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1 空間直角坐標系1.1 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 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1.在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中,棱長為1個單位的正方體ABCD-A1B1C1D1的頂點A的坐標是 ( )A.(-1,-1,-1) B.(1,-1,1)C.(1,-1,-1) D.(-1,1,-1)2.設z為任意實數,則(2,2,z)表示的圖形是 ( )A.z軸B.與xOy平面垂直的一條直線C.xOy平面D.與xOy平面平行的一條直線3.如圖,正方體OABC-O1A1B1C1的棱長為2,E是B1B上的點,且|EB|=2|EB1|,則點E的坐標為( )A.(2,2,1) B.(2,2,2) C. D.4.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P(2,-1,3),M(-1,2,3),若PQ的中點為M,則點Q的坐標為( )A.(4,1,1) B.(-4,5,3)C.(4,-3,1) D.(-5,3,4)5.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已知點P在xOy平面上的射影為P1(1,2,0),在yOz平面上的射影為P2(0,2,1),則點P的坐標為 . 6.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正四面體P1P2P3P4的頂點的坐標為Pi(xi,yi,zi)(i=1,2,3,4).設集合A={z|z=zi,i=1,2,3,4},則集合A的元素個數可能為 (寫出所有可能的值). 題組二 空間點的對稱問題7.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與點(-1,2,1)關于zOx平面對稱的點為( )A.(-1,-2,1) B.(-1,2,1)C.(-1,-2,-1) D.(1,-2,-1)8.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A(1,1,1),點B(3,-1,4),則點A關于點B的對稱點的坐標是( )A.(2,-2,3) B.(5,-3,7)C.(5,-1,3) D.(4,0,5)9.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點A(1,2,3)與點B(-1,-2,3)關于( )A.原點對稱 B.xOy平面對稱C.y軸對稱 D.z軸對稱10.設M不是坐標平面上的點.若點M關于xOz平面的對稱點為M1,點M1關于坐標原點的對稱點為M2,則點M關于以下哪條坐標軸對稱可以得到M2( )A.x軸 B.y軸C.z軸 D.以上都不對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1 空間直角坐標系1.1 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基礎過關練1.C 頂點A到三個坐標平面的距離都為1,結合坐標軸方向易知其坐標為(1,-1,-1).2.B (2,2,z)表示過點(2,2,0)且與z軸平行的直線,所以(2,2,z)表示的圖形是與xOy平面垂直的一條直線.3.D 由題意得EB⊥xOy平面,B(2,2,0),所以設E(2,2,z).因為|EB|=2|EB1|,所以z=|EB|=,所以E.故選D.4.B 設點Q的坐標為(a,b,c),則∴點Q的坐標為(-4,5,3).故選B.5.答案 (1,2,1)6.答案 2,3,4解析 若集合A中只有一個元素,則P1,P2,P3,P4在同一個垂直于z軸的平面內,不符合題意,當正四面體P1P2P3P4的一個面與xOy平面平行或在xOy平面內時,集合A中有2個元素;當正四面體P1P2P3P4有且僅有一條棱與xOy平面平行或在xOy平面內時,集合A中有3個元素;當正四面體P1P2P3P4的各面、各棱均不與xOy平面平行且均不在xOy平面內時,集合A中有4個元素.故集合A中的元素個數可能為2,3,4.7.A 8.B 設點A關于點B的對稱點為Q(x,y,z),由中點坐標公式可得即Q(5,-3,7),故選B.9.D 10.B 設M(a,b,c),則點M關于xOz平面的對稱點為M1(a,-b,c),則點M1關于坐標原點的對稱點為M2(-a,b,-c).對于A,點M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a,-b,-c),故A錯誤;對于B,點M關于y軸的對稱點為(-a,b,-c),故B正確,D錯誤;對于C,點M關于z軸的對稱點為(-a,-b,c),故C錯誤.故選B.1(共12張PPT) 過空間任意一點O,作三條兩兩垂直的直線,并以點O為原點,在三條直線上分別建立數軸:x軸、y軸和z軸,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點O叫作坐標原點,x軸(橫軸)、y軸(縱軸)、z軸(豎軸)叫作坐標軸,通過每兩條坐標軸的平面叫作坐標平面,分別稱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x軸、y軸、z軸的方向通常符合右手螺旋法則.§1 空間直角坐標系知識點 1 空間直角坐標系知識 清單破1.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任意一點P與三元有序實數組(x,y,z)之間建立了一一對應的關系:P (x,y,z).三元有序實數組(x,y,z)叫作點P在此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作P(x,y,z),其中x叫作點P的橫坐標,y叫作點P的縱坐標,z叫作點P的豎坐標.2.