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等式的基本性質第2課時 用移項和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x=a的形式一.學習目標1.理解移項的意義,掌握移項的方法.2.學會運用移項、合并同類項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3.通過學習用移項、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體會等式變形的轉化過程.二.自主預習1.用合并同類項進行化簡:(1) 21x-9x= ; (2) 8x + 4x-7x= ; (3) ; (4)11y-6y-8y= ;(5) 9x+x-15x= ; (4) 4a +5a-23a= ;2.先合并同類項,再利用等式的性質2,寫出方程的解:(1) 方程5x+x-2x=10的解為x= ;(2) 方程-3x+0.5x=10的解為x= .3.想一想觀察方程①和②,你有什么發現?(1)實際上是把由方程的右邊移到了方程的左邊,(2)移動的時候,這一項前面的發生了改變.【自主歸納】1.移項:把方程中的某些項 符號后,從等式的一邊移到 一邊,方程的這種變形叫作 .2.移項注意 符號.三.探究新知探究一:用移項法將方程轉化為“x=a”的形式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下列方程:(1)7x=6x-9①; 兩邊同時 ,得 ② . 即 (2)2x+80=110③. 兩邊同時 ,得 ④ . 即 . 方程兩邊都除以 ,得 ⑤ 問題:從方程①到方程②,從方程③到方程④,有哪些項發生了變化,它們是如何變化的 小結:(1)移項:把方程中的某些項改變符號后,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方程的這種變形叫作移項.(2)移項的依據及注意事項:移項實際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質1.注意事項:移項要變號.追問 以上方程轉化為“x=a”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探究二:用合并同類項將方程轉化為“x=a”的形式解方程:3x+7=32-2x.3x+7=32-2x①; 移項,得 ② 合并同類項,得 ③ 系數化為1,得 ④問題:從方程①到方程②,移項中注意什么問題?追問1 從方程②到方程③應用的是哪種運算律?追問2 從方程③到方程④,應用等式的哪條性質 追問3 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探究三 :例題講解1.解下列方程:(1)﹣x-5=4;(2)x-3=x+1;(3)5x-7=2x-10;(4)-0.3x+3=9+1.2x.[方法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d(a,b,c,d均為常數,且a≠c)的一般步驟:①移項;②合并同類項;③系數化為1.四.運用新知1.對于方程8x+6x-10x=8,合并同類項正確的是( )A.3x=8 B.4x=8C.-4x=8 D.2x=82.下列變形符合方程的變形規則的是( ?。?br/>A.若2x﹣3=7,則2x=7﹣3B.若3x﹣2=x+1,則3x﹣x=1﹣2C.若﹣3x=5,則x=5+3D.若,則x=﹣43.如果5x+3=﹣7,那么5x=﹣7+ ?。?br/>4.解方程:(1)3x﹣5=2x+1;(2)6x﹣7=4x﹣5;(3)8﹣2x=10﹣4x;(4)2x+3=﹣3x﹣7.五.達標測試1.通過移項將下列方程變形,正確的是( )A.由5x-7=2,得5x=2-7B.由6x-3=x+4,得3-6x=4+xC.由8-x=x-5,得-x-x=-5-8D.由x+9=3x-1,得3x-x=-1+92.對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類項正確的是( )A.y=1 B.-y=1C.9y=1 D.-9y=13.已知關于x的方程7-kx=x+2k的解是x=2,則k的值為( )A. B. C.1 D.-34.新定義一種運算“☆”,規定a☆b=ab+a-b.若2☆x=x☆2,則x的值為 . 5.解下列方程:(1)0.4a-=8-a;(2)-2x-3=-2x-1-7x;(3)x﹣=﹣+1+x.參考答案1.C 2.A 3.A 4.25.解:(1)移項,得0.4a+a=8+.合并同類項,得a=.系數化為1,得a=.(2)移項,得-2x+2x+7x=-1+3.合并同類項,得7x=2.系數化為1,得x=.(3)移項,得x+-x=1+.合并同類項,得-x=.系數化為1,得x=-.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情境導入情境導入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若每人分3本,則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解: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那么每人分3本時,圖書總數是 ;每人分4本時,圖書總數是 .則可列方程 = . 3x+203x+204x-254x-25思考:怎樣解這個方程呢?