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5張PPT)蘇教版2019高一數學(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2.2 充分、必要、充要條件學習目標1.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意義.(數學抽象)2.會求(判斷)某些問題成立的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數學運算)3.能夠利用命題之間的關系判定充要關系或進行充要條件的證明.(邏輯推理)情景導入著名童話《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的作者,英國牛津大學數學講師卡羅爾曾提出如下趣題:請判斷:我是否可以看瑪麗的信 結論是什么呢 如果已經知道以下信息:①室內所有有日期的信都是用藍紙寫的;②瑪麗寫的信都是以“親愛的”開頭的;③除了查理以外沒有人用黑墨水寫信;④我可以看到的信都沒有收藏起來;⑤只有一頁信紙的信中,沒有一封沒注明日期;⑥未作記號的信都是用黑墨水寫的;⑦用藍紙寫的信都收藏起來了;⑧一頁以上信紙的信中,沒有一封是做記號的;⑨以“親愛的”開頭的信,沒有一封是查理寫的.學習了本節內容后,運用充分、必要條件的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就容易判斷結果了.1.命題真假與推出關系新知探究一般地,當命題“若p,則q”為真命題時,我們就說“由p可以推出q成立”,記作“p>q”,讀作“p推出q”;如果命題“若p,則q”為假命題,就說“由p不能推出q成立”,記作“p q”,讀作“p不能推出q".命題真假 “若p,則q”為真命題 “若p,則q”為假命題文字表述 由p可以推出q成立 由p不能推出q成立符號表示 _____ ______讀法 p推出q p不能推出q傳遞性 如果 p q,q s,那么 _______p qp qp s概念歸納例如:(1) x=y x2=y2,但 x2=y2 x=y;(2) x>1 x2>1,但 x2>1 x>1;這里,“x>1”表示“x是大于1的實數”;“S△ABC”表示“△ABC的面積”.(3) △ABC ≌ △A′B′C′ S△ABC= S△A′B′C′,但 S△ABC = S△A′B′C′ △ABC ≌ △A′B′C′.● 如果“p=q”,那么 p,q 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分析(1)(2)(3),可以發現,“p q”的含義是:一旦 p 成立,q 一定也成立.即 p 對 q 的成立是充分的.也可以這樣說:如果 q 不成立,那么p一定不成立.即q對p的成立是必要的.● 如果“p=q”,那么 p,q 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定義新知探究如果“p q”,那么稱p是q的充分條件;也稱q是p的必要條件.推出關系 p q條件關系 p是q的__________條件,q是p的__________條件.充分必要課本例1下列所給的各組 p,q中,p 是 q 的充分條件的有哪些 解:因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條件.(1) p:x=2,q:x2-x-2=0;(2) p: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q:四邊形是正方形.解:因為p q,所以 p 不是 q 的充分條件.(3) p:同位角相等,q:兩條直線平行;(4) p: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q: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解:因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條件.解:因為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條件.課本例1下列所給的各組 p,q中,p 是 q 的充分條件的有哪些 下列所給的各組 p,q 中,p 是 q 的必要條件的有哪些 (1) p:∣x∣=1,q:x=1;(2) p: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q: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相等;解:因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條件.解:因為 q p,所以 p 不是 q 的必要條件.課本例2(3) p:同位角相等,q:兩條直線平行;(4) p: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q: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解:因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條件.解:因為 q p,所以 p 是 q 的必要條件.下列所給的各組 p,q 中,p 是 q 的必要條件的有哪些 課本例2觀察例1 (3) 和 例2 (3)、例1 (4) 和 例2 (4),可以發現,其中既有 p q,也有q p.