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2章 解直角三角形九年級上冊2.1 銳角三角比課前小測1.直角三角形的三個角的關系是什么?2.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什么?Rt △ABC中,∠C=90°,AB=16,BC=7,求AC.解:在Rt △ABC中 AB2=BC2+AC2.即162=72+AC2 .∴AC2=162-72=(16+7)(16-7)=21×9.∴AC= .兩銳角互余.當數字較大時用平方差拆分讓計算更簡便!課前小測3.如圖,在Rt△MNP中,∠N=90° ,∠P的對邊是___ ,∠P的鄰邊是___,∠M的對邊是___,∠M的鄰邊是___.MNPNPNMN.情境引入問題:當你走進學校,仰頭望著操場旗桿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時,你也許很想知道操場旗桿有多高?公園里筆直的水杉有多高?通過本章的學習,你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并能夠解決相關的問題,你準備好了嗎?情境引入如圖,在Rt△ABC中,∠C=90°,D、G為邊AB上的兩點,DE⊥AC,GH⊥AC.(1) , , 的值相等嗎?為什么?==由于DE⊥AC,GH⊥AC,易得 ADE、 AGH、 ABC兩兩相似可得: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也可以得出比值相等哦!情境引入在BC上取一點B′,連接AB′,分別交DE、GH于D′、G′.(2) 的值什么關系?為什么?(3)觀察比較 大小關系?(4)并思考它們的值與角的大小是否有關?==(2)同(1)可得:(3) .≠(4)它們的值與角的大小有關.,,與情境引入在其他情況下,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下面請同學們來動手實踐,運用已學的知識來探究下列問題吧!合作探究探究:邊與角的關系問題一:如圖,有一塊2.00米的平滑木板AB,小亮將它的一端B架高1米,另一端A放在平地上,分別量的木板上的點B1,B2,B3,B4到A點的距離AB1,AB2,AB3,AB4,與它們距地面的高度B1C1,B2C2,B3C3,B4C4,數據如表所示:木板上的點 到A點的距離/米 距地面的高度/米B1 1.50 0.75B2 1.20 0.60B3 1.00 0.50B4 0.80 0.40交流:利用上面數據,計算 的值,你有什么發現?它們的比值相等.(1)比值 相等嗎 為什么?合作探究相等.∵BC⊥AC,B′C′⊥AC,∴B′C′//BC,∴ .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問題二:如圖 ,作一個銳角A,在∠A的一邊上任意取兩個點B,B′,經過這兩個點分別向∠A的另一邊作垂線,垂足分別為C,C′.合作探究(2)如果設 ,那么對于確定的銳角A來說,比值K的大小與點B′在AB邊上的位置有關嗎?比值K的大小與點B′在AB邊上的位置沒有關系,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可以得出比值相等.也可以根據相似得出所有對應邊的比值相等哦!(3) 如圖,以點A為端點,在銳角A的內部作一條射線,在這條射線上取點B″,使AB″=AB′,這樣又得到了一個銳角∠CAB″.過B″作B″C″⊥AC,垂足為C″, 與 的值相等嗎?為什么?由此你得到怎樣的結論?合作探究從前面探究的幾個問題中可以得出,在Rt△ABC中,如果銳角A確定,那么∠A的對邊與斜邊的比、鄰邊與斜邊的比、對比與鄰邊的比也隨之確定.不相等.∵AB″=AB′ ,B″C″≠B′C′,∴比值不相等.歸納小結三角比的定義銳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統稱銳角A的三角比.試一試在Rt△ABC,∠C=90°,把∠A的對邊記作a,把∠B的對邊記作b,把∠C的對邊記作c,你能分別用a,b,c表示∠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嗎?ACBacb仿照如此,你能分別用a,b,c表示∠B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嗎?注意:1、sinA不是sin與A的乘積,而是一個整體,余弦和正切同上;2、sinA,cosA,tanA都是一個完整的符號,單獨的“sin”沒有意義,其中A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寫;3、sinA、cosA、tanA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典例分析例1 如圖,在Rt△ABC中,∠C=90°,a=4,b=2,求∠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值.典例分析例2 在Rt△ABC中,∠C=90°,如果cosA=0.8,AB=15,求BC和tanB.ACB拓展在銳角三角比中,正弦、余弦的值能等于1嗎?能大于1嗎?正切呢?ACBabc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和余弦是直角邊與斜邊的比,而直角邊永遠小于斜邊,所以正弦值、余弦的值恒小于1;正切是兩條直角邊的比值,而兩條直角邊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所以正切值或等于1,或大于1,或小于1.隨堂檢測銳角三角比 課堂評價測試同學們要認真答題哦!隨堂檢測1.在Rt△ABC中,∠C=90°,各邊都擴大為原來的2倍,則銳角A的正弦值( )A.擴大為原來的2倍 B.縮小為原來的 C.不變 D.無法確定2.在△ABC中,∠C=90°,AB=2,AC=1,則SinB的值是( )A. B. C. D.23.如圖,在Rt△ABC中,∠ACB=90°,BC=4,AC=3,作CD⊥AB于D,設∠ACD=α,則cosα 的值為( )B. C. D.4.如圖,A、B、C是小正方形的頂點,且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tan∠BAC的值為____________.CAA1隨堂檢測5.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點,BE⊥CD,垂足為點E.已知 AC=15,cosA=(1)求線段CD的長;(2)求sin∠DBE的值.解:(1)在⊿ABC中,∠ACB=90° ,AC=15,cosA= = .∴ AB=25.∵ D是AB的中點,∴ CD= AB= .(2)在Rt⊿ABC中,BC= =20.∵ BD=CD= = , ∴ ∠DCB=∠DBC.∴ cos∠ABC= = .在Rt△CEB中,∠E=90°,CE=BC· cos∠BCE=BC· cos∠ABC=16.∴ DE=CE-CD= ,而DB= ,∴sin∠DBE= = = .課堂小結一個銳角的三角比的值與邊的長短無關,只與角的大小有關,銳角一旦確定,三角比的值隨之確定.銳角三角比是通過直角三角形的各邊的比來定義的,求銳角α的三角比一定要把α放在直角三角形中,則∠α的正弦∠α的余弦∠α的正切作業布置詳見教材習題P41 T1-5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