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9 有理數的除法第一章 有理數【2024新教材】2025-2026學年冀教版數學 七年級上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第一頁:標題頁1.9 有理數的除法—— 探索有理數除法運算的奧秘(右下角添加授課教師姓名及日期)第二頁:知識引入在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法運算。而除法其實是乘法的逆運算。就像在整數運算中,因為\(2 3 = 6\),所以\(6 ·3 = 2\)。那在有理數范圍內,除法又該如何運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內容 —— 有理數的除法。第三頁:有理數除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有理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有理數的除法。設\(a\),\(b\)是兩個有理數,且\(b 0\),\(a\)除以\(b\)就是要求一個數\(x\),使得\(x ·b = a\),其中,\(x\)叫做\(a\)除以\(b\)所得的商,記作\(a ·b\),\(a\)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強調:在有理數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因為若\(b = 0\),對于任意有理數\(x\),\(x ·0 = 0\),不可能等于非零的\(a\);而當\(a = 0\),\(b = 0\)時,任何數\(x\)都滿足\(x ·0 = 0\),商不唯一,所以除數為\(0\)時除法沒有意義。第四頁:有理數除法法則一法則內容: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用字母表示為\(a ·b = a \frac{1}{b}\)(\(b 0\))。實例說明:計算\(6 ·(-\frac{1}{3})\),根據該法則,\(6 ·(-\frac{1}{3}) = 6 (-3)= -18\)。解釋:這里\(-\frac{1}{3}\)的倒數是\(-3\),所以將除法運算轉化為乘法運算,更便于計算。尤其在不能整除的情況下,運用這個法則可以將復雜的除法轉化為我們熟悉的乘法。第五頁:有理數除法法則二法則內容: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為\(0\)的數,都得\(0\)。實例說明:計算\((-12) ·(-3)\),因為被除數\(-12\)和除數\(-3\)同號,所以商為正,再把它們的絕對值相除,\(\vert -12\vert ·\vert -3\vert = 12 ·3 = 4\),即\((-12) ·(-3)=4\)。計算\(15 ·(-5)\),被除數\(15\)和除數\(-5\)異號,商為負,\(\vert 15\vert ·\vert -5\vert = 3\),所以\(15 ·(-5)= -3\)。計算\(0 ·7\),根據法則,\(0\)除以任何非零數都得\(0\),所以\(0 ·7 = 0\)。強調:在能整除的情況下,運用這個法則可以快速確定商的符號和大小,簡化計算過程。第六頁:法則的選擇與運用一般來說,在進行有理數除法運算時:如果算式中的數是分數形式,尤其是除數是分數時,常運用法則一,將除法轉化為乘法,這樣便于約分計算。例如:計算\(\frac{2}{3} ·\frac{4}{5}\),運用法則一,\(\frac{2}{3} ·\frac{4}{5}=\frac{2}{3} \frac{5}{4}=\frac{5}{6}\)。如果算式中的數是整數形式,且能整除,運用法則二更為簡便。例如:計算\(24 ·(-6)\),運用法則二,因為\(24\)與\(-6\)異號,商為負,\(\vert 24\vert ·\vert -6\vert = 4\),所以\(24 ·(-6)= -4\)。第七頁:例題解析(一)—— 運用法則一例題 1:計算下列各題(1)\((-8) ·\frac{2}{3}\);(2)\(\frac{5}{6} ·(-\frac{10}{3})\)。解:(1)\((-8) ·\frac{2}{3}\)根據法則一,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它的倒數:\(\begin{align*}=&(-8) \frac{3}{2}\\=&(-4) 3\\=& -12\end{align*}\)(2)\(\frac{5}{6} ·(-\frac{10}{3})\)同樣運用法則一:\(\begin{align*}=&\frac{5}{6} (-\frac{3}{10})\\=&\frac{1}{2} (-\frac{1}{2})\\=&-\frac{1}{4}\end{align*}\)第八頁:例題解析(二)—— 運用法則二例題 2:計算下列各題(1)\(48 ·(-6)\);(2)\((-45) ·(-9)\)。解:(1)\(48 ·(-6)\)因為被除數\(48\)與除數\(-6\)異號,根據法則二,商為負,再把絕對值相除:\(\begin{align*}=&-(48 ·6)\\=& -8\end{align*}\)(2)\((-45) ·(-9)\)被除數\(-45\)與除數\(-9\)同號,商為正,絕對值相除:\(\begin{align*}=&45 ·9\\=&5\end{align*}\)第九頁: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運算步驟:將所有除數轉化為其倒數,把所有除法轉化為乘法。確定積的符號:根據多個有理數相乘的符號法則,負因數的個數為偶數時,積為正;負因數的個數為奇數時,積為負。運用乘法運算律簡化運算,并求出最后結果。例題 3:計算\((-12) ·(-\frac{1}{3}) (-4)\)解:第一步,將除法轉化為乘法:\(\begin{align*}=&(-12) (-3) (-4)\end{align*}\)第二步,確定積的符號,這里有\(2\)個負因數,積為負:\(\begin{align*}=&-(12 3 4)\end{align*}\)第三步,計算結果:\(\begin{align*}=&-(36 4)\\=& -144\end{align*}\)第十頁:課堂練習填空題:\( (-10) ·2=\);\(0 ·(-5)=\)。\(\frac{3}{4} ·(-\frac{1}{2})=\);\((-8) ·(-\frac{1}{4})=\)。若\(a ·b = 1\)(\(b 0\)),則\(a\)與\(b\)的關系是______。計算下列各題:(1)\((-24) ·(-3)\)(2)\(15 ·(-\frac{3}{5})\)(3)\((-\frac{7}{8}) ·\frac{7}{4}\)(4)\((-36) ·\frac{3}{4} ·(-\frac{9}{5})\)(5)\(5 (-6) ·(-3)\)第十一頁:課堂小結有理數除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有理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有理數除法法則:法則一: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a ·b = a \frac{1}{b}\),\(b 0\))。