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5.1 方程-5.1.1 從算式到方程
-第1課時 方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024新教材】人教版數學 七年級上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幻燈片 1:封面
標題:第 1 課時 方程
幻燈片 2:目錄
方程的概念引入
方程的定義
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典型例題講解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布置
幻燈片 3:方程的概念引入
展示情境:小明去文具店,買了 3 支鉛筆,每支鉛筆 2 元,又買了一些筆記本,每個筆記本 5 元,最后一共花了 16 元。問小明買了幾個筆記本?
引導思考:同學們,我們能用之前學過的算式快速算出筆記本的數量嗎?大家嘗試用算式表示一下,看看遇到了什么困難。
分析問題:在這個問題中,已知鉛筆的單價、數量和總花費,筆記本的單價,但筆記本數量未知。用算式求解會比較復雜,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
幻燈片 4:方程的定義
定義呈現: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例如:\(3x + 5y = 16\)(這里\(x\)表示筆記本數量,\(y\)表示鉛筆數量,在本題中\(y = 3\)),\(2x - 3 = 7\),\(4a + 1 = 9\)等都是方程。
要素強調:方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含有未知數(像\(x\)、\(y\)、\(a\)等),二是必須是一個等式(有等號連接左右兩邊)。
幻燈片 5: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集合圖展示:用一個大圈表示等式集合,在大圈里畫一個小圈表示方程集合。說明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例如\(3 + 5 = 8\)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數,所以不是方程;而\(2x = 10\)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舉例對比:再列舉一些等式和方程,讓學生判斷,加深理解。如等式\(7 - 2 = 5\),方程\(3b + 2 = 8\)。
幻燈片 6:典型例題講解 - 例 1
題目:判斷下列式子是否為方程:
\(4x + 3\)
\(5 + 7 = 12\)
\(3y - 2 = 9\)
\(8 > 2x\)
分析解答:
\(4x + 3\),雖然含有未知數\(x\),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5 + 7 = 12\),是等式,但沒有未知數,不是方程。
\(3y - 2 = 9\),既含有未知數\(y\)又是等式,是方程。
\(8 > 2x\),含有未知數\(x\),但它是不等式,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幻燈片 7:典型例題講解 - 例 2
題目:根據下面的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某數的 2 倍比這個數大 5,求這個數。
一個長方形的長比寬多 3 厘米,周長是 24 厘米,求長方形的寬。
分析解答:
設這個數為\(x\),某數的 2 倍即\(2x\),比這個數大 5,可列出方程\(2x - x = 5\)。
設長方形的寬為\(x\)厘米,長比寬多 3 厘米,則長為\((x + 3)\)厘米。長方形周長 = 2×(長 + 寬),可列出方程\(2(x + x + 3) = 24\)。
幻燈片 8:課堂小結
知識回顧:今天我們學習了方程的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是方程屬于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還通過例題學會了判斷方程以及根據實際問題列出方程。
方法總結:判斷方程時,先看是否有等號(是等式),再看有沒有未知數;列方程時,要先設出合適的未知數,再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列出等式。
幻燈片 9:課后作業布置
基礎作業:
判斷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6 - 3 = 3\)
\(2x + 5 > 9\)
\(4m = 16\)
\(x - 3\)
根據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一個數的 3 倍與 4 的和是 13,求這個數。
拓展作業:在生活中找一個可以用方程解決的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下節課和同學們分享。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通過對現實情境中數量關系的分析,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有效模型,初步形成模型觀念.
2.理解方程的意義,會根據實際情境列方程.
學習目標
甲、乙兩支登山隊沿同一條路線同時向一山峰進發.甲隊從距大本營1 km 的一號營地出發,每小時行進1.2 km;乙隊從距大本營3 km的二號營地出發,每小時行進0.8 km.
多長時間后,甲隊在途中追上乙隊
課堂導入
(3-1)÷(1.2-0.8)=5 (時)
你能用小學學過的算術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思考
如果用方程解決本題,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呢?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在這個問題中,甲、乙兩隊的行進速度是已知的,甲、乙兩隊到大本營的距離也是已知的,行進的時間和路程是未知的.
