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學科 數學 年級 七年級上冊 課型 新授課 單元 第二單元課題 有理數的加減運算 課時 2.2.2課標要求 學生需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能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在有理數范圍內的適用性并運用其簡化計算;通過數軸直觀解釋有理數加法,發展幾何直觀與符號意識。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圍繞有理數加法及運算律展開,遵循 “直觀建構→規律推廣→應用深化” 的編排邏輯:第一步以 “數軸上的點移動” 為載體,先具象化 “左負右正” 的運動過程,再抽象為有理數加法算式,建立 數形結合 的思維橋梁;第二步類比小學階段的加法運算律,引導學生通過 “舉例驗證” 探究其在有理數范圍內的適用性,明確運算律的 普遍性 ,為簡便運算奠定理論基礎;第三步通過設計湊整、湊零、同分母結合等簡便運算例題,展現 “復雜運算向簡單運算轉化” 的思路,滲透 轉化思想 。整個內容編排貫穿 數形結合、類比遷移、歸納推理、轉化思想 等核心數學思想方法,層層遞進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基礎為掌握正數加法運算,熟悉數軸 “方向 + 距離” 的表示方式,且知曉小學階段的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具備初步運算能力 。但學習本節課時存在諸多難點:理解層面,難以厘清異號兩數相加時 “符號判斷” 與 “絕對值運算” 的邏輯(如(-3)+2結果為-1的推導);應用層面,既需突破 “順序計算” 的思維慣性,靈活識別 “湊整、湊零” 等簡便運算特征,又要克服負數交換位置等場景中的 “符號干擾”;思維慣性層面,易固化 “運算律僅適用于正數” 的認知,需通過探究活動打破這一局限 。教學目標 運算能力:熟練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能結合運算律優化計算步驟。 幾何直觀:通過數軸解釋加法運算,建立 “數→形→數” 的雙向對應。 推理意識:自主驗證運算律在有理數中的適用性,歸納簡便運算策略。 知識掌握:清晰表述加法法則、運算律的內容及字母形式,解決實際運算問題。教學重點 1.有理數加法法則的 理解與應用(尤其是異號兩數相加的規則)。 2.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在有理數中的 驗證過程 與 簡便運算應用。教學難點 法則理解:異號兩數相加時,“符號取絕對值較大數的符號,絕對值相減” 的邏輯推導 應用:根據數的特征(相反數、湊整、同分母等),主動重組加數 進行簡便計算教法與學法分析 在教法設計上,采用情境驅動法,以“數軸上的點移動”為情境,通過左移3、右移2等動畫演示具象化有理數加法,降低法則理解難度;實施探究式教學,設計“運算律是否適用于負數?”的探究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舉例驗證,借助歸納推理突破認知慣性;運用分層遞進法,從“法則應用”(基礎計算)到“運算律驗證”(推理)再到“簡便運算”(策略),逐步提升難度以匹配學情。在學法指導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通過數軸畫圖、算式列舉自主推導加法法則、驗證運算律;倡導合作交流,分組討論“簡便運算的特征”(哪些數可以結合及原因),分享符號處理錯誤等錯例,強化批判性思維;引導歸納總結,梳理“法則步驟”“運算律形式”“簡便策略”(湊零、湊整、同類型結合),形成可遷移的解題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教學主要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依標靠本,獨立研學 教師: ‘機器人尋寶’游戲 機器人從原點 O 出發,每次會收到一張移動卡片,大家需要幫它記錄每次移動后的位置,最終找到寶藏位置。 第一輪:正數移動(復習舊知,2 分鐘) 教師給出指令 1:“+2”(機器人向右走 2 格,停在 “2” 的位置)。 提問:“機器人現在在哪里?用算式怎么表示從原點到這里的過程?”(學生回答:2,算式:0+2=2) 指令 2:“+3”(機器人從 “2” 再向右走 3 格,停在 “5”)。 提問:“兩次移動后,最終位置是?算式怎么列?” 學生回答:5,算式:2+3=5 或 0+2+3=5 小結:“正數相加,就是同方向累加距離,結果很明確。” 第二輪:加入負數移動(引發沖突,3 分鐘) 指令 1:“-1”(機器人從原點向左走 1 格,停在 “-1”)。 提問:“這次移動方向和之前相反,位置怎么表示?算式呢?” 學生嘗試:-1,算式:0+(-1)=-1 指令 2:“+3”(機器人從 “-1” 向右走 3 格,停在 “2”)。 追問:“先向左 1 格,再向右 3 格,最終位置是 2。這個過程能用算式表示嗎?” 學生可能困惑,嘗試列出:(-1)+3=2 指令 3:“-2”(機器人從 “2” 向左走 2 格,停在 “0”)。 深化提問:“如果再向左走 2 格,算式怎么列?結果是多少?” 