法則二: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為\(0\)的數,都得\(0\)。有理數乘除混合運算步驟:先將除法轉化為乘法,確定積的符號,再運用乘法運算律計算結果。注意事項:除數不能為\(0\);在運算過程中要注意符號的確定和運算順序。第十二頁:作業布置教材第 XX 頁習題 1.9 第 3、4、5 題。計算下列各題:(1)\((-35) ·7\)(2)\(\frac{4}{5} ·(-\frac{8}{15})\)(3)\((-18) ·(-\frac{2}{3}) ·(-\frac{9}{2})\)(4)\(12 ·(-\frac{3}{4}) (-\frac{1}{2})\)(5)\((-2) (-\frac{1}{4}) ·(-\frac{1}{8})\)已知\(a = -2\),\(b = \frac{1}{3}\),\(c = -5\),求\(a ·(b c)\)和\((a ·b) c\)的值,比較它們的結果,你能發現什么?思考:在有理數除法中,是否有類似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運算律呢?舉例說明。互逆命題、互逆定理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能準確說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會判斷一個命題及它的逆命題的真假性,掌握證明命題真假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命題、逆命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經歷探究互逆定理的過程,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題真假的判斷。能正確寫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難點判斷一個命題的逆命題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題為真,其逆命題不一定為真。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證明命題的真假。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展示一些簡單的命題,如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提問:能否交換這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得到新的命題?新命題是否成立?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 互逆命題、互逆定理。(二)講授新課(25 分鐘)互逆命題給出互逆命題的定義:在兩個命題中,如果第一個命題的題設是第二個命題的結論,而第一個命題的結論又是第二個命題的題設,那么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命題叫做它的逆命題。舉例說明:如原命題 “如果兩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它的逆命題是 “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是直角”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互逆命題的概念。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寫出 3 - 5 個命題,并交換寫出它們的逆命題。命題真假的判斷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對于真命題,需要通過推理證明;對于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以剛才的命題為例,分析原命題和逆命題的真假性。如 “如果兩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是真命題,而它的逆命題 “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是直角” 是假命題,因為兩個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還可能是銳角或鈍角等。讓學生自己判斷之前小組討論中寫出的命題及其逆命題的真假性,并在小組內交流。互逆定理給出互逆定理的定義:如果一個定理的逆命題經過證明是真命題,那么它也是一個定理,這兩個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個定理叫做另一個定理的逆定理。舉例說明:如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是互逆定理。強調: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當定理的逆命題為真命題時,才有逆定理。(三)例題講解(15 分鐘)例 1: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并判斷其真假。(1)如果 a = 0,那么 ab = 0。(2)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分析:(1)逆命題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這是假命題,因為當 b = 0 時,ab = 0,a 不一定為 0。(2)逆命題為 “對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這是假命題,因為對應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3)逆命題為 “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這是真命題,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例 2:證明命題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 是真命題。分析:引導學生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然后進行證明。已知:在△ABC 中,∠B = ∠C。求證:AB = AC。證明:作∠BAC 的平分線 AD,交 BC 于點 D。因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在△ABD 和△ACD 中,∠B = ∠C,∠BAD = ∠CAD,AD = AD(公共邊),所以△ABD≌△ACD(AAS)。所以 AB = AC。(四)課堂練習(10 分鐘)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并判斷真假。