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小數的性質【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發現并掌握小數的性質,發展學生的數感。2.讓學生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善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教學難點】在實際中恰當應用小數的性質。【教學方法】教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交流法。一、導入新課出示圖片。師:超市里這樣的價格標簽我們經常看到。這里的6.80元和8.00元分別是多少錢?生:6.80元是6元8角,8.00元是8元。師: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二、探究新知1.比較0.3和0.30的大小。教學教材37頁例4。指名讀一讀例題,思考:橡皮和鉛筆的單價相等嗎?為什么?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指名發言。預設:生1:相等。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生2:相等。0.3是3個0.1,也就是30個0.01,即0.30,所以0.3=0.30。師:同學們回答得真好。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證明0.3=0.30。認真觀察例4的正方形,左邊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幾份?指名回答。(10份)師:涂色部分占幾分之幾?齊答。()師:用小數怎樣表示?齊答。(0.3)師:認真觀察右邊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能發現什么數學信息?同桌互相討論。預設:生:右邊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30份,也就是,寫成小數是0.30。師生小結:0.3是3個,0.30是30個,所以0.3=0.30。2.比較0.1m,0.10m,0.100m的大小。教學教材37頁例5。認真觀察直尺,根據剛才的學習填空后交流。小結:1dm=10cm=100mm,m=m=m。化成小數:0.1m=0.10m=0.100m。3.小數的性質。指名讀一讀:0.3元=0.30元 0.1m=0.10m=0.100m師:通過剛才我們的驗證知道它們是相等的,但讀的時候卻不同,對此,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說一說。師生小結: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性質。4.小數的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教材38頁例6。請學生自學例6,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師生小結: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簡化。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39頁上面的“練一練”。提示:根據小數的性質完成練習。2.完成教材40頁練習六的第1題。提示:注意區分0.018和0.180這兩個數,然后再連線。四、課堂小結通過生活中的實例發現了小數性質的存在,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希望同學們做一個細心觀察的人,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五、作業布置完成練習六的第2,3題,以及相應課時的練習部分。小數的性質0.3元=0.30元0.1m=0.10m=0.100m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猜測、驗證、歸納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小數的性質。通過自主合作交流,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終生有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