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課時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024新教材】人教版數學 七年級上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幻燈片 1:封面標題:第 2 課時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副標題:解鎖方程求解新技巧背景圖:選用充滿科技感的線條與方程元素結合的圖案,體現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與探索性幻燈片 2:目錄復習回顧情境引入移項的概念與原理利用移項解方程的步驟典型例題講解課堂練習與互動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布置幻燈片 3:復習回顧回顧合并同類項解方程:展示方程\(3x + 2x = 15\),提問學生如何求解,引導學生回顧先合并同類項得到\(5x = 15\),再利用等式性質 2,兩邊同時除以\(5\),解得\(x = 3\)的過程 。等式性質復習:再次強調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和等式的性質 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為移項原理做鋪墊 。提問引入新課:“對于方程\(x + 5 = 8\),我們可以用等式性質求解。那對于方程\(2x - 3 = 7\),除了之前的方法,還有沒有更簡便的方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幻燈片 4:情境引入問題展示:“小明有一些零花錢,買文具花了\(3\)元后,還剩下\(7\)元,問小明原來有多少零花錢?”引導思考:設小明原來有\(x\)元零花錢,根據題意列出方程\(x - 3 = 7\)。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通過對等式進行變形,快速求出\(x\)的值,從而引出移項的概念 。幻燈片 5:移項的概念與原理概念講解:以方程\(x - 3 = 7\)為例,為了使方程左邊只含有未知數\(x\),根據等式性質 1,在等式兩邊同時加上\(3\),得到\(x - 3 + 3 = 7 + 3\),化簡后為\(x = 7 + 3\)。這里相當于把方程中的\(-3\)從左邊移到右邊變成了\(+3\),這種變形叫做移項,即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 。原理推導:結合等式性質說明移項的本質,移項的依據是等式性質 1,在等式兩邊加上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移項的目的是將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等號一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另一邊,使方程更便于求解 。要點強調:強調移項一定要變號,不變號的變形不是移項;移項時要注意是對 “項” 進行移動,包括項前面的符號 。幻燈片 6:利用移項解方程的步驟步驟總結:第一步:觀察方程,確定需要移項的項。第二步:把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等號左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右邊,移項時要變號。第三步:合并同類項,將等號兩邊的同類項進行合并。第四步:利用等式性質 2,在等式兩邊同時除以未知數的系數,求出方程的解 。示例說明:以方程\(3x + 5 = 17\)為例,詳細展示步驟。首先移項,將\(+5\)移到等號右邊變為\(-5\),得到\(3x = 17 - 5\);然后合并同類項,\(3x = 12\);最后兩邊同時除以\(3\),\(x = 12 ·3 = 4\) 。幻燈片 7:典型例題講解 - 例 1題目:解方程\(2x - 5 = 9\)分析解答:第一步移項,把\(-5\)從方程左邊移到右邊,變號后得到\(2x = 9 + 5\)。第二步合并同類項,\(2x = 14\)。第三步利用等式性質 2,兩邊同時除以\(2\),\(x = 14 ·2 = 7\)。展示完整解題過程:\(\begin{align*}2x - 5 &= 9\\2x &= 9 + 5\\2x &= 14\\x &= 14 ·2\\x &= 7\end{align*}\)幻燈片 8:典型例題講解 - 例 2題目:解方程\(4x + 7 = -5x + 1\)分析解答:第一步移項,將含有\(x\)的項移到等號左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右邊,注意變號,得到\(4x + 5x = 1 - 7\)。第二步合并同類項,\(9x = -6\)。第三步利用等式性質 2,兩邊同時除以\(9\),\(x = -\frac{6}{9} = -\frac{2}{3}\)。呈現詳細步驟:\(\begin{align*}4x + 7 &= -5x + 1\\4x + 5x &= 1 - 7\\9x &= -6\\x &= -\frac{6}{9}\\x &= -\frac{2}{3}\end{align*}\)幻燈片 9:典型例題講解 - 例 3題目:已知關于\(x\)的方程\(3x - a = x + 12\)的解是\(x = 5\),求\(a\)的值。分析解答:首先將\(x = 5\)代入方程\(3x - a = x + 12\),得到\(3 5 - a = 5 + 12\),即\(15 - a = 17\)。然后移項,把\(15\)移到等號右邊變號,\(-a = 17 - 15\)。接著合并同類項,\(-a = 2\)。最后兩邊同時乘以\(-1\)(相當于系數化為\(1\)),\(a = -2\)。展示完整過程:\(\begin{align*}3 5 - a &= 5 + 12\\15 - a &= 17\\-a &= 17 - 15\\-a &= 2\\a &= -2\end{align*}\)幻燈片 10:課堂練習與互動題目展示:解方程:\(3x - 2 = 7\)\(5x + 8 = -2x - 1\)\(2x - 5 = 3x + 1\)已知方程\(2x + b = 10\)的解是\(x = 3\),求\(b\)的值。