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5.2.2 用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025新教材】北師大版數學 七年級上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5.2.2 用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準確理解移項的概念,清晰掌握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基本性質。熟練運用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確進行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等步驟,準確求出方程的解。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再用移項法求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在探究移項法解方程的過程中,體會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維方法,增強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深刻理解移項的概念和法則,熟練掌握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能夠正確運用移項法解各種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準確求出方程的解。教學難點理解移項的本質是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把握移項時要變號的關鍵要點,避免在移項過程中出現符號錯誤。靈活運用移項法解決實際問題,從實際問題中準確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并求解。三、教學方法復習導入法:通過復習等式的基本性質,為學習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做好知識鋪墊,引導學生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問題驅動法:提出實際問題,讓學生嘗試列出方程并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矛盾,從而引出移項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講授法:詳細講解移項的概念、依據、方法和步驟,確保學生理解移項法解方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練習鞏固法: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提高解題能力。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移項法解方程的經驗和技巧,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四、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提問學生等式的基本性質,引導學生回顧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展示幾道簡單的利用等式基本性質解方程的題目,如\(x + 5 = 12\),\(3y = 18\),讓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復習解方程的基本步驟,為學習移項法做準備 。(二)情境導入提出問題:某商店在促銷活動中,一件商品按標價的八折出售仍可獲利\(20\)元,已知該商品的進價為\(100\)元,那么這件商品的標價是多少元?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設這件商品的標價為\(x\)元,根據 “售價 - 進價 = 利潤” 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0.8x - 100 = 20\) 。讓學生嘗試利用之前學過的等式基本性質解方程,在求解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按照常規步驟計算較為繁瑣,從而產生困惑,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移項法解方程 。(三)新知探究移項的概念以方程\(0.8x - 100 = 20\)為例,引導學生觀察方程的變形過程。為了使方程左邊只含有未知數\(x\)的項,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 1,在等式兩邊同時加上\(100\),得到\(0.8x - 100 + 100 = 20 + 100\),即\(0.8x = 20 + 100\) 。講解:把方程中的\(-100\)從左邊移到右邊,變成了\(+100\),像這樣,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強調移項的關鍵:移項要變號,這是移項的核心要點,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移項的依據再次強調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基本性質 1。通過移項,在不改變等式成立的前提下,將方程變形為更便于求解的形式 。以方程\(3x + 5 = 17\)為例,詳細解釋移項過程與等式基本性質 1 的聯系,在等式兩邊同時減去\(5\),相當于把\(+5\)從左邊移到右邊變成\(-5\),得到\(3x = 17 - 5\) 。移項法解方程的步驟移項:將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等號左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右邊,注意移項要變號 。合并同類項:對移項后的方程進行同類項合并,將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指數不變 。例如,對于方程\(3x - 2x = 5 + 3\),合并同類項后得到\(x = 8\) 。系數化為\(1\):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系數,使方程的解為\(x = a\)(\(a\)為常數)的形式 。如方程\(2x = 6\),兩邊同時除以\(2\),得到\(x = 3\) 。(四)例題講解例 1:解方程\(3x + 7 = 32 - 2x\)移項:將\(-2x\)移到等號左邊變為\(+2x\),\(+7\)移到等號右邊變為\(-7\),得到\(3x + 2x = 32 - 7\) 。