學生討論:2+(-2)=0 聚焦問題,引出課題(1 分鐘) 教師:剛才的算式里出現了‘正數 + 負數’‘負數 + 正數’,和我們以前學的正數加法不一樣。這些帶符號的數相加有什么規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 —— 有理數的加法。 開展 “機器人尋寶” 游戲,引導學生嘗試列出算式,通過追問引發討論,最后聚焦問題引出課題 “有理數的加法” 根據機器人移動指令回答位置,列出正數加法算式;嘗試列出含負數的加法算式聚焦 “帶符號的數相加的規律”。 通過 “機器人移動” 的具象情境,復習正數加法舊知,自然引入負數參與的加法,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對有理數加法規律的探究興趣,實現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環節二:新知講解 1.數軸與有理數加法問題解答 如圖2-7,數軸上的一個點,從原點出發沿著數軸先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2個單位長度,到達原點左邊1個單位長度處。圖2-7 (1)根據圖2-7你能寫出怎樣的算式?這個算式的結果與根據運算法則計算得到的結果一致嗎? 算式:從原點左移3(記為),再右移2(記為),對應算式 。 計算:根據有理數加法法則,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大的符號(絕對值更大,符號為負),用大絕對值減小絕對值(),故結果為 ,與數軸上的位置一致。 (2)對于 ,你能借助數軸解釋運算結果嗎? 步驟:從原點出發,先向左移3個單位(對應),再向左移2個單位(對應)。 結果:兩次移動方向相同(均向左,負方向),總距離為,最終位置在原點左側5個單位,即 ,故 。 2.加法運算律 探究環節一:嘗試·交流 小學學習過哪些加法運算律?這些運算律在有理數范圍內還成立嗎?請你舉一些例子試一試,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小學運算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有理數范圍驗證:通過負數例子驗證(如 ,),確認仍成立。 事實上,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有理數范圍內仍然成立。 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commutativepropertyof addition)、加法結合律(associative property of addition)。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有理數加法滿足交換律和結合律,因此可以改變加數的順序,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組合。 拓展:填空 1.若 □,則□中應填:b,依據是: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2.已知 ,則 x=7,依據是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先通過加法交換律交換3與-5的位置,再通過加法結合律將3與x結合,對比兩邊可得x=7)。 3.若 ,則 ______,請說明理由(用運算律)。 則a + c + b=c。理由:根據加法交換律,a + c + b=a + b + c;又因為a + b=0,所以a + b + c=0 + c=c。 展示數軸移動問題,引導學生寫出對應算式,結合數軸解釋結果與法則的一致性,引導學生借助數軸解釋 [(-3)+(-2)] 的運算結果。提問 “小學學過的加法運算律是否適用于有理數”,引導學生舉例驗證,總結運算律的字母形式(交換律a+b=b+a、結合律 根據數軸移動寫出算式,計算結果并與數軸位置對比;自主借助數,分析 [(-3)+(-2)] 的運算過程,得出結果。 回憶小學運算律 通過數軸直觀解釋加法法則,落實 “數形結合” 思想,幫助學生理解法則邏輯(尤其是異號兩數相加);通過自主舉例驗證運算律,培養歸納推理意識,明確運算律在有理數范圍內的適用性,為簡便運算奠定基礎。環節三:延申探究 3.探究環節二:簡便運算 計算: 解: 步驟與依據: (交換律交換與,結合律分組); (,,湊整+湊零); (任何數加0不變)。 嘗試·思考 計算下列各式,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展示例題 “31+(-28)+28+69”,引導學生分析每一步運算的依據(交換律、結合律);布置 “嘗試 思考” 題目,引導學生說明計算方法。 跟隨教師分析例題步驟,明確 “湊整”“湊零” 的依據;獨立完成 4 道計算題,總結做法(如湊整、同號結合、同分母結合)。 通過例題拆解,展示簡便運算的具體策略(交換律、結合律的應用),引導學生掌握 “觀察數的特征 — 重組加數” 的方法;通過練習鞏固簡便運算技巧,提升運算靈活性。環節三:全班展學,互動深入 探究環節三:回顧·反思 對于有理數加法運算,你積累了哪些簡便計算的經驗? 