一般地,如果p=q,且q→p,那么稱p是q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簡稱為p是q的充要條件,也稱q的充要條件是p.推出關系 p q,且 q p,記作_______稱為“p與q等價”或“p等價于q”.條件關系 p是q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簡稱p是q的充要條件p q3.充要條件的定義新知探究充要條件的本質: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也常說成p成立當且僅當q成立.充要條件的應用:充要條件是數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應用充要條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刻畫很多數學內容.概念歸納“ ”和“ ”都具有傳遞性,即例:如果 p q,q s,那么 p s;如果 p q,q s,那么 p s.命題按條件和結論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哪幾類 答: ① 充分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即 p q且q p.② 充分不必要條件,即p q且q p.③ 必要不充分條件,即p q且q p.④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即p q且q p.歸納總結(1) p:兩個三角形全等,q: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解:根據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得出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所以 p q.反過來,由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不能得出兩個三角形全等.指出下列命題中,p 是 q 的什么條件:課本例3例如,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它們對應的角相等,但對應邊不相等,這兩個三角形就不全等. 所以 q p.因此,p是q的充分條件,但p不是q的必要條件.(2) p:三角形的三邊相等,q: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解:根據等邊三角形的定義,可知三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所以 p q.反過來,根據等邊三角形的定義,可知等邊三角形的三邊相等.所以 q p.因此,p q,即p是q的充要條件.指出下列命題中,p 是 q 的什么條件:課本例3(3) p:a2 = b2,q:a = b;解:a2-b2 a2-b2=0 (a-b)(a+b)=0 a-b=0或 a+b=0 a=-b或a=b,所以 p q.反過來,a=b a-b=0 (a-b)(a+b)=0 a2-b2=0 a2=b2,所以 q p.指出下列命題中,p 是 q 的什么條件:課本例3因此,q p,但 p q,即p是q的必要條件,但p不是q的充分條件.還可以通過舉反例來說明,如 42=(- 4)2,但 4≠-4.概念歸納(4) p:x > y,q:x2>y2.解:取 x=1,y=-2,此時,x>y,但 x2<y2,所以 p q.反過來,取 x=-2,y=-1,此時,x2>y2,但 x<y,所以q p.因此,p 不是q 的充分條件, q也不是p的必要條件.4.性質定理、判定定理和數學定義新知探究判定定理是指對象只要具有某具體的特征,就一定有該對象的所有特征.例: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表明,只要四邊形具有“對角線互相平分”這個特征,就一定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特征1,2,3,4….這時,我們看到,判定定理具有“充分性”,“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是“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充分條件.進一步,我們看到,“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是“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即“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與“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等價,這與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也等價,因此,“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也可以作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同樣地,下列三個命題:(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其中的任何一個命題都可以作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定理、判定定理和數學定義(1) 性質定理是指某類對象具有的具體特征.