甲、乙兩支登山隊沿同一條路線同時向一山峰進發.甲隊從距大本營1 km 的一號營地出發,每小時行進1.2 km;乙隊從距大本營3 km的二號營地出發,每小時行進0.8 km.多長時間后,甲隊在途中追上乙隊
大本營
一號營地
二號營地
峰頂
甲
1.2 km/h
乙
0.8 km/h
1km
3km
追上地點
1.2x
用圖展示更加直觀.
0.8x
甲隊距大本營的路程:(1.2x+1) km
乙隊距大本營的路程:(0.8x+3) km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如果設兩隊行進的時間為x h,
想一想,甲隊追上乙隊時,他們距大本營的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
甲隊追上乙隊時,他們距大本營的路程相等.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甲隊距大本營的路程=乙隊距大本營的路程.
1.2x+1=0.8x+3.
用算術方法解題時,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數.而列方程時,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數,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數.這就是說,在方程中未知數(字母)可以和已知數一起表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問題1 用買3個大水杯的錢,可以買4個小水杯,大水杯的單價比小水杯的單價多5元,兩種水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設大水杯的單價為x元,那么小水杯的單價為(x-5)元.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3x=4(x-5).
等量關系是什么呢
3個大水杯的總價= 4個小水杯的總價.
根據“單價×數量=總價”,列得方程
由這個含有未知數 x 的等式可以求出大水杯的單價,進而可以求出小水杯的單價.
問題1 用買3個大水杯的錢,可以買4個小水杯,大水杯的單價比小水杯的單價多5元,兩種水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設小水杯的單價為x元,那么大水杯的單價為(x+5)元.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3(x+5)=4x.
若將小水杯的單價設為x元,你會列方程嗎?
3個大水杯的總價= 4個小水杯的總價.
由這個含有未知數 x 的等式可以求出小水杯的單價,進而可以求出大水杯的單價.
如果設這枚紀念幣的長為x mm,則紀念幣的寬可以表示為x mm.
依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可得
問題2 右圖是一枚長方形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幣,其面積是4 000 mm2. 長和寬的比為8:5(即寬是長的).這枚紀念幣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毫米?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x2 =4 000.
由這個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可以求出這枚紀念幣的長,進而可以求出紀念幣的寬.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1.2x+1=0.8x+3
3x=4(x-5)
x2 =4000
3(x+5)=4x
觀察
上面得到的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點呢?
像這樣,先設出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后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這樣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 方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數. 兩者缺一不可.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下列式子:+8=3;12-x;2x-3y=3;x+1=2x+1;3a2=10;2+5=7;x-1≠0; =1 ;xy=1. 其中方程的個數為( )
A.3 B.4 C.5 D.6
解析:12-x,x-1≠0不是等式,所以它不是方程;
2+5=7是等式,但其中不含未知數,所以它不是方程;
+8=3 , 2x-3y=3, x+1=2x+1, 3a2=10, =1, xy=1都符合方程的定義,所以都是方程.
未知數的個數不一定是一個
未知數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D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跟蹤訓練 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是的標記“√”,不是的標記“×”.
(1) 5x+3y-6x=37. ( )(2) 4x-7. ( )
(3) 5x≥3. ( )(4) 6x2+x-2=0. ( )
(5) 1+2=3. ( )(6)m=11. ( )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李善蘭(1811-1882)
溯源
漢語中“方程”一詞源于討論含多個未知數的等式的問題.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有專門的“方程”章,其中以一些實際應用問題為例,給出了由幾個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稱為“方程術”.19世紀50年代,清代數學家李善蘭翻譯外國數學著作時,開始將equation
(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一詞譯為“方程”.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知識點1 方程的定義
新知探究
用算術方法解題時,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術方法解題的計算過程,其中只含有已知數,不含未知數;而方程是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數,也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數,這為解決許多問題帶來了方便通過今后的學習,
你會逐步認識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一大進步.