課堂互動: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課堂,觀察學生移項是否正確、合并同類項和系數化為\(1\)過程中是否出現錯誤。選取學生上臺板演,組織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共同糾正問題,強化移項解方程的方法 。幻燈片 11:課堂小結知識回顧:總結移項的概念,強調移項的依據是等式性質 1,移項要變號;回顧利用移項解方程的四個步驟 。方法總結:強調在解方程時,要準確判斷移項的項,注意移項變號,確保合并同類項和系數化為\(1\)的準確性 。重點強調:點明移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方法,能簡化方程求解過程,鼓勵學生多練習,熟練掌握 。幻燈片 12:課后作業布置基礎作業:解方程:\(4x - 3 = 13\)\(6x + 5 = -3x + 14\)\(3x - 7 = 4x + 5\)已知方程\(3x + c = 8\)的解是\(x = 2\),求\(c\)的值。拓展作業:編寫一道能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題,并解答。例如結合行程、工程等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理解移項法則,會解形如ax+b=cx+d的方程,體會等式變形中的化歸思想.2.能夠從實際問題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應用價值.學習目標前面,我們學習了利用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所見到的方程基本上都是含未知數的項在等號的一邊(左邊),常數項在等號的另一邊(右邊),如果等號兩邊都有含未知數的項和常數項,那么這樣的方程該怎樣求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移項.課堂導入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問題 把一批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若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則缺25本. 這個班有多少名學生?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這批書共(3x+20)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減去缺的25本,這批書共(4x-25)本.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式子應相等,根據這一相等關系列得方程 3x+20=4x-25.這批書的總數有幾種表示方法?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個基本的相等關系.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思考方程3x + 20 = 4x – 25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 25),怎樣才能把它轉化為x=m(常數)的形式呢?為了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式兩邊減4x ,利用等式的性質1,得為了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等式兩邊減20,利用等式的性質1,得3x+20-4x=-25.3x-4x=-25-20.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把上面的方程與原方程作比較,這個變形相當于3x + 20 = 4x – 25.3x – 4x = – 25 – 20.把某項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時,這項有什么變化?位置變化、符號變化.以后同學們記住“移項要變號”這個口訣,解方程能夠更快哦!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作移項.繼續解這個方程.移項后 3x-4x=-25-20.合并同類項,得 -x=-45.系數化為1,得 x=45.由上可知,這個班有45名學生.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移項的依據: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1;移項的作用:是將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一邊,將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另一邊,使方程更接近x=m的形式.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項”的依據是什么?“移項”起了什么作用?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例1 解下列方程:(1)3x+7=32-2x; (2)x-3=x+1解:(1)移項,得3x+2x=32-7.合并同類項,得5x=25.系數化為1,得x=5.(2)移項,得x - x =1+3.合并同類項,得- x=4.系數化為1,得x=-8.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通過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例2 某制藥廠制造一批藥品,如用舊工藝,則廢水排量要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還多200t;如用新工藝,則廢水排量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之比為2:5,采用兩種工藝的廢水排量各是多少噸?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設 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分別為2x t和5x t.