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3.7.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第3章 一次方程(組)【2025-2026學年】湘教版·2024數學 七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幻燈片 1:封面標題:3.7.2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副標題:分段計費與方案選擇問題背景圖:展示生活中分段計費(如水電費繳費單)和方案選擇(如不同套餐對比)的場景,背景色延續藍綠色調,與上一節課風格統一。幻燈片 2:學習目標能分析分段計費問題和方案選擇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準確找出兩個等量關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熟練運用方程組的解法求出實際問題的答案,并能根據結果進行合理分析或選擇最優方案。進一步體會數學建模思想在復雜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幻燈片 3:復習回顧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步驟:審、設、列、解、驗、答。上節課解決的問題類型:購物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等,這些問題的數量關系相對直接。引入新問題:生活中還有一些問題,如電費、話費的分段計費,不同優惠方案的選擇等,數量關系更復雜,需要更細致地分析,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幻燈片 4:示例 1—— 分段計費問題例題:某市為鼓勵居民節約用水,對自來水用戶按分段計費方式收取水費:若每月用水量不超過 10 噸,則每噸按 2 元收費;若每月用水量超過 10 噸,則超過部分每噸按 3 元收費。某戶居民兩個月共交水費 54 元,其中第一個月用水量不超過 10 噸,第二個月用水量超過 10 噸,且第二個月的用水量是第一個月的 2 倍。求這戶居民兩個月的用水量分別是多少噸?分步解析:審:已知水費分段計費標準,以及兩個月的總水費和用水量的倍數關系,且第一個月用水量≤10 噸,第二個月用水量>10 噸,求兩個月的用水量。設:設第一個月用水量為 x 噸,第二個月用水量為 y 噸。列:根據 “第二個月用水量 = 第一個月用水量 ×2” 和 “第一個月水費 + 第二個月水費 = 總水費”,列出方程組:\(\begin{cases}y = 2x \\ 2x + [10 2 + 3(y - 10)] = 54 \end{cases}\)解:把①代入②得:2x + [20 + 3 (2x - 10)] = 54→2x + 20 + 6x - 30 = 54→8x - 10 = 54→8x = 64→x = 8;把 x = 8 代入①得:y = 16。驗:x = 8≤10,y = 16>10,符合題意;第一個月水費 = 8×2=16 元,第二個月水費 = 10×2 + (16-10)×3=20+18=38 元,總水費 = 16+38=54 元,正確。答:第一個月用水量為 8 噸,第二個月用水量為 16 噸。幻燈片 5:分段計費問題的解題要點明確分段標準:清楚不同區間的計費方式,如用水量、用電量、通話時間等的分段界限。判斷未知量所在區間:根據題意或設出的未知數,確定每個未知量處于哪個分段區間,避免選錯計費方式。分別計算各段費用:根據不同區間的計費標準,分別表示出各段的費用,再根據總費用列出方程。注意隱含條件:如例題中 “第一個月用水量不超過 10 噸,第二個月用水量超過 10 噸”,這些條件能幫助確定計費方式。幻燈片 6:示例 2—— 方案選擇問題例題:某旅行社推出 A、B 兩種優惠方案,供游客選擇。A 方案:成人每人 120 元,兒童每人 60 元;B 方案:團體 5 人以上(含 5 人),每人 90 元。現有 4 個成人和 7 個兒童計劃出游,選擇哪種方案更省錢?分步解析:審:已知兩種優惠方案的計費標準,以及出游的成人和兒童數量,比較兩種方案的總費用,選擇更省錢的方案。設:設選擇 A 方案的總費用為 m 元,選擇 B 方案的總費用為 n 元。列:根據 A、B 方案的計費標準,分別列出總費用的表達式:m = 120×4 + 60×7 ①;n = 90×(4 + 7) ②解:計算①得 m = 480 + 420 = 900 元;計算②得 n = 90×11 = 990 元。比較:因為 900<990,所以選擇 A 方案更省錢。答:選擇 A 方案更省錢。幻燈片 7:方案選擇問題的拓展 —— 混合方案例題延伸:若上題中成人和兒童的數量不確定,設成人有 x 人,兒童有 y 人,如何選擇方案更省錢?分析過程:分別列出 A、B 方案的總費用:A 方案費用 = 120x + 60y;B 方案費用 = 90 (x + y)(x + y ≥5)。比較兩種方案費用:當 120x + 60y <90 (x + y) 時,即 30x <30y→x <y,選擇 A 方案;當 x >y 時,選擇 B 方案;當 x = y 時,兩種方案費用相同。結論:根據成人和兒童數量的多少選擇方案,兒童數量多于成人時選 A 方案,反之選 B 方案,相等時均可。幻燈片 8:方案選擇問題的解題要點列出各方案的費用表達式:根據方案的計費標準,用未知數表示出每種方案的總費用。比較費用大小:通過列方程或不等式,找出不同方案費用相等或不等的情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具體數量,代入費用表達式,計算出每種方案的總費用,選擇費用最低的方案。考慮特殊情況:如團體人數是否達到方案要求的最低數量,是否可以采用混合方案(部分人用一種方案,部分人用另一種方案)等。幻燈片 9:課堂練習 —— 基礎題某移動公司推出兩種手機套餐:套餐一:月租費 50 元,通話每分鐘 0.2 元;套餐二:無月租費,通話每分鐘 0.3 元。