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蘇教版2019高一數學(必修一)第三章 不等式3.2.1 基本不等式的證明 學習目標3.通過學習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簡單應用,重點發展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素養.情景導入把一個物體放在天平的一個盤子上,在另一個盤子上放砝碼使天平平衡,稱得物體的質量為 a .如果天平制造得不精確,天平的兩臂長略有不同(其他因素不計),那么 a 并非物體的實際質量. 不過,我們可作第二次測量:把物體調換到天平的另一個盤子上,此時稱得物體的質量為 b. 那么如何合理地表示物體的質量呢 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 兩個正數 a,b 的算術平均數和幾何平均數之間具有怎樣的大小關系 新知探究 也就是說,兩個正數的幾何平均數不大于它們的算術平均數,當兩個正數相等時,兩者相等.下面證明上述猜想是正確的.證法 1對于正數 a,b,有證法 2 證法 3對于正數 a,b,有當且僅當 a=b 時,等號成立.(1) 公式:① 條件:a,b是正數;② 結論:____________;③ 等號成立:當且僅當 a=b 時.一、基本不等式當 a,b≥0時,這個不等式仍然成立.歸納總結(3) 變形式:當 a>0,b>0 時,請用基本不等式證明這兩個不等式.這兩個不等式通??梢灾苯邮褂?例 1設 a,b 為正數,證明下列不等式成立:課本例題課本例題例 1設 a,b 為正數,證明下列不等式成立:例 2課本例題1. 計算下列兩個數的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 (其中p>0):(1) 2,8; (2) 3,12; (3) p,9p; (4) 2,2p2.課本練習(3) p,9p的算術平均數為5p,幾何平均數為3p;(4) 2,2p2的算術平均數為1+p2,幾何平均數為2p;2. 如圖,我國古代的“弦圖”是由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圍成的. 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 a,b,根據圖示,大正方形的面積與四個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存在不等關系,用 a,b 表示這種關系.3. 證明:證明:∵ 0°<α<90°,∴ 0°<2α<180°,∴ sin2α∈(0,1],∴ 1+sin2α∈ (1,2],∴ (sinα+cosα)2∈ (1,2],∴ 1< (sinα+cosα)2≤2,∴ 1< (sinα+cosα)2≤2,得證.易錯點1 忽略應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而致錯錯因分析D分層練習-基礎故y有最大值為-4.CA.最大值為0 B.最小值為0C.最大值為-4 D.最小值為-4解析 ∵x<0,3.已知x>0,y>0,且x+y=8,則(1+x)(1+y)的最大值為( )A.16 B.25 C.9 D.36解析 因為x>0,y>0,且x+y=8,B當且僅當x=y=4時“=”成立,故(1+x)(1+y)的最大值為25.A解析 ∵b>a>0,∴a2+b2>2ab,A.r>q>p B.q>p>r C.q>r>p D.r=q>pBC5.(多選題)下列求最值正確的是( )解析 A中,沒有考慮x<0的情況,錯誤;即x=0時,取等號,正確;二、填空題6.已知x>0,y>0,2x+3y=6,則xy的最大值為______.解析 因為x>0,y>0,2x+3y=6,①②7.設a,b為非零實數,給出下列不等式:解析 由不等式a2+b2≥2ab,可知①正確;當a=1,b=-1時,可知④不正確.16∵x>-1,∴x+1>0,∴原不等式成立.C11.三國時期趙爽在《勾股方圓圖注》中對勾股定理的證明可用現代數學表述為如圖所示,我們利用該圖證明( )A.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0,那么a2>b2C.對任意正實數a和b,有a2+b2≥2ab,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D.如果a>b,c>0那么ac>bc解析 可將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取作a,b,斜邊為c(c2=a2+b2).則外圍的正方形的面積為c2,也就是a2+b2,四個直角三角形所在的陰影面積之和剛好為2ab.對任意正實數a和b,有a2+b2≥2ab,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分層練習-鞏固ABC12.(多選題)已知a,b>0,則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B成立;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C成立;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D不成立.解 4x(3-2x)=2[2x(3-2x)]≤∵a>b>c,∴a-b>0,b-c>0,當且僅當a-b=b-c,即2b=a+c時取等號,當且僅當x=y=1時,等號成立,解 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理由如下:分層練習-拓展當且僅當x=y時,等號成立.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