性質定理具有“_____________”.(2) 判定定理是指對象只要具有某具體的特征,就一定有該對象的所有特征.判定定理具有“_____________”.(3) 數學定義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充分性.必要性充分性概念歸納題型一 充分條件的判斷【例1】 指出下列哪些題中p是q的充分條件?(1)在△ABC中,p:∠B>∠C,q:AC>AB.(2)對于實數x,y,p:x+y≠15,q:x≠5或y≠10.(3)已知x,y∈R,p:x=1,q:(x-1)(x-2)=0.解 (1)在△ABC中,由大角對大邊知,∠B>∠C AC>AB,所以p是q的充分條件.(2)對于實數x,y,因為x=5且y=10 x+y=15,所以由x+y≠15 x≠5或y≠10故p是q的充分條件.(3)由x=1 (x-1)(x-2)=0,故p是q的充分條件.故(1)(2)(3)題中p是q的充分條件.典例剖析要判斷p是不是q的充分條件,就是看p能否推出q,即判斷“若p,則q”這一命題是否為真命題.1.下列各題中,p是q的充分條件的是________(填序號).(1)p:(x-2)(x-3)=0,q:x-2=0;(2)p: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q:兩個三角形全等;(3)p:m<-2,q:方程x2-x-m=0無實根.解析 (1)∵(x-2)(x-3)=0,∴x=2或x=3,不能推出x-2=0.∴p不是q的充分條件.(2)∵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不能推出兩個三角形全等,∴p不是q的充分條件.(3)∵m<-2,∴12+4m<0,∴方程x2-x-m=0無實根,∴p是q的充分條件.(3)練一練題型二 必要條件的判斷【例2】 判斷下列各組p,q中,p是否為q的必要條件?(1)p:ac=bc,q:a=b.(2)p:x=y,q:x2=y2.解 (1)因為a=b ac=bc,所以p是q的必要條件.(3)p:a+5是無理數,q:a是無理數.(3)由a是無理數 a+5是無理數,所以p是q的必要條件.典例剖析“若p,則q”為真,即p q,則q是p的必要條件,若q p,則p是q的必要條件.2.判斷下列各組p,q中,p是否為q的必要條件?(1)p:兩個三角形相似,q:兩個三角形全等;(2)p:一個四邊形是矩形,q: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解 (1)∵兩個三角形全等 兩個三角形相似,即q p.∴p是q的必要條件.(2)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這個四邊形不一定是矩形,∴p不是q的必要條件.練一練∴p不是q的必要條件.(3)p:A B,q:A∩B=A;(4)p:a>b,q:ac>bc.解 (3)∵A∩B=A A B,即q p,∴p是q的必要條件.(4)∵c的正負不確定,練一練題型三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應用【例3】 已知p:實數x滿足3aq:實數x滿足-2≤x≤3.若p是q的充分條件,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解 p:3aq:-2≤x≤3,設集合B={x|-2≤x≤3}.因為p q,所以A B,典例剖析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應用技巧(1)應用:可利用充分性與必要性進行相關問題的求解,特別是求參數的值或取值范圍問題.(2)求解步驟:先把p,q等價轉化,利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與集合間的包含關系,建立關于參數的不等式(組)進行求解.歸納總結3.(1)若“x2或x<1”的充分條件,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2)已知p:x<-3或x>1,q:x>a,且p是q的必要條件,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解 (1)由已知條件知{x|x2或x<1}.∴m≤1,即m的取值范圍為(-∞,1].(2)由已知條件得{x|x>a} {x|x<-3或x>1},∴a≥1,即a的取值范圍為[1,+∞).練一練題型四 充要條件的判斷【例4】 指出下列各題中,p是q的什么條件:(1)p:數a能被6整除,q:數a能被3整除;(2)p:|x|>1,q:x2>1;∴p是q的充分條件,但p不是q的必要條件.(2)∵p q,q p,∴p是q的充要條件.典例剖析(3)p:△ABC有兩個角相等,q:△ABC是正三角形;(4)p:|ab|=ab,q:ab>0.∴p是q的必要條件,但p不是q的充分條件.(4)∵ab=0時,|ab|=ab,∴|ab|=ab不能推出ab>0,∴p是q的必要條件,但p不是q的充分條件.典例剖析判斷p是q的什么條件,關鍵是判斷p q及q p這兩個命題是否成立.4.判斷下列各題中p是q的什么條件.(1)p:ab>0,q:a,b中至少有一個不為零;(2)p:x>1,q:x≥0;(3)p:A∩B=A,q: UB UA.∴p是q的充分條件,但p不是q的必要條件.