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4章三角形八年級數學湘教版·上冊4.1 第3課時 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授課人:XXXX學習目標1.三角形外角、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概念;(重點)2.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性質.(難點)新課導入提出問題在小學,我們通過對一個三角形進行折疊、剪拼等操作(如圖),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你能說出這些方法的原理嗎?上述兩種操作都是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到一起構成一個平角.新課導入銳角三角形測量法48°72°60°60°+48°+72°=180°新知探究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等于180°.拼圖法可裁下它的三個角,拼在一起構成平角180°.驗證結論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說明:∠A+∠B+∠C=180°.已知:△ABC.方法1:過點A作l∥BC,∴∠B=∠1, ∠C=∠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2+∠1+∠BAC=180°,∴∠B+∠C+∠BAC=180°,即∠A+∠B+∠C=180°.12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方法2:延長BC到點D,過點C作CE∥BA,∴ ∠A=∠1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B=∠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ACB=180°,∴∠A+∠B+∠ACB=180°.CBAED12在這里,為了證明的需要,在原來的圖形上添畫的線叫作輔助線.在平面幾何里,輔助線通常畫成虛線.新知探究例3 在△ABC 中, ∠A 的度數是∠B 的度數的3倍,∠C 比∠B 大15°,求∠A,∠B,∠C的度數.解 設∠B為x°,則∠A為(3x )°,∠C為(x + 15) °,從而有3x + x +( x + 15 )= 180.解得 x = 33.所以 3x = 99 , x + 15 = 48.答: ∠A, ∠B, ∠C的度數分別為99°, 33°, 48°.新知探究為了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轉化為一個平角或同旁內角互補,這種轉化思想是數學中的常用方法.1.下列各組角是同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嗎 為什么 (2)60°, 40°, 90°(3)30°, 60°, 50°(1)3°, 150°, 27°(是 )( 不是)( 不是)2.在△ABC中,∠A=35°,∠ B=43 °則∠ C= .3.在△ABC中, ∠A :∠B:∠C=2:3:4.則∠A = ∠ B= ∠ C= .102 °80 °60 °40 °新知探究4.已知:如圖在△ABC中,DE∥BC,∠A=60°, ∠C=70°.求證: ∠ADE=50°.證明: ∵ DE ∥ BC (已知),∴ ∠ AED= ∠ C(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 C=70°(已知),∴ ∠ AED= 70° (等量代換).∵ ∠ A+ ∠ AED+ ∠ ADE=180°(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 A=60°(已知),∴ ∠ ADE=180°-60°-70°=50°(等量代換),即∠ ADE= 50°.DCBAE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問題: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最多有幾個直角?最多有幾個鈍角?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因此最多有一個直角或一個鈍角.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作銳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作鈍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邊直角邊斜邊ABC直角三角形ABC可以寫成Rt△ABC;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如圖,把△ABC的一邊BC延長,得到∠ACD,像這樣,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所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ACD是△ABC的一個外角.CBAD新知探究問題1 如圖,延長AC到點E,∠BCE是不是△ABC的一個外角?∠DCE是不是△ABC的一個外角?E在三角形的每個頂點處都有兩個外角.∠ACD 與∠BCE為對頂角,∠ACD =∠BCE;CBAD∠BCE是△ABC的一個外角,∠DCE不是△ABC的一個外角.問題2 如圖,∠ACD與∠BCE有什么關系?在三角形的每個頂點處有多少個外角?新知探究ABC畫出△ABC的所有外角,共有幾個呢 每一個三角形都有6個外角.每一個頂點相對應的外角都有2個,且這2個角為對頂角.新知探究新知探究三角形的外角應具備的條件:①角的頂點是三角形的頂點;②角的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③另一邊是三角形中一邊的延長線.每一個三角形都有6個外角.新知探究在圖中, 外角∠ACD 和與它不相鄰的內角∠A, ∠B 之間有什么大小關系?BAC我覺得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 的結論.因為∠ACD +∠ACB = 180°,∠A +∠B +∠ACB = 180°,所以∠ACD -∠A -∠B = 0 (等量減等量, 差相等).于是∠ACD =∠A +∠B.D由此得到: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DACB∵∠ACD= ∠A+ ∠B∴∠ACD>∠A∠ACD> ∠B三角形的一個外角與它不相鄰的任意一個內角有怎樣的大小關系 新知探究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內角.新知探究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內角.新知探究例: 如圖,∠A=42°,∠ABD=28°,∠ACE=18°,求∠BFC的度數.∵ ∠BEC是△AEC的一個外角,∴ ∠BEC= ∠A+ ∠ACE.∵∠A=42° ,∠ACE=18°,∴ ∠BEC=60°.∵ ∠BFC是△BEF的一個外角,∴ ∠BFC= ∠ABD+ ∠BEF.∵ ∠ABD=28° ,∠BEC=60°,∴ ∠BFC=88°.解:FACDEB新知探究例: 如圖,P為△ABC內一點,∠BPC=150°,∠ABP=20°,∠ACP=30°,求∠A的度數.解析:延長BP交AC于E或連接AP并延長,構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外角的性質即可求出∠A的度數.E解:延長BP交AC于點E,則∠BPC,∠PEC分別為△PCE,△ABE的外角,∴∠BPC=∠PEC+∠PCE,∠PEC=∠ABE+∠A,∴∠PEC=∠BPC-∠PCE=150°-30°=120°,∴∠A=∠PEC-∠ABE=120°-20°=100°.新知探究例:如圖,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線交于點E,則∠AEC=______°.解析:∵∠B=47°,∴ ∠BAC+∠BCA=180°– 47°=133°,∴∠CAD+∠ACF=360°–133°=227°.又 AE和CE是角平分線,∴∠CAE+∠ACE=113.5°,∴∠E=180°–113.5°=66.5°.66.5ABCFED新知探究課堂小結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質: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課堂小測1.判斷題: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 )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它內角和的2倍.(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兩個內角的和.( )4、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5、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內角.( )6、三角形的一個內角小于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外角.( )×××√√√課堂小測2.填空:(1)在△ABC中,∠A=60° ,∠B=∠C,則∠B= .(2)在△ABC中, ∠A-∠B=50° , ∠C-∠B=40° ,則∠B= .60°30°解:(1)因為∠ADC是△ABD的外角,3 .如圖,D是△ABC的BC邊上一點,∠B=∠BAD, ∠ADC=80°,∠BAC=70°. 求:(1)∠B 的度數;(2)∠C的度數.(2)在△ABC中,∠B+∠BAC+∠C=180°,∠C=180 -40 -70 =70°.所以∠ADC=∠B+∠BAD=80°.又因為∠B=∠BAD,ABCD課堂小測.課堂小測ABCDE12FG解:∵∠1是△FBE的外角,∴∠1=∠B+ ∠E,同理∠2=∠A+∠D.在△CFG中,∠C+∠1+∠2=180 ,∴∠A+ ∠ B+∠C+ ∠ D+∠E= 180 .4.如圖,求∠A+ ∠B+ ∠C+ ∠D+ ∠E的度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