若一個月通話 x 分鐘,兩種套餐的費用分別為 y 元和 y 元。(1)分別寫出 y 、y 與 x 之間的函數關系式。(2)當通話時間為多少分鐘時,兩種套餐的費用相等?(3)若一個月通話 300 分鐘,選擇哪種套餐更劃算?答案及解析:(1)y = 50 + 0.2x;y = 0.3x。(2)令 50 + 0.2x = 0.3x→x = 500。即通話 500 分鐘時,費用相等。(3)當 x = 300 時,y = 50 + 60 = 110 元,y = 90 元,選擇套餐二更劃算。學生活動: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解題思路,討論如何根據通話時間選擇套餐。幻燈片 10:課堂練習 —— 提高題某工廠生產 A、B 兩種產品,已知生產一件 A 產品需用甲材料 3 千克、乙材料 2 千克;生產一件 B 產品需用甲材料 1 千克、乙材料 3 千克。現有甲材料 100 千克,乙材料 120 千克,計劃生產 A、B 兩種產品共 40 件,問最多可生產 A 產品多少件?答案及解析:設生產 A 產品 m 件,生產 B 產品 n 件。列方程組\(\begin{cases}m + n = 40 \\ 3m + n ¤100 \\ 2m + 3n ¤120\end{cases}\),由第一個方程得 n = 40 - m,代入后兩個不等式得\(\begin{cases}3m + 40 - m ¤100 2m ¤60 m ¤30 \\ 2m + 3(40 - m) ¤120 2m + 120 - 3m ¤120 -m ¤0 m 0\end{cases}\),所以最多可生產 A 產品 30 件。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分析題目中的不等關系,列出方程組(不等式組),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如何根據材料限制確定生產數量。幻燈片 11:復雜問題中找等量關系的技巧分段計費問題:總費用 = 各段費用之和,注意每段的計費標準和分界點。方案選擇問題:分別計算各方案的費用,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必要時考慮混合方案。結合圖表:若問題中涉及圖表(如收費標準表、方案對比表),要仔細閱讀圖表信息,從中提取等量關系。多角度分析:從不同角度描述同一問題,如費用、數量、比例等,確保找到兩個獨立的等量關系。幻燈片 12:易錯點警示分段計費時區間判斷錯誤:如將超過部分的費用計算錯誤,或忽略分界點的計費方式。方案選擇時漏算情況:如團體方案中忽略 “5 人以上(含 5 人)” 的條件,或未考慮混合方案的可能性。用方程組解決不等關系問題時出錯:方案選擇中常涉及費用比較,需正確列出不等式,而非僅列方程。計算總費用時粗心:如在多個項目計費的問題中,漏算某一項的費用。幻燈片 13:課堂練習 —— 綜合題某城市的出租車收費標準為:3 千米以內(含 3 千米)收費 10 元;超過 3 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費 2.4 元(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計算)。某人乘出租車從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車費 29.6 元,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范圍。答案及解析:設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 x 千米(x 為整數)。因為 29.6>10,所以 x>3。列方程 10 + 2.4 (x - 3) = 29.6→2.4 (x - 3) = 19.6→x - 3 = 8.166…,因為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計算,所以 x - 3 = 9→x = 12,所以路程范圍是 11<x ≤12 千米。學生活動:獨立分析分段計費的情況,列出方程并結合 “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計算” 的條件確定路程范圍,教師巡視指導。幻燈片 14:課堂小結分段計費問題:明確分段標準,判斷未知量所在區間,分別計算各段費用,根據總費用列方程組。方案選擇問題:列出各方案的費用表達式,比較費用大小,選擇最優方案,必要時考慮混合方案。關鍵能力:準確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合適的方程組(或不等式組)模型,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思想方法:數學建模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不同方案、不同區間)。幻燈片 15:課后作業基礎題:(1)某電力公司的收費標準為:每月用電量不超過 100 度,每度 0.5 元;超過 100 度的部分,每度 0.6 元。某用戶一個月用電 150 度,應繳納電費多少元?(2)某校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活動,有兩種租車方案:方案一:租用 45 座客車,每輛租金 600 元;方案二:租用 60 座客車,每輛租金 800 元。若有 210 名學生參加,選擇哪種方案更省錢?提高題:某商場銷售 A、B 兩種品牌的洗衣機,A 品牌洗衣機每臺進價 1500 元,售價 2000 元;B 品牌洗衣機每臺進價 2500 元,售價 3500 元。該商場計劃用不超過 3 萬元購進這兩種品牌的洗衣機共 15 臺,且 A 品牌洗衣機的數量不少于 B 品牌洗衣機數量的 2 倍。問該商場有幾種進貨方案?哪種方案的利潤最大?