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1.7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第一章 有理數【2024新教材】2025-2026學年冀教版數學 七年級上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第一頁:標題頁1.7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方法與技巧(右下角添加授課教師姓名及日期:2025 年 7 月 30 日)第二頁: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減法,知道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在實際運算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混合運算,比如\(3 - 5 + 7 - 9\)。這樣的混合運算該如何處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系統學習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掌握其運算方法和技巧。第三頁:加減混合運算的統一形式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具體步驟如下: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根據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把所有的減號都轉化為加號,減數變為它的相反數。例如:\(5 - 3 + 2 - 7 = 5 + (-3) + 2 + (-7)\)寫成和的形式:轉化后,算式就變成了幾個正數或負數的和。實例:把\((-12) - (+8) + (-6) - (-5)\)統一成加法運算:\((-12) + (-8) + (-6) + (+5)\)第四頁:省略加號和括號的形式在統一成加法運算后,為了書寫簡便,可以省略算式中的加號和括號。規則:去掉加號和括號時,若括號前是 “\(+\)” 號,去掉后括號內的數的符號不變;若括號前是 “\(-\)” 號,去掉后括號內的數的符號要改變(但此時已轉化為加法,括號前都是 “\(+\)” 號,所以直接省略即可)。實例:\(5 + (-3) + 2 + (-7)\)可以省略為\(5 - 3 + 2 - 7\)\((-12) + (-8) + (-6) + (+5)\)可以省略為\(-12 - 8 - 6 + 5\)讀法:對于\(5 - 3 + 2 - 7\),可以讀作 “\(5\)減\(3\)加\(2\)減\(7\)”,也可以讀作 “\(5\)、\(-3\)、\(2\)、\(-7\)的和”。第五頁: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統一成加法:將所有減法轉化為加法,寫成和的形式。省略加號和括號:簡化算式的書寫。運用加法運算律:根據數的特點,靈活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如將正數、負數分別結合,或把能湊整、互為相反數的數結合)。按加法法則計算:得出最終結果。例題 1:計算\(-20 + 3 - 5 + 7\)解:方法一(按順序計算):\(\begin{align*}&-20 + 3 - 5 + 7\\=&-17 - 5 + 7\\=&-22 + 7\\=&-15\end{align*}\)方法二(運用運算律):\(\begin{align*}&-20 + 3 - 5 + 7\\=&(-20 - 5) + (3 + 7)\\=&-25 + 10\\=&-15\end{align*}\)第六頁:例題解析(一)例題 2:計算\((-7) - (+5) + (-4) - (-10)\)解:步驟一:統一成加法:\((-7) + (-5) + (-4) + (+10)\)步驟二:省略加號和括號:\(-7 - 5 - 4 + 10\)步驟三:運用運算律計算:\(\begin{align*}&-7 - 5 - 4 + 10\\=&(-7 - 5 - 4) + 10\\=&-16 + 10\\=&-6\end{align*}\)第七頁:例題解析(二)例題 3:計算\(0.25 - \frac{1}{8} - \frac{3}{4} + \frac{7}{8}\)解:步驟一:統一成加法:\(0.25 + (-\frac{1}{8}) + (-\frac{3}{4}) + \frac{7}{8}\)步驟二:將\(0.25\)化為\(\frac{1}{4}\),省略加號和括號:\(\frac{1}{4} - \frac{1}{8} - \frac{3}{4} + \frac{7}{8}\)步驟三:分組結合:\(\begin{align*}=&\left(\frac{1}{4} - \frac{3}{4}\right) + \left(-\frac{1}{8} + \frac{7}{8}\right)\\=&(-\frac{2}{4}) + \frac{6}{8}\\=&-\frac{1}{2} + \frac{3}{4}\\=&\frac{1}{4}\end{align*}\)第八頁:復雜混合運算的技巧拆分帶分數:對于帶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可以將帶分數拆成整數和分數兩部分,再分別結合計算。例如:\(3\frac{1}{2} - 5\frac{1}{3} = 3 + \frac{1}{2} - 5 - \frac{1}{3} = (3 - 5) + (\frac{1}{2} - \frac{1}{3})\)利用絕對值:若算式中含有絕對值,先根據絕對值的性質去掉絕對值符號,再進行加減運算。例如:\(\vert -2 \vert + 3 - \vert -5 \vert = 2 + 3 - 5 = 0\)分步處理符號:對于符號較多的算式,先確定每個數的符號,再分組計算。例題 4:計算\(2\frac{1}{3} - \vert -1\frac{1}{2} \vert - (-1\frac{1}{3}) + (-4\frac{1}{2})\)解:步驟一:去掉絕對值和括號:\(2\frac{1}{3} - 1\frac{1}{2} + 1\frac{1}{3} - 4\frac{1}{2}\)步驟二:拆分帶分數并分組:\(\begin{align*}=&(2 + \frac{1}{3}) - (1 + \frac{1}{2}) + (1 + \frac{1}{3}) - (4 + \frac{1}{2})\\=&(2 - 1 + 1 - 4) + (\frac{1}{3} - \frac{1}{2} + \frac{1}{3} - \frac{1}{2})\\=&-2 + (\frac{2}{3} - 1)\\=&-2 - \frac{1}{3}\\=&-2\frac{1}{3}\end{align*}\)第九頁:實際應用舉例例題 5:某水庫的水位在一周內的變化情況如下(上升為正,下降為負,單位:米):\(+0.5\)、\(-0.3\)、\(+0.2\)、\(-0.4\)、\(+0.1\)、\(-0.2\)、\(+0.3\)。