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在操場上玩一玩【教學目標】1.通過戶外數學游戲活動,理解游戲規則,能按照游戲規則參與活動。2.感知活動中蘊含的數、數量、圖形、比較等數學知識,讓學生感知游戲中的數學。3.學會與同學合作,在游戲過程中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學關系。【重點難點】1.在游戲活動中喚起學生關于數數、圖形等的數學經驗。2.學生初步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直觀理解“多”和“少”、“高”和“矮”。【方法指導】1.教學方法:談話法和創設情境法。2.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法。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說說你們之前最喜歡的游戲有哪些?從學生最喜歡、最熟悉的游戲談起,減少學生的陌生感,激發學習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看圖找游戲出示教材第4,5頁主題圖。師:瞧!操場上的學生在玩游戲。他們在玩什么游戲?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游戲名稱:拉手游戲(桃花朵朵開)、跳房子(單腳雙腳跳)、網魚游戲。2.介紹游戲規則師:觀察主題圖中的游戲,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游戲怎么玩。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交流討論情況。師: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游戲的規則?請2人或3人介紹游戲規則。教師及時鼓勵、肯定積極發言的學生。教師指導學生有序地表達、介紹游戲規則。3.游戲中的數學根據規則,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游戲。(1)拉手游戲(桃花朵朵開)。教師先邀請部分學生參與游戲,其余學生在臺下觀看,做小裁判。①第一輪:桃花朵朵開,開3朵。教師喊口令,喊完之后先請同學們判斷開花成功的有哪幾組,引導學生用手指點數“1,2,3”。剩余1個或2個同學未能完成游戲,教師追問再增加幾個同學又能開1朵。②第二輪:桃花朵朵開,開4朵。教師展示“開花”成功的一組。請全體同學想一想:要數清楚圍在一起的這些同學,可以怎樣數?邀請學生上臺數一數,引導學生排好隊再數,或者做記號數,以保證不重不漏。③第三輪:桃花朵朵開,開5朵。所有同學參與游戲,請同學們自己檢查“開花”結果正確與否。利用“拉手游戲”促進學生表達對較小數“3,4,5”的理解。通過游戲,讓學生學會用點數的方式來數數,判斷游戲結果。(2)跳房子(單腳雙腳跳)。“房子”是可變的(增加個數,調整位置,改變規律,選擇4個基本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師:請同學們看看地上都有些什么圖形?這些圖形是什么樣子?引導學生用手比畫或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即可。(○圓圓的,是圓形;△有三個尖尖的角,是三角形; 有兩條長長的邊和兩條短短的邊;□是四四方方的)師:每組圖形是怎么擺放的?(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擺放規律)組織學生示范,示范后學生玩游戲,哪組先完成就獲勝。在“跳房子”的游戲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圖形和規律。(3)活動三:網魚游戲。組織學生示范,示范后學生玩游戲,每輪游戲結束后,老師帶領學生數一數網住了多少條“魚”,也數一數有幾條漏網之“魚”。教師與孩子對話式總結感悟:玩游戲的總人數不變,網住的“魚”越多,漏網之“魚”就越少。引導學生通過一一對應點數等方法,數出具體數量。在數數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學生的數數水平與基本方法,并指導學生數數方法。4.隊伍中的數學師:(展示第5頁第2幅圖)同學們,游戲結束后大家排隊回教室,比較一下,圖中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你是怎么比較的?生1:男生多。生2:我是兩條隊伍一個男生對著一個女生比較的。教師請兩組學生上臺演示,讓這兩組學生排成兩隊,兩列隊伍一一對應手牽手,教師帶領所有學生感受一一對應的牽手,發現如果有一列隊伍有人沒有找到對應的人牽手,那么這列隊伍的人數就更多。通過手拉手排隊活動,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的多少,積累比較的經驗。師:一個男生說他最高,所以主動站到了隊伍的最后面,你們會比高矮嗎?組織兩隊的學生自主按個子高矮排隊。其他學生在臺下觀看他們是怎樣比高矮的。學生可能會發現,有的同學想踮起腳尖比高矮是不行的,得站平了比。看誰的頭高過別人的頭頂,誰就高。相應單元的練習部分。本節課主要通過和數學有關的游戲活動鞏固了數數的方法,學會了對圖形及擺放順序的識別,體會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比高矮和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事物數量的多少。 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游戲入手,引導學生發現游戲中的數學、排隊中的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課堂上比較積極,能夠看出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也有部分學生傾聽的習慣還需要進一步培養。比多少時,學生更習慣于憑感覺。一一對應的方法可以直觀地對比出實物數量的多少,這種直觀的方式更利于學生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