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 有理數的乘方 第2章 有理數的運算 【2025-2026學年】浙教版 數學 七年級上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有理數的乘方 課程目標 理解有理數乘方的定義,掌握乘方的相關概念,如底數、指數、冪。 熟練掌握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和運算步驟,能準確進行乘方運算。 明確乘方與乘法的關系,了解乘方運算律,學會運用乘方解決實際問題。 有理數乘方的定義 求 n 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例如,3 個 2 相乘,即 2×2×2,可表示為\(2^3\),讀作 “2 的 3 次方” 或 “2 的立方”,其中結果 8 就是冪。 乘方的相關概念 在\(a^n\)中,a 叫做底數,n 叫做指數,\(a^n\)讀作 “a 的 n 次方” 或 “a 的 n 次冪”。 當 n=1 時,\(a^1=a\),通常省略指數 1。 例如,在\(5^4\)中,底數是 5,指數是 4,讀作 “5 的 4 次方”,表示 4 個 5 相乘,即 5×5×5×5。 乘方與乘法的關系 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a^n\)表示 n 個 a 相乘,即\(a^n=\underbrace{a\times a\times\cdots\times a}_{n???a}\)。 例如,\(3^5=3\times3\times3\times3\times3\),\((-2)^4=(-2)\times(-2)\times(-2)\times(-2)\)。 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 例如,\(2^3=8\),\(5^2=25\) 。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例如,\((-3)^3=-27\)(3 是奇數),\((-3)^2=9\)(2 是偶數) 。 0 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 0。 例如,\(0^5=0\),\(0^{10}=0\) 。 有理數乘方的運算步驟 確定冪的符號:根據底數的符號和指數的奇偶性,按照符號法則確定冪的符號。 計算冪的絕對值:將底數的絕對值進行乘方運算,即求 n 個底數絕對值相乘的積。 寫出結果:將確定的符號和計算出的絕對值組合起來,得到乘方的結果。 實例演示 計算\((-4)^3\): 確定符號:底數是 - 4(負數),指數是 3(奇數),根據符號法則,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所以冪的符號為負。 計算絕對值:\(4^3=4\times4\times4=64\)。 寫出結果:\((-4)^3=-64\) 。 計算\((-2)^4\): 確定符號:底數是 - 2(負數),指數是 4(偶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所以冪的符號為正。 計算絕對值:\(2^4=2\times2\times2\times2=16\)。 寫出結果:\((-2)^4=16\) 。 計算\(0.5^3\): 確定符號:底數是 0.5(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所以冪的符號為正。 計算絕對值:\(0.5^3=0.5\times0.5\times0.5=0.125\)。 寫出結果:\(0.5^3=0.125\) 。 乘方的運算律 同底數冪相乘:\(a^m\times a^n=a^{m+n}\)(m、n 都是正整數)。 例如,\(2^3\times2^4=2^{3+4}=2^7=128\) 。 冪的乘方:\((a^m)^n=a^{m\times n}\)(m、n 都是正整數)。 例如,\((3^2)^3=3^{2\times3}=3^6=729\) 。 積的乘方:\((a\times b)^n=a^n\times b^n\)(n 是正整數)。 例如,\((2\times3)^4=2^4\times3^4=16\times81=1296\) 。 有理數乘方的運算技巧 對于底數是分數或負數的乘方,要注意添加括號,避免出錯。例如,\((\frac{1}{2})^3\)表示 3 個\(\frac{1}{2}\)相乘,即\(\frac{1}{2}\times\frac{1}{2}\times\frac{1}{2}=\frac{1}{8}\);而\(\frac{1}{2^3}\)表示\(\frac{1}{(2\times2\times2)}=\frac{1}{8}\),雖然結果相同,但意義不同,若底數是負數,不添加括號則結果會截然不同,如\(-2^4=-(2\times2\times2\times2)=-16\),而\((-2)^4=(-2)\times(-2)\times(-2)\times(-2)=16\) 。 當指數較大時,可利用乘方的運算律簡化計算。例如,計算\(2^5\times2^6\),利用同底數冪相乘的運算律可得\(2^{5+6}=2^{11}=2048\) 。 實際應用舉例 細胞分裂問題:一種細胞每過 30 分鐘便由 1 個分裂成 2 個,經過 5 小時,這種細胞由 1 個能分裂成多少個? 5 小時包含 10 個 30 分鐘,所以經過 5 小時,細胞分裂的次數是 10 次。 1 個細胞分裂 10 次后的數量為\(2^{10}=1024\)(個)。 折紙問題:一張厚度為 0.1 毫米的紙,對折 n 次后,它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對折 1 次,厚度為\(0.1\times2\)毫米;對折 2 次,厚度為\(0.1\times2^2\)毫米;…… 對折 n 次,厚度為\(0.1\times2^n\)毫米。 