(1)這一周內水庫水位最終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上升或下降了多少米?(2)若水庫初始水位為\(100\)米,則一周后水庫的水位是多少米?解:(1)計算水位變化的總和:\(\begin{align*}&0.5 - 0.3 + 0.2 - 0.4 + 0.1 - 0.2 + 0.3\\=&(0.5 + 0.2 + 0.1 + 0.3) + (-0.3 - 0.4 - 0.2)\\=&1.1 + (-0.9)\\=&0.2\end{align*}\)結果為正,說明水位上升了,上升了\(0.2\)米。(2)初始水位為\(100\)米,一周后水位為:\(100 + 0.2 = 100.2\)(米)第十頁:課堂練習填空題:把\((-5) - (+3) + (-2) - (-7)\)寫成省略加號和括號的形式是______,讀作______(兩種讀法)。計算:\(-3 + 5 - 7 + 9 = \);\(1 - 2 + 3 - 4 + 5 = \)。計算下列各題:(1)\(-12 + 11 - 8 + 39\)(2)\((-23) - (-5) + (-64) - (-12)\)(3)\(\frac{1}{2} - \frac{1}{3} + \frac{1}{4} - \frac{1}{6}\)(4)\(3\frac{1}{4} - \vert -2\frac{3}{4} \vert - 5\frac{1}{2} + (-1\frac{1}{4})\)某商店一周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如下(收入為正,支出為負,單位:元):\(+1200\)、\(-800\)、\(+500\)、\(-1000\)、\(+600\)、\(-900\)、\(+300\)。這一周商店的總收入比總支出多多少元?第十一頁:課堂小結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核心是將減法轉化為加法,統一成 “和” 的形式,再省略加號和括號簡化書寫。運算步驟:統一成加法→省略加號和括號→運用加法運算律簡便計算→得出結果。常用技巧:分組結合(正數與正數、負數與負數、能湊整的數、同分母分數等)、拆分帶分數、處理絕對值等。解決實際問題時,先明確正負數的含義,再通過加減混合運算分析數量變化。第十二頁:作業布置教材第 XX 頁習題 1.7 第 1、2、3、4 題。計算下列各題:(1)\(-25 + 18 - 5 - 12\)(2)\(0 - (-15) + (-6) - (+8) - (-3)\)(3)\(\frac{3}{5} - \frac{1}{2} + \frac{1}{3} - \frac{3}{10}\)(4)\(2\frac{1}{2} - 3\frac{1}{3} + 1\frac{5}{6} - \frac{1}{3}\)(5)\(\vert -4.5 \vert - \vert -2.7 \vert + (-3) - \vert -1 \vert\)一輛汽車從 A 地出發,先向東行駛\(30\)千米,再向西行駛\(20\)千米,又向東行駛\(40\)千米,最后向西行駛\(15\)千米,此時汽車在 A 地的哪個方向?距離 A 地多少千米?已知\(a = -3\),\(b = 5\),\(c = -2\),求\(a - b + c\)的值。思考:在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中,如何快速判斷分組方式才能使計算最簡便?互逆命題、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能準確說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會判斷一個命題及它的逆命題的真假性,掌握證明命題真假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命題、逆命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經歷探究互逆定理的過程,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題真假的判斷。能正確寫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難點判斷一個命題的逆命題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題為真,其逆命題不一定為真。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證明命題的真假。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展示一些簡單的命題,如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提問:能否交換這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得到新的命題?新命題是否成立?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 互逆命題、互逆定理。(二)講授新課(25 分鐘)互逆命題給出互逆命題的定義:在兩個命題中,如果第一個命題的題設是第二個命題的結論,而第一個命題的結論又是第二個命題的題設,那么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命題叫做它的逆命題。舉例說明:如原命題 “如果兩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它的逆命題是 “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是直角”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互逆命題的概念。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寫出 3 - 5 個命題,并交換寫出它們的逆命題。命題真假的判斷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對于真命題,需要通過推理證明;對于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以剛才的命題為例,分析原命題和逆命題的真假性。如 “如果兩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是真命題,而它的逆命題 “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是直角” 是假命題,因為兩個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還可能是銳角或鈍角等。讓學生自己判斷之前小組討論中寫出的命題及其逆命題的真假性,并在小組內交流。互逆定理給出互逆定理的定義:如果一個定理的逆命題經過證明是真命題,那么它也是一個定理,這兩個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個定理叫做另一個定理的逆定理。舉例說明:如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是互逆定理。