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北師大版 數學 選擇性必修第一冊課標定位素養闡釋 1.理解拋物線的定義及焦點、準線的概念.2.掌握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推導過程.3.明確p的幾何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求拋物線標準方程問題,提升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素養.自主預習 新知導學一、拋物線的定義【問題思考】1.如圖2-3-1,我們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EF,然后取一個三角板和一條拉鏈,拉鏈的長度與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AB相等.將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貼在直線EF上,拉鏈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頂點B處,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的點C處.在拉鏈D處放置一支粉筆,沿著直線EF上下拖動三角板,粉筆會畫出一條曲線.圖2-3-1(1)畫出的曲線是什么形狀 提示:拋物線.(2)|DA|是點D到直線EF的距離嗎 為什么 提示:是.因為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3)點D在移動過程中,到直線EF的距離和到點C的距離在數量上滿足什么關系 .提示:相等.2.平面內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l不經過點F)的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或軌跡)叫作 拋物線 .這個定點F叫作拋物線的 焦點 ,這條定直線l叫作拋物線的 準線 .3.一動圓的圓心在拋物線y2=8x上且恒與直線x+2=0相切,則動圓必過定點( ).A.(4,0) B.(2,0) C.(0,2) D.(0,-2)解析:直線x+2=0為拋物線的準線,所以動圓過拋物線的焦點(2,0).故選B.答案:B二、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問題思考】1.(1)拋物線方程中p(p>0)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提示:p的幾何意義是焦點到準線的距離.(2)到定點A(3,0)和定直線l:x=-3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什么 軌跡方程又是什么 提示:軌跡是拋物線,軌跡方程為y2=12x.(3)如何確定拋物線的焦點位置和開口方向 提示:一次項變量為x(或y),則焦點在x軸(或y軸)上;若系數為正,則焦點在正半軸上;系數為負,則焦點在負半軸上,焦點確定,開口方向也隨之確定.2.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表2-3-13.拋物線y2=2x的焦點坐標是 ,準線方程是 . 【思考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它后面的括號里畫“√”,錯誤的畫“×”.(1)并非所有二次函數的圖象都是拋物線.( )(2)拋物線是雙曲線的一支.( )(3)平面內到一定點距離與到一定直線距離相等的點軌跡一定是拋物線.( )(4)拋物線y2=20x的焦點坐標是(0,5).( )××××合作探究 釋疑解惑探究一求拋物線的焦點或準線【例1】 求下列拋物線的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1)y2=40x;(2)4x2=y;(3)6y2+11x=0.已知拋物線方程求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的方法先將所給方程化為標準形式,由標準方程得到參數p,從而得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需注意p>0,焦點所在位置由標準方程一次項的系數確定,系數為正,焦點在正半軸;系數為負,焦點在負半軸.【變式訓練1】 指出下列拋物線的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并說明拋物線的開口方向.(1)y= x2;(2)x=ay2(a≠0).探究二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例2】 根據下列條件確定拋物線的標準方程.(1)關于y軸對稱且過點(-1,-3);(2)過點(4,-8);(3)焦點在直線x-2y-4=0上;(4)頂點在原點,以坐標軸為對稱軸,焦點到準線的距離為 .(2)由題意,可設所求拋物線方程為y2=2px(p>0)或x2=-2p'y(p'>0).將點(4,-8)的坐標代入y2=2px,得p=8.將點(4,-8)的坐標代入x2=-2p'y,得p'=1.故所求拋物線方程為y2=16x或x2=-2y.1.求拋物線方程,先判斷焦點位置,通常用待定系數法.(1)若能確定拋物線的焦點位置,則直接設出拋物線的標準方程,求出p的值即可;(2)若拋物線的焦點位置不確定,則要分情況討論.2.焦點在x軸上的拋物線方程可設為y2=ax(a≠0),焦點在y軸上的拋物線方程可設為x2=ay(a≠0).