若對折 10 次,厚度為\(0.1\times2^{10}=0.1\times1024=102.4\)(毫米)。 課堂練習 計算下列各題: \(3^4\) \((-1)^5\) \((-\frac{1}{2})^3\) \(0^{2023}\) 利用乘方運算律計算: \(2^3\times2^5\) \((-3)^2\times(-3)^3\) \((2\times5)^3\) 總結 乘方是求 n 個相同因數積的運算,其結果為冪,包含底數、指數兩個關鍵要素。 乘方的符號法則是運算的關鍵:正數的任何次冪為正,負數的奇次冪為負、偶次冪為正,0 的正整數次冪為 0。 乘方與乘法關系密切,是乘法的特殊形式,可利用乘法運算理解和計算乘方。 乘方在細胞分裂、折紙等實際問題中應用廣泛,要能將實際問題轉化為乘方運算解決。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1.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掌握乘方、冪、指數、底數等概念, 發展抽象能力。 2.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強化運算能力。 3.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大的數,會將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 還原。 概念 示例 乘方 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作 乘方。(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的結果) ????個???? 相乘的積記作 ????????: ????????????????????個????=???????? 概念 示例 乘方 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作 乘方。(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的結果) 底數????可以是任意有理數,指數???? 是正整數。 ? 概念 示例 冪 乘方的結果叫作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數 在????????中,???? 叫作底數。 指數 在????????中,???? 叫作指數。 概念 示例 冪 乘方的結果叫作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數 指數 敲黑板 (1)一個數可以看作這個數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 , 指數1通常省略不寫。 (2)指數是2時讀作平方或二次方,指數是3時讀作立方或三 次方。例如,52通常讀作“5的平方”,也可以讀作“5的二次 方”;53 通常讀作“5的立方”,也可以讀作 “5的三次方”。 ? 典例1 把下列各式寫成冪的形式,并指出底數、指數。 (1)(?3)×(?3)×(?3)×(?3) ; ? (2)35×35×35×35×35 。 ? 1.冪的符號法則: 任何有理數的偶次冪都是非負數,即無論???? 取何值, 都有????2????≥0(????為有理數,????為正整數) 。 ? 2.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在計算有理數的乘方時,應先將乘方運算轉化為乘法運算,然 后根據冪的符號法則確定結果的符號,再確定結果的絕對值。 ????????,?????????及(?????)????的異同點與聯系 ? ???????? ????????? (?????)???? 相同點 指數都是????。 不同點 意義不同 ????個???? 相乘 的積。 ????個???? 相乘的積 的相反數。 ????個(?????) 相乘的積。 底數不同 ???? ???? ????? 相同點 不同點 意義不同 底數不同 ???????? ????????? (?????)???? 相同點 指數都是???? 。 聯系 ???? 為正奇數 ?????????=(?????)????,且?????????,(?????)????都與???????? 互為相反數(????≠0)。如?35=(?3)5 。 ???? 為正偶數 ????????=(?????)????,且????????,(?????)????都與????????? 互為相反 數(????≠0)。如34=(?3)4 。 ???? 為正整數 ????????=?????????=(?????)????=0(????=0) 。 相同點 聯系 教材延伸 底數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非零數的冪的關系 (1)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相同偶次冪相等,即若????+????=0, 則????2????=????2????(????為正整數)。 (2)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相同奇次冪仍然互為相反數,即 若????+????=0,則????2?????1+????2?????1=0(????為正整數)。 注:若????為正整數,則通常用2????表示偶數,2?????1表示奇數。 ? 典例2 計算: (1)(?4)2; ? 解:(?4)2=(?4)×(?4)=16 。 ? (2)(23)3 ; ? 解:(23)3=23×23×23=827 。(底數為分數時,要帶括號) ? 注意與?42 區別 ? (3)233 ; ? 解:233=2×2×23=83 。(底數為分數時,要帶括號) ? (5)(?113)3 ; ? 