強調: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當定理的逆命題為真命題時,才有逆定理。(三)例題講解(15 分鐘)例 1: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并判斷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題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這是假命題,因為當 b = 0 時,ab = 0,a 不一定為 0。(2)逆命題為 “對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是假命題,因為對應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題為 “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這是真命題,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證明命題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 是真命題。分析:引導學生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然后進行證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證:AB = AC。證明:作∠BAC 的平分線 AD,交 BC 于點 D。因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邊),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并判斷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對頂角相等。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每個命題都有逆命題。(2)每個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題的逆命題一定是真命題。(4)假命題的逆命題一定是假命題。(五)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斷命題的真假。強調:原命題為真,逆命題不一定為真;原命題為假,逆命題也不一定為假。(六)布置作業(5 分鐘)課本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認真書寫解題過程,判斷命題真假時要說明理由。拓展作業:收集生活中或數學學習中至少兩個互逆命題,并分析它們的真假性。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通過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在判斷命題真假和寫逆命題時容易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進一步理解將有理數的減法轉化為加法的意義,能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2.理解省略加號后加法的意義,能熟練利用運算律簡化運算.3.能綜合運用有理數及其加法、減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習目標有理數的加法法則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2.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橄喾磾档膬蓴迪嗉拥扔?。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課堂導入回顧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a-b = a + (-b)注意:減號變成加號、減數換成其相反數;被減數不要變號,也不要變換位置.課堂導入根據所學知識,試著解決問題.一口深3.5米的深井,一只青蛙從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7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65米.小青蛙爬出井了嗎?課堂導入 1.引入相反數后,加減混合運算可以統一為加法運算.如:a+b-c=a+b+______2.將上面的算式轉化為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這個算式我們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這四個數的和.4.為書寫簡單,省略算式中的括號和加號寫為___________.5.我們可以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或讀作_____加____加____減____(-20)+(+3)-(-5)-(+7)(-c)-20+3+5-7負20、正3 、正5、負7(-20)+(+3)+(+5)+(-7)-20 3 5 -7負20 3 5 7探究新知探究知識點1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運算在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中,把加減混合運算都統一成加法運算,原來的算式就轉化為求幾個正數或負數的和.在一個算式里,通常把各個加數的括號及其前面的運算符號“+”省略不寫.歸納 新知探究知識點1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運算把下面各式寫成省略括號的和的形式:(1) 10+(+4)+(-6)-(-5); (2) (-8)-(+4)+(-7)-(+9).試一試解:(1) 10+(+4)+(-6)-(-5)=10+(+4)+(-6)+(+5)=10+4-6+5;(2) (-8)-(+4)+(-7)-(+9)=(-8)+(-4)+(-7)+(-9)=-8-4-7-9.先將加減混合運算同一成加法運算.省略括號和多余的“+”號. 新知探究知識點1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運算問題1 計算:(1)3-4+9-2; (2)解:(1)3-4+9-2=(3+9)+(-4-2)=12-6=6. 