(利潤 = 售價 - 進價)拓展題:結合生活實際,編一道分段計費或方案選擇的應用題,并解答。幻燈片 16:結束頁結束語: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分段計費和方案選擇問題,這些問題更貼近生活實際,需要我們更細致地分析。希望同學們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決策!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非常廣泛,從簡單的購物、行程問題到復雜的分段計費、方案選擇問題,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關鍵是要找準等量關系,建立數學模型。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小華從家里到學校的路是一段上坡路和一段平路. 假設他始終保持上坡路每分鐘走40m,平路每分鐘走60m,下坡路每分鐘走80m,則他從家里到學校需15min,從學校到家里需10min. 試問:小華家離學校多遠 思考15min10 min40m/min60m/min60m/min80m/min通過圖示,你有什么發現?小華家向家所走的下坡路上等于小華去學校所走的上坡路長.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根據圖示,你能找到其中得等量關系嗎?本問題中的等量關系:走上坡路的時間+走平路的時間=15min走平路的時間+走下坡路的時間=10min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設小華家到學校的上坡路長 x m,平路長 y m,則根據等量關系,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于是,上坡路與平路的長度之和為 x+y=400+300=700 (m).因此,小華家離學校700m.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小李騎電動自行車,預計用相同的時間往返于甲、乙兩地,去時電動自行車的車速是18 km/h,結果早到20 min;返回時,以15 km/h 的速度行進,結果晚到4 min. 求預計時間和甲、乙兩地間的距離.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練一練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例1 某果園要將一批水果運往該縣城一家水果加工廠,分兩次租用了某汽車運輸公司的甲、乙兩種貨車,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甲種貨車輛數 2 5乙種貨車輛數 3 6累計運貨量/t 26 56該果園第三次打算繼續租用該公司3輛甲種貨車和5輛乙種貨車,可一次剛好運完這批水果.如果每噸運費為30元,果園三次總共應付運費多少元 甲、乙兩種貨車每輛次能運多少噸水果?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第一次 第二次甲種貨車輛數 2 5乙種貨車輛數 3 6累計運貨量/t 26 56本問題中的等量關系:2輛甲種貨車運貨量+3輛乙種貨車運貨量=26 t5輛甲種貨車運貨量+6輛乙種貨車運貨量=56 t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2輛甲種貨車運貨量+3輛乙種貨車運貨量=26 t5輛甲種貨車運貨量+6輛乙種貨車運貨量=56 t解:設甲、乙兩種貨車每輛次分別可運水果 x t,y t.根據題意,得解得因此,甲種貨車每輛次分別可運水果4 t,乙種貨車每輛次分別可運水果6 t.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該果園第三次打算繼續租用該公司3輛甲種貨車和5輛乙種貨車,可一次剛好運完這批水果.如果每噸運費為30元,果園三次總共應付運費多少元 第3次運輸了3×4+5×6=42 (t)因而合計運輸了水果26+56+42=124 (t)3次總共應付運費124×30=3720 (元)答:該果園三次總共應付運費3720元.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星期日,小軍與小明所在年級分別有同學去頤和園和圓明園參觀,其參觀人數和門票花費如下表:問:頤和園和圓明園的門票各多少元?本問題中的等量關系:頤和園門票×參觀人數+圓明園門票×參觀人數=門票總費用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解:設頤和園和圓明園的門票各為x元、y元.30x+30y=750,30x+20y=650根據題意,得解得x=15,y=10.答:頤和園和圓明園的門票各15元、10元.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例2 對于多項式kx+b(其中k,b為常數),若x分別用1,-1代入時, kx+b的值分別為-1,3,求k和b的值.解:根據題意,得解得故所求k和b的值分別為-2和1.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對于多項式kx+b(k,b為常數),若x分別用2,6 代入時,kx+b的值分別為30,10,求k和b的值.解:根據題意,得解得故所求k和b的值分別為-5和40.【課本P132 練習 第2題】新知探究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練一練1.春節前夕,某服裝專賣店按標價打折銷售. 茗茗去該專賣店買了兩件衣服,第一件打七折,第二件打五折,共付260元. 付款后,收銀員發現結算時不小心把兩件衣服的標價計算反了,又找給茗茗40元. 