解:(?113)3=(?43)3=(?43)×(?43)×(?43)=?6427 。 ? (6)(?1)2?025 。 ? 解:(?1)2?025=?1 。 ? (4)?(?2)2 ; ? 解:?(?2)2=?[(?2)×(?2)]=?4 。 ? 求帶分數的乘方時,要先將帶分數轉化成假分數再計算 對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運算,應先算乘方,后算乘除; 如果遇到括號,就先進行括號里的運算。 乘除和乘方的混合運算?轉化?? 乘除的混合運算?轉化?? 乘法運算 ? (2)(5×2)3 ; ? 解:(5×2)3=103=1?000 。 ? (3)16÷(?2)3 。 ? 解:16÷(?2)3=16÷(?8)=?2 。 ? 典例3 計算: (1)2×33 ; ? 解:2×33=2×27=54 。 ? 1.科學記數法的概念:把一個較大的數表示成????(1≤|????|<10) 與10的冪相乘的積的形式,叫作科學記數法。 ? 2.科學記數法中的????和???? : (1)???? 的確定方法: 將原數的小數點移動到左起第一個不為 0的數字的后面即可得到???? 的值。 (2)????的確定方法: ①原數的整數位數減去1即為???? 的值; ②小數點向左移動幾位,???? 就為幾。 ? 敲黑板 (1)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帶單位的數時,其表示的結果 也應該帶單位且前后應該一致。 (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負數的方法和表示正數的方法一樣, 只需前面加一個“-”即可。 (3)“萬”可轉化為104,“億”可轉化為108 。 ? 3.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還原: (1)????×10????中的指數???? 加上1就得到原數的整數位數,從而確 定原數。 (2)把????×10????中????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位即可,若向右移動 的位數不夠,則用“0”補足。 ? 典例4(1) 用科學記 數法表示數:1?280?000?000,?435 萬。 ? 解:1?280?000?000=1.28×109 。 ?435萬=?4.35×106 。 ? (2)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來各是什么數? 5.362?4×103;3.14×105 。 ? 解:5.362?4×103=5?362.4 。 3.14×105=314?000 。 ? 典例5 (2023·溫州中考)蘇步青來自“數學家之鄉”,為紀念其卓 越貢獻,國際上將一顆距地球約218 000 000公里的行星命名 為“蘇步青星”。數據218 000 000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 B A.0.218×109 B.2.18×108 C.21.8×107 D.218×106 ? 解析:218?000?000=2.18×108。。。 ? 知識過關 ①求幾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作? 乘方 ,乘方的結果叫 作? 冪 .在 an中,a叫作? 底數 ,n叫作? 指數 ,an 讀作? “a的n次方”或“a的n次冪” . ②冪的底數是分數或負數時,底數應該? 添上括號 . ③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 正數 ;負數的奇次冪是? 負數 , 負數的偶次冪是? 正數 ;0的正整數次冪還是? 0 . 乘方 冪 底數 指數 “a的n次方”或“a的n次冪” 添上括號 正數 負數 正數 0 乘方的概念 1. (-3)5表示( B ) A. -3乘5 B. 5個-3相乘 C. 3個-5相乘 D. 3個-5相加 2. -36和(-3)6的關系是( B ) A. 有相同的底數 B. 有相同的指數 C. 都表示6個-3相乘 D. 上述結論都錯誤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計算????×????×…×????????個????????+????+…+????????個???? 的結果,正確的是( A ) ? A. ???????????????? B. ???????????????? C. ???????????????? D.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填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乘方 65 (-5)4 ????????????? -22 底數 6 -5 -???????? 2 指數 5 4 3 2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乘方 65 (-5)4 -22 底數 6 -5 2 指數 5 4 3 2 6 -5 -???????? ? 2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乘方的運算 5. [2023·杭州上城區月考]下列各組數中,不相等的一組是 ( A ) A. (-3)2與-32 B. 24與42 C. (-6)3與-63 D. (-6)4與|-6|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下列各數:-(-1),-23,????????????? ,-???????????? ,(-1)2 023, -|-4|,其中負數有( C ) ?