新知探究知識點1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運算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1)將減法轉化為加法運算;(2)省略加號和括號;(3)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將同號兩數相加;(4)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 新知探究知識點2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問題2 計算:(-2)+(+30)-(-15)-(+27)解:原式=(-2)+(+30)+(+15)+(-27)=[(-2)+(-27)]+[(+30)+(+15)]=(-29)+(+45)=16減法轉化成加法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方法一:減法變加法 新知探究知識點2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解:原式=-2+30+15-27=-2-27+30+15=-29+45省略括號運用加法交換律使同號兩數分別相加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16方法二:省略括號和加號問題3 計算:(-2)+(+30)-(-15)-(+27)新知探究知識點2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問題4 隨著科技的進步,航展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航展上一架飛機作特技表演,起飛后的高度變化如下表:此時飛機比起飛點高了多少千米 高度變化 上升4.5千米 下降3.2千米 上升1.1千米 下降1.4千米記 作 +4.5千米 -3.2千米 +1.1千米 -1.4千米解:4.5+(-3.2)+1.1+(-1.4)=(4.5+1.1)+[(-3.2)+(-1.4)]=(4.5+1.1)+[(-3.2)+(-1.4)]=5.6+(-4.6)=1(千米)答:此時飛機比起飛點高了1千米.新知探究知識點2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1.把6-(+3)-(-7)+(-2)中的減法改成加法,并寫成省略加號和括號的形式為( )A.-6-3+7-2 B.6-3-7-2C.6-3+7-2 D.6+3-7-22.數6,-13,2的和比它們的絕對值的和小( )A.-26 B.-4 C.4 D.26CD隨堂練習D3.下列交換加數的位置的變形中,正確的是( )A.1-4+5-4=1-4+4-5B.C.1-2+3-4=2-1+4-3D.4.5-1.7-2.5+1=4.5-2.5+1-1.74.若a= -2,b=3,c= -4 ,則a-(b-c)的值為 .-9隨堂練習5.計算:思路引導:先寫成省略括號的和的形式,并把小數化為分數,再根據運算律進行合理運算.隨堂練習6.一個水利勘察隊,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512 km,第二天又向上游走513 km,第三天又向下游走423 km,第四天又向下游走512 km.試計算:(1)這個勘察隊四天一共走了多少km?(2)第四天末,這個勘察隊在出發點的上游還是下游,距離出發點多遠?解:(1)512+513+423+512=(512+512)+(513+423)=21(km).(2)設向上游走為正,向下游走為負.由題意,得512+513+(-423)+(-512)=(512-512)+(513-423)=23(km)答:這個勘察隊四天一共走了21km.第四天末時,距離出發點上游23km.隨堂練習知識點1 將有理數的加減運算統一成加法運算1. 將式子3-10-7寫成和的形式,正確的是( D )A. 3+10+7B. -3+(-10)+(-7)C. 3-(+10)-(+7)D. 3+(-10)+(-7)D123456789101112132. 把6-(+3)-(-7)+(-2)統一成加法運算,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C )A. -6+(-3)+(-7)+(-2)B. 6+(-3)+(-7)+(-2)C. 6+(-3)+(+7)+(-2)D. 6+(+3)+(-7)+(-2)C123456789101112133. [2024·北大附中月考]下列式子可讀作“負1、負3、正6與負8的和”的是( B )A. -1+(-3)+(+6)-(-8)B. -1-3+6-8C. -1-(-3)-(-6)-(-8)D. -1-(-3)-6-(-8)B123456789101112134. 將-3-(+6)-(-5)+(-2)寫成省略括號和加號的和的形式,正確的是( D )A. -3+6-5-2 B. -3-6+5+2C. -3-6-5-2 D. -3-6+5-2D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2 加法運算律在加減混合運算中的應用5. 下列各式的結果等于3的是( C )A. (-2)-(-9)+(+3)-(-1)B. 0-1+2-3+4-5C. 4.5-2.3+2.5-3.7+2D. -2-(-7)+(-6)+0+(+3)12345678910111213(-2)-(-9)+(+3)-(-1)=-2+9+3+1=11,A選項不符合題意;0-1+2-3+4-5=2+4-1-3-5=-3,B選項不符合題意;4.5-2.3+2.5-3.7+2=4.5+2.5+2-(3.7+2.3)=9-6=3,C選項符合題意;-2-(-7)+(-6)+0+(+3)=-2+7-6+3=2,D選項不符合題意.【點撥】C【答案】123456789101112136. [情境題·生活應用]下表是小辰的媽媽元旦當天的微信零錢收支明細(單位:元):微信轉賬 如意水果店 微信紅包 便民菜場+80 -75 +36 -18觀察表格信息,可知小辰的媽媽元旦當晚微信零錢余額和前一天相比( A )AA. 多了23元 B. 少了23元C. 多了116元 D. 少了93元123456789101112137. [新趨勢·過程性學習]閱讀下列計算過程,并回答問題.?。? +3.2- +7.8= +(3.2+7.8)(第一步)=- +(3.2+7.8)(第二步)=-1+11(第三步)=10.(第四步)12345678910111213(1)寫出計算過程中所用到的運算律,并指出是哪一步;【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是第一步.(2)寫出第二步的加法運算法則.【解】同號兩數相加,和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123456789101112138. 計算:14-(-12)+(-25)-17.【解】14-(-12)+(-25)-17=14+(+12)+(-25)+(-17)=[14+(+12)]+[(-25)+(-17)]=(+26)+(-42)=-16.12345678910111213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加減混合算式的讀法與寫法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4)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1)將減法轉化為加法運算;(2)省略加號和括號;(3)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將同號兩數相加;有理數的加減合運算的應用課堂小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