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5章直角三角形八年級數學湘教版·上冊5.1 第1課時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授課人:XXXX學習目標1.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及斜邊上中線的性質;(重點)2.會運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解決基本問題.(難點)新課導入三角形頂點與對邊中點的連線段.問題1 直角三角形的定義是什么?問題2 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是什么?有一個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復習引入問題3 三角形中線的定義是什么?新知探究如圖1-1,在Rt△ABC中, ∠C=90°,兩銳角的和等于多少呢?圖1-1在Rt△ABC中,因為 ∠C=90°,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得∠A +∠B=90°.新知探究結論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由此得到:新知探究問題:有兩個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嗎?如圖1-2,在△ABC中, ∠A +∠B=90° , 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嗎?在△ABC中,因為 ∠A +∠B +∠C=180°, 又∠A +∠B=90°,所以∠C=90°. 于是△ABC是直角三角形.圖1-2有兩個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新知探究結論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此得到:新知探究例 : 已知:如圖,CD是△ABC的AB邊上的中線,且 .求證:△ABC是直角三角形.新知探究證明:因為 ,所以 ∠1=∠A,(等邊對等角)∠2=∠B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性質,有∠A+∠B+∠ACB =180°,即得∠A+∠B+∠1+∠2=180°,2(∠A+∠B)=180°.所以 ∠A+∠B =90°.根據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新知探究問題: 如圖1-3,畫一個Rt△ABC, 并作出斜邊AB上的中線CD,比較線段CD 與線段AB 之間的數量關系,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圖1-3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三新知探究我測量后發現CD = AB.線段CD 比線段AB短.圖1-3新知探究是否對于任意一個Rt△ABC,都有 CD = 成立呢?圖1-4如圖1-3, 如果中線CD = AB,則有∠DCA = ∠A .由此受到啟發,在圖1-4 的Rt△ABC中,過直角頂點C作射線 交AB于點 ,使 ,∠ = ∠A則 .圖1-3CD與 重合,且從而新知探究∠A +∠B=90° ,又∵,∴∴故得∴ 點 是斜邊上的中點,即 是斜邊 的中線.圖1-4新知探究結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由此得到:課堂小結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課堂小測1.在Rt△ABC中,斜邊上的中線CD=2.5cm ,則斜邊 AB的長是多少?解:AB=2CD=2×2.5=5(cm).課堂小測2.如圖,AB∥CD,∠BAC和∠ACD的平分線相交于H點,E為AC的中點,EH=2. 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嗎?為什么?若是,求出AC的長.解:因為 AB∥CD,所以 ∠BAC+∠DCA=180°.又 , ,所以 ,所以△AHC是直角三角形.在Rt△AHC中,EH為斜邊上的中線,所以有 ,由EH=2易知AC=4.課堂小測3.如圖所示,在銳角三角形ABC中,CD,BE分別是AB,AC邊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點P,若∠A=50°,求∠BPC的度數.解:因為BE,CD是ABC的高,所以∠BDP=90°,∠BEA=90°.又∠A=50°,所以∠ABE=90°-∠A=90°-50°= 40°.所以∠BPC =∠ABE +∠BDP = 40°+ 90°= 130°.ADBEP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