策略歸納: 湊零:互為相反數的數結合(和為0); 湊整:和為整數的數結合(簡化計算); 同號/同類型:同正、同負或同分母/小數結合(避免符號混淆); 運算律工具:靈活用交換律、結合律重組加數,優先算簡單部分。 引導學生回顧簡便計算的經驗,提問 “有理數加法有哪些簡便計算策略”,組織學生分享并歸納。 思考并總結簡便運算策略,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過回顧與歸納,將零散的簡便運算技巧系統化,幫助學生形成可遷移的解題策略環節四:鞏固內化,拓展延伸 課堂練習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并說明每一步運用了什么運算律: 布置課堂練習(數的分類、實際應用),巡視指導 完成練習,糾正錯誤,鞏固知識 鞏固正負數應用及有理數分類,檢測知識掌握情況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掌握了有理數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數的符號且用大絕對值減小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相加得 0,一個數加 0 仍得這個數); 理解了加法交換律(a + b = b + a)和結合律(a + b) + c = a + (b + c)在有理數范圍內仍然適用,并能表述其字母形式。 能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計算,且能結合運算律通過 “湊零”“湊整”“同號 / 同類型結合” 等策略簡化計算; 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小結 學生思考自由回答,自我小結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設計 有理數的加減運算 一、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符號,絕對值相加 例: 3.異號兩數相加 取絕對值較大數的符號 用較大絕對值減去較小絕對值 例: 3.特殊情況 互為相反數相加:(例:) 一個數加0:(例:) 二、加法運算律 運算律字母表示例子驗證交換律結合律三、簡便運算策略 湊零:互為相反數結合(和為0) 湊整:和為整數的數結合(如) 同類型:同號、同分母或小數結合(避免符號混淆) 四、小結 法則核心:符號定方向,絕對值定大小 工具:交換律、結合律簡化計算 思想:數形結合(數軸輔助理解)、轉化(復雜→簡單) 板書設計說明: 左側突出核心法則與運算律,用表格和例子強化記憶; 右側聚焦簡便策略與例題,步驟標注運算律依據,體現“算理并重”; 底部總結數學思想,呼應課標要求的幾何直觀與推理意識。 梳理知識體系,助建框架;突出重難點,突破理解;輔助抽象概念,貼合認知;引導課堂節奏,強化記憶;滲透數學思想,傳遞方法。作業設計 1.按照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的正確過程是( ) A. B. C. D. 2.數軸上到點的距離為的點表示的數為( ) A. B. C.或 D.或 3.在七年級舉辦的有獎競猜活動中,成績以100分為標準,超過的部分記為正數,不足的部分記為負數.按此方法記錄了3名學生的成績,具體數據為:,,0,則這3名學生中的最高分是( ) A.3 B.103 C.100 D.108 4.規定一種新運算:,如,那么的值是____. 5.簡便計算: (1); (2); (3). 能力提升: 6.某冰箱冷藏室溫度從 ℃ 開始變化:先上升 ℃,再下降 ℃,最后上升 ℃。 (1)用算式表示最終溫度; (2)用兩種不同的順序計算(交換/結合加數),觀察結果是否相同,并說明原因。 7.在數軸上,點A表示,從點A出發,沿數軸向右移動4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 ) A. B. C.-7 D.或-7 8.如圖,在數軸上,點、分別表示、,且,若,則點表示的數為( ) A. B.0 C.3 D. 拓展訓練 9.判斷辨析: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若錯誤,請舉反例說明。 (1)“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一定不變”; (2)“三個有理數相加,改變運算順序,和可能改變”。教學反思 《有理數的加減運算》一課圍繞有理數加法法則及運算律展開,旨在通過直觀建構、規律探究和應用深化幫助學生突破“負數參與加法”的認知難點。教學中,以“機器人尋寶”游戲激活認知起點,借助數軸實現數形結合,通過運算律探究培養推理意識,且練習設計分層遞進,有效落實了運算能力與核心素養。但仍存在不足:部分學生對異號兩數相加的“符號與絕對值”邏輯理解模糊,簡便運算中“主動識別”特征的能力有待提升,運算律探究的嚴謹性也可進一步延伸。針對這些問題,未來可強化直觀教學(如動態數軸、手勢模擬)以破解抽象難點,設計“錯題會診”深化簡便運算策略意識,補充生活化問題與自編題目活動拓展應用場景。