知識點2 列方程
新知探究
例2 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1)某校女生占全體學生數的52%,比男生多80人,這所學校有多少名學生?
解:(1)設這所學校的學生數為x,那么女生數為0.52x,男生數為(1-0.52)x.
列得方程
0.52x-(1-0.52)x=80.
相等關系是什么?
女生人數-男生人數=80.
知識點2 列方程
新知探究
例2 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2)如圖,一塊正方形綠地沿某一方向加寬5 m,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500 m2,求正方形綠地的邊長.
解: (2)設正方形綠地的邊長為x m.
列得方程
x(x+5)=500.
x2+5x=500.
相等關系是什么?
x
x+5
擴大后的綠地面積=長×寬.
知識點2 列方程
新知探究
跟蹤訓練 根據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甲種鉛筆每支1.4元,乙種鉛筆每支1.8元. 用23元錢買這兩種鉛筆,一共買了15支,兩種鉛筆各買了多少支?
解:設買甲種鉛筆x支,則買乙種鉛筆(15-x)支.
由題意得, 1.4x+1.8(15-x)=23.
甲種鉛筆總價+乙種鉛筆總價=23.
甲種鉛筆數量+乙種鉛筆數量=15.
準確找出相等關系是列方程的關鍵,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根據周長、面積、體積等公式列方程;
(2) 根據題目中的不變量確定相等關系;
(3) 根據關鍵詞確定相等關系,如和差關系通常用“一共有……”“比……多……”“比……少……”表示,倍數關系通常用“是……的幾倍”表示.
知識點2 列方程
新知探究
知識點2 列方程
新知探究
歸納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這個過程可以表示如下:
設未知數,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相等關系
實際問題
方程
知識點1 方程的概念
1.[2025鄭州期末]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
A. B. C. D.
2.下列各式:;; ;
;; .其中是等式的是________
___,是方程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②③④⑤
②④⑤
知識點2 列方程
3.[2025青島期末]用方程表示:“ 的一半與10的和等于8”,下列正確
的是( )
B
A. B. C. D.
4.如圖,根據圖形中標出的量及其滿足的關系,可列方程為( )
D
A. B.
C. D.
5.(8分)[教材P練習T,T 變式]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列方程:
(1)買兩種布料共 ,花了540元,其中藍布料每米5元,黑布料
每米3元,兩種布料各買了多少米?
解:設藍布料買了 ,
則 .
(2)從正方形的鐵皮上截去一個 寬的長方形條,余下長方形的面
積是 ,則原來的正方形鐵皮的邊長是多少?
解:設原來的正方形鐵皮的邊長是,則 .
6.一個長方形的周長為42,將它的長減少3,寬增加2,恰好得到一個正
方形,設這個長方形的長為 ,則根據題意列方程為( )
B
A. B.
C. D.
7.[2025重慶期末]一輛小汽車和一輛大巴車分別從, 兩地出發,同
向而行,小汽車在后面追趕大巴車,小汽車車速為 ,大巴車車
速為.已知,兩地相距,大巴車出發 后小汽車才出
發,問小汽車經過多少小時追上大巴車?設小汽車經過 追上大巴車,
則可列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8.(12分)新年將至,樂樂和麗麗所在的活動小組計劃做一批“中國結”.
若每人做5個,則比計劃多了9個;若每人做4個,則比計劃少15個.
(1)若設樂樂和麗麗所在的活動小組有人,你能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該活動小組計劃做的“中國結”的個數嗎?
解:該活動小組計劃做的“中國結”的個數為個或 個.
(2)若設該活動小組計劃做“中國結”個,你能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該
活動小組的人數嗎?
解:該活動小組的人數為人或 人.
(3)由 ,你能得到哪些方程?
解:由(1)可得方程 ;
由(2)可得方程 .
課堂小結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方程的定義: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作方程.
方程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