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計算: (1)32-25; 【解】原式=9-32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2)3×2-(-3)2×3; 【解】原式=(-8)×2-9×3 =-16-27 =-43. (3)105×(-0.1)3. 【解】原式=100 000×(-0.001)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乘方的應用 8. [新考向·跨學科]某公司培養綠藻細胞制作綠藻粉,在光照 充足的環境下,1個綠藻細胞每20小時可分裂成4個綠藻細 胞,且分裂后的細胞繼續分裂.現從1個綠藻細胞開始培 養,經過15天后,共分裂成4k個綠藻細胞,求k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15天=360小時, 360÷20=18, 根據題意,得4k=418, 所以k=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有一種紙的厚度為0.1毫米,若拿兩張重疊在一起,將它 對折一次后,厚度為22×0.1毫米. (1)對折2次后,厚度為多少毫米? 【解】對折2次后,厚度為2×22×0.1=0.8(毫米). (2)對折6次后,厚度為多少毫米? 【解】對折6次后,厚度為25×22×0.1=12.8(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若非零數a,b互為相反數,則下列四組數中,互為相 反數的為( C ) ①a2與b2;②a2與-b2;③a3與b3;④a3與-b3.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新考向·傳統文化]《莊子》中記載:“一尺之棰,日取 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尺長的木棍,每天 截取它的一半,永遠也截不完.若按此方式截一根長為1 的木棍,第5天截取后木棍剩余的長度是( C ) A. 1-???????????? B. 1-???????????? C. ???????????? D.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m為任意有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m+1)2的值總是正的 B. m2+1的值總是正的 C. -(m+1)2的值總是負的 D. 1-m2的值總比1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若m是大于-2、小于-1的有理數,則m,???????? ,-m2之 間的大小關系是 ?. ? -m2<m<????????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b)2=a2·b2,(a·b)3=a3·b3,….據此計算: (1)(a·b)n= ?; (2)25×????????????? = ?; (3)(-0.125)2 024×22 023×42 022= ?. ? anbn -1 ???????????? ? 14. [2024·深圳南山區期中]閱讀下列各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我們常用的數是十進制數,如4 657=4×103+6×102+ 5×101+7×1,十進制數要用10個數碼(又叫數字):0, 1,2,3,4,5,6,7,8,9,在電子計算機中用的二進 制,只要兩個數碼:0和1,如二進制中110=1×22+ 1×21+0×1等于十進制的數6,110 101=1×25+1×24 +0×23+1×22+0×21+1×1等于十進制的數53.那么二 進制中的數101 011等于十進制中的哪個數? 【解】101 011=1×25+0×24+1×23+0×22+1×21+ 1×1=43,所以二進制中的數101 011等于十進制中的數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2024·棗莊滕州期中](1)填空:1.22= ;122 = ;1202= ?. (2)根據上題的規律猜想:當底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時,其平方數的小數點怎樣移動? (3)利用上述規律,解答下列各題: 如果3.252=10.562 5,那么0.3252= ?; 如果x2=105 625,那么x= ?. 【解】根據(1)的規律可知,當底數的小數點向右移 動一位時,其平方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1.44 144 14 400 0.105 625 ±3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數學課上,李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題目:當n為正整 數時,計算(-1)n+(-1)n+1的結果. 琪琪說:因為n的值不確定,所有(-1)n+(-1)n+1的結 果也不能確定; 聰聰說:(-1)n+(-1)n+1的結果是不變的,可以求出. 你同意誰的說法?請給出你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同意聰聰的說法.理由如下; 因為n為正整數, 所以n可能為偶數,也可能為奇數. ①當n為偶數時,n+1為奇數.(-1)n+(-1)n+1=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②當n為奇數時,n+1為偶數.(-1)n+(-1)n+1=(-1) +1=0. 所以(-1)n+(-1)n+1的結果是不變的,可以求出.所以 聰聰的說法是正確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