壹問題1:前面我們學習了等式的基本性質,哪位同學能敘述一下等式的基本性質?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探究一 用移項法將方程轉化為“x=a”的形式1.請運用等式的性質解下列方程:你有什么發現?貳(1)7x=6x-9①;兩邊同時 ,得 減去6x② .7x-6x=6x-9-6x即 ?!?x=-5(2)2x+80=110③.兩邊同時 ,得減80④ .2x+80-80=110-80即 . 2x=30方程兩邊都除以 ,得2⑤ x=15“6x”這項移動后,從方程的右邊移到了方程的左邊.(1) 7x= 6x - 9 ①7x -6x = -9 ②6x觀察方程①到方程②的變形過程,說一說有改變的是哪一項?它有哪些變化?“6x”這一項符號由“+”變“-”.“+80”這項移動后,從方程的左邊移到了方程的右邊.(2) 2x+80 = 110 ③2x = 110 -80 ④觀察從方程③到方程④,有的變形過程,說一說有改變的是哪一項?它有哪些變化?“+80”這一項符號由“+”變“-”.+80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等式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方程的這種變形叫作移項.注意事項:移項一定要變號.移項的依據及注意事項移項實際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質1.移項的定義問題 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探究二 用合并同類項法將方程轉化為“x=a”的形式解方程:3x+7=32-2x.3x+7=32-2x①;移項,得 . ② 3x+2x=32-7合并同類項,得 ,③系數化為1,得 ④5x=25x=-27問題: 從方程①到方程②,移項中注意什么問題?答:移項注意改變符號.追問1 從方程②到方程③應用的是哪種運算律?答:逆用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思考: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簡作用,把含有未知數的項合并為一項,從而達到把方程轉化為ax = 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數,“合并”的依據是逆用分配律.追問2 從方程③到方程④,應用等式的哪條性質 答:等式的基本性質2.活動二 例題講解1.解下列方程:解:移項,得合并同類項 ,得系數化為1,得(2) .解:移項,得合并同類項,得系數化為1,得 x=-27.(3) 5x-7=2x-10;(4) -0.3x+3=9+1.2x.解:移項,得5x-2x=-10+7,合并同類項,得3x=-3,系數化為1, 得x=-1.解:移項,得-0.3x-1.2x=9-3,合并同類項,得-1.5x=6,系數化為1,得x=-4.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d(a,b,c,d均為常數,且a≠c)的一般步驟:ax-cx=d-b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a-c)x=d-b歸納總結當堂達標當堂達標1. 通過移項將下列方程變形,正確的是 ( )A. 由5x-7=2,得5x=2-7B. 由6x-3=x+4,得3-6x=4+xC. 由8-x=x-5,得-x-x=-5-8D. 由x+9=3x-1,得3x-x=-1+9C2.對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類項正確的是( )A.y=1 B.-y=1C.9y=1 D.-9y=1A叁3.已知關于x的方程7-kx=x+2k的解是x=2,則k的值為( )A. B. C.1 D.-34.新定義一種運算“☆”,規定a☆b=ab+a-b.若2☆x=x☆2,則x的值為 .A25.解下列方程:(1)0.4a- =8- a;(2)-2x-3=-2x-1-7x;(3) x- =- +1+ x. 課堂小結課堂小結1.移項(1)定義: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2)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12.移項解一元二次方程(1)移項;(2)合并同類項;(3)系數化為1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肆課后作業基礎題:1.課后練習第 1題。提高題:2.請學有余力的同學完成課后習題第2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3章一次方程(組)3.2等式的基本性質第2課時用移項和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x=a的形式學案.docx 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3章一次方程(組)3.2等式的基本性質第2課時用移項和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x=a的形式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