合并同類項:計算等號兩邊同類項的和,\(5x = 25\) 。系數化為\(1\):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5\),\(x = 5\) 。檢驗:把\(x = 5\)代入原方程左邊,\(3 5 + 7 = 15 + 7 = 22\);代入原方程右邊,\(32 - 2 5 = 32 - 10 = 22\),左邊等于右邊,所以\(x = 5\)是原方程的解 。例 2:解方程\(\frac{1}{2}x - 6 = \frac{3}{4}x\)移項:將\(\frac{3}{4}x\)移到等號左邊變為\(-\frac{3}{4}x\),\(-6\)移到等號右邊變為\(+6\),得到\(\frac{1}{2}x - \frac{3}{4}x = 6\) 。合并同類項:先通分,\(\frac{2}{4}x - \frac{3}{4}x = 6\),即\(-\frac{1}{4}x = 6\) 。系數化為\(1\):方程兩邊同時乘以\(-4\),\(x = -24\) 。檢驗:把\(x = -24\)代入原方程左邊,\(\frac{1}{2} (-24) - 6 = -12 - 6 = -18\);代入原方程右邊,\(\frac{3}{4} (-24) = -18\),左邊等于右邊,所以\(x = -24\)是原方程的解 。例 3:解方程\(2(x - 2) - 3(4x - 1) = 9(1 - x)\)去括號:根據乘法分配律,\(2x - 4 - 12x + 3 = 9 - 9x\) 。移項:將含有\(x\)的項移到等號左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右邊,\(2x - 12x + 9x = 9 + 4 - 3\) 。合并同類項:\(-x = 10\) 。系數化為\(1\):方程兩邊同時乘以\(-1\),\(x = -10\) 。檢驗:把\(x = -10\)代入原方程左邊,\(2 (-10 - 2) - 3 [4 (-10) - 1] = 2 (-12) - 3 (-40 - 1) = -24 - 3 (-41) = -24 + 123 = 99\);代入原方程右邊,\(9 [1 - (-10)] = 9 11 = 99\),左邊等于右邊,所以\(x = -10\)是原方程的解 。(五)課堂練習基礎練習解方程\(5x + 3 = 7x - 5\)\(3x - 7 = 8 - 2x\)\(\frac{1}{3}x + 1 = \frac{1}{2}x - 3\)答案:\(x = 4\)\(x = 3\)\(x = 24\)提高練習解方程\(4(x - 1) - 3(20 - x) = 5(x - 2)\)\(2(2x - 1) - 2(4x + 3) = 7\)\(\frac{2x - 1}{3} - \frac{10x + 1}{6} = \frac{2x + 1}{4} - 1\)答案:\(x = 27\)\(x = -\frac{15}{4}\)\(x = \frac{1}{6}\)拓展練習已知關于\(x\)的方程\(2x + a - 9 = 0\)的解是\(x = 2\),求\(a\)的值 。答案:把\(x = 2\)代入方程\(2x + a - 9 = 0\),得到\(2 2 + a - 9 = 0\),移項可得\(a = 9 - 4 = 5\) 。某車間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1200\)個螺釘或\(2000\)個螺母,\(1\)個螺釘需要配\(2\)個螺母,為使每天生產的螺釘和螺母剛好配套,應安排生產螺釘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答案:設應安排\(x\)名工人生產螺釘,則\((22 - x)\)名工人生產螺母。根據配套關系可列方程\(2 1200x = 2000(22 - x)\),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后,解得\(x = 10\),\(22 - x = 12\)。即應安排\(10\)名工人生產螺釘,\(12\)名工人生產螺母 。(六)課堂小結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移項的概念、移項的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 1)、移項法解方程的步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強調移項要變號的關鍵要點 。總結移項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提醒學生在列方程和解方程過程中,要仔細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準確運用移項法求解 。鼓勵學生在課后多做練習,熟練掌握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和速度 。(七)布置作業必做題課本課后練習題,鞏固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驟 。解方程\(3x - 2 = 4 + 2x\),\(5(x + 8) - 5 = 6(2x - 7)\),\(\frac{2x - 1}{2} - \frac{2x + 5}{3} = \frac{6x - 7}{6} - 1\) 。選做題已知方程\((m - 2)x^{|m| - 1} + 3 = m - 5\)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求解該方程 。思考:在移項法解方程的過程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在解題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這份課件圍繞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展開教學,旨在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重要方法。你對課件的內容講解、例題設置、練習難度等方面有任何想法,都能隨時和我說,我們一起完善。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會運用移項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觀察、探究、歸納、應用,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的能力,讓學生獲取學習數學的方法。3.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積極愉悅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意識和情感,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解決問題時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重點難點1.