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年小學四上數學第五單元試卷(北師版)考試分數: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一、用心思考,正確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描述線路圖,要說清行走的( ),所經過的地點和所走的( )。2.奇思的座位是第3行,第4列,可以用數對表示為(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用數對表示是A(2,5),B(2,2),C(4,2),這是一個( )三角形。4.如圖,兩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小紅向西走( )米到農場,小剛向( )走( )米到書店,再向( )走( )米到農場。小紅在班級坐在第五列、第四行,如果用( )表示小紅的位置,那么小明在第四列、第五行,應該用( )來表示。6.四(1)班同學按學號1~40的順序從左往右從前往后排位置。第一行排6人后再從第二行開始排,每行排6人,以此類推,小丁學號是2號,他排在( )的位置。小東學號為17號,他應該排在( )的位置。(用數對表示他的位置)7.(1)展廳在圖上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數對(4,2)所在的地點是( )。(2)圖上畫出了笑笑從大門到紀念碑的行走路線。她先從大門向東走100米到展廳,再向( )走( )米到中心廣場,最后向( )走( )米到紀念碑。8.劉強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點(4,1)和點(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則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9.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如圖中,“ ”現在所在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依據規則,“”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只寫出一種情況即可)二、仔細思考,準確判斷。(共12分)1.教室里小芳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5,6),那么她同桌的位置可以用(5,5)表示. ( )2.要想找到某個學生的座位,只要知道是第幾排就夠了。( )3.數對(6,8)和數對(8,6)表示的是同一個位置。( )4.方格紙上的B點在第8排、第3列,用數對表示是(8,3)。( )5.用數對確定位置時,(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個點。( )6.教室里,坐在同一行的兩個同學,用數對表示他們的位置時,第一個數字一定相同。 ( )三、反復比較,謹慎選擇。(共12分)1.我們能用( )表示一些物體的位置。A.方向 B.距離 C.數對2.卡片A和B在同一列上,A的位置是(5,6),B的位置不可能是( )。A.(5,7) B.(6,7) C.(5,4)3.電影院里的第15行第11列可以用數對( )表示。A.(11,15) B.(15,15) C.(11,11) D.(15,11)4.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用數對表示是( )。A.(4,3) B.(3,4) C.(3,3) D.(4,4)5.音樂課,聰聰坐在音樂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數對(4,2)表示,明明坐在聰聰正后方的第一個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A.(4,1) B.(4,3) C.(3,2)6.如下圖,如果點X的位置表示為(2,3),則點Y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A.(4,4) B.(4,5) C.(5,4) D.(3,3)四、操作題(共12分)1.寫一寫,連一連。(1)照樣子寫出上圖中字母的位置。A( )、B( )、C( )、D( )(2)描出下列各點,E( 4,2)、F(4,4)、 G(6,4 ) 、H (4,6)(3)依次把點A、B、C、D、E、F、G、H連接成封閉圖形。五、活用知識,解決問題。(共40分)1.小明要騎自行車去外婆家,下面是他家到外婆家的線路圖,說說他應該怎么走。(8分)2.觀察圖并回答問題。(8分)(1)用數對表示學校的位置是( ) 。(2)數對(6,3)表示的位置是( )。(3)淘氣從學校向( )走( )米到博物館,再向( 西北 )走( )米到圖書館。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問題。 (12分)(1)用數對表示位置:A( ),學校( )。(2)沿方格線走,點C先向( )走到( )的位置,再向( )走( )格就可以到達學校。(3)把點B向( )(填“東”“南”“西”或“北”)平移( )格,得到點D( ),順次連接點A、B、D、C、A,就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在圖上標出點D,并畫出這個長方形。4.下面是1路公交車的行車路線,請看圖回答問題。(12分)(1)電影院在圖書城的( )方向,在少年宮的( )面。(2)小紅放學后去公園,她坐車先往( )方向到達( ),再往( )面到達公園。(3)小紅家在公園的南面,醫院的北面,請在圖中用☆標出小紅家的大體位置。2025-2026年小學四上數學第五單元試卷(北師版)參考答案考試分數: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一、用心思考,正確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描述線路圖,要說清行走的( 方向 ),所經過的地點和所走的( 路程 )。