特殊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表示知識點 2 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點的位置 在x軸上 在y軸上 在z軸上坐標表示 (x,0,0) (0,y,0) (0,0,z)點的位置 在xOy平面內 在yOz平面內 在zOx平面內坐標表示 (x,y,0) (0,y,z) (x,0,z) 已知空間中P(x1,y1,z1),Q(x2,y2,z2)兩點,則P,Q兩點間的距離為|PQ|= .特別地,空間任意一點P(x,y,z)到原點O的距離|OP|= .知識點 3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知識拓展 (1)點P(x,y,z)到坐標平面xOy的距離為|z|.(2)點P(x,y,z)到坐標平面yOz的距離為|x|.(3)點P(x,y,z)到坐標平面zOx的距離為|y|.(4)點P(x,y,z)到x軸的距離為 .(5)點P(x,y,z)到y軸的距離為 .(6)點P(x,y,z)到z軸的距離為 .(7)已知空間兩點間的距離求點的坐標,是距離公式的逆應用,可直接設出該點坐標,利用待定系數法求解點的坐標.(8)利用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判斷三角形的形狀時,需分別求出三邊長,得到邊長之間的數量關系;判定三點共線時,需分別求出任意兩點連線的長度,并確定其中兩線段的長度之和等于第三條線段的長度.知識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三個坐標平面把空間分成了3個部分. ( )2.給定空間直角坐標系,空間任意一點與有序實數組(x,y,z)之間存在唯一的對應關系. ( )3.點P(0,0,1)在z軸上. ( )4.點(1,1,1)到原點的距離為 . ( )5.點A(1,3,-2)到x軸的距離為1. ( ) √√提示提示提示分成了8個部分.坐標系內的點與有序實數組是一一對應關系.z軸上的點的橫、縱坐標均為0.√1.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構建(1)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遵循的原則:①讓盡可能多的點落在坐標軸上或坐標平面內;②充分利用幾何圖形的對稱性.(2)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常用策略:①利用幾何體中共頂點的互相垂直的三條棱構建直角坐標系;②利用線面的垂直關系構建直角坐標系;③利用面面的垂直關系構建直角坐標系.講解分析疑難 情境破疑難 1 確定空間中的點的坐標2.求點的坐標的常見方法(1)投影法看所求點分別在x軸、y軸、z軸的投影對應的數值.如求點P的橫坐標x,如圖,可過點P作PP1⊥平面xOy于點P1,再過點P1作P1P2⊥x軸于點P2,點P2的橫坐標即為x;或直接構造長方體OP,確定線段P1P3,P1P2,PP1的長,再注意對正負號的選取即可得點P的坐標. 一般地,當點在平面xOy、平面zOx、平面yOz內或易確定點在x軸、y軸、z軸上的投影時均適合用投影法.(2)公式法線段的中點、n等分點或三角形的重心等可用公式法求解.若點A(x1,y1,z1),B(x2,y2,z2),C(x3,y3,z3),則線段AB的中點的坐標為 ;三角形ABC重心的坐標為 ;當點P在線段AB上且AP=λPB時,P .(3)向量法(后面會學習)(4)幾何法:把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用平面幾何知識求解.(5)待定系數法:設點P(x,y,z),利用已知條件求出x,y,z的值.典例 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M在線段BC1上,且|BM|=2|MC1|,N是線段D1M的中點,求點M,N的坐標. 解析 如圖,以D為原點,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過點M作MM1⊥BC于點M1,連接DM1,取DM1的中點N1,連接NN1.由|BM|=2|MC1|,知|MM1|= |CC1|= ,|M1C|= |BC|= .因為M1M∥DD1,所以M1M與z軸平行,點M1與點M的橫、縱坐標相同,點M的豎坐標為 ,所以M .由N1為DM1的中點,知N1 .因為N1N與z軸平行,且|N1N|= = ,所以N . P(x,y,z) P1(-x,-y,-z);P(x,y,z) P2(-x,y,z);P(x,y,z) P3(x,-y,z);P(x,y,z) P4(x,y,-z);P(x,y,z) P5(x,-y,-z);P(x,y,z) P6(-x,y,-z);P(x,y,z) P7(-x,-y,z).記憶方法:關于誰對稱誰不變,其余的取相反數.疑難 2 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對稱問題講解分析典例 已知點A(-4,2,3)關于坐標原點的對稱點為A1,A1關于zOx平面的對稱點為A2,A2關于z軸的對稱點為A3,則線段AA3的中點M的坐標為 .解析 點A(-4,2,3)關于坐標原點的對稱點A1的坐標為(4,-2,-3),點A1(4,-2,-3)關于zOx平面的對稱點A2的坐標為(4,2,-3),點A2(4,2,-3)關于z軸的對稱點A3的坐標為(-4,-2,-3),∴線段AA3的中點M的坐標為(-4,0,0). (-4,0,0)1.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1.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點M(3,5,2)在xOz平面內的射影是點N,則|ON|=( )A. B.5 C. D.2.