∴p是q的充分條件,但p不是q的必要條件.(3)∵A∩B=A A B UB UA,∴p是q的充要條件.練一練題型五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探求B典例剖析(2)設a∈R,則a>4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是( )A.a>1 B.a<1C.a>5 D.a<5A典例剖析探求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方法(1)尋求q的充分條件p,即求使結論q成立的條件p,從集合的角度看,是找q對應集合的子集,得出子集對應的條件p;(2)尋求q的必要條件p,即求以q為條件可推出的結論p,從集合的角度看,是找能包含條件q對應的集合,得出集合對應的結論p.歸納總結5. (1)0<x<2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是( )A.0<x<2 B.x≥-1C.0<x<1 D.1<x<3(2)函數y=x2+mx+1的圖象關于直線x=1對稱的充要條件是________.解析 (1)令0<x<2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對應集合M,則(0,2)?M,故B符合.練一練Bm=-2題型六 充要條件的證明【例6】 已知ab≠0,求證:a+b=1的充要條件是a3+b3+ab-a2-b2=0.證明 先證必要性:∵a+b=1,即b=1-a,∴a3+b3+ab-a2-b2=a3+(1-a)3+a(1-a)-a2-(1-a)2=a3+1-3a+3a2-a3+a-a2-a2-1+2a-a2=0.∴必要性成立.再證充分性:∵a3+b3+ab-a2-b2=0,∴(a+b)(a2-ab+b2)-(a2-ab+b2)=0,∴(a+b-1)(a2-ab+b2)=0.設關于a的二次函數y=a2-ab+b2,其中Δ=(-b)2-4b2=-3b2<0,∴a2-ab+b2≠0,∴a+b-1=0,即a+b=1,∴充分性成立.綜上所述,a+b=1的充要條件是a3+b3+ab-a2-b2=0.典例剖析一般地,證明“p成立的充要條件為q”時,在證充分性時應以q為“已知條件”,p是該步中要證明的“結論”,即q p;證明必要性時則是以p為“已知條件”,q為該步中要證明的“結論”,即p q.歸納總結6.求證:關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個根為1的充要條件是a+b+c=0.證明:先證必要性:∵方程ax2+bx+c=0有一個根為1,∴x=1滿足方程ax2+bx+c=0,則a×12+b×1+c=0,即a+b+c=0.再證充分性:∵a+b+c=0,∴c=-a-b,代入方程ax2+bx+c=0中,可得ax2+bx-a-b=0,即(x-1)(ax+a+b)=0,故方程ax2+bx+c=0有一個根為1.綜上,關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個根為1的充要條件是a+b+c=0.練一練題型七 充要條件的應用【例7】 已知p:x∈[-2,10],q:x∈[1-m,1+m],若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解 p:x∈[-2,10],q:x∈[1-m,1+m].因為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所以[1-m,1+m]?[-2,10],又1-m<1+m,所以m>0,所以實數m的取值范圍為(0,3].典例剖析應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求參數值(范圍)的一般步驟.(1)根據條件轉化為集合間的關系.(2)根據集合間的關系構建關于參數的方程(組)或不等式(組)求解.歸納總結7.已知p:x<-2或x>3,q:4x+m<0.若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即m≥8,故m的取值范圍為[8,+∞).練一練1.下列所給的各組 p,q中,p是q的充分條件的有哪些 (1) p:三角形有一個內角是 60°,q: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因為三角形有一個內角是60° 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即 p q.所以 p 不是 q 的充分條件.課本練習(2) p:兩個角相等,q:兩個角是對頂角;因為兩個角相等,這兩個角有可能是內錯角或同位角,故兩個角相等 兩個角是對頂角,即 p q ,所以 p 不是q 的充分條件;(3) p: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q: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故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即 p q,所以 p是q的充分條件;(4) p:x > 2,q:x > 1.因為 x>2 x>1,所以 p是q的充分條件;所以p是q的充分條件的有(3) (4)2. 