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第13~14頁1.應用“四舍五入”法解決稍復雜的貨幣兌換問題。2.體會商與被除數的大小關系。3.通過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應用“四舍五入”法解決稍復雜的貨幣兌換問題。探究被除數不變時,商和除數的關系。教師準備:計算器。學生準備:計算器,課本,練習本。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學習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人民幣兌換,要進行人民幣兌換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什么幣種換什么幣種,有多少,當天的匯率是多少等。)2.出示中國銀行2020年10月×日的國際貨幣匯率表。讓學生獨立閱讀,重點看最后兩種匯率,然后相互交流從這個表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人民幣的兌換。[板書課題:人民幣兌換(商與被除數的關系)]1.人民幣兌換日元。出示情境圖:學校科技小組去日本參加活動,老師帶了5 000元人民幣。引導學生:你能提出哪些問題?生:5 000元人民幣能兌換多少日元?(1)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先知道什么呢?(2)從這個表里,教師引導學生初步了解100日元兌換人民幣7.89元。(3)借助比率,獨立試做。列式:第一種:7.89÷100=0.078 95 000÷0.078 9≈63 371.36(日元)第二種:5 000÷7.89≈633.71633.71×100=63 371(日元)(4)組內交流:為什么這么列式?你能說清楚每步的意思嗎?為什么兩次的結果不同?(第一種方法先計算出1日元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再利用公式計算。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出5 000元里面有多少個7.89元,再轉化為日元。第一種方法更精確。)2.研究商與被除數的關系。(1)用計算器計算,并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結果保留兩位小數)書本第13頁“試一試”第2題。(2)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3)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得出:被除數不變,除數大于1時,商小于被除數;除數等于1時,商等于被除數;除數小于1時,商大于被除數。除數越接近1,商越接近被除數。(4)請你再寫出一組類似的算式說明你的發現。3.知識運用。(1)我們學會了人民幣兌換日元的方法,人民幣兌換泰銖,你們會兌換嗎?出示教材14頁第4題:笑笑學校的張老師去泰國教外國朋友學漢語,帶了2 000元人民幣作為零用錢,能兌換多少泰銖?(2)回憶學法,完成上題時,我們都解決了哪些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3)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解決人民幣兌換泰銖的方法。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全班同學要一起糾錯,互相交流,明晰算理,強調算式的規范寫法。4.知識歸納。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根據剛才的學習,稍復雜的貨幣兌換時,應該如何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在小組中交流。學生討論,回答。師歸納:(1)用“四舍五入”法解決稍復雜的貨幣兌換問題,先明確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兌換比率,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保留兩位小數,除到千分位,即保留兩位小數,要除到小數點后第三位。(2)取近似值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用“四舍五入”法,有時還需聯系實際用不同方法取近似值。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商與被除數的大小關系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1.教材第14頁“練一練”第7,8題。2.選用相應單元的練習部分。人民幣兌換(商與被除數的關系)人民幣兌換日元7.89÷100=0.078 95 000÷0.078 9≈63 371.36(日元)被除數不變,除數越接近1,商越接近被除數。本節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熟悉了人民幣的兌換方法,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積和商的近似值。最后還在拓展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時,不再無條件地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這樣既及時滲透了估算和算法多樣化的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