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點A(0,1,-1),B(1,1,2),點B關于y軸對稱的點為C,則|AC|=( )A. B. C. D.23.(多選題)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點P的坐標為(1,2,3),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點P到原點O的距離是B.點P到x軸的距離是C.點P到xOy平面的距離是3D.點P到yOz平面的距離是34.空間四邊形ABCD的各頂點分別是A(0,2,4),B(2,0,2),C(1,-1,1),D(-1,3,1),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則EF的長為( )A. B. C.2 D.2題組二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應用5.從點M(0,2,1)發出的光線,經xOy平面反射后到達點N(2,0,2),則光線所走的路程為( )A.3 B.4 C. D.36.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以A(m,1,9),B(10,-1,6),C(2,4,3)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中m∈Z,則m的值為( )A.-4 B.4C.-6或4 D.6或47.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B=1,AP=2,PA⊥平面ABCD,動點M,N分別在線段BD,PC上,則線段MN長度的最小值為( )A. B. C. D.8.在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中,點M(1,0,3),N(0,2,0),點P在xOz平面內,且|PM|=|PN|,請寫出一個滿足條件的點P的坐標: . 9.對于任意實數x,y,z,的最小值為 . 10.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BEF的邊長都是1,且平面ABCD⊥平面ABEF,點M在AC上移動,點N在BF上移動,若CM=BN=a(0(1)求MN的長;(2)當a為何值時,MN的長最小 并求出最小值.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1.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基礎過關練1.A 點M(3,5,2)在xOz平面內的射影是點N(3,0,2),所以|ON|=.故選A.2.C 點B(1,1,2)關于y軸對稱的點為C(-1,1,-2),故|AC|=.故選C.3.AD 由已知得,|OP|=,故A中說法錯誤;點P到x軸的距離為,故B中說法正確;點P到xOy平面的距離為3,故C中說法正確;點P到yOz平面的距離為1,故D中說法錯誤.故選AD.4.A 由已知得,E(1,1,3),F(0,1,1),由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EF|=.故選A.5.C 設點M關于xOy平面對稱的點為P,則P(0,2,-1),所以光線所走的路程為|PN|=.故選C.6.B 若△ABC是以AB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則|AC|=|BC|,即=,m∈Z,整理,得m2-4m-49=0,m∈Z,無解;若△ABC是以AC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則|AB|=|BC|,即=,m∈Z,整理,得m2-20m+15=0,m∈Z,無解;若△ABC是以BC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則|AB|=|AC|,即=,m∈Z,即m2-20m+113=m2-4m+49,m∈Z,解得m=4.故選B.7.A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因為底面ABCD是正方形,AB=1,AP=2,所以設M(t,1-t,0),N(m,m,2-2m),0≤t≤1,0≤m≤1,則|MN|=,當m=時,|MN|min=,故選A.8.答案 (0,0,1)(本題答案不唯一,符合(x,0,z),x+3z=3即可)解析 設P(x,0,z),由|PM|=|PN|,得,化簡,得x+3z=3.當x=0時,z=1,此時P(0,0,1).故答案為(0,0,1).(本題答案不唯一,符合(x,0,z),x+3z=3即可)9.答案 解析 表示空間中的點(x,y,z)與點(0,0,0),(-1,2,1)之間的距離之和,所以最小值即為點(0,0,0)與(-1,2,1)之間的距離,此時點(x,y,z)在點(0,0,0)與(-1,2,1)的連線上,故最小值為.10.解析 因為平面ABCD⊥平面ABEF,平面ABCD∩平面ABEF=AB,AB⊥BE,所以BE⊥平面ABCD,所以AB,BC,BE兩兩垂直.過點M作MG⊥AB,MH⊥BC,垂足分別為G,H,連接NG,易證NG⊥AB.因為CM=BN=a,所以CH=MH=BG=GN=a.以B為坐標原點,BA,BE,BC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M.(1)|MN|==.(2)由(1)得,當a=時,MN的長最小,且最小值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docx 1.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docx §1 空間直角坐標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