這兩件衣服的原標價分別是( )A.100元、300元 B.100元、200元C.200元、300元 D.150元、200元A隨堂練習2.已知制作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無蓋的長方體紙盒,需用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硬紙片,且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長相等,現有150張正方形硬紙片和300張長方形硬紙片,可制作甲、乙兩種紙盒各多少個 本問題中的等量關系:甲紙盒需要正方形硬紙片+乙紙盒需要正方形硬紙片=150張甲紙盒需要長方形硬紙片+乙紙盒需要長方形硬紙片=300張【課本P132 練習 第1題】甲種紙盒乙種紙盒隨堂練習甲紙盒需要正方形硬紙片+乙紙盒需要正方形硬紙片=150張甲紙盒需要長方形硬紙片+乙紙盒需要長方形硬紙片=300張解:設制作甲、乙兩種紙盒各x個,y 個.根據題意,得解得答:可制作甲、乙兩種紙盒各30個、60 個.甲種紙盒乙種紙盒隨堂練習知識點1 圖表信息問題1.欣欣購買了90張等邊三角形彩紙與50張正方形彩紙(如圖①),準備制作如圖②所示的甲、乙兩種圖案,如果購買的彩紙剛好全部用完,則可以制作甲、乙兩種圖案共( )CA.10個 B.20個 C.30個 D.40個2.(8分)[2025岳陽期末]為更好地滿足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消費需求,岳陽某超市在“春節”黃金周前投入11 220元資金購進甲、乙兩種水果共400箱,這兩種水果的成本價和標價如下表所示:類別 成本價/(元/箱) 標價/(元/箱)甲 24乙 33 50(1)該超市購進甲、乙兩種水果各多少箱?解:設該超市購進甲種水果箱,乙種水果 箱,根據題意,得解得答:該超市購進甲種水果220箱,乙種水果180箱.(2)為了促銷,該超市將甲種水果按成本價提高 后標價銷售;乙種水果按標價的八折銷售.若這400箱水果在“春節”黃金周結束后全部售完,則該超市可獲得利潤多少元?解:根據題意,得(元).答:該超市可獲得利潤3 900元.知識點2 雞兔同籠和配套問題3.[2024遼寧中考]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有“雉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其大意是:雞兔同籠,共有35個頭,94條腿,問雞兔各多少只?設雞有只,兔有 只,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組為( )DA. B.C. D.4.(4分)某車間有68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產8個甲種部件或5個乙種部件,已知2個甲種部件和3個乙種部件配成一套,若每天生產的兩種部件剛好配套,求有多少名工人生產甲種部件.解:設有名工人生產甲種部件, 名工人生產乙種部件,依題意,得解得答:有20名工人生產甲種部件.知識點3 賦值問題5.對于多項式(其中,為常數),當分別用 ,3代入時, 的值都為0,則這個多項式為( )AA. B. C. D.6.(4分)對于等式,當時,;當 時,,求和 的值.解:因為對于等式,當時,;當 時,,所以解得所以的值為2,的值為 .7.(4分)[教材P133“習題3.7”第6題變式]小亮、小紅和笑笑三個人玩飛鏢游戲,各投6支飛鏢,規定在同一圓環內得分相同,三人中靶和解:設投中小圈得分,投中大圈得 分,根據題意,得,得 ,所以小紅的得分是33分.得分情況如圖,則小紅的得分是多少?請寫出推導過程.8.(8分)用長方形硬紙板做長方體盒子,底面為正方形.長方形硬紙板以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法裁剪 方法:剪3個側面;B方法:剪2個側面和2個底面.現有35張硬紙板,裁剪時張用A方法,其余 張用B方法.(1)裁剪出的側面個數為_________,底面的個數為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2)若裁剪出的側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問能做多少個盒子?解:根據題意,得解得 (個).答:裁剪出的側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能做21個盒子.9.(8分) [2025懷化期末]一個圓柱形容器中,現有高的水.請根據圖中給出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如果放入6個球,使水面上升到 的高度,那么放入的大球、小球各多少個?解:由題圖易知1個小球使水面上升;1個大球使水面上升 .設放入的大球為個,小球為 個,則解得答:放入的大球為2個,小球為4個.(2)現放入若干個大球或小球,使得容器恰好裝滿,問有幾種可能?請寫出過程,并一一列出.解:容器恰好裝滿時,水位需上漲,設此時放入個大球, 個小球,則.所以 .因為,均為正整數,所以有以下三種情況:當時, ,滿足條件;當時, ,滿足條件;當時, ,滿足條件.故放入大球6個,小球2個或大球3個,小球6個或只放10個小球時,容器恰好裝滿.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審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找出能夠表達應用題全部含義的兩個等量關系;設根據問題設出兩個未知數;列根據等量關系,列出需要的代數式,從而列出方程組;解解這個方程組,得出未知數的值;驗檢驗所求的未知數的值是否符合題意,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寫出答.答課堂小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