舊工藝廢水排量=環保限制的最大量+200新工藝廢水排量=環保限制的最大量-100相等關系怎么找尋?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舊工藝廢水排量=環保限制的最大量+200新工藝廢水排量=環保限制的最大量-100環保限制的最大量不變環保限制的最大量=舊工藝廢水排量-200環保限制的最大量=新工藝廢水排量+100舊工藝廢水排量-200=新工藝廢水排量+100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解:設 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分別為2x t和5x t.5x-200=2x+100.移項,得 5x-2x=100+200.合并同類項,得 3x=300.系數化為1,得 x=100.所以 2x=200, 5x=500.答:采用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分別為200 t和500 t.等式兩邊代表哪個數量?環保限制的最大量.舊工藝廢水排量-200=新工藝廢水排量+100溯源約820年,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米著有《代數學》(又稱《還原與對消計算概要》),其中,“還原”指的是“移項”,“對消”隱含著移項后合并同類項,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的“方程”章,更早使用了“對消”和“還原”的方法.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知識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新知探究辨析 移項與加法交換律的區別移項是在等式中,把某些項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移動的項要變號;而加法交換律是交換加數的位置,只改變排列的順序,不改變符號.知識點1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時,移項的依據是( )CA.加法交換律 B.加法結合律 C.等式的性質1 D.等式的性質22.下列變形屬于移項的是( )CA.由,得 B.由,得C.由,得 D.由,得3.[2025唐山路北區期末]如圖,在解此方程的過程中,“ ”代表的內容是( )AA. B. C. D.4.下列方程中,移項正確的是( )CA.,移項,得B.,移項,得C.,移項,得D.,移項,得5.將方程 的解表示在如圖所示的數軸上,是數軸上的點( )DA. B. C. D.6.已知,通過移項可得 ___.77.補全下面解方程的過程:.解:移項,得____ ____.合并同類項,得____ ___.系數化為1,得 __.68.(16分)解方程:(1) ;解:,, .(2) ;解:,, .(3) ;解:,, .(4) .解:,, .知識點2 根據“表示同一個量的兩個不同的式子相等”列方程解應用題9.近年來,網購的蓬勃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某快遞分派站現有包裹若干件需快遞員派送,若每名快遞員派送10件,還剩6件;若每名快遞員派送12件,還差6件.設快遞員有 名,則包裹的數量可表示為_________,也可表示為_________,故列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解得 ___,所以一共有___名快遞員.6610.[教材P練習T 變式]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齡之和為40歲,已知兩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8倍,那么兩年前兒子的年齡是( )CA.2歲 B.3歲 C.4歲 D.5歲11.[教材 例4變式]有甲、乙兩個倉庫存放貨物,已知甲、乙兩倉庫存貨噸數比為,若甲倉庫向乙倉庫運 貨物,則兩個倉庫貨物噸數相同,則甲倉庫原來存貨_____ .48012.(8分)[教材P練習T 變式][2025北京期末]已知甲班有38人,乙班有40人,現在需要從甲、乙兩班各抽調一些同學參加學農活動,若從甲班抽調的人數是從乙班抽調人數的2倍,則甲班剩余人數比乙班剩余人數少12人,請問從甲、乙兩班各抽調了多少人?解:設從乙班抽調了人,則從甲班抽調了 人,依題意得,解得 ,所以 .答:從甲班抽調了20人,從乙班抽調了10人.13.若與是同類項,則, 的值分別為( )AA.2, B.,1 C.,2 D.,14.[2025日照期末]若方程和 的解相同,則 的值為( )AA. B.2 C. D.15.[2025深圳期末]某同學在解關于的方程時,誤將看作,得到方程的解為 ,則原方程的解為( )DA. B. C. D.16. [2025重慶南岸區期末]在《九章算術》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今有共買金,人出四百,盈三千四百;人出三百,盈一百.問人數、金價各幾何?”題目大意:今有人合伙買金,每人出錢400,會多出3 400錢;每人出錢300,會多出100錢.問合伙人數、金價各是多少?設合伙人數為 人,則根據題意,可以得到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8分)解下列方程:(1) ;解: ,, .(2) .解:, ,.18.(12分)把1,2,3,4,5, ,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排列,用一個正方形框任意框住4個數,記左上角的一個數為 .(1)分別用含 的式子表示出來另外三個數,從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2)當被框住的4個數之和等于416時, 的值是多少?解:根據題意得,解得.所以的值是100.(3)能否框住這樣的4個數,使它們的和等于324?若能,求出 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解:不能.理由如下:假設 ,解得 ,因為77在第7列,但78在第1列,所以不能框住這樣的4個數.課堂小結通過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