【變式訓練2】 求適合下列條件的拋物線的標準方程:(1)過點M(-6,6);(2)焦點F在直線l:3x-2y-6=0上.解:(1)∵點M(-6,6)在第二象限,∴過點M的拋物線開口向左或開口向上.若拋物線開口向左,則焦點在x軸上,設其方程為y2=-2px(p>0),將點M(-6,6)的坐標代入,可得36=-2p×(-6),解得p=3.∴拋物線的方程為y2=-6x.若拋物線開口向上,則焦點在y軸上,設其方程為x2=2py(p>0),將點M(-6,6)的坐標代入,可得36=2p×6,解得p=3,∴拋物線的方程為x2=6y.綜上所述,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y2=-6x或x2=6y.探究三拋物線定義的應用【例3】 已知點P是拋物線y2=2x上的一個動點,求點P到點A(0,2)的距離與點P到該拋物線準線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分析:利用拋物線的定義,把點P到拋物線準線的距離轉化為到焦點的距離.如答圖2-3-1 ,設拋物線的準線為l,過點P向直線l作垂線,垂足為Q,連接PF,AF.由拋物線的定義知,|PA|+|PQ|=|PA|+|PF|≥|AF|,當且僅當點P在AF上時取等號.答圖2-3-11.若將本例中的“點A(0,2)”改為“點A(3,2)”,其他條件不變,求點P到點A(3,2)的距離與點P到該拋物線焦點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解:由題意可知,拋物線y2=2x的焦點坐標為 ,設為F.如如答圖2-3-2,設拋物線的準線為l,過點P向直線l作垂線,垂足為Q,過點A向直線l作垂線,垂足為Q'.由拋物線的定義知,|PA|+|PF|=|PA|+|PQ|≥|AQ'|,當且僅當點P在AQ'上時取等號.答圖2-3-22.若將本例中的“點A(0,2)”改為“直線l1:3x-4y+ =0”,其他條件不變,求點P到直線l1的距離與點P到該拋物線的準線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答圖2-3-3拋物線定義的兩種應用(1)實現距離轉化.根據拋物線的定義,拋物線上任意一點到焦點的距離等于它到準線的距離,因此,由拋物線定義可以實現點點距與點線距的相互轉化,從而簡化某些問題.(2)解決最值問題.在拋物線中求解與焦點有關的兩點間距離和的最小值時,往往用拋物線的定義進行轉化,即化折線為直線解決最值問題.【變式訓練3】 (1)已知F是拋物線y2=x的焦點,A,B是該拋物線上的兩點,|AF|+|BF|=3,則線段AB的中點到y軸的距離為( ).A.橢圓 B.雙曲線 C.拋物線 D.以上都不對答圖2-3-4答案:(1)C (2)C易錯辨析因考慮問題不全面而致誤【典例】已知拋物線上一點(-5,-2 )到焦點F(x,0)的距離是6,則拋物線的標準方程是( ).A.y2=-2x或y2=-18xB.y2=-4x或y2=-36xC.y2=-4xD.y2=-18x,y2=-36xx=-9,則F(-1,0)或F(-9,0).若F(-1,0),則p=2,方程為y2=-4x;若F(-9,0),則p=18,方程為y2=-36x.故選B.答案:B以上解答過程中都有哪些錯誤 出錯的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改正 你如何防范 提示:上述解法的錯誤在于忘記檢驗是否符合拋物線的定義.由已知求出F(-1,0)或F(-9,0),只說明這兩點到點(-5,-2 )的距離為6,并不代表點(-5,-2 )一定在以F(-1,0)或F(-9,0)為焦點的拋物線上.整理得x2+10x+9=0,即(x+1)(x+9)=0,解得x=-1或x=-9.則F(-1,0)或F(-9,0).若F(-1,0),則p=2,y2=-4x;若F(-9,0),則p=18,y2=-36x.顯然,若拋物線的方程為y2=-36x,則它的準線方程為x=9.由拋物線的定義,點(-5,-2 )到直線x=9的距離應該是6,而點(-5,-2 )到直線x=9的距離為14,矛盾.故所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為y2=-4x.答案:C1.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常用待定系數法.用待定系數法求拋物線標準方程時,一定要先確定焦點位置與開口方向,如果開口方向不確定時,可設所求拋物線方程為y2=ax(a≠0),或者x2=ay(a≠0).2.應用分類討論的思想解題時,應注意驗證分類的結果是否都符合題意.隨堂練習答案:B2.已知拋物線y2=24ax(a>0)上有一點M,它的橫坐標是3,它到焦點的距離是5,則拋物線的方程為( ).A.y2=8x B.y2=12xC.y2=16x D.y2=20x解析:由題意知6a+3=5,解得a= .因此拋物線的方程為y2=8x.答案:A3.(多選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C:y2=2px(p>0)的焦點為F,準線為l.設l與x軸的交點為K,P為拋物線C上異于O的任意一點,點P在l上的射影為點E,∠EPF的鄰補角的平分線交x軸于點Q,過點Q作QM⊥PF交PF于點M,過點Q作QN⊥EP交線段EP的延長線于點N,則( ).A.|PE|=|PF| B.|PF|=|QF|C.|PN|=|MF| D.|PN|=|KF|答案:ABD4.已知O為坐標原點,拋物線C:y2=2px(p>0)上一點A到焦點F的距離為4,點M為拋物線C準線上的動點.若 則p= . 答案:3(第3題答圖)5.已知拋物線的焦點在x軸上,拋物線上的點M(-3,m)到焦點的距離是5.(1)求拋物線的方程和實數m的值;(2)求拋物線的焦點坐標和準線方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