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章勾股定理八年級數學北師版·上冊1 第1課時 探索勾股定理新課引入問題思考如圖,從電線桿離地面8 m處向地面拉一條鋼索,如果這條鋼索在地面的固定點距離電線桿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長的鋼索?新知探究如圖所示,一棵大樹在一次強烈臺風中于離地面10米處折斷倒下,樹梢落在離樹根24米處.大樹在折斷之前高多少?新知探究問題:你能觀察出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嗎?1.畫一個直角三角形,使直角邊長分別為3 cm和4cm,測量一下斜邊長是多少?2.畫一個直角邊長分別是6 cm和8 cm的直角三角形,測量一下斜邊長是多少?3.畫一個直角邊長分別是5 cm和12cm的直角三角形,測量一下斜邊長是多少?5cm10cm13cm新知探究ABCABC(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一個單位面積)圖1圖2(1)觀察圖1正方形A中含有 個小方格,即A的面積是 個單位面積.正方形B的面積是 個單位面積.正方形C的面積是 個單位面積.99918你是怎樣得到上面的結果的?與同伴進行交流.CABABC 正方形周邊上的格點數a=12正方形內部的格點數b=13所以,正方形C的面積為:(單位面積)圖1圖2新知探究ABCABC(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一個單位面積)圖1圖2分割成若干個直角邊為整數的三角形(單位面積)新知探究ABCABC(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一個單位面積)圖1圖2(單位面積)把C看成邊長為6的正方形面積的一半.新知探究ABCABC(圖中每個小方格代表一個單位面積)圖1圖2(2)在圖2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個小方格?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3)你能發現圖1中三個正方形A,B,C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嗎?SA+SB=SC即:兩條直角邊上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等于斜邊上的正方形的面積.4,4,8新知探究ABC圖3ABC圖4(1)觀察圖3、圖4,并填寫下表.你是怎樣得到表中的結果的?與同伴進行交流.新知探究A的面積(單位面積)B的面積(單位面積)C的面積(單位面積)圖3圖4169254913新知探究ABC圖3ABC圖4分割成若干個直角邊為整數的三角形.(面積單位)新知探究ABC圖3ABC圖4(2)三個正方形A,B,C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SA+SB=SC即:兩條直角邊上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等于斜邊上的正方形的面積.新知探究ABC圖3ABC圖4(1)你能用三角形的邊長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嗎?(2)你能發現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嗎?與同伴進行交流.(3)分別以5厘米、12厘米為直角邊作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測量斜邊的長度.(2)中的規律對這個三角形仍然成立嗎?新知探究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a,b,斜邊為c,那么即 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長度的平方和等于斜邊長度的平方.abc勾股弦在西方又稱畢達哥拉斯定理!新知探究如圖,從電線桿離地面8 m處向地面拉一條鋼索,如果這條鋼索在地面的固定點距離電線桿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長的鋼索?解:設鋼索的長度為am,由勾股定理,得a2=82+62∴a=10.需要10m長的鋼索.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如圖所示,一棵大樹在一次強烈臺風中于離地面10米處折斷倒下,樹梢落在離樹根24米處.大樹在折斷之前高多少?解:設大樹折斷部分長度為am,由勾股定理,得a2=102+242∴a=2610+26=36m.答:大樹在折斷之前高36m.1.直角三角形ABC的兩直角邊BC=12,AC=16,則△ABC的斜邊AB的長是 ( )A.20 B.10 C.9.6 D.8解析:BC2=122=144,AC2=162=256,AB2=AC2+BC2=400=202.A鞏固練習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邊的長為10.2.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分別是6和8,則周長與最短邊長的比是 ( )A.7∶1 B.4∶1 C.25∶7 D.31∶7B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a, b,斜邊為c,那么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長度的平方和等于斜邊長度的平方.ac勾弦b股課堂小測解析:根據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判斷出△ADC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長為13.1.如圖所示,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線,若BC=10,AD=12,則AC= . 132. 如圖所示,在Rt△ABC中,∠ACB=90°,AB=10,分別以AC,BC為直徑作半圓,面積分別記為S1,S2,則S1+S2的值等于 . 解析:根據半圓面積公式結合勾股定理,知S1+S2等于以斜邊為直徑的半圓的面積.所以S1+S2= πAB2=12.5π.12.5π課堂小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