下列所給的各組 p,q中,p是q的必要條件的有哪些 (1) p:兩條直線平行,q:同位角相等;(2) p: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q:四邊形是矩形;解:q p,p是q的必要條件;解:q p,p是q的必要條件;(3) p:a = b,q:∣a∣= ∣b∣ ;(4) p:x2 = l,q:x = 1.解:q p,p不是q的必要條件;解:q p,p是q的必要條件;3. 從符號“ ”“ ”“ ”中選擇適當的一個填空:(1) x2>1 _______ x>1;(2) a,b 都是偶數 _______ a+b是偶數;(3) x2=1 ______ ∣x∣ = 1;(4) n 是偶數 _______ n 是4 的倍數. 1. 下列所給的各組 p,q中,p是 q 的充分條件的有哪些 p是q的必要條件的有哪些 p是q的充要條件的有哪些 (1) p:兩個三角形全等,q: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解:由p:兩個三角形全等能推出 q: 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故p是q的充分條件;由q: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不能推出 p:兩個三角形全等,故p不是q的必要條件.從而p不是q的充要條件;習題1.2感受·理解(2) p: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q: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解:由 p: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能推出q: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故p是q的充分條件;由 q: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能推出 p: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p是q的必要條件.從而p是q的充要條件;(3) p:m≤1,q:關于的方程 x2+2x+m=0有實數解;解:∵關于x的方程 x2+2x+m=0 有實數解,∴Δ=22-4m>0,解得:m≤1,故由 p:m<1能推出 q:關于的方程 x2+2x+m=0有實數解,故p是q的充分條件;由q:關于x的方程 x2+2x+m=0有實數解能推出 p:m≤1,故p是q的必要條件.從而p是q的充要條件;(4) p:ab=0,q:a=0.解:由 p:ab=0 不能推出q:a=0,故p不是q的充分條件;由 q:a=0能推出 p:ab=0,故p是q的必要條件.從而p不是q的充要條件.綜上知:p是q的充分條件的有(1)(2)(3),p是q的必要條件的有(2)(3)(4),p是q的充要條件有(2)(3).2. 從符號“ ”“ ”“ ”中選擇適當的一個填空:(1) x∈A ______ x∈A∩B(2) x A∪B _____ x∈A∩B;(3) x∈ U(A∪B) _____ x∈( UA ) ∩ ( UB );(4) x∈ U(A∩B) ______ x∈( UA)∪( U B). 3. 下列所給的各組 p,q 中,p 是 q 的什么條件 (1) p:△ABC中,∠BAC>∠ABC,q: △ABC 中,BC > AC;充要條件思考·運用(2) p:a2 < 1,q:a < 2;充分不必要條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4) p:m ≤ 1,q:關于的方程 mx2+2x+1=0有兩個實數解.必要不充分條件4. 設 a,b,c ∈R,求證:關于x 的方程 ax2+bx+c=0有一個根是 1 的充要條件為 a+b+c=0.證明:(1) 必要性,即“若 1是方程 ax2+bx+c=0 的根,則 a+b+c=0”.∵ x=1是方程的根,將 x=1 代入方程,得 a·12+b·1+c=0,即 a+b+c=0.(2) 充分性,即“若 a+b+c = 0,則 x=1是方程 ax2+bx+c=0 的根”.把 x=1代入方程的左邊,得a·12+b.1+c=a+b+c.∵ a+b+c=0,∴x=1是方程的根.綜合(1)(2)知命題成立.5. 設集合A= {x∣x滿足條件p},B={x∣x滿足條件q}.(1) 如果 A B,那么p是q的什么條件 (2) 如果 B A,那么p是q的什么條件 (3) 如果 A=B,那么p是q的什么條件 試舉例說明.探究·拓展解:(1)若A B,則有 x∈A x∈B,即每個使 p 成立的元素也使q成立,即p q,所以 p 是 q 的充分條件.(3) 如果 A=B,那么p是q的什么條件 解:若A=B,則 A B 且 B A,所以p是q的充要條件.(2) 如果 B A,那么p是q的什么條件 解:若 B A,則有 x∈B x ∈A,即每個使 q 成立的元素也使p成立,即 q p,所以 p是 q 的必要條件.如A = {x∣x >0},B = {x∣x >1},B A,則 x>1是x>0的充分條件,x>0是x>1的必要條件.易錯點1 條件判定不全面而致誤A錯因分析解析:錯因分析易錯點2 不能正確區分命題的條件與結論而致誤錯因分析求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負根的充要條件是ac<0.錯因分析一、選擇題1.使x>3成立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A.x>4 B.x>0 C.x>2 D.x<2A解析 只有x>4 x>3,其他選項均不可推出x>3.2.