AC. 點C在線段AB上D. 射線CD與線段AB有公共點C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1)點在直線上,或者說直線經過點;點睛(2)點在直線外,或者說直線不經過點.探究點三 直線、線段的性質[典例3]有下列日常現象:①用兩個釘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條固定在墻上;②把彎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縮短路程;③園林工人栽一行樹先栽首尾的兩棵樹;④建筑工人砌墻時,經常先在兩端立樁拉線然后沿著線砌墻.其中,可以用“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來解釋的現象是( )A.①④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D探究點四 兩點間的距離[典例4]已知點A,B,C在同一條直線上,如果線段AB=7 cm,BC=3 cm,那么A,C兩點間的距離是( )A.4 cm B.10 cmC.4 cm或10 cm D.5 cm或10 cmC謝謝觀賞!(共8張PPT)6.6 余角和補角過教材 要點概覽1.余角與補角的概念(1)如果兩個角的和為 ,就說這兩個角互為余角,簡稱互余,其中一個角叫作另一個角的余角. (2)如果兩個角的和為 , 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簡稱互補,其中一個角叫作另一個角的補角. 2.余角和補角的性質(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 (2)同角或等角的補角 . 90°180°相等相等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余角與補角的概念[典例1]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射線OE在∠BOC內.(1)若∠BOD的補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求∠BOD的度數;解:(1)依題意,得180°-∠BOD=4(90°-∠BOD),解得∠BOD=60°.(2)在(1)的條件下,若∠COE比∠BOE大10°,求∠COE的度數.解:(2)因為∠BOD=60°,所以∠BOE+∠COE=180°-∠BOD=120°.又因為∠COE-∠BOE=10°,所以∠COE=65°.[變式1]已知一個角的補角比這個角的余角的3倍大10°,則這個角的度數是 度. [變式2]如圖,點O在直線AB上,∠AOC與∠COD互補,OE平分∠AOC.若∠BOC=50°,求∠DOE的度數.50解:因為點O在直線AB上,∠BOC=50°,所以∠AOC=130°.因為∠AOC與∠COD互補,所以∠COD=50°.因為OE平分∠AOC,所以∠EOC=65°,所以∠DOE=15°.探究點二 余角與補角的性質[典例2](1)如圖①,∠AOB=∠COD=90°,∠1與∠2相等嗎 為什么 解:(1)相等.理由如下:因為∠AOB=90°,所以∠1+∠BOC=90°.因為∠COD=90°,所以∠2+∠BOC=90°.所以∠1=∠2.①(2)如圖②,直線MN與直線PQ相交于點E,∠1與∠2相等嗎 為什么 解:(2)相等.理由如下:因為∠MEN=180°,所以∠1+∠MEQ=180°.因為∠PEQ=180°,所以∠2+∠MEQ =180°.所以∠1 =∠2.②[變式3]如圖,將一副三角板的兩個直角頂點重合擺放到桌面上,若∠BOC=34°29′,則∠AOD= . 145°31′謝謝觀賞!(共10張PPT)6.5 角的比較與運算過教材 要點概覽1.角的大小比較(1) :用量角器分別量出兩個角的度數,再根據度數的大小來比較. (2) :將兩個角的頂點及一邊重合,把兩個角的另一邊放在重合邊的同側比較. 度量法疊合法2.角的平分線(1)定義: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 的角,這條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 相等∠AOC∠AOB∠BOC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角的大小比較[典例1]如圖,射線OC,OD分別在∠AOB的內部、外部,下列各式錯誤的是( )A.∠AOB<∠AODB.∠BOC<∠AOBC.∠COD<∠AODD.∠AOB<∠AOCD[變式1]如圖,如果∠AOB=∠COD,那么( )A.∠1>∠2B.∠1=∠2C.∠1<∠2D.∠1與∠2的大小不能確定B探究點二 角的和差[典例2]如圖,按圖填空:(1)∠AOC=∠AOB+ ; (2)∠BOD=∠AOD- ; (3)∠BOC= - -∠COD; (4)∠BOC=∠AOC+∠BOD- . ∠BOC∠AOB∠AOD∠AOB∠AOD[變式2]已知∠AOB=80°,∠BOC=30°,則∠AOC的度數為( )A.50° B.110°C.50°或110° D.無法確定C探究點三 角的平分線[典例3]如圖,點O在直線AB上,過點O作射線OC,射線OD平分∠AOC.如果∠BOC=80°,那么∠AOD的度數為( )A.80° B.50° C.65° D.70°B[變式3]如圖,∠AOB是平角,∠AOC=30°,∠BOD=60°,OM,ON分別是∠AOC,∠BOD的平分線.(1)求∠COD的度數.解:(1)因為∠AOC+∠COD+∠DOB=180°,∠AOC=30°,∠BOD=60°,所以∠COD=90°.(2)求∠MON的度數.謝謝觀賞!(共9張PPT)6.1 圖形的認識過教材 要點概覽第6章 基本的幾何圖形1.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 ,又簡稱為體.幾何體是由 圍成的. 2.一般而言,兩個面的交接處是一條 , 線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的.線與線的交接處是一個 ,點一般用一個 .表示. 幾何體面線曲點大寫英文字母3. 在長方體中,相鄰兩個面的交接處是一條線段,我們把它叫作 ,棱與棱的公共點叫作 . 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4.點動成 ,線動成 ,面動成 . 5.如果幾何圖形上的點不都在同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樣的幾何圖形叫作 . 6.如果幾何圖形上的點都在同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樣的幾何圖形叫作 . 棱頂點點線面體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精講練 新知探究探究點一 基本幾何體的認識與分類[典例1]下列四個幾何體中,是四棱錐的是( )AA B C D[變式1]下面的幾何體中,屬于柱體的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變式2]下列標注的圖形名稱與圖形不相符的是( )DDA.四棱錐 B.圓柱 C.正方體 D.三棱錐[變式3]下列幾何體中,屬于棱錐的是( )DA B C D探究點二 點、線、面、體[典例2]中華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是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槍挑一條線,棍掃一大片”,從數學的角度解釋為( )A.點動成線,線動成面B.線動成面,面動成體C.點動成線,面動成體D.點動成面,面動成線A[典例3]如圖.(1)該幾何體是一個 . (2)該幾何體由 個三角形和 個四邊形圍成. (3)該幾何體有 條棱, 個頂點. 四棱錐4185[變式4]下面給出的圖形中,繞虛線旋轉一周能形成圓錐的是( )DA B C D[變式5](1)七棱柱有 個頂點, 條棱, 個面; (2)一個棱柱有10個面,則這個棱柱有 條棱; (3)一個棱柱有16個頂點,則這個棱柱是 . 1421924八棱柱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 圖形的認識.pptx 6.2 線段、射線和直線.pptx 6.3 線段的比較與運算.pptx 6.5 角的比較與運算.pptx 6.6 余角和補角.pptx 第1課時 角的表示.pptx 第2課時 度、分、秒的換算.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