(1)如果 x = 2,那么 x = 4。(2)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3)對頂角相等。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每個命題都有逆命題。(2)每個定理都有逆定理。(3)真命題的逆命題一定是真命題。(4)假命題的逆命題一定是假命題。(五)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互逆命題、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斷命題的真假。強調:原命題為真,逆命題不一定為真;原命題為假,逆命題也不一定為假。(六)布置作業(5 分鐘)課本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認真書寫解題過程,判斷命題真假時要說明理由。拓展作業:收集生活中或數學學習中至少兩個互逆命題,并分析它們的真假性。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通過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在判斷命題真假和寫逆命題時容易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掌握有理數除法法則,體會除法與乘法的關系,以及將除法轉化為乘法的轉化思想.2.會熟練進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提高運算能力.3.會利用有理數的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形成應用意識.學習目標你能很快地說出下列各數的倒數嗎 原數 5 7 0 -1倒數-1倒數的定義你還記得嗎?復習課堂導入根據“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填空:乘法 除法 乘法(+2)×(+3)=+6(-2)×(-3)=+6(-2)×(+3)=-6(-6)÷(-2)=(-6)÷(+3)=(+6)÷(-2)=(+6)÷(-3)=(+6)÷(+2)=(+6)÷(+3)=-2+3+2-3+3-2+3+2-3-2+3-2探究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1)(+6)÷(+2)=+3+3(2)(+6)÷(-2)=-3-3觀察下列兩組式子,你能找到它們的共同點嗎?“÷”變“×”“÷”變“×”互為倒數互為倒數歸納: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6)÷(-2)= - 3(-6)÷(+3)= - 3(+6)÷(+2)= + 3(-6)÷(-2)= + 3同號兩數相除得正數異號兩數相除得負數并把它們的絕對值相除.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歸納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數都得0.0×(+5)=00×(-5)=00÷(+5)=0÷(-5)=00觀察一下式子,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歸納你能結合有理數的乘法法則,歸納出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嗎?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有理數的除法法則:1.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2.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0.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問題1 計算:解:同號得正,絕對值相除.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異號得負,絕對值相除.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問題2 計算:解:新知探究知識點 有理數除法法則1.下列把除法轉換為乘法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C隨堂練習2.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D隨堂練習知識點1 倒數法法則1. 計算1÷ 時,將除法變為乘法正確的是( D )D123456789101112132. 計算(-6)÷ 的結果是( C )A. -18 B. 2C. 18 D. -2C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2 絕對值法法則3. 計算5÷(-5)= .-1 123456789101112134. [2023·常德]下面算法正確的是( D )A. (-5)+9=-(9-5)B. 7-(-10)=7-10C. (-5)×0=-5D. (-8)÷(-4)=8÷4D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3 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5. 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D )D123456789101112136. 計算12+(-18)÷(-6)-(-3)×2的結果是( C )A. 7 B. 8C. 21 D. 36【點撥】原式=12+3+6=21.C123456789101112137. 一段鐵絲,第一次剪下全長的 ,第二次剪下的長度與第一次剪下的長度的比是9∶20,還剩7米,這段鐵絲全長( D )A. 12米 B. 24米C. 32米 D. 36米12345678910111213=7÷=7÷ =36(米).即這段鐵絲全長36米.故選D.【點撥】7÷D【答案】123456789101112138. 取一個自然數,若它是奇數,則乘以3加上1,若它是偶數,則除以2,按此規則經過若干步的計算最終可得到1,這個結論在數學上還沒有得到證明,但舉例驗證都是正確的.例如:取自然數5,經過下面5步運算可得到1,即如圖所示.如果自然數 m 恰好經過7步運算可得到1,則所有符合條件的數的和是( D )5 16 8 4 2 1A. 23 B. 151C. 150 D. 17212345678910111213易錯點 因弄錯運算順序或運算律而出錯9. 計算: ÷ ÷ × -(-6.4).【解】原式= ÷ ÷ × +6.4=- ×6× × +6.4=- +=0.12345678910111213 兩個有理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法則一法則二除法有理數0除以任何非0的數都得0.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課堂小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