若a∈R,則“a>1”是“|a|>1”的( )A.充分條件 B.必要條件C.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D.無法判斷分層練習-基礎A3.(多選題)下列選項中不是“x>y”的一個充分條件的是( )A.|x|>y B.x2>y2C.|x|>|y| D.x>|y|解析 取x=-2,y=1,適合選項A,B,C,但推不出“x>y”;由x>|y|≥y知“x>|y|”是“x>y”的一個充分條件.ABC分層練習-基礎ABDA.a<0分層練習-基礎C5.設p:-1≤x<2,q:x<a.若q是p的必要條件,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 )A.{a|a≤-1} B.{a|a≤-1或a≥2}C.{a|a≥2} D.{a|-1≤a<2}解析 由題意p q,即{x|-1≤x<2} {x|x<a},∴a≥2.分層練習-基礎二、填空題6.設四邊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為AC,BD,則“四邊形ABCD為菱形”是“AC⊥BD”的________條件(填“充分”或“必要”).充分解析 若“四邊形ABCD為菱形”,則“對角線AC⊥BD”成立;而若“對角線AC⊥BD”成立,則“四邊形ABCD不一定為菱形”,所以“四邊形ABCD為菱形”是“AC⊥BD”的充分條件.分層練習-基礎必要分層練習-基礎②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①“x>5”是“x>4”的充分條件;②“xy=0”是“x=0且y=0”的充分條件;③“-2解析 ②中由xy=0不能推出x=0且y=0,則②不正確;①③正確.分層練習-基礎A一、選擇題1.設p:實數x,y滿足x>1且y>1,q:實數x,y滿足x+y>2,則p是q的( )A.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B.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無法判斷解析 當x>1且y>1時,x+y>2,所以充分性成立;令x=-1,y=4,則x+y>2,但x<1,所以必要性不成立,故選A.分層練習-基礎2.已知p:-2<x<2,q:-1<x<2,則p是q的( )A.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B.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解析 p:-2<x<2,q:-1<x<2.∵(-1,2)?(-2,2),∴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B分層練習-基礎3.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被譽為“七絕圣手”,其《從軍行》傳誦至今,“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由此推斷,“攻破樓蘭”是“返回家鄉”的( )A.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B.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C.充要條件D.無法判斷解析 “攻破樓蘭”不一定“返回家鄉”,但“返回家鄉”一定有“攻破樓蘭”.A分層練習-基礎C解析 選項中只有x∈{-1,3,5}分層練習-基礎5.(多選題)-1<x<3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以是( )A.-2C.0AB解析 由于-1-1分層練習-基礎二、填空題6.設x∈R,則0|x-1|<1是0解析 由|x-1|<1,解得0因為(0,2)?(0,5),故0<x<5是|x-1|<1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x-1|<1是0<x<5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分層練習-基礎7.已知p:A={x|-1≤x≤5},q:B={x|-m(3,+∞)解析 由p q,∴A B,分層練習-基礎8.關于x的方程m2x2-(m+1)x+2=0的所有實數根的和為2的充要條件是________.解析 當m2=0,即m=0時,此時方程為x=2,適合;當m2≠0,即m≠0時,m=0解之m∈ .綜上:m=0.分層練習-基礎三、解答題9.下列各題中,p是否為q的充分條件?(1)p: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q:四邊形的對邊分別相等;(2)p:x為無理數,q:x2為無理數.解 (1)p q,所以p是q的充分條件.分層練習-鞏固10.下列各題中,p是q的什么條件?(1)p:a+b=0,q:a2+b2=0;(2)p:四邊形是正方形,q:四邊形的四條邊相等;分層練習-鞏固a2+b2=0 a+b=0.∴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2)∵四邊形是正方形 四邊形的四條邊相等,∴p是q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p是q的充分條件,也是必要條件.分層練習-鞏固11.已知集合A={x∈R|-1A.[2,+∞) B.