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1.4 解直角三角形一、交流預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問題,知道直角三角形的邊可以求出角,知道角也可以求出相應的邊.如圖所示,在Rt△ABC中共有幾個元素 我們如何利用已知元素求出其他的元素呢 ACB一、互助探究分析: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兩邊可以利用 定理求出第三條邊. 2.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兩邊可以利用 求∠A(或∠B)的度數. 3.再利用 求∠B(或∠A)的度數. 解:在Rt△ABC中,a2+b2=c2,a= ,b= ,∴c=在Rt△ABC中,sin B= ,∴∠B=30°,∴∠A=60°.例1 在Rt△ABC中,∠C=90°,∠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a= ,b= ,求這個三角形的其他元素.二、互助探究已知一條邊和一個角解直角三角形例2 在Rt△ABC中,∠C=90°,∠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b=30,∠B=25°.求這個三角形的其他元素(邊長精確到1).解:在Rt△ABC中,∠C=90°,∠B=25°,∴∠A=65°.∵sin B=∵tan B=1.如圖所示的是教學用直角三角板,邊AC=30 cm,∠C=90°,tan∠BAC= ,則邊BC的長為 ( )A.5 cm B.10 cmC.20 cm D.30 cm三、分層提高2.如圖所示,在Rt△ABO中,斜邊AB=1.若OC∥BA,∠AOC=36°,則 ( )A.點B到AO的距離為sin 54°B.點B到AO的距離為tan 36°C.點A到OC的距離為sin 36°·sin 54°D.點A到OC的距離為cos 36°·sin 54°CB3.如圖所示,已知在Rt△ABC中,斜邊BC上的高AD=4,cos B= ,則AC= . 三、分層提高4.如圖所示,在△ABC中,AB=AC=5,sin∠ABC=0.8,則BC= . 5.如圖所示,在Rt△ABC中,∠C=90°,AB=10,cos A= ,求BC的長和tan B的值.65這節課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自己覺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錯?我想對我的師傅(學友)說……四、歸納總結五、鞏固反饋1.在△ABC中,∠C=90°,解這個直角三角形.⑴∠A=60°,斜邊上的高CD = ;⑵∠A=60°,a+b=3+ .60°ABCD┓┓2.在Rt△ABC中,∠C=90°,AD=2AC=2BD,且DE⊥AB.(1)求tanB;(2)若DE=1,求CE的長.ACBED1.在△ABC中,∠C=90°,解這個直角三角形.⑴∠A=60°,斜邊上的高CD = ;⑵∠A=60°,a+b=3+ .解:(1)∠B = 90°-∠A = 30°AC=60°ABCD┓┓五、鞏固反饋2.在Rt△ABC中∠C=90°,AD=2AC=2BD,且DE⊥AB.(1)求tanB;(2)若DE=1,求CE的長.ACBEDCE=5五、鞏固反饋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