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第23~24頁1.借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2.在畫圖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積累圖形運動的思維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經歷畫圖的過程,掌握畫圖的方法。教師準備:三角板,方格紙。學生準備:直尺或三角板,方格紙,課本。教學方法:動手操作法。學習方法:動手實踐,合作探究。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再認識(一)》,知道了軸對稱圖形的哪些特征?引導學生回答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完全相同,進一步說就是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根據軸對稱圖形的這些特征進行畫圖。[板書課題:軸對稱再認識(二)]1.畫出小房子的另一半。(1)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①。猜一猜這是什么的一半?請同學們在頭腦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樣的,整個圖形應該是什么樣的?學生思考,回答。(2)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②。這是淘氣根據軸對稱的知識畫出的房子,他畫的對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面向全班進行交流。學生看法可能有:淘氣畫出的房子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畫的不對;房子下面最左邊一點到對稱軸有2格,則房子下面最右邊一點到對稱軸也應該有2格,所以他畫的不對;等等。(3)如果要你畫,你在另一半里都要畫什么?怎樣畫出小房子的另一半?小組討論后回答。匯報如下:房子下邊最左邊一點到對稱軸有2格,房子下邊最右邊也應該到對稱軸有2格;房子的門左邊到對稱軸有1格,門右邊到對稱軸也應該有1格。學生在圖上試著畫出軸對稱小房子的另一半。2.補全軸對稱圖形。(1)嘗試畫圖。怎樣在方格紙上根據軸對稱圖形已有的一半畫出它的另一半呢?請同學們在下圖(教材23頁中間例題情境圖)中試一試,再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學生畫圖、討論,教師巡視,提醒學生作圖時要使用鉛筆,直尺或三角板。)(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將學生畫好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請畫的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畫的。引導學生說出:想象左邊的圖形是沿對稱軸對折后的圖形,把對折后的圖形展開。先找到每條線段的端點,看每個端點到對稱軸是幾格,再找到和這些點對稱的點,按照左邊圖形的形狀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3.歸納方法。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方法:(1)定:確定已知圖形的關鍵點;(2)數(或量):數出或量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3)描: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描出關鍵點的對應點;(4)連:按照已知圖形的形狀順序連接各個對應點,畫出圖形的另一半。4.畫出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1)畫一畫出示教材23頁下面的例題,第一幅圖中左邊是什么數字?如果要畫出這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需要注意看什么?怎樣畫出這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學生討論后回答。生:第一幅圖,對稱軸左邊是數字“2”,最右邊距離對稱軸1格,找到每條線段的端點,數一數這些端點到對稱軸是幾格,再找到和這些點對稱的點,順次連接各點,畫出軸對稱圖形。學生獨立畫出軸對稱圖形,指名展示。再次提問:第二幅圖的對稱軸在哪兒?圖形在對稱軸的哪個方向?怎樣畫出這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獨立畫出圖形。(2)作比較思考:比較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學生觀察、討論后,師小結:這兩個問題畫圖的方法相同。不同點在于第二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對稱軸在圖形上,第三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對稱軸在圖形之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圖形以及它們的區別和聯系。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了如何補全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1.教材第24頁“練一練”第3,4題。2.選用相應單元的練習部分。軸對稱再認識(二)——補全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補全軸對稱圖形的方法:(1)定; (2)數(或量); (3)描; (4)連。本節課首先可以讓學生先嘗試自己動手,學生普遍可以畫出教材所給的第一幅圖,但卻說不出具體方法,這時通過小組討論,演示,學生明白了畫軸對稱圖形是有方法的,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方法:找關鍵點,數距離,畫對稱點,連線。最后,再讓學生自己動手補全軸對稱圖形以及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