(-∞,2]C.(2,+∞) D.(-2,2)A解析 因為x∈B成立的一個充分條件是x∈A,所以A B,所以3≤m+1,即m≥2.分層練習-鞏固12.(多選題)下列選項中能成為x>y的充分條件的有( )ACD解析 A.由xt2>yt2可知t2>0,所以x>y,故xt2>yt2 x>y;B.當t>0時,x>y,當t<0時,xyt x>y;C.由x3>y3 x>y;分層練習-鞏固解 若方程mx2-2x+3=0有兩個同號且不等的實根,分層練習-鞏固從而方程mx2-2x+3=0有兩個同號且不等實根.分層練習-鞏固14.設集合A={x|-1≤x≤2},集合B={x|2m<x<1}.(1)若“x∈A”是“x∈B”的必要條件,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解 若“x∈A”是“x∈B”的必要條件,則B A.∵A={x|-1≤x≤2},分層練習-鞏固(2)若B∩( RA)中只有一個整數,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解 ∵A={x|-1≤x≤2},∴ RA={x|x<-1或x>2}.分層練習-鞏固三、解答題9.指出下列各題中p是q的什么條件.(1)p:x-3=0,q:(x-2)(x-3)=0;故p是q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3)p:a>b,q:a+c>b+c.解 (1)x-3=0 (x-2)(x-3)=0,故p是q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3)a>b a+c>b+c,且a+c>b+c a>b,故p是q的充要條件.分層練習-鞏固10.求證: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過原點的充要條件是b=0.證明 ①充分性:如果b=0,那么y=kx,x=0時y=0,函數圖象過原點.②必要性:因為y=kx+b(k≠0)的圖象過原點,所以x=0時y=0,得0=k·0+b,b=0.綜上,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過原點的充要條件是b=0.分層練習-鞏固11.“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開口向上”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的是( )C分層練習-鞏固12.設A={x|2a+1≤x≤3a-5,a∈R},B=[3,22].則A (A∩B)的充要條件為________.解析 由題意A (A∩B) A B,B={x|3≤x≤22}.若A= ,則2a+1>3a-5,解得a<6;a≤9解得6≤a≤9.綜上可知,A (A∩B)的充要條件為a≤9.分層練習-鞏固14.求方程ax2+2x+1=0只有負實根的充要條件.當a≠0時,原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又ax2+2x+1=0只有負實根,綜上,方程只有負根的充要條件是0≤a≤1.分層練習-鞏固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閉合開關A”是“燈泡B亮”的什么條件 分層練習-拓展點評:實際問題中的充要條件要從實際含義去理解其是否成立,從而確定充要條件,主要考查邏輯推理的核心素養.解 如題圖1,閉合開關A或者閉合開關C都可能使燈泡B亮.反之,若要燈泡B亮,不一定非要閉合開關A.因此“閉合開關A”是“燈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如題圖2,閉合開關A而不閉合開關C,燈泡B不亮.反之,若要燈泡B亮,則開關A必須閉合,說明“閉合開關A”是“燈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如題圖3,閉合開關A可使燈泡B亮,而燈泡B亮,開關A一定是閉合的,因此“閉合開關A”是“燈泡B亮”的充要條件.如題圖4,閉合開關A但不閉合開關C,燈泡B不亮.反之,燈泡B亮也可不必閉合開關A,只要閉合開關C即可,說明“閉合開關A”是“燈泡B亮”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分層練習-拓展課堂小結1.理解3個概念(1)充分條件;(2)必要條件. (3)充要條件2.掌握2種方法——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判斷方法(1)定義法:直接利用定義進行判斷.(2)等價法:“p q”表示p等價于q,等價命題可以進行轉換,當我們要證明p成立時,就可以去證明q成立.(3)利用集合間的包含關系進行判斷:如果條件p和結論q相應的集合分別為A和B,那么若A B,則p是q的充分條件;若A B,則p是q的必要條件;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3.注意2個易錯點(1)充分條件、必要條件不唯一.(2)求參數范圍時,要注意能否取到端點值.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分類應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充分與必要條件的判斷充要條件的證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