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5.4 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第2課時 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2)1.掌握行程問題中有關量的基本關系式,并會尋求相等關系列方程求解.2.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加強數學建模思想的應用意識.學習目標情境導入壹目錄課堂小結肆當堂達標叁新知初探貳情境導入壹情境導入1.行程問題中的基本關系:路程=速度×時間,時間=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時間。2.行程問題中的等量關系:①相遇問題: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出發點之間的路程;若甲、乙同時出發,則甲用的時間=乙用的時間,②追及問題: 快者走的路程一慢者走的路程=追及路程;若同時出發,快者追上慢者時,快者用的時間=慢者用的時間,③航行問題: 順水(風)速度=靜水(無風)速度十水(風)速;逆水(風)速度=靜水(無風)速度一水(風)速問題 行程問題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新知初探貳探究一 行程問題 例題 小亮和小瑩去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參加活動,小亮從學校出發,步行去基地,速度為5km/h,16min后,小瑩從學校出發,騎自行車沿相同路線騎行,速度為15km/h,結果兩人同時到達實踐基地,學校到實踐基地的路程是多少?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總結歸納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①理解題意,明確問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②用字母表示問題中的一個未知量,并根據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用含該字母的代數式表示其他未知量;③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④解方程求出未知數的值;⑤寫出答案.2.列表或畫示意圖都是分析數量關系的常用方法,設未知數的方法有兩種:直接設法和間接設法.當堂達標叁當堂達標1.甲、乙兩人在一條筆直的跑道上練習跑步,已知甲跑完全程需要4分鐘,乙跑完全程需要6分鐘,如果兩人分別從跑道的兩端同時出發,相向而行,求兩人相遇所需的時間.設兩人相遇所需的時間是x分鐘,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為 ,兩人相遇所需的時間x= ?。?br/>2.43.某中學組織學生到校外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一部分學生騎自行車先走,速度為9千米/時;40分鐘后其余學生乘汽車出發,速度為45千米/時,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目的地.則目的地距學校 千米.7.5當堂達標2.艷艷和君君約定從A地沿相同路線騎行去B地,已知艷艷的速度是君君速度的1.2倍,若君君先騎行2千米,艷艷才從A地出發,艷艷出發半小時后恰好追上君君,則君君每小時騎行 千米.204.在全民健身運動中,騎行運動頗受市民青睞,甲、乙兩騎行愛好者約定從A地沿相同路線騎行去距A地30千米的B地.已知甲騎行的速度是乙的1.2倍.若乙先騎行2千米,甲才開始從A地出發,則甲出發半小時恰好追上乙,求甲騎行的速度.解:設乙騎行的速度是x千米/時,則甲騎行的速度是1.2x千米/時.根據題意得:0.5×1.2x=0.5x+2,解得x=20,則1.2x=24,答:甲騎行的速度是24千米/時.當堂達標5.兩輛汽車同時從相距600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4小時后相遇,已知兩輛車的速度比是2:3,求較慢的一輛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解:由于兩輛車的速度比是2:3,設兩車速度分別為2x km/h、3x km/h,4(2x+3x)=600,解得:x=30,所以慢車速度為:2x=60km/h,答:較慢的一輛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當堂達標課堂小結肆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基礎題:1.課后練習題 第 1,2,3題。提高題:2.課后習題 第5,7題。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