總之,本課教學需兼顧“運算技能”與“思維發展”,通過直觀與情境降低理解門檻,借助探究與反思引導學生把握“數的符號與絕對值”的本質關聯,實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分課時學案課題 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七年級上冊學習 目標 運算能力:熟練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能結合運算律優化計算步驟。 幾何直觀:通過數軸解釋加法運算,建立 “數→形→數” 的雙向對應。 推理意識:自主驗證運算律在有理數中的適用性,歸納簡便運算策略。 知識掌握:清晰表述加法法則、運算律的內容及字母形式,解決實際運算問題。重點 有理數加法法則的 理解與應用(尤其是異號兩數相加的規則)。 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在有理數中的 驗證過程 與 簡便運算應用。難點 法則理解:異號兩數相加時,“符號取絕對值較大數的符號,絕對值相減” 的邏輯推導 應用:根據數的特征(相反數、湊整、同分母等),主動重組加數 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1.數軸與有理數加法問題解答 如圖2-7,數軸上的一個點,從原點出發沿著數軸先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2個單位長度,到達原點左邊1個單位長度處。圖2-7 (1)根據圖2-7你能寫出怎樣的算式?這個算式的結果與根據運算法則計算得到的結果一致嗎? 回答: (2)對于 ,你能借助數軸解釋運算結果嗎? 回答: 2.加法運算律 探究環節一:嘗試·交流 小學學習過哪些加法運算律?這些運算律在有理數范圍內還成立嗎?請你舉一些例子試一試,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回答:新知講解 事實上,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有理數范圍內仍然成立。 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commutativepropertyof addition)、加法結合律(associative property of addition)。 加法交換律:_____________ 加法結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數加法滿足交換律和結合律,因此可以改變加數的順序,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組合。 拓展:填空 1.若 □,則□中應填:_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則 x=____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3.若 ,則 ______,請說明理由(用運算律)。 3.探究環節二:簡便運算 計算: 解: 嘗試·思考 計算下列各式,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并說明每一步運用了什么運算律:課堂小結 1.本節課你認為自己解決的最好的問題是什么 2.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有什么體會 請你和同學分享交流。 3.你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課后作業 1.按照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的正確過程是( ) A. B. C. D. 2.數軸上到點的距離為的點表示的數為( ) A. B. C.或 D.或 3.在七年級舉辦的有獎競猜活動中,成績以100分為標準,超過的部分記為正數,不足的部分記為負數.按此方法記錄了3名學生的成績,具體數據為:,,0,則這3名學生中的最高分是( ) A.3 B.103 C.100 D.108 4.規定一種新運算:,如,那么的值是____. 5.簡便計算: (1); (2); (3). 能力提升: 6.某冰箱冷藏室溫度從 ℃ 開始變化:先上升 ℃,再下降 ℃,最后上升 ℃。 (1)用算式表示最終溫度; (2)用兩種不同的順序計算(交換/結合加數),觀察結果是否相同,并說明原因。 7.在數軸上,點A表示,從點A出發,沿數軸向右移動4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 ) A. B. C.-7 D.或-7 8.如圖,在數軸上,點、分別表示、,且,若,則點表示的數為( ) A. B.0 C.3 D. 拓展訓練 9.判斷辨析: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若錯誤,請舉反例說明。 (1)“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一定不變”; (2)“三個有理數相加,改變運算順序,和可能改變”。 10.小明記錄三天的零花錢收支:第一天收入 元,第二天支出 元,第三天收入 元。 (1)用正負數表示每天的收支(收入為正); (2)用運算律快速計算三天的總收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第二章 有理數及其運算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新知探究05課堂小結06作業布置01教學目標熟練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能結合運算律優化計算步驟。01通過數軸解釋加法運算,建立 “數→形→數” 的雙向對應。02清晰表述加法法則、運算律的內容及字母形式,解決實際運算問題。04自主驗證運算律在有理數中的適用性,歸納簡便運算策略。0302新知導入“機器人尋寶”游戲機器人從原點 O 出發,每次會收到一張移動卡片,大家需要幫它記錄每次移動后的位置,最終找到寶藏位置。算式:0+2=2 2+3=5 或 0+2+3=5第一輪:正數移動02新知導入算式:0+(-1)=-1 (-1)+3=2 2+(-2)=0第一輪:負數移動剛才的算式里出現了‘正數 + 負數’‘負數 + 正數’,和我們以前學的正數加法不一樣。這些帶符號的數相加有什么規律?02新知導入如圖2-7,數軸上的一個點,從原點出發沿著數軸先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2個單位長度,到達原點左邊1個單位長度處。圖2-7(1)根據圖2-7你能寫出怎樣的算式?這個算式的結果與根據運算法則計算得到的結果一致嗎?對應算式 。02新知導入計算。:根據有理數加法法則,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大的符號(絕對值更大,符號為負),用大絕對值減小絕對值(),故結果為 ,與數軸上的位置一致。02新知導入(2)對于 (-3)+(-2) ,你能借助數軸解釋運算結果嗎?步驟:從原點出發,先向左移3個單位(對應),再向左移2個單位(對應)。結果:兩次移動方向相同(均向左,負方向),總距離為,最終位置在原點左側5個單位,即 ,故 。嘗試·交流小學運算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有理數范圍驗證:通過負數例子驗證(如 ,),確認仍成立。03新知講解小學學習過哪些加法運算律?這些運算律在有理數范圍內還成立嗎?請你舉一些例子試一試,并與同伴進行交流。事實上,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有理數范圍內仍然成立。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commutativepropertyof addition)、加法結合律(associative property of addition)。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有理數加法滿足交換律和結合律,因此可以改變加數的順序,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組合。03新知講解a+b=b+a(a+b)+c=a+(b+c)03新知講解拓展:填空1.若 □,則□中應填:______,依據是:_________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2.已知 ,則 x=____,依據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先通過加法交換律交換3與-5的位置,再通過加法結合律將3與x結合,對比兩邊可得x=7.3.若 ,則 ______,請說明理由(用運算律)。則a + c + b=c。根據加法交換律,a + c + b=a + b + c;又因為a + b=0,所以a + b + c=0 + c=c。b加法結合律7加法結合律加法交換律c計算:31+(-28)+28+69解:31+(-28)+28+69=31+69+【(-28)+28】=100+0=100探究環節二:簡便運算03新知講解每一步運算的依據是什么?(交換律交換與,結合律分組);(,,湊整+湊零);(任何數加0不變)。計算下列各式,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每一步都是怎樣進行的?怎么做是最簡便的?嘗試·思考03新知講解(1)20+(-17)+15+(-10)=(20+15)+[(-17)+(-10)] (湊整+同號結合)=35+(-27)=8(2)(-1.8)+(-6.5)+(-4)+6.5=[(-1.8)+(-4)]+[(-6.5)+6.5] (同號結合+湊零)=-5.8+0=-5.803新知講解(3)(-12)+34+(-38)+66=(34+66)+[(-12)+(-38)] (湊整+同號結合)=100+(-50)=50(4)+(-)+(-)+=(- + )+(- ) (同分母結合)=1- =03新知講解對于有理數加法運算,你積累了哪些簡便計算的經驗?o湊零:互為相反數的數結合(和為0);o湊整:和為整數的數結合(簡化計算);o同號/同類型:同正、同負或同分母/小數結合(避免符號混淆);o運算律工具:靈活用交換律、結合律重組加數,優先算簡單部分。回顧·反思03新知講解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并說明每一步運用了什么運算律:1.