2.奇思的座位是第3行,第4列,可以用數對表示為( 4,3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用數對表示是A(2,5),B(2,2),C(4,2),這是一個( 直角 )三角形。4.如圖,兩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小紅向西走( 100 )米到農場,小剛向( 東 )走( 50 )米到書店,再向( 北 )走( 80 )米到農場。小紅在班級坐在第五列、第四行,如果用(5,4)表示小紅的位置,那么小明在第四列、第五行,應該用(4,5)來表示。6.四(1)班同學按學號1~40的順序從左往右從前往后排位置。第一行排6人后再從第二行開始排,每行排6人,以此類推,小丁學號是2號,他排在(2,1)的位置。小東學號為17號,他應該排在( 5,3 )的位置。(用數對表示他的位置)7.(1)展廳在圖上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3,1 )。數對(4,2)所在的地點是( 長廊 )。(2)圖上畫出了笑笑從大門到紀念碑的行走路線。她先從大門向東走100米到展廳,再向( 北 )走( 100 )米到中心廣場,最后向( 東北 )走( 140 )米到紀念碑。8.劉強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點(4,1)和點(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則1表示( 第1行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2 )列第( 7 )行.9.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如圖中,“ ”現在所在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2,1 ),依據規則,“”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3,3 )。(只寫出一種情況即可)二、仔細思考,準確判斷。(共12分)1.教室里小芳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5,6),那么她同桌的位置可以用(5,5)表示. ( × )2.要想找到某個學生的座位,只要知道是第幾排就夠了。( × )3.數對(6,8)和數對(8,6)表示的是同一個位置。( × )4.方格紙上的B點在第8排、第3列,用數對表示是(8,3)。( × )5.用數對確定位置時,(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個點。( × )6.教室里,坐在同一行的兩個同學,用數對表示他們的位置時,第一個數字一定相同。 ( × )三、反復比較,謹慎選擇。(共12分)1.我們能用( C )表示一些物體的位置。A.方向 B.距離 C.數對2.卡片A和B在同一列上,A的位置是(5,6),B的位置不可能是( B )。A.(5,7) B.(6,7) C.(5,4)3.電影院里的第15行第11列可以用數對( A )表示。A.(11,15) B.(15,15) C.(11,11) D.(15,11)4.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用數對表示是( A )。A.(4,3) B.(3,4) C.(3,3) D.(4,4)5.音樂課,聰聰坐在音樂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數對(4,2)表示,明明坐在聰聰正后方的第一個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B )。A.(4,1) B.(4,3) C.(3,2)6.如下圖,如果點X的位置表示為(2,3),則點Y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C )。A.(4,4) B.(4,5) C.(5,4) D.(3,3)四、操作題(共12分)1.寫一寫,連一連。(1)照樣子寫出上圖中字母的位置。A( 2,6 )、B( 0,4 )、C( 2,4 )、D( 2,2 )(2)描出下列各點,E( 4,2)、F(4,4)、 G(6,4 ) 、H (4,6)(3)依次把點A、B、C、D、E、F、G、H連接成封閉圖形。答案:(2)(3)五、活用知識,解決問題。(共40分)1.小明要騎自行車去外婆家,下面是他家到外婆家的線路圖,說說他應該怎么走。(8分)答:小明家向正東方向走1500米到達王村,然后再向東北方向走1000米到達李村,接著再向東南方向走1500米到達趙村,最后向東北方向走2500米到達外婆家。2.觀察圖并回答問題。(8分)(1)用數對表示學校的位置是( 1,3 ) 。(2)數對(6,3)表示的位置是( 博物館 )。(3)淘氣從學校向( 東 )走( 800 )米到博物館,再向( 西北 )走( 700 )米到圖書館。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問題。 (12分)(1)用數對表示位置:A( 3,2 ),學校( 7,4 )。(2)沿方格線走,點C先向( 南 )走到( 3,4 )的位置,再向( 東 )走( 4 )格就可以到達學校。(3)把點B向( 北 )(填“東”“南”“西”或“北”)平移( 5 )格,得到點D(12,7 ),順次連接點A、B、D、C、A,就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在圖上標出點D,并畫出這個長方形。4.下面是1路公交車的行車路線,請看圖回答問題。(12分)(1)電影院在圖書城的( 西北 )方向,在少年宮的( 東 )面。(2)小紅放學后去公園,她坐車先往( 東北 )方向到達( 郵局 ),再往( 東 )面到達公園。(3)小紅家在公園的南面,醫院的北面,請在圖中用☆標出小紅家的大體位置。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