什么是等式的基本性質?舊知回顧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2.如何用字母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質?用字母表示:如果a=b(a,b為代數式),那么(1)a±c=b±c(c為代數式);(2)ac=bc(c為任意有理數);探究點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問題1 解方程 5x-2=85 x – 2 = 8方程兩邊都加 2,得5x – 2 + 2 = 8 + 2,也就是 5x = 8 + 2觀察比較問題引入,合作探究問題2 如圖,比較5x=8+2與原方程5x-2=8,在這個變形中,哪些項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哪些沒變? 改變位置的項的符號是否發生了變化? 未改變位置的項的符號是否發生了變化?5 x – 2 = 8.5x = 8 + 2-2的位置改變了,從左邊變到右邊,其他項的位置沒變,改變位置的項的符號發生了變化,未改變位置的項的符號沒變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稱為移項.問題3 用移項的方法解方程:5x-2=8移項,得 5x = 8 + 2化簡,得 5x = 10方程兩邊都除以 5,得x = 2例題講解例1 解方程(1)2x + 6 = 1; (2)3x + 3 = 2x + 7解:(1)移項,得 2x = 1 – 6.化簡,得 2x = – 5.方程兩邊都除以 2,得 x =.(2)移項, 得 3x – 2x = 7 – 3.合并同類項,得 x = 4.例2 解方程移項的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1目的:使含有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在等號左、右兩邊,方便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ax=b 的形式再求解.移項,得合并同類項,得方程兩邊都除以( 或同乘 ),得x=4解:思考:在上面解方程的過程中,移項的依據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針對練習1.下面的移項對不對? 如果不對,應怎樣改正?(1)5+x=10 移項得x=10+5(2)6x=2x+8移項得6x-2x=8(3)5-2x=-4+3x移項得-2x-3x=4-5(4)-2x+7=1-8x移項得-2x+8x=1-7解:(1)不對,移項后應為x=10-5.(2)對.(3)不對,移項后應為-2x-3x=-4-5(4)對.2.解方程:(1)10x-3=9(2)5x-2=7x+8解 (1) 移項得 10x=9+3合并同類項得 10x=12方程兩邊都除以10得x=(2)移項得 5x-7x=8+2合并同類項得 -2x=10方程兩邊都除以-2得x=-5【選自教材P142 隨堂練習 第1題】(3)x=(4)1-=3x+(3)移項得 x-=16合并同類項得 -x=16方程兩邊都除以- 得x=-32(4)移項得 --3x= -1合并同類項得 -x=方程兩邊都除以- 得x=-知識點1 移項1.下列變形屬于移項的是( )CA.由,得 B.由,得C.由,得 D.由,得2.下列方程的變形中,正確的是( )CA.由,得B.由,得C.由,得D.由,得3.已知,通過移項可得 ___。7知識點2 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4.方程 的解是( )CA. B. C. D.5.若多項式與的值相等,則 的值為( )AA.6 B.5 C.4 D.36.下列方程中,與方程 的解相同的是( )DA. B.C. D.7.解方程: 。解:移項,得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類項,得__________。方程的兩邊都除以___,得 ____。38.(12分)[教材P隨堂練習T 變式]解下列方程:(1) ;解:移項,得,合并同類項,得 ,兩邊都除以7,得。(2) ;解:移項,得,合并同類項,得 ,兩邊都除以2,得 。(3) ;解: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兩邊都除以,得 。(4) 。解: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兩邊都乘,得 。9.(6分)若方程和的解相同,求 的值。解:解方程 ,得 。因為方程和 的解相同,所以方程的解是 ,所以,解得 。10.若與是同類項,則, 的值分別為( )AA.2, B.,1 C.,2 D.,11.小芳在解一元一次方程“● ”時,不小心將墨水灑在作業本上了,前面的系數看不清了,查看答案是 ,請幫小芳算一算,●是( )DA.1 B.3 C.4 D.12.如果是關于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 ___,此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______。113.某同學在解關于的方程時,誤將看作 ,得到方程的解為 ,則原方程的解為______。14.[教材復習題 變式]在如圖所示的三階幻方中,填寫了一些代數式和漢字(其中每個代數式或漢字都表示一個數),若每一橫行,每一豎列,以及每條對角線上表示的三個數之和都相等,則“誠實守信”這四個字表示的數之和為____。誠 實守信2115.(6分)解下列方程:(1) ;解: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方程的兩邊都除以2,得 。(2) 。解: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方程的兩邊都乘,得 。16.(6分)[2025泉州月考]某校組織七年級學生到江姐故里研學旅行,租用同型號客車4輛,還剩30人沒有座位;租用5輛,還空10個座位。求該客車的載客量。解:設該客車的載客量為人,由題意,得 ,解得 。所以該客車的載客量為40人。17.(6分) 先閱讀下列解題過程,然后解答問題。解方程: 。解:由題意得或 ,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請仿照上面的方法解方程: 。解:由題意得或 ,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課堂小結移項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把原方程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稱為移項移項注意:移項一定要變符號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