(-13)+8+13+(-2)(加法交換律:交換和的位置)(加法結合律:分別結合前兩項和后兩項)=(-13)+8+13+(-2)=(-13)+13+8+(-2) (加法交換律)=[(-13)+13]+[8+(-2)] (加法結合律)=0+6=604課堂練習2.(-0.5)+3.25+2.75+(-5.5)(加法交換律:交換和的位置)(加法結合律:分別結合前兩項和后兩項)=(-0.5)+3.25+2.75+(-5.5)=(-0.5)+(-5.5)+3.25+2.75 (加法交換律)=[(-0.5)+(-5.5)]+(3.25+2.75) (加法結合律)=(-6)+6=004課堂練習3.(加法交換律:交換和的位置)(加法結合律:分別結合前兩項和后兩項)====04課堂練習4.[(-15)+7]+(-3)+8(去括號,加法結合律的逆向運用)(加法交換律:交換和的位置)(加法結合律:分別結合前兩項和后兩項)=[(-15)+7]+(-3)+8=(-15)+7+(-3)+8 (去括號)=(-15)+(-3)+7+8 (加法交換律)=[(-15)+(-3)]+(7+8) (加法結合律)=(-18)+15=-304課堂練習05課堂小結有理數加減法加法交換律(a + b = b + a)結合律(a + b) + c = a + (b + c)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便計算結合運算律通過 “湊零”“湊整”“同號 / 同類型結合” 等策略簡化計算;1.按照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15+(-28)的正確過程是( )A.+(28+15) B.+(28-15) C.-(28+15) D.-(28-15)分析:有理數加法中,異號兩數相加(15為正,-28為負),取絕對值較大的數(-28的絕對值28更大)的符號(負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28 - 15)。因此過程為-(28-15)。答案:D06作業布置【基礎達標】必做題:2.數軸上到點-2的距離為4的點表示的數為( )A.-2 B.-6 C.2或-6 D.4或-23.在七年級舉辦的有獎競猜活動中,成績以100分為標準,超過的部分記為正數,不足的部分記為負數.按此方法記錄了3名學生的成績,具體數據為:,,0,則這3名學生中的最高分是( )A.3 B.103 C.100 D.1084.規定一種新運算:,如,那么的值是_______.B06作業布置C65.簡便計算:(1);====0(2)=====606作業布置(3).=====06作業布置06作業布置能力提升6.某冰箱冷藏室溫度從 ℃ 開始變化:先上升 ℃,再下降 ℃,最后上升 ℃。(1)用算式表示最終溫度;(2)用兩種不同的順序計算(交換/結合加數),觀察結果是否相同,并說明原因。06作業布置解析:(1)初始溫度為℃,上升記為正,下降記為負,最終溫度的算式為:(2)兩種計算順序:方法一(按原順序計算):06作業布置方法二(交換并結合加數):結果相同,原因是:有理數加法滿足加法交換律(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和加法結合律(改變運算順序,和不變)。06作業布置7.在數軸上,點A表示,從點A出發,沿數軸向右移動4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 )A. B. C.-7 D.或-78.如圖,在數軸上,點、分別表示、,且,若,則點表示的數為( )A. B.0 C.3 D.CA拓展訓練9.判斷辨析: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若錯誤,請舉反例說明。(1)“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一定不變”;(2)“三個有理數相加,改變運算順序,和可能改變”。(1)正確。理由:有理數加法滿足交換律,即對于任意有理數、,都有,因此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2)錯誤。理由:有理數加法滿足結合律,即對于任意有理數、、,都有,因此改變運算順序(即改變結合方式),和不變。反例:計算,,,和相同。06作業布置10.小明記錄三天的零花錢收支:第一天收入 10 元,第二天支出 5 元,第三天收入 8 元。(1)用正負數表示每天的收支(收入為正);(2)用運算律快速計算三天的總收支。06作業布置解析:(1)收入為正,支出為負,則每天的收支表示為:第一天:+10元;第二天:-5元;第三天:+8元。(2)總收支為三天收支的和,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化計算:(+10)+(-5)+(+8)=(+10)+(+8)+(-5) (加法交換律)" =(10+8)+(-5) (加法結合律)=18-5=13(元 ) 答: 即三天總收支為收入13元。06作業布置